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適應性試題(二)語文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圖像和語言是人類講故事最重要的兩種符號。文字出現之前的口語時代,原始先民是用圖像來進行“言說”的,呈現出“語圖一體”的表意狀態,文字出現以后“語圖分體”,文字成了語言記憶和非口語言說的基本形式,圖像降格為文本語言的“副本”而存在,但圖像作為語言符號的記憶和敘述功能并沒有消逝,一直存在于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的敘事傳統。中國古代陶瓷圖像是這個傳統鏈條中的一分子,且因為它多是對其他媒材圖像的模仿,故以它為中心可以勾連起龐大的圖像網絡,藉此管窺中國圖像敘事傳統的面目身姿。中國圖像敘事傳統包括“事”的傳統和“敘”的傳統,前者指中國古人喜歡講什么樣的故事,后者指他們喜歡怎樣講故事。第一,陶瓷圖像與中國圖像敘事之“事”的傳統。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陶瓷器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民居等地,所以研究的前提是收集圖像。收集必然有一個不斷補充完善的過程,但就筆者的收集經驗而言,數量達到一萬張左右后,新的圖像就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也就能梳理出陶瓷圖像的故事類型。這是因為陶瓷具有大眾日用品、商品性質,其上的圖像是用來裝飾以吸引消費者的,所以注重迎合大眾喜好、市場需求,“跟風”現象很嚴重,也因此呈現出題材類型化、圖式格套化特征,不同于追求創新性、獨一性的文人畫。中國古代陶瓷上的人物故事類型,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神話傳說故事,來源于佛道典籍、《搜神記》等雜傳志怪,《西游記》《封神演義》等神魔小說等;二是歷史人物故事,來源于史書,主要包括明君、忠臣等;三是文學人物故事,來源于唐傳奇、宋話本等;四是社會風情故事,來源于對其他媒材圖像的模仿,少數為獨創,包括仕女圖、生產生活圖(如漁樵耕讀)、特色主題圖(如職貢圖)。梳理中國陶瓷圖像敘事之“事”的傳統,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一些題材不清楚的陶瓷圖像進行考證。陶瓷圖像的主要作用是裝飾,不追求故事場景的完整性或者詩書畫印的一體化,所以很多圖像的題材都不容易辨識,在博物館、書籍報刊中經常被誤讀,尤其是在國外博物館的文物介紹中,這不利于圖像歷史文化價值的發揮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比如美國學者包華石研究“近代早期中國施政權力的形象化”時列舉了金元時期磁州窯瓷枕上的“丙吉問牛圖”,——“丙吉衣著樸素,毫無紋飾,以放松的方式閑散而立。農夫用正式的問候表達對丞相的尊敬,但是這與農夫問候他人的方式也沒有什么不同”,是因為宋代畫家知道,“再過一些年,會有其他人擔任那個官職”,因此“這個故事傳遞出的政治抽象概念是官職與官員的分離”。包華石通過圖像研究施政權力的形象化問題、角度新穎,但由于中西文化的隔閡,誤讀了這幅畫,它其實是“歸去來兮圖”。第二,陶瓷圖像與中國圖像敘事之“敘”的傳統。用圖像敘述一個故事,就是將各種視覺符號按照一定的空間關系組織起來表達意義,米柯·巴爾說得很清楚:“繪畫并不僅僅是涂抹顏料,而更是在語義的空間里繪制符號?!币环鶊D像中的符號包括色彩、線條、光影、構圖等,每一符號在歷史發展中都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蘊含了特定的觀念和情感,所以作者繪制圖像,看起來好像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表情達意,其實無不受到文化傳統的宰制。在陶瓷上繪制圖像時亦如此,所以研究陶瓷上的人物故事圖,必須將它放到中國圖像敘事傳統形成的鏈條中,看它在用圖像講述故事的策略方面,比如在敘述的時間、空間、視角、人物、圖式等,繼承了什么,改變了什么。選自倪愛珍《陶瓷圖像研究的價值與路徑》(有增刪)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語言文字在我們的敘事中有重要的地位,而圖像也具有語言符號的記憶敘述功能,在口語時代二者表意是一體的。B.陶瓷是口用品、商品,需要迎合大眾,這就決定了在研究中國古代陶瓷圖像時,不需要收集太多就大致能歸納出故事類型。C.中國古代陶瓷上的四大人物故事類型,除社會風情故事大多模仿其他媒材圖像外,其他三種都注重圖像獨創.D.在將色彩、線條、光影、構圖等符號按空間關系組織起來敘事的時候,作者并不能凌駕于符號所屬的文化系統之上。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段從圖像的功能寫起,為的是引出中國古代陶瓷圖像在研究中國圖像敘事系統中的價值。B.文章從中國陶瓷圖像“事”的系統寫到“敘”的系統,以闡明中國古代陶瓷圖像的研究路徑。C.文章在寫中國古代陶瓷的“事”的系統時,不僅寫了研究前提、故事類型,也寫了研究的意義。D.文章在第五段列舉包華石研究“丙吉問牛圖”,意在指出他的創新方法并不可取,需要改進。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代陶瓷與文學關系密切,陶瓷圖像表現了很多文學故事,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們的傳播。B.中國當代陶瓷要想走得更遠,也應該不斷進行創新,比如拓寬陶瓷圖像的題材,打破圖示的格套化.C.中國古代陶瓷圖像不講求場景的完整,導致題材模糊,造成誤讀,解決關鍵就是突破中西文化的壁壘.D.中國古代陶瓷、包含民用陶瓷,也沉淀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有價值.(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3道小題,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査刽敹蚓桶察o地躺在森林與大河之間,無數輻射狀的道路如蛛網般收聚,指向市中心那座著名的18世紀的宮殿。現在,赫茲就站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一間實驗室里,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那套裝置。裝置的主要部分是一個電火花發生器,有兩個大銅球作為電容,并通過銅棒連接到兩個相隔很近的小銅球上。導線從兩個小球上伸展出去,纏繞在一個大感應線圈的兩端,然后又連接到一個梅丁格電池上,將這套古怪的裝置連成了一個整體。赫茲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那兩個幾乎緊挨在一起的小銅球,然后合上電路開關。頓時,電的魔力開始在這個簡單的系統里展現出來:無形的電流穿過裝置里的感應線圈,并開始對銅球電容進行充電。赫茲冷冷地注視著他的裝置,想象著電容兩端電壓不斷上升的情形。在電學領域攻讀了那么久,赫茲對自己的知識是有充分信心的。過了一會兒,一束美麗的藍色電花爆開在兩個銅球之間。火花稍縱即逝,因為每一次的振蕩都伴隨著少許能量的損失,使得電容兩端的電壓很快又降到擊穿值以下。于是這個怪物養精蓄銳,繼續充電,直到再次恢復飽滿的精力,開始另一場火花表演。赫茲更緊張了,他不是要看這個裝置如何產生火花,而是為了求證那虛無縹緲的“電磁波”的存在。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啊,它看不見,摸不著,到那時為止誰也沒有見過。可是,赫茲對此堅信不疑,因為它是麥克斯韋理論的一個預言,而麥克斯韋理論……哦,它在數學上簡直完美得像一個奇跡!仿佛是上帝之手寫下的一首詩歌。如果麥克斯韋是對的,那么每當發生器火花放電的時候,在兩個銅球之間就應該產生一個振蕩的電場,同時引發一個向外傳播的電磁波。赫茲轉過頭去,在不遠處,放著兩個開口的長方形銅環,在開口處也各鑲了一個小銅球,那是電磁波的接收器。實驗室靜悄悄的,而他的心跳得快極了。銅環接收器突然顯得有點異樣,他把自己的鼻子湊到銅環的前面,看見似乎有微弱的火花在兩個銅球之間的空氣里躍過。一次,兩次,三次,赫茲看清楚了:真的有火花從接收器的兩個小球之間穿過,而整個接收器是一個隔離的系統,既沒有連接電池也沒有任何的能量來源。良久良久,赫茲揉了揉眼睛,直起腰來:現在一切都清楚了,電磁波真實地存在于空間之中,正是它激發了接收器上的電火花。麥克斯韋驚人的預言得到了證實:原來電磁波一點都不神秘,我們平時見到的光就是電磁波的一種。無論從哪一個意義上來說,這都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赫茲的名字終于可以被閃光地鐫刻在科學史的名人堂里。雖然他英年早逝,還不到37歲就離開了這個奇妙的世界。然而,就在那一年,一位20歲意大利青年讀到了他的關于電磁波的論文。兩年后,這個青年在公開場合進行無線電的通訊表演,不久他的公司成立,并成功拿到了專利證。這個來自意大利的年輕人就是馬可尼,與此同時俄國的波波夫也在無線通訊領域做了同樣的貢獻。如果赫茲身后有知,將會做何感想呢?或許只會置之一笑,他是那種純粹的科學家,把對真理的追求當做人生最大的價值。就算他想到了電磁波的商業前景,也會不屑去把它付諸實踐吧?也許,在美麗的森林和湖泊間散步,思考自然的終極奧秘;在秋天落葉的校園里,和學生探討學術問題,這才是他真正的人生吧?今天,他的名字已經成為“頻率”這個物理量的單位,被每個人不斷地提起,可說不定他還會嫌我們打擾他的安寧呢。(節選自曹天元《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黃金時代》,有刪改)4.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赫茲的實驗裝置主體是一個電火花發生器,由銅球、導線、感應線圈和電池組成,感應線圈用于接收電流并對銅球充電。B.赫茲合上電路開關后,有了新的猜想:當電容兩端的電壓上升到一定高度,電流來往于大銅球之間時,火花表演就會開始。C.銅環接收器在沒有任何能量來源的前提下,能接收無形的電磁波并激發出電火花,這證明了麥克斯韋理論在數學上的完美性。D.赫茲關于電磁波的論文激發了馬可尼的靈感,馬可尼和俄國的波波夫后來在此基礎上開拓了無限電通訊領域的專利市場。5.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對卡爾斯魯厄小城的地理環境進行生動的描繪,再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自然將讀者帶入迷人的科學氛圍。B.第三段將麥克斯韋的理論比作上帝之手寫下的詩歌,這表現了作者對其數學理論的高度肯定和對麥克斯韋本人的崇拜,C.第五段中“直起腰來”和“預言得到了證實”兩句后面的冒號均表示引出解釋或者說明,這與第四段中的冒號用法相同.D.文章結尾以想象的方式刻畫了赫茲在恬靜美麗的校園中散步、討論問題的形象,以此凸顯他癡迷自然、與世隔絕的形象。6.從事科學研究應該具有怎樣的素養?請根據赫茲求證電磁波的經歷概括說明(6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顧隨[注]:詩文叢論》序言(節選)葉嘉瑩先生來擔任我們的唐宋詩課程,是在1942年的秋天,那時我才升入大學二年級不久,北平正在淪陷之中,而先母逝世則已將一年,因此我的心情頗為悲凄,遂在一次習作中,呈交給先生三首七言絕句,現在先把原詩寫在下面:第一首題為《小紫菊》,原詩寫的是:階前瘦影映柴扉,過盡征鴻晚露稀。淡點秋妝無那恨,斜陽閑看蝶雙飛。第一首詩,先生為我改了兩個字,那就是把第一句的“晚露稀”,改成了“露漸稀”;把第三句的“淡點秋妝”,改成了“淡淡秋妝”。以我個人的推測,我想先生之把“晚露稀”改成了“露漸稀”,可能一則因為一般人說到“露”總是說“朝露”,而我竟用了“晚露”的字樣,未免顯得不妥;其二則“露漸稀”中所用的“漸”字可以予人一種時間之推移消逝的感覺,與前面的“過盡征鴻”一句中的“過盡”二字所表現的時間消逝之感正可以互相呼應而使此種感受更為加強,這大概是先生將此句之“晚露稀”改成為“露漸稀”的主要緣故。至于“淡點秋妝”之改為“淡淡秋妝”,則可能是因為后者顯得更為輕靈自然的緣故。除去先生對我的習作之批改曾經給予我極大的啟發以外,我當日習作的風格,也曾受先生之影響。記得先生有一次在課堂上曾舉引雪萊之《西風頌》中的“假如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詩意,以中文寫了“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兩句詞。于是我就用這兩句湊成了一闋《踏莎行》,并且寫了一行“小序”,說“用羨季師句,試勉學其作風,苦未能似”,我寫的詞如下:燭短宵長,月明人悄。夢回何事縈懷抱。撇開煩惱即歡娛,世人偏道歡娛少。軟語叮嚀,階前細草。落梅花信今年早。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先生擔任我們的“唐宋詩”課程時,既正值北平為日軍所占領之時,我想先生之所以在講課時拈舉出雪菜的詩句,并將之改寫為中文詞句,其中自也暗含有與同學們互相慰勉之意,則我在《踏莎行》中之所敷演者,與先生之原意,或者也還不甚相遠:再則先生早年為詞,頗喜用富于思致的詩句,我的這首小詞既有意模仿先生的作風,所以就也寫了些頗用思致的語句。先生閱后,曾給我寫了一句評語,說“此闋大似《味辛詞》”?!拔缎粒ㄒ鉃橛脠皂g與放達品味艱辛)”就是先生早年的一冊詞集。記得當先生選取《聊齋》中《連鎖》一則故事,欲改寫為雜劇《游春記》時,對于以悲劇結尾或以團圓劇結尾,曾久久不能決定。及至最后,先生終以團圓劇結尾。先生在其所寫的“游春”之中,還特別安排了“登山觀?!钡臄?,也就是說先生理想中的美滿的人世,不僅應有如春日的欣榮,而且更應該有一種如同“登山觀?!敝哌h的理想和志意。而先生對雜劇之創作,以及對于死生之際的悲劇與團圓劇的思量和考慮,卻因而也引起了我對于創作雜劇的興趣,以及對于生死的反思。自從我離開北平,遠赴南方結婚后,當我住在上海和南京的幾個月中,先生與我本來還有書信往來,而自1948年11月我隨外子遷至中國臺灣后,先生與我的書信來往就完全斷絕了。我現在所保存的先生的手跡,一部分就是先生當年親手評改的我的習作舊稿,另一部分則是我離開北平前先生給我的幾封信,還有一首先生為給我送別而寫作的七言律詩,詩題是《送嘉瑩南下》:食茶已久漸芳甘,世味如禪徹底參。廿載上堂如夢囈,幾人傳法現優曇。分明已見鵬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際泠然御風去,日明云暗過江潭。1974年,我首次回國探親,聞知先生已早于1960年逝世。古語說“人師難求”,先生所傳授給學生的,絕不是書本的知識而已,而是詩歌的精魂與生命,以及結合此種精魂與生命的,先生所表現出的整體的品格和風骨。【注】〔顧隨(1897—1960)〕宇羨季,別號苦水,晚號駝庵,河北清河縣人。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終生執教并從事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葉嘉瑩為其受業弟子。文本二:紀念我的老師清河顧隨羨季先生(節選)葉嘉瑩有一次先生來上課,步上講臺后便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三行字:“自覺,覺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背蹩雌饋恚@三句話好像與學詩并無重要之關系,而只是講為人與學道之方,但先生卻由此而引發出了不少論詩的妙義。先生所首先闡明的,就是詩歌之主要作用,是在于使人感動,所以寫詩之人便首先須要有推己及人與推己及物之心。先生以為必先具有民胞物與之同心,然后方能具有多情銳感之詩心。于是先生便又提出說,偉大的詩人必須有將小我化而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擴大之途徑或方法則有二端:一則是對廣大的人世的關懷,另一則是對大自然的融入。于是先生遂又舉引出杜甫《登樓》一詩之“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為前者之代表,陶淵明《飲酒》詩中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后者之代表。7.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先生對《小紫菊》只略作修改,對《踏莎行》僅用“味辛”作評,足見先生的遺詞用字既敏銳又精當.B.作者受到先生的啟發和影響,詩詞的思想內容從表現少女的閑愁幽怨,轉而能表現直面苦難的堅毅精神。C.文章寫了喪母的悲凄,寫了日占的國難,寫了師生唱和的過程,還寫了書信斷絕的傷感,文筆沉郁。全文籠罩在濃郁的哀愁之中。D.這篇序言回憶師生的唱和,顯示出師生之間的愛護之意和崇敬之情,表達出作者對先生的悼念和懷思。8.請結合文本二,說說寫詩之人怎樣才能做到“自覺,覺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6分)9.如欲以“先生已去,教誨永留”為題寫一則《(顧隨,詩文叢論)序言》的小評論,請結合文本,列出評論要點。(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4道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先君嘗言: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稱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亂,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蓋有以致此也哉!”管仲身有三歸,桓公內娶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議為非,此因適庶爭奪之禍所從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與桓公為身后之計,知諸子之必爭,乃屬世子于宋公。夫父子之間,至使他人與焉,智者盍至此乎?《傳》曰:“管仲病且死,桓公問誰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唬骸籽篮稳纾俊瘜υ唬骸畾⒆右赃m君,非人情,不可?!唬骸_方何如?’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公曰:‘堅刁何如?’曰:‘自宮以適君,非人情,難親?!苤偎?,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禍作?!狈蚴牢磭L無小人也,有君子以間之,則小人不能奮其智。《語》曰:“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無以御之,何益于事?內既不能治身,外復不能用人,舉易世之憂而屬之宋襄公,使禍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ü澾x自蘇轍《管仲》)材料二:嘗讀《周官》《司馬法》,得軍旅什伍之數,其后讀管夷吾書,又得管子所以變周之制。蓋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勝敵也故其為法要以不可敗而已。至于桓文,非決勝無以定霸,故其法在必勝。繁而曲者,所以為不可敗也;簡而直者,所以為必勝也。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謂截然而易曉矣。三分其國,以為三軍,萬人為一軍,三軍三萬人,疏暢洞達,雖有智者無所施其巧。三代之制,至于列國猶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諸侯,威震天下而其軍壘陣法,不少概見者,何哉?蓋管仲欲以歲月服天下,故變古司馬法而為是簡略速勝之兵,是以莫得而見其法也。(節選自蘇軾《管仲論》)10.材料二面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出于不得A已B而C非D以求勝E敵也F故其為法G要H以不可敗而已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伯,通“霸”,文中的齊桓公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晉侯、秦伯都是“春秋五霸”。B.倍,指背棄,與《灣門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意思相同。C.殆,指危險,與《項脊軒志》中“得不焚,殆有神護者”的“殆”意思不相同。D.制,指統領,統率,與《過秦論》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管種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贏得了孔子的稱許,但孔子也認為管仲未能及時制止五公子爭奪君位,致使齊桓公死不得葬。B.在管仲臨終時,齊桓公就繼任的人選征詢他的意見,管仲認為易牙等三人都有悖人情,不可任用,但齊桓公后來沒有聽從。C.蘇轍認為,世間并非沒有小人,君王防范小人得勢的最好辦法是重用君子,讓小人無法逞其奸計,舜帝和商湯就是這樣做的。D.“什伍”是周朝軍隊的建制,這種編制方式較為繁瑣,管仲沒有采用這種方式,而采取了“三軍”制,使軍隊運作非常流暢。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夫父子之間,至使他人與焉,智者盍至此乎?(2)故變古司馬法而為是簡略速勝之兵,是以莫得而見其法也。(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夏夜嘆(節選)杜甫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竟夕擊刁斗①,喧聲連萬方。青紫②雖被體,不如早還鄉。北城③悲笳發,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注:①刁斗,古代軍中用具,銅制,三足有柄。白天用來做飯,夜晚敲擊示警。②青紫,貴官之服。③北城,在今陜西渭南市境內。有嘆杜甫壯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間。天下兵常斗,江東客未還。窮猿號雨雪,老馬怯關山。武德開元際,蒼生豈重攀。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夏夜嘆(節選)》用“念”領起,想象將士們忍受著酷熱及聽到的悲笳之聲,虛實結合。B.《有嘆》詩中詩人將自己與“窮猿”“老馬”相比,表現了他的作客之苦,思歸之切。C.兩首詩應寫于“安史之亂”時,寫《有嘆》時尚未入蜀,寫《夏夜嘆》時入蜀避亂。D.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反復咀嚼生命的痛苦,在這兩首詩中都有體現。15.兩首詩題目中都有一個“嘆”字,所嘆內容雖然各有側重,但卻表露出同樣的情懷,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離騷》中詩人用“______,______”來表明自己寧愿受身體被肢解的磨難,也不會改變自己追求。(2)韓愈《師說》中用“______,______”來闡明學生不一定比老師差、老師不一定比學生強的原因。(3)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中的江行奇景令人驚嘆,酈道元在《三峽》中也寫到了這段水路,并用“______,______”兩句形象地寫出船行之快。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9分)當前,博物館“熱”持續升溫,線下打卡、線上“云逛”已成為一種社會潮流,(1)______。《2023博物館數據報告》顯示,00后中愛看博物館相關視頻的人,相較其他年齡占比更大。據有關平臺統計,關注博物館50%的人年齡在18~30歲。當代青年受教育程度高,普遍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加之青年群體對互聯網的長期學習性使用,普遍具有更為寬廣的眼界和見識,更傾向于追尋豐富性的精神支撐。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青年群體更加渴望欣賞“文化之美”,感悟遺忘或忽略的“歷史之美”。他們已不限于翻閱書籍上的照片和觀看影像資料,(2)______。博物館成為青年群體文旅、社交、生活的“爆熱”選擇,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是,(3)______。供需關系失衡、參觀言行失范、展覽學習失真等現實問題阻礙了人們感悟文化魅力、接受知識滋養。只有系統梳理其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供高水平的服務管理,才是使青年博物館“熱”長居“頂流”的根本之策。1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6分)18.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云遮”“云直播”“云聚會”“醫療云”“教育云”等詞匯。其中“云”字有哪些含義?試作歸納。(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1分)“討好型人格”是一種心理特質,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也將其定義為“洋蔥型人格”。在電影《熱辣滾燙》中,主角杜樂瑩是關系中的付出者,在她看來,只有無條件滿足別人、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喜歡她,她才能有價值。一個人能否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即他人所感悟到的情緒收益大于情緒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一段關系的成敗,但只顧及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這種過度迎合他人是“討好型人格”在人際交往中的主要表現之一?!坝懞眯腿烁瘛痹谌穗H交往中還會有回避沖突、自我攻擊的特征表現。在電影《熱辣滾燙》中,杜樂瑩極力避免與別人起沖突,為了取悅別人,甚至不惜掏空自己。宅、廢,朋友少,對她未說,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叭瓝魤簟背蔀樗匦鲁砷L的脊骨。在拳擊臺上,她再也無法逃避,更無法妥協,而是需要勇敢地斗爭,直面對手的每一次攻擊,她渴望贏一次!“胖”不是樂瑩的心結,樂瑩的心結在于無法接納自己,她渴望“贏一次”!樂瑩的蛻變之路,不僅僅是從一個“吃了睡、睡了吃”的宅家胖女孩,蛻變為強壯、有腹肌的拳擊手,更是一次從“討好型人格”到真實表達自我的勇敢轉變。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20.文中出現兩個“贏一次”,一個沒有,一個有雙引號,說說表意上的不同。(4分)21.根據文中信息,給“討好型人格”下定義,不超過40個字。(4分)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颈彼巍克抉R光《資治通鑒》材料二:考查一個人的判斷力,主要考查他信息來源的多樣性。有無數可憐人,長期生活在單一信息里,而且是一種完全被扭曲顛倒的信息。這是導致人們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印度】阿瑪蒂亞·森(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材料三:當個人為孤立個體時,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征;當個人融入群體后,其所有個性都會被群體湮沒,個體思想就會迅速被群體思想取代?!痉▏抗潘顾颉だ正嫛稙鹾现姡捍蟊娦睦硌芯俊啡齽t材料都涉及個體與外在信息的聯系,指出信息對個體判斷、認知與思想的復雜影響。在這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青年人該怎么做?你有怎樣的思考與聯想?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感悟與體驗。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成都市成華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2024屆高三下學期高考語文適應性考試(二)參考答案【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語言文字……,而圖像……,在口語時代二者表意是一體的”錯誤。原文說“圖像和語言是人類講故事最重要的兩種符號。文字出現之前的口語時代,原始先民是用圖像來進行‘言說’的,呈現出‘語圖一體’的表意狀態”,意思是“圖像和語言”是“語圖一體”,不是“語言文字”和“圖像”是“語圖一體”,選項偷換概念。B.“不需要收集太多就大致能歸納出故事類型”錯誤。原文說“收集必然有一個不斷補充完善的過程,但就筆者的收集經驗而言,數量達到一萬張左右后,新的圖像就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也就能梳理出陶瓷圖像的故事類型”,意思是收集必然有一個不斷補充完善的過程,需要不斷收集,大約一萬張左右即可梳理出陶瓷圖像的故事類型,“一萬張”不是小數目,因此“不需要收集太多”說法不嚴密。C.“其他三種都注重圖像獨創”錯誤。原文說的前三類的圖像來源是佛道典籍、《搜神記》等雜傳志怪,《西游記》《封神演義》等神魔小說,歷史人物故事和文學人物故事,并沒有說這三類都注重圖像原創。故選D?!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意在指出他的創新方法并不可取,需要改進”錯誤。“梳理中國陶瓷圖像敘事之‘事’的傳統,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一些題材不清楚的陶瓷圖像進行考證”為本段的論點,文章列舉“包華石通過圖像研究施政權力的形象化問題、角度新穎,但由于中西文化的隔閡,誤讀了這幅畫,它其實是‘歸去來兮圖’”這一事例,是為了說明要對一些題材不清楚的陶瓷圖像進行考證,不能誤解,影響圖像歷史文化價值的發揮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而不是意在指出他的創新方法并不可取,需要改進。故選D?!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C.“解決關鍵就是突破中西文化的壁壘”錯誤。結合“梳理中國陶瓷圖像敘事之‘事’的傳統,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一些題材不清楚的陶瓷圖像進行考證”分析可知,因為中西文化的壁壘容易對陶瓷圖畫造成誤解,因此要對一些題材不清楚的陶瓷圖像進行考證,而不是“突破中西文化的壁壘”。故選C?!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新的猜想”錯誤,原文有“想象著電容兩端電壓不斷上升的情形。在電學領域攻讀了那么久,赫茲對自己的知識是有充分信心的”,可知火花表演不是新的猜想,是意料之中的事。C.“這證明了麥克斯韋理論在數學上的完美性”錯誤,原文為“麥克斯韋驚人的預言得到了證實:原來電磁波一點都不神秘,我們平時見到的光就是電磁波的一種”,應是證實了麥克斯韋預言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即電磁波真實存在。D.“馬可尼和俄國的波波夫后來在此基礎上開拓了無限電通訊領域的專利市場”錯誤,原文有“與此同時俄國的波波夫也在無線通訊領域做了同樣的貢獻”,沒有說俄國的波波夫是受了赫茲關于電磁波的論文的激發,選項于文無據。故選A?!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的能力。D.“以此凸顯他癡迷自然、與世隔絕的形象”,原文有“他是那種純粹的科學家,把對真理的追求當做人生最大的價值”,應是以此證明“作為純粹的科學家,他把對真理的追求當做人生最大的價值”的觀點。故選D。6.從事科學研究應該具有怎樣的素養?請根據赫茲求證電磁波的經歷概括說明(6分)。【解析】6.①專注冷靜的科學態度:如赫茲實驗時的專心致志與全神貫注;②善于借助前人的研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如赫茲對麥克斯韋預言的繼承與實現;③以追求真理為最大價值的科學精神:如赫茲可能不在乎電磁波的商業運用,而以探索自然奧秘本身為樂的純粹與執著。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本題要求就赫茲求證電磁波的經歷,來概括其科學研究的素養,即根據人物的行為來概括其科學品質。篩選相關信息進行概括即可。“赫茲就站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一間實驗室里,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那套裝置”“赫茲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那兩個幾乎緊挨在一起的小銅球”,從中可知,赫茲實驗時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具有專注冷靜的科學態度;“赫茲更緊張了,他不是要看這個裝置如何產生火花,而是為了求證那虛無縹緲的‘電磁波’的存在。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啊,它看不見,摸不著,到那時為止誰也沒有見過??墒?,赫茲對此堅信不疑,因為它是麥克斯韋理論的一個預言”“電磁波真實地存在于空間之中,正是它激發了接收器上的電火花。麥克斯韋驚人的預言得到了證實”,赫茲通過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預言的真實性,繼承與實現了麥克斯韋預言,可見他具有善于借助前人的研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研究方法;“他是那種純粹的科學家,把對真理的追求當做人生最大的價值。就算他想到了電磁波的商業前景,也會不屑去把它付諸實踐吧”,赫茲可能不在乎電磁波的商業運用,而以探索自然奧秘本身為樂的純粹與執著。可見他具有以追求真理為最大價值的科學精神?!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全文籠罩在濃郁的哀愁之中”分析不正確。文中師生唱和的過程自然溫馨,并不哀愁。故選C。【解析】8.①先要有民胞物與(推己及人與推己及物)之心;②再要有多情銳感之詩心;③要關懷廣大的人世;④要融入大自然。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先生所首先闡明的,就是詩歌之主要作用,是在于使人感動,所以寫詩之人便首先須要有推己及人與推己及物之心”“必先具有民胞物與之同心”可知,寫詩要感動讀者,首先要“推己及人”以自己的感受和處境來推測別人的感受和處境,從而更加理解和關心他人,達到和諧共處的目的。“推己及物”認為人們應該將自己的仁之心推廣到一切事物上,包括動物、植物、環境等。這種思想認為,萬物皆有生命、皆有情感,人們應該尊重自然、愛護生命,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故要有推己及人與推己及物之心。由原文“先生以為必先具有民胞物與之同心,然后方能具有多情銳感之詩心”可知,體會到他人和自然萬物之心,才能衍生出敏感多情的善感靈心。由原文“于是先生便又提出說,偉大的詩人必須有將小我化而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擴大之途徑或方法則有二端:一則是對廣大的人世的關懷,另一則是對大自然的融入。于是先生遂又舉引出杜甫《登樓》一詩之‘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為前者之代表,陶淵明《飲酒》詩中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后者之代表”可知,寫詩要將詩人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其中之一是將他人的悲歡寫進詩歌,關懷世人的大千世界,故寫詩要關懷廣大的人世;將小我融入大我的第二種方式是與自然融為一體,情景合一,由對自然的關懷實現物我同一的境界,故寫詩要融入大自然?!窘馕觥?.①顧隨對《小紫菊》的修改,使詩句抒情性更強,有了更為輕靈自然的詩味。②顧隨對作者的詞給了“味辛”的評語,表達出用堅韌與放達品味艱辛的文學主張。③顧隨的雜劇《游春記》以團圓劇結尾,表達了對高遠的理想和志意的推崇。本題考查學生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結合材料一種顧隨先生的事跡總結評論提綱。由材料一中“第一首詩,先生為我改了兩個字,……則可能是因為后者顯得更為輕靈自然的緣故”可知,先生為我修改習作《小紫菊》,在用詞上斟酌再三,說明先生對詩歌藝術的精益求精,修改后的詩句更合理,更使得詩歌前后呼應,整體詩歌抒情性更強,詩意更“輕靈自然”。由材料一“先生閱后,曾給我寫了一句評語,說‘此闋大似《味辛詞》’。‘味辛(意為用堅韌與放達品味艱辛)’就是先生早年的一冊詞集”可知,先生評價我的詩歌說“味辛”詞,結合作者創作的詩歌含義,“味辛”一詞的意思表達了詩人在困難時堅韌不屈的性格特點,符合先生的文學主張。由材料一“記得當先生選取《聊齋》中《連鎖》一則故事,欲改寫為雜劇《游春記》時,對于以悲劇結尾或以團圓劇結尾,曾久久不能決定。及至最后,先生終以團圓劇結尾。先生在其所寫的‘游春’之中,還特別安排了‘登山觀?!臄?,也就是說先生理想中的美滿的人世,不僅應有如春日的欣榮,而且更應該有一種如同‘登山觀?!哌h的理想和志意”可知,先生創作的雜劇《游春記》的結尾和情節編排,在悲劇和團圓劇之間選擇了團圓劇,并在情節中寫了“登山觀?!保磉_了先生對生活圓滿的期盼以及對高遠理想的宣揚和追求。【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除非出于不得已,而絕對不是以戰勝敵人為目的。所以在他們制定辦法的時候,只是要求不可以戰敗而已?!安坏眉骸笔恰俺鲇凇钡脑?,中間不斷開,B處斷開;“非……也”是否定式判斷句,“也”后F處斷開;“為法”是動賓結構,后面G處斷開。故選BFG?!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B.正確。句意:背棄自己的父母來投合君主。/希望項伯詳細地說明我不敢背棄道德。C.正確。危險:/大概。句意:這時候就很危險了。/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有神明保護吧。D.錯誤。意思不同。統領,統率:/制服。句意:那管仲統領他的軍隊。/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們困乏而制服他們。故選D?!窘馕觥?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但孔子也認為管仲未能及時制止五公子爭奪君位”錯,原文“管仲身有三歸,桓公內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議為非,此固庶爭奪之禍所從起也”,孔子的意思是由于管仲自己貪財,而且沒有勸諫齊桓公不要貪圖女色,埋下了嫡庶之爭的禍端。而不是選項說的管仲未能及時制止五公子爭奪君位。故選A?!窘馕觥?3.(1)父子之間的事,竟然要由別人來介入,有智慧的人難道會這樣做嗎?(2)(管仲)所以改變古代的“司馬法”,而制定出了這種簡單快速取勝的軍隊建制,因此我們就看不到他運用古代“司馬法”的事跡了。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使”,讓;“與”,參與,介入;“盍”,通“何”,何必,怎么。(2)“為”,制定、創建;“速勝”,迅速取勝;“是以”,因此;“莫得”,不能夠。參考譯文:材料一:先君曾說:管仲九次匯集諸侯,匡扶天下,輔佐齊桓公稱霸,連孔子都稱贊他的仁義,然而仍然不能阻止五位公子為了爭奪君位而相互殘殺,使齊桓公死后不能下葬,說:“大概是由于管仲才達到這種地步??!”管仲自己有三個藏金寶庫,齊桓公寵愛的侍妾有六個人,管仲卻不勸諫其錯誤,這本來就是嫡庶爭奪君位的禍患的起源。然而齊桓公老了,管仲為齊桓公身后之事打算,知道各位皇子一定會爭奪君位,于是把世子托付給宋公。父子之間的事,竟然要由別人來介入,有智慧的人難道會這樣做嗎?《傳》說:“管仲快要病死了,桓公問誰可以任宰相,管仲說:‘了解臣下的,沒有人能比得上君主?!腹f:‘易牙怎么樣?’(管仲)回答說:‘殺了自己的兒子,來取悅國君,是不近人情的,不可任用。’桓公道:‘開方怎么樣?’(管仲)回答說:‘背棄自己的父母來投合君主,不近人情,難以接近?!腹f:‘豎刁怎么樣?’管仲答:‘他殘毀了自己的身體來投合君主,不近人情,難以親信?!苤偎篮螅腹徊捎霉苤俚囊庖?,最終親近、任用了這三人,僅僅兩年禍亂就發生了?!笔郎喜辉鴽]有小人,有君子來阻隔他們,那么小人不能發揮他們的才智。《語》說:“舜得到天下,從眾人中選用人才,推舉了皋陶,那些不仁德的人就都遠離了。湯得到天下,從眾人中選舉人才,推舉了伊尹,不仁德的人也都遠離了。”管仲知道小人不能任用,卻沒有辦法阻止他們,對于國家大事又有什么幫助呢?在內不能修養自身,在外又不能任用人才,拿朝代更迭的憂患托付給宋襄公,讓禍患已經形成,而后宋人只能用戰爭來糾正它。這時候就很危險了。材料二:曾經讀過《周宮》《司馬法》等文章,知道了軍旅的基層建制的人數,在之后又讀過了管仲的書,進而知道了《管子》改變周朝軍旅管理制度的原因。凡是王道的軍隊,除非出于不得已,而絕對不是以戰勝敵人為目的。所以在他們制定辦法的時候,只是要求不可以戰敗而已。至于在齊桓公和晉文公的時代,除非決戰勝利而沒有其他辦法才能稱霸,所以他們制定的辦法目的就是必須勝利。只有復雜和曲折的辦法,才可以能立于不敗之地;而簡單和直接的辦法,才是能作為必勝的手段。那管仲統領他的軍隊,可以說是非常直接簡單而且容易明白啊。把國家的力量分成三份,用來成就三軍。一萬人編成一個軍,三軍共計三萬人。非常通暢并且容易透徹理解,即便有智慧的人也沒有他施展才能的地方。所有三代的制度,到了春秋戰國還有幸存的。等到管仲在齊桓公這里稱相,南伐楚國,北伐孤竹國,把九個諸侯國聯合在了一起,威震天下,但是他的軍事防守和戰斗陣法,卻是很難真正見到,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管仲想要在很短時間內征服天下,(管仲)所以改變古代的“司馬法”,而制定出了這種簡單快速取勝的軍隊建制,因此我們就看不到他運用古代“司馬法”的事跡了?!窘馕觥?4.C.“寫《有嘆》時尚未入蜀,寫《夏夜嘆》時入蜀避亂”錯誤,寫《夏夜嘆》時尚未入蜀,寫《有嘆》時入蜀避亂?!窘馕觥?5.①《夏夜嘆》側重寫夏夜天氣的炎熱,想到守邊士兵不能洗澡,整夜在敲擊刁斗忙于警戒,為其艱辛而嘆;②《有嘆》側重寫自己壯志早已衰退,年老白頭仍因戰亂而寄居他鄉,感嘆盛世不再。③兩首詩都表露出希望國家太平安康、興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蒼生的情懷?!断囊箛@》描寫的是夜熱之感。杜甫想到那些執戈的士兵,一年到頭守衛邊疆,想到他們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澡呢?他們苦于炎熱,卻只能無可奈何!他們整夜在敲擊刁斗忙于警戒,雖然身穿官服,卻還不如早日回到故鄉?!氨背潜瞻l,鸛鶴號且翔。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蹦┧木淠艘褂|所聞,而傷嘆世事也,他期盼著太平盛世。在此時,他似乎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有嘆》首聯寫自己的壯志早已衰退,年老白頭而寄居他鄉,抒發的是個人壯志難酬的感慨。頷聯描寫了詩人處于戰亂之中,客居在外不能回鄉的境況。頸聯中,詩人寫處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歸途中的老馬望著關山而泣。詩人以“窮猿”“老馬”來比擬自己,表達了詩人處境窮困、有鄉難回的哀傷之情,寓情于物。尾聯,詩人感嘆當今的百姓難以過上武德至開元時期那樣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對百姓所遭受的苦難作哀傷的同時,又蘊含著一種希望國家興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蒼生的情懷。據此概括出兩首詩內容不同,但都表露出希望國家太平安康、興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蒼生的情懷?!窘馕觥?6.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解析】17.(1)而青年群體是博物館“熱”的主力軍(2)更想走進有實物展覽的博物館(3)越是“熱”的現象越需要“冷”的思考(3分。每處1分,意思符合即可)【解析】18.①基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②虛擬、不在場的活動或場景。③大數據的匯聚。(3分。每點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解析】19.(1)“情緒收益大于情緒成本”改為“情緒收益是否大于情緒成本”;(2)“感悟到的情緒”改為“感知到的情緒”。畫線句子有兩處語?。海?)“情緒收益大于情緒成本”和前后文“否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決定一段關系的成敗”不能搭配,一面對兩面,把“情緒收益大于情緒成本”改為“情緒收益是否大于情緒成本”;(2)“感悟到的情緒”動賓搭配不當,改為“感知到的情緒”?!窘馕觥?0.(1)沒有雙引號:表達杜樂瑩想在拳擊臺上贏得對手,贏得比賽。(2)有雙引號:特殊含義作用,表達杜樂瑩尋求“贏一次”的過程,實際上是她不斷建構起自我主體性的過程。(1)“直面對手的每一次攻擊,她渴望贏一次”,此處沒有雙引號,表達的就是字面意思,表達杜樂瑩想在拳擊臺上贏得對手,贏得比賽。(2)“樂瑩的心結在于無法接納自己,她渴望‘贏一次’”,此處有雙引號,其作用為特殊含義,表達杜樂瑩尋求“贏一次”的過程,從而給自己信心,可以接納自己,這實際上是她不斷建構起自我主體性的過程?!窘馕觥?1.討好型人格是一種在人際交往中過度迎合他人、回避沖突、自我攻擊的心理特質。文段首句“討好型人格”是一種心理特質,可確定為主干句;再篩選相關信息,確定種差。結合“這種過度迎合他人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昌吉市瑪納斯縣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畢業班階段性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國智能擴展盒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新型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選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書店連鎖行業發展態勢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三氟化氮市場運行前景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CRM軟件行業深度評估及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精密校準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MRO工業品超市行業市場營銷態勢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3月網絡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軍隊政治工作手冊》出版
- 2023年科技特長生招生考試試卷word
- GB/T 6283-2008化工產品中水分含量的測定卡爾·費休法(通用方法)
-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安全管理規定
- GB/T 23468-2009墜落防護裝備安全使用規范
- 影像診斷與手術后符合率統計表
- 2023年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ansys電磁場分析經典教程
- 美國數學競賽AMC8講座課件
- 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測查德育科目模塊一模擬試題含參考答案
- 導管固定-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