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00、1:1000、1:2000地形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2010-11-26發布2011-01-01實施國家測繪局發布I前言 Ⅱ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基本要求 14工作流程 25抽樣程序 26檢驗內容及方法 37質量評定 98檢驗報告編制 9資料整理 附錄A(資料性附錄)精度檢測記錄表格式 附錄B(資料性附錄)樣本質量統計表格式 Ⅱ本標準由國家測繪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四川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曹兵、曾衍偉、唐翼德、何文林、湯權、李東輝、王輝、華劫。Ⅲ為保障1:500、1:1000、1:2000地形圖質量檢查工作的規范性和可靠性,提高測繪成果質量水平,在GB/T24356的基礎上,對檢查內容、方法等進行細化,制訂本標準。11:500、1:1000、1:2000地形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1:500、1:1000、1:2000地形圖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的基本要求、檢驗工作流程、檢驗方法和質量評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按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生產的各種載體形式的1:500、1:1000、1:2000地形圖成果質量的檢驗。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316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CH/T1001測繪技術總結編寫規定CH/T1004測繪技術設計規定CH/T1018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抽查與數據認定規定CH/T1022平面控制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3基本要求3.11:500、1:1000、1:2000地形圖質量檢驗詳查的質量元素、權重劃分、錯漏分類應按GB/T24356的要求執行。3.21:500、1:1000、1:2000地形圖質量檢驗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技術設計書及相關文件等。3.3批成果應由相同技術要求下生產的同一測區、同一比例尺單位成果集合組成,當檢驗批劃分為多個批次檢驗時,各批次分別進行質量檢驗和批成果質量判定。3.4檢驗使用儀器設備的精度指標應不低于規范及設計對儀器設備精度指標的要求。3.5詳查內容包括:樣本單位成果的數學精度、數據及結構正確性、地理精度、整飾質量、附件質量以及批成果的附件質量。3.6概查內容包括:成圖范圍、區域的符合性,基本等高距的符合性,圖幅分幅與編號、測圖控制覆蓋面、密度的符合性,測圖控制施測方法的符合性,詳查以外圖幅的重要或特別關注的質量要求或指標;系統性的偏差、錯誤。3.7質量問題應記載在檢查意見記錄表,檢驗記錄應整潔、清晰。質量問題應描述完整、指標明確。質量問題所屬錯漏類別應明確。記錄格式參見CH/T1022—2010附錄C。3.8精度檢測記錄表應規范、信息記載詳盡,格式參見附錄A;樣本質量統計表內容應完整,格式參見附24工作流程檢驗工作流程包括:檢驗前準備、抽樣、成果質量檢驗概查與詳查、質量評定、報告編制和資料整理,參見圖1。圖1檢驗工作流程具體內容如下:a)收集相關的技術資料及標準,準備檢驗儀器設備,明確檢查內容及方法,統一檢驗要求及評價方法、標準,準備檢驗物資,制訂工作計劃。重點、重大測繪項目或有必要的應根據需要編制檢驗b)確定樣本方案、抽取樣本、提取資料等。c)對批成果質量實施概查及詳查。d)對單位成果及樣本進行質量評定,對批成果進行質量判定及檢驗批成果質量評定。e)按相關要求編制檢驗報告。5抽樣程序5.1單位成果總數確定5.1.1單位成果以幅為單位。5.1.2單位成果總數根據相關成果資料確定。5.2.1當檢驗成果中有多種比例尺地形圖時,應按不同比例尺分別確定批次、批量。5.2.2當檢驗成果批量大于等于201時,應劃分檢驗批次,批次數量應最小,各批次的批量應均勻。5.2.3批次確定宜與前期檢驗批次順延。35.3樣本量確定根據批量,按GB/T24356—2009,6.1的規定執行。5.4抽樣5.4.1抽樣一般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式,也可根據不同班組、單位、時間、生產方式、困難類別等因素,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5.4.2樣本應分布均勻,考慮到圖幅接邊等因素,可上下兩幅或左右兩幅相連進行抽取。5.4.3樣本資料包括:——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檢查報告及相應的檢查記錄、儀器檢定和檢校資料等附件資料;——起算數據資料,觀測數據、計算資料、成果表、點位信息等圖根控制資料;——樣本圖幅的紙質圖和電子版數據,圖幅接合表、接邊圖幅等地形圖資料;——非樣本圖幅的電子版數據;——其他相關資料。5.4.4測繪成果檢驗抽樣單的格式參見CH/T1022—2010附錄A。樣品清單的格式參見CH/T1022—2010附錄B。5.4.5當檢驗批劃分為多個批次時,對各批成果可同時進行抽樣,填寫同一抽樣單。6檢驗內容及方法6.1.1總體檢查6.1.1.1檢驗內容及方法總體檢查的主要內容及方法見表1。表1總體檢查的主要檢驗內容及方法自由圖邊的符合性圖幅分幅、編號測圖控制圖根控制測量方法的符合性6.1.1.2使用的儀器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核查分析儀器的標稱精度是否滿足所需精度的要求;b)核查儀器有無檢定證書,分析檢定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期內c)核查儀器檢定證書的簽章是否為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檢定機構。46.1.1.3成圖范圍、區域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依照生產合同、技術設計、圖幅接合表等資料,核查分析成圖范圍、區域的符合性,測圖區域有無漏測;b)依照生產合同、技術設計、圖幅接合表等資料,核查分析自由圖邊測繪的符合性。6.1.1.4基本等高距依照規范、技術設計及相關資料,核查分析基本等高距選用的符合性。6.1.1.5圖幅分幅、編號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依照生產合同、技術設計、圖幅接合表等資料,核查分析圖幅分幅的符合性。b)依照生產合同、技術設計、圖幅接合表等資料,核查分析圖幅編號的正確性。要求如下:1)按流水號編號時,核查有無漏號,左右、上下順序的正確性;2)按圖廓西南角坐標公里數編號時,核查取位的正確性,坐標公里數X、Y前后次序的正確性;3)按行列編號時,核查以英文字母為橫行代號,以阿拉伯數字為縱列代號的前后順序的正確性;4)當1:2000地形圖以1:5000地形圖為基礎分幅時,核查1:5000地形圖圖號的正確性及順序號的正確性。6.1.1.6測圖控制采用核查分析的檢驗方法,主要內容包括:a)控制范圍及密度。檢查方法如下:1)將控制展點圖與圖幅接合圖套合,依照生產合同、規范及技術設計等資料,核查分析測圖控制范圍、密度(含埋石點)的符合性,是否滿足測圖的需要;2)當圖根控制以規范規定的最大邊長進行三次附合,或以規范規定的最大邊長進行三次逐級支點都無法滿足測圖要求時,認定測圖控制范圍覆蓋區域不符合,反之,符合;3)當圖根控制點(含埋石點)密度未達到技術設計或規范規定的要求時,或圖根點密度分布不均勻無法滿足測圖要求時,認定圖根點密度不符合。b)圖根控制測量方法的符合性。檢查方法如下:1)依照規范、技術設計等資料,核查分析圖根控制平面及高程測量施測方法的符合性;2)當采用圖根導線法時,檢查各級圖根導線的附合次數;3)依照規范、技術設計等資料,核查分析圖根點平均邊長的符合性;4)當采用光電測距極坐標法施測圖根點時,檢查是否利用所測點再次發展圖根點,并且檢查一幅圖內用此法布設的點數占圖根點總數的比例是否符合規范要求。6.1.1.7總體檢查質量錯漏分類6.1.1.7.1A類錯漏包括如下內容:a)使用儀器的標稱精度不能滿足施測精度要求;b)使用儀器未經檢定,或檢定不合格,或超過有效期范圍;c)測圖控制存在較大漏洞,造成測圖困難,影響成圖精度;d)測圖范圍存在漏測;e)自由圖邊不符合技術設計要求;5f)基本等高距不符合技術設計或規范要求;i)圖根控制點(含埋石點)密度嚴重不符合技術設計或規范要求;b)圖根控制點密度不符合技術設計或規范要求,但對測圖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e)其他較重的錯漏。成果質量檢驗的內容及方法見表2。圖根控制測量精度核查分析、比對分析、實地檢測圖廓尺寸、格網尺寸的正確性比對分析圖上控制點間距離與坐標反算長度較差比對分析實地檢測實地檢測高程精度實地檢測實地檢測數據及結構正確性”處理、剔除偽錯漏6表2成果質量檢驗的內容及方法(續)圖面要素協調性圖面、圖廓外整飾質量附件質量資料裝幀當成果中沒有此項技術要求時,不進行此項檢查,其權重按比例分配到其他質量元素6.2.2數學基礎6.2.2.1坐標系統、高程系統的正確性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城市平面控制測量坐標系統的選擇應以投影長度變形值不大于技術設計或規范規定為原則,并根據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b)核查起算點、控制網平差報告、技術設計及技術總結等相關技術資料,分析檢查坐標系統、高程系統采用的正確性及合理性。6.2.2.2各類投影計算、使用參數的正確性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核查相關資料,分析檢查各類投影計算或改算的正確性,使用參數的正確性及合理性;b)重新計算,比對分析檢查各類投影計算或改算的正確性,使用參數的正確性及合理性;c)核查資料,分析檢查各類起算點使用的正確性,如起算點錄入的正確性,起算點的兼容性。6.2.2.3圖根控制測量精度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依照規范、技術設計,核查觀測數據等圖根控制資料,分析檢查圖根控制測量觀測質量的符合性(主要為觀測條件的符合性和重要觀測限差的符合性)。b)依照規范、技術設計,核查計算數據等圖根控制資料,分析檢查圖根控制測量計算的正確性與符合性,必要時可重新計算,比對分析圖根控制測量計算的正確性與符合性。c)圖根控制測量精度一般采用核查分析、比對分析的方法進行檢查,也可以利用GPS-RTK測量或全站儀導線測量方法通過高等級控制進行重合檢測,要求如下:1)埋石圖根點重合檢測比例一般不低于總圖根點個數的5%;2)圖根點重合檢測的平面較差值、高程較差值應符合相關的技術規定;3)圖根點重合檢測的點位中誤差、高程中誤差按等精度檢測計算統計后,應符合圖根點相對于圖根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的規范規定。d)測量原圖根點點間距離,與原圖根點坐標反算值進行比對,其平面較差值應符合相關的技術指標,施測精度等級應高于原測精度等級。6.2.2.4圖廓尺寸、格網尺寸的正確性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對于數字地形圖,在計算機上將圖廓點、首末公里網線、經緯網線交點的值按檢索條件在屏幕上顯示,并與理論值進行比對,檢查差值的符合性;b)對于模擬地形圖,使用一級線紋米尺量測圖廓及格網尺寸,并與理論值進行比對,檢查差值的符合性。6.2.2.5圖上控制點間距離與坐標反算長度較差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7a)對于數字地形圖,采用讀取坐標與已知坐標分別計算點間距離,并進行比對,檢查差值的符合性;b)對于模擬地形圖,采用圖上量取距離與坐標反算長度比對的方法,檢查差值的符合性。6.2.3.1實地檢測方法如下所述:a)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或GPS-RTK測量方法,實地采集各要素特征數據,獲取要素特征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b)采用加密樁點法,在立體模型下采集各要素特征數據,獲取要素特征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c)利用更大比例尺地形圖縮編,獲取要素同名點的平面坐標,并進行比對,檢測平面精度;d)居民地密集且道路狹窄,散點法不易實施的區域,采用鋼(皮)尺或手持測距儀實地量取地物間的距離的方法,檢查各類地物的平面相對位置精度;e)將采集的平面坐標展點上圖,量取地形圖上的同名點坐標,進行同名點坐標比對,計算坐標差,按圖幅統計地形圖平面絕對位置中誤差;f)將采集的高程點高程值與圖上同名高程注記點高程值進行比對,計算高程較差,按圖幅統計地形圖高程注記點高程中誤差;g)將采集的高程點高程值與采用量取至最近距離相鄰等高線進行內插推算的方式得出的高程值進行比對,計算高程較差,按圖幅統計地形圖等高線插求點高程中誤差;h)將實地量取的地物間的距離,與地形圖上同名距離進行比對,計算距離差值,按圖幅統計地形圖平面相對位置中誤差。6.2.3.2檢測控制要求如下所述:a)利用原測圖根控制成果檢測時,應對所需的圖根點進行檢測,檢測按6.2.2.3的規定執行;b)當原測圖根點不能滿足檢測需要時,應在等級控制點上布設檢測控制點,并符合規范和技術設計的相關規定和技術指標;c)當采用加密樁點法時,應對其加密成果進行核查分析,若認定符合可直接利用,若認定不符合應重新進行布控;d)當利用更大比例尺地形圖縮編獲取坐標數據時,應核查是否為同一個坐標系統,否則不應采用該方法。6.2.3.3數據采集要求如下所述:a)野外數據采集前,應對樣本圖幅進行分析,掌握圖幅各類要素的獲取方式,重點針對交會及影像判調的要素進行檢查。b)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采集數據時,應進行后視坐標和高程檢核,其點位誤差、高程誤差應符合測站點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精度要求。c)采用GPS-RTK方法采集數據時,測前、測后應與已知點坐標進行比對檢核,其點位誤差、高程誤差應符合圖根點相對于鄰近圖根起算點的精度要求。d)平面、高程檢測點位置應分布均勻,要素覆蓋全面。檢測點(邊)的數量視地物復雜程度、比例尺等具體情況確定,每幅圖一般各選取20~50個,盡量按50個采集。e)平面絕對位置檢測點應選取明顯地物點。主要為明顯地物的角隅點,獨立地物點,線狀地物交f)同名高程注記點采集位置應盡量準確,當遇到難以準確判讀的高程注記點時,應舍去該點。g)高程檢測點應盡量選取明顯地物點和地貌特征點,且盡量分布均勻,避免選取高程急劇變化處。涯線上等重要地形特征點。i)城區內高程注記點應注重選取城區的街道中心線、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墻基腳和相應的地面、8管道檢查井、橋面、廣場、較大庭院內或空地上等地形地物特征點。j)當成圖為航測法時,應重點對城區高層建筑物的角點,各種廊坊、飄樓、有房檐的房基角點進行平面精度的檢查。k)當成圖為航測法時,應檢查外業高程實測的比例是否符合相關的技術要求。1)當成圖為全野外法時,應重點對高層建筑的裙樓或平臺上的建筑進行平面精度檢查。m)當成圖為全野外法時,應重點對山脊、溝谷、鞍部、凹地等地貌特征點進行高程精度的檢查。n)當進行地物間距采集時,應對同一地物點進行多余邊長的間距檢查,以保證檢驗的可靠性。統計時,同一地物點相關檢測邊不能超過兩條,檢測邊位置應分布均勻,要素覆蓋全面,應選取明顯地物點。主要為房屋邊長、建筑物角點間距離、建筑物與獨立地物間距離、獨立地物間距離等。6.2.3.4精度統計要求如下所述:a)精度統計按單位成果進行,困難時可以適當擴大統計范圍。b)當檢測點(邊)數量小于20時,以誤差的算術平均值代替中誤差;當數量大于等于20時,按中誤差統計。c)高精度檢測時,在允許中誤差2倍以內(含2倍)的誤差值均應參與數學精度統計;超過允許中誤差2倍的誤差視為粗差。d)同精度檢測時,在允許中誤差2√2倍以內(含2√2倍)的誤差值均應參與數學精度統計;超過允許中誤差2√2倍的誤差視為粗差。e)當粗差率大于或等于5%時,判定精度不合格;當粗差率小于5%時,將每個粗差按其要素的重要性按地理精度扣分。f)中誤差的計算按GB/T24356—2009,4.3.5或4.3.6的規定執行。6.2.3.5對于接邊精度,應對照相關要求與限差值,在圖上獲取要素幾何位置接邊錯誤的個數,采用核查分析、比對分析的方法,檢查接邊精度的符合性。6.2.4數據及結構正確性數據及結構的正確性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a)利用人機交互的方式對照技術設計及相關引用規范,核查文件命名、數據組織和格式的正確性;b)對照技術設計及相關引用規范內容,逐層核查要素分層、用色以及要素屬性代碼的正確性;e)對照技術設計及相關引用規范內容,檢查圖形數據層設置的正確性,有無多余層、塊;d)拼接相鄰圖幅,逐一核對接邊要素屬性的一致性;e)利用檢查軟件對具有邏輯關系的檢查項進行批處理檢查,但對檢查出的錯漏應進行分析確認,剔除偽錯漏。6.2.5地理精度6.2.5.1野外巡視檢查如下所述:a)核查各類地貌、地物要素表示是否完整、正確,地貌特征表示是否真實,是否充分表示出實地的地理特征;b)核查地物、地貌屬性表示的正確性;c)核查各種名稱注記是否表示完整、正確;d)檢查地物要素、地貌要素綜合取舍的合理性;e)當成圖為航測法時應特別注意房檐改正及檐廊、飄樓的表示;f)當成圖為全野外法或平板儀法時,應特別注意地貌形態、走勢、地貌變換處的表示。6.2.5.2內業圖面檢查如下所述:9c)內業檢查圖幅要素屬性接邊的正確性。采用內業圖面檢查的方法對地形圖的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檢查:e)各要素用色的正確性;b)對照CH/T1001,核查技術總結內容項是否齊全;c)檢查生產過程中技術問題處理情況,d)根據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及技術設計要求,檢查技術總結是否能真實客觀反映整個生產的技f)查看檢查資料中是否裝訂有與本冊資料無關的內容;單位成果質量水平以百分制表征。24356—2009,8.5.3的規定執行。按GB/T24356—200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混合泥項目商業計劃書
- 2025-2030年液壓機安全光幕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海蝦醬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流動住房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水箱式工業冷水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水性車底膠項目商業計劃書
- 2025-2030年氣缸導向軸襯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歐式蛋糕項目商業計劃書
- Unit2WhattimeisitPartBLetslearn(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4年演出經紀人備考策略:試題及答案
- 土石臨時圍堰施工方案(內容豐富)
- 小學生認識貨幣-ppt課件
- 報關實務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最全電子教案整書教案教學設計教學教程
- GM∕T 0036-2014 采用非接觸卡的門禁系統密碼應用指南
- 胸腔積液.ppt1
- 幼兒園教學活動、一日活動安排表
- 內蒙古高中畢業生學籍表畢業生登記表學年評語表成績單身體健康檢查表完整版高中檔案文件
- 部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3課《當沖突發生》優秀課件(含視頻)
- 干部調動介紹信(存根)Word版
- 公司內部合伙人機制
- 消防安全知識壁報-04火災逃生十訣別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