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2023-2024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1頁
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2023-2024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2頁
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2023-2024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3頁
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2023-2024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4頁
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2023-2024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9小學語文總復習:文言文閱讀韻馨 小學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一)齊人攫金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1.請聯(lián)系句子,推斷并解釋加點字的意思。(1)清旦衣冠而之市()(2)適鬻金者之所()(3)因攫其金而去()

(4)不見人,徒見金()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文。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3.請用兩個成語來評價一下這個齊人:、。(二)疑鄰竊斧有人亡其斧者,疑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1.請聯(lián)系上下文,給文中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1)顏色()A.斧頭的顏色B.衣服的顏色C.臉色(2)俄而()A.不久B.沒想到C.果然2.用自己的話寫寫下面語句的意思。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斧者。3.亡其斧者,疑鄰竊斧后,對鄰居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請用橫線劃出有關的語句。4.這則短文想要表達的觀點是()A.鄰居之間要友好相處,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傷了和氣。B.丟了東西不能亂懷疑人,要及時報案。C.丟東西事小,冤枉人事大,沒有真憑實據,不能隨便懷疑人。D.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帶著自己的成見看待別人。(三)杉葦剛柔夾岸相映:一邊杉樹參天,一邊蘆葦點水,杉葦朝夕相見。一日,杉譏誚葦曰:“看爾體如柔絲,性如流水,每每隨風而舞,風東則東,風西則西,毫無剛氣。何如我正直不屈,豈不快哉!”葦曰:“剛柔各有所長。吾雖懦弱,究可免禍;汝雖剛強,猶恐安身不牢。”一日,颶風驟起,蘆葦左右掀翻,終無大害;而杉樹早已連根拔起矣!1.請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吾雖懦弱,究可免禍;汝雖剛強,猶恐安身不牢。2.請從文中找出兩對反義詞,體會一下杉與葦截然不同的特點。()—()()——()3.這個寓言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四)大禹治水堯舜時,九河不治,洪水泛濫。堯用鯀治水,鯀用雍堵之法,九年而無功。后舜用禹治水,禹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勢利導,十三年終克水患。一成一敗,其治不同也。1.大禹和鯀治水的方法和效果有什么不同,請閱讀短文完成填空。治水者治水方法治水效果鯀大禹2.這則短文中,有許多帶“九”字的詞語:九河、九年、九州、九道、九澤、九山。在這些詞語中,“九”的意思是表示,從這一系列的“九”也充分說明。3.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從這則短文的敘述中,你感受到了這位治水英雄具有怎有的可貴品質?(五)曾參教子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1\*GB3①還,顧反=2\*GB3②為女殺彘=3\*GB3③?!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彼炫脲橐病W⑨專?1\*GB3①通“汝”,你;=2\*GB3②通“返”;=3\*GB3③音zhì,小豬。1.請解釋下面句子中“之”用法和意思。 (1)曾子之妻之市()(2)曾子之妻之市()(3)其子隨之而泣()(4)曾子欲捕彘殺之()2.請將下面的語句改寫成現(xiàn)代白話文。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3.如果你是曾子,會殺彘嗎?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螳螂捕蟬吳王欲伐荊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諫②者死!”舍人③國王的侍從官有少孺子④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⑤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⑥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眨 蹦肆T其兵。【注釋】①荊:指楚國。②諫:勸阻君王。③舍人:侍從。④少孺子:年輕人。⑤傍:同“旁”。⑥彈丸:彈弓鐵丸,這里指拿彈弓的人。1.讀短文,完成下表。此三者利患蟬螳螂在其后取蟬黃雀在其旁黃雀啄螳螂2.下列句子對“其”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露沾其衣(指勸諫齊王的年輕人)B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指黃雀旁的螳螂)C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指樹上的蟬)D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指蟬、螳螂、黃雀三者)3.文中“少孺子”的觀點是什么?他向齊王闡明觀點的方式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已死的母熊獵人入山,以槍擊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視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戲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傷其子也。獵人感動,遂終身不復獵。——選自《護生畫集》1.文言文中通常會將句子中的人物省略,以使表達更加精煉,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閱讀理解。你能將下列語句中省略的人物補出來嗎?(1)()端坐不倒。(2)()近視之。(3)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傷其子也。2.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在表達上有很大的差別。文中下面這些詞語用今天的話應該怎么表述呢?近視:小熊三:3.請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面這句話的意思。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傷其子也。4.獵人為何“終身不復獵”?(八)薛譚學謳薛譚學謳①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②止,餞行于郊衢③,撫節(jié)④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⑤求反,終身不敢言歸。注釋:①謳:唱歌;②弗止:沒有勸阻;③郊衢:城外大道;④撫節(jié):打著拍節(jié);⑤謝:道歉1.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于:窮:謂:遂:2.請用自己的話寫寫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有一個成語出自這則短文,形容歌聲十分動聽,這個成語是()。4.你覺得秦青是一位怎樣的老師?請根據文中的事實進行評價。5.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九)韓娥善歌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yù)=1\*GB3①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儷,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2\*GB3②,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4\*GB3④追而謝=5\*GB3⑤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biàn)=6\*GB3⑥舞,弗能自禁,忘向=7\*GB3⑦之悲也。=1\*GB3①鬻歌:賣唱。逆=2\*GB3②旅:客棧。=3\*GB3③一里:整個鄉(xiāng)里;里: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4\*GB3④遽:立即。=5\*GB3⑤謝:道歉。=6\*GB3⑥抃:拍掌。=7\*GB3⑦向:之前,先前。1.下列選項中,“之”的用法相同的兩項是()。A.昔韓娥東之齊B.忘向之悲也C.逆旅人辱之D.遽而追之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一里老幼,喜躍抃(biàn)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3.根據這個故事,誕生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歌聲十分動聽。4.關于這個故事的解讀,下列說法正確的請打√,錯誤的請打×。(1)韓娥經過雍門的時候,一連三天賣唱來獲得食物。()(2)這個故事描寫韓娥善歌,主要運用了側面烘托的寫法。()(3)“一里老幼”“三日不食”的主要原因是韓娥被人欺負。()(十)管寧割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边x自《世說新語》1.解釋帶點字的意思(1)共園中鋤菜:(2)又嘗同席讀書:(3)寧讀如故:(4)子非吾友也:2.“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寧的表現(xiàn)是“”,華歆的表現(xiàn)是;“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管寧的表現(xiàn)是“”,華歆的表現(xiàn)是“”。從這兩件事情中,可以看出管寧是一個的人,華歆是一個的人。3.對于管寧“割席分坐”的做法,你怎么看呢?(十一)荀巨伯探友荀巨伯①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④獲全。【注釋】①荀巨伯:東漢人,生平不詳。②胡賊:指北方匈奴等外敵。郡(jùn):古代行政區(qū)域。③委:拋棄,丟下。④并:都,全部。1.找一找文中的人稱代詞,寫下來。第一人稱:____、____;第二人稱:____、____;第三人稱:____2.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1)值胡賊攻郡()(2)吾今死矣,子可去()(3)賊既至()(4)遂班軍而還()3.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語句的意思。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希望在生活中遇到荀巨伯這樣的朋友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韓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獵而擾民,下令獵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韓生者止之曰:“王之愛子病三日矣,王心憂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①問之曰:“吾宿衛(wèi)②王宮,且不知王之愛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韓生曰:“吾聞王之愛子好紙鳶=3\*GB3③,吾登丘而望王宮之上,三日不見紙鳶矣,是以知之?!弊⑨專?1\*GB3①有人;=2\*GB3②通宵守衛(wèi);=3\*GB3③風箏。1.請用自己的話解釋文中劃線語句的意思。2.韓生是如何斷定“王之愛子病三日”的?請在文中劃出有關的語句來解釋。3.請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排列順序。A韓生勸阻B民眾徙避C衛(wèi)士質疑D秦王將獵E韓生釋疑4.下列詞語中,用來評價韓生最為準確的是()A、善于質疑問難B、善于察言觀色C、善于觀察推論D、善于集思廣益(十三)楊震暮夜卻金楊震遷①東萊太守②,道經昌邑③。故所舉茂才④王密為昌邑令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⑥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闭鹪唬骸疤熘?,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密愧而出。注釋:=1\*GB3①遷:升遷,升官;=2\*GB3②東萊太守:古代地方長官。=3\*GB3③昌邑:地名。=4\*GB3④茂才:秀才,古代讀書人的稱呼。=5\*GB3⑤令:縣令,古代地方官。=6\*GB3⑥遺(wèi):贈送。1.根據短文內容,判斷下列說法的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3分)(1)東萊是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地點。……()(2)王密是楊震的學生。………………()(3)王密在夜里送給楊震很多金子,被楊震拒絕。…()2.請把下面的語句改寫成現(xiàn)代漢語。(3分)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3.你覺得楊震是一個怎樣的官員?(十四)魏文侯魏文侯=1\*GB3①與虞人=2\*GB3②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3\*GB3③之。魏于是乎始強。注釋:=1\*GB3①魏文侯:戰(zhàn)國時魏國國君。=2\*GB3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員。=3\*GB3③罷:取消。1.解釋下面加點的的詞語。公將焉之乃往,身自罷之2.請根據這個故事,分析“魏于是乎始強”的原因。3.這個故事,讓你想起來哪句格言警句?請寫出來:(十五)謝安泛海謝太傅盤桓①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②,便唱③使還。太傅神情方王④,吟嘯不言。舟人⑤以公貌閑意說⑥,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⑦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注釋】①盤桓:徘徊,逗留。②遽:驚慌。③唱:同“倡”,提議。④王:同“旺”,指興致正高。⑤舟人:船夫。⑥說:同“悅”,愉快。⑦承響:應聲。1.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1)孫、王諸人色并遽。()(2)太傅神情方王。()(3)公徐云:“如此,將無歸!”()2.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語句的意思。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什么說謝安“足以鎮(zhèn)安朝野”呢?根據短文填一填。當時的情形諸人的表現(xiàn)謝安的表現(xiàn)短文通過人物不同_______、______的對比,表現(xiàn)了謝安____________的品質。參考答案(一)齊人攫金1.(1)去,往;(2)到達;(3)離開,走了;(4)只,僅僅。2.人都在場呢,你為什么拿人家的金子呢?3.如:膽大妄為、利欲熏心、自欺欺人(二)疑鄰竊斧1.(1)C;(2)A。2.某一天看見了鄰居的孩子,感覺他的動作、態(tài)度,都不像偷竊斧子的人。3.略。4.D。A、B、C句都只是就事論事,D句才概括了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三)杉葦剛柔1.我雖然懦弱,終究可以免除禍害;你雖然剛強,還要擔心生長得不牢固。2.略。3.人各有所長,不能以己之長,譏笑他人之短。(四)大禹治水1.治水者治水方法治水效果鯀擁堵之法九年不治大禹疏通之法十三年終克水患2.“九”的意思是表示數量多,從這一系列的“九”也充分說明大禹治水的艱辛和執(zhí)著。3.大禹是一位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治水英雄,他改變鯀的治水方法,采用疏通河道、因勢利導的方法,治好了洪水。大禹還是一位具有執(zhí)著精神的治水英雄,他堅持十三年,終克水患。(五)曾參教子1.(1)助詞,的;(2)動詞,去、往;(3)代詞,指曾子之妻;(4)代詞,指小豬。2.小孩子沒有智慧,等著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誨。3.開放題,能夠言之有理即可,但不能脫離文本隨意發(fā)揮。(六)螳螂捕蟬1.讀短文,完成下表。此三者利患蟬飲露螳螂在其后螳螂取蟬黃雀在其旁黃雀啄螳螂彈丸在其下2.B3.少孺子的觀點是不贊同攻打楚國。他借用螳螂捕蟬的事例,分析了事物之間的利害關系,生動形象而又委婉地勸阻齊王,讓齊王明白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考慮長遠的道理。(七)已死的母熊1.(1)(母熊)端坐不倒。(2)(獵人)近視之。(3)所以(母熊)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傷其子也。2.近視:走近了看;小熊三:三只小熊。3.母熊之所以死而不倒下,正是因為了擔心石頭落下去傷了他的孩子。4.獵人被母熊偉大的母愛所感動,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八)薛譚學謳1.于:向窮:窮盡、學完謂:說遂:于是,就2.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請求返回去繼續(xù)學習,終身都不敢再說要回去。3.響遏行云。4.教學有方。他沒有跟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