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辨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目錄010203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發展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創立科學研究1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創立Part01何謂自然觀?自然觀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是人們對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總的觀點,是用哲學范疇和科學規律表達的自然圖景。自然觀由自然科學的水平所決定,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自然觀。唯物主義自然觀經歷了三種歷史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現代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此外,20世紀以來在總結現代自然科學新成就的基礎上產生的系統自然觀和生態自然觀,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豐富和發展。自然觀的演變
時間
自然觀
古代:遠古寓于神話或原始宗教之中古希臘羅馬時期樸素的自然觀(自然哲學)(前7世紀—5世紀)中世紀(5—15世紀)宗教神學的自然觀近代:前期(16—18世紀)機械論(形而上學)自然觀后期(18后—19末)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現代:20世紀
系統自然觀和生態自然觀(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發展)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基礎自然科學基礎自然哲學思想淵源推動哲學家前進的,決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
——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FriedrichVonEngels)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自然科學基礎生產方式的發展
18世紀下半葉,以蒸汽機為主要標志的第一次技術革命。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生產過渡,生產突飛猛進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理論自然科學的產生19世紀,自然科學研究從分門別類搜集材料的階段進入對經驗材料進行綜合整理和理論概括的階段,理論自然科學的產生及其在各個領域涌現出的一系列重大發現。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產生的客觀條件天文學: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學說地質學:賴爾的“地質漸變論”化學:原子論的確立和人工合成尿素生物學:細胞學說與生物進行論物理學: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自然科學所提供的這些關于自然界自身聯系和發展的事實材料,大體描繪出了一幅整體的聯系和發展的自然圖象。于是,一切僵硬的東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整個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動和循環中運動著,并導致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誕生。打開機械自然觀缺口的科學成就“星云說”
1755年,康德發表了《自然通史與天體論》一書,提出了太陽系是從一團塵埃微粒組成的彌漫星云中通過吸引與排斥的矛盾運動逐漸發展成為有秩序的天體系統的。1796年,拉普拉斯提出類似的假說,并對此進行了數學和力學的論證。地質“漸變論”
1833年英國地質學家賴爾在《地質學原理》一書中,以地球的緩慢變化來說明其上的動植物等一切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變的結果,形成對居維葉“災變說”的對立與否定。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成功地用無機物(氰、氨及其化合物)人工合成有機物尿素,打破了無機物與有機物不可逾越的觀念。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細胞學說
1838年,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發表《關于論植物起源的資料》一文,指出植物是由細胞組成的。1839年,德國生物學家施旺發表《關于動植物的結構和生長的一致性的顯微研究》一文,指出動物也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學說的提出,揭示了生命物質的統一性機制,發現了動植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書,用大量事實論證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種都有其發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都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結果。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19世紀40年代,邁爾、焦爾等人通過各自的途徑發現,存在于自然界的熱、光、電、磁等不同的物理現象,實際上是能量之間相互聯系和轉化的表現,從而打破了形而上學關于無機物之間沒有聯系的舊觀念。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康得提出星云假說拉普拉斯論證康得學說賴爾發表地質學原理氧化燃燒說推翻燃素說新原子論的引進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有機物的人工合成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自然科學的發展新的自然觀的基本觀點已經具備,形而上學的觀點已經陳腐不堪01COMPANY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創立馬克思的工作:馬克思: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自然界在人類出現之前已經存在,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發展的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的這一過程的一部分。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恩格斯的工作:★辨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主要是由恩格斯創立的,集中體現在《自然辨證法》和《反杜林論》中。★概括和總結了時代自然科學的成果,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建立起辨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01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特征及意義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自然史與人類史的統一天然自然與人化自然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對象性關系是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一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本特征是:唯物的、辯證聯系的、發展的和全面的。它的根本特征是強調自然界的普遍聯系性和永恒發展性。自然觀發展史上的革命性變革。克服了古代樸素辯證法自然觀局限性,吸取了它關于自然界運動、發展和整體聯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學的最新成就為依據,批判了機械論和形而上學。為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觀、科學方法論、和科學與社會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為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與價值論的理論前提。為自然科學與人的科學的結合提供了理論依據。指出只有把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才能使自然科學真正成為人的科學。2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發展Part0202恩格斯曾指出: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自從馬克思、恩格斯創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以來,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這一百多年來,自然科學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劃時代的發現”層出不窮。那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有些什么新的發展呢?它怎樣改變著自己的形式呢?對這個問題的探討,不僅對于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于我們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也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自然科學的發展,促進了系統自然觀和生態自然觀的形成和確立,這是對辯證唯物主義的新的發展。02系統自然觀產生的現代科學前提世紀之交的物理學革命(相對論、量子力學)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揭示了空間與時間、空間時間與物質及其運動、質量與能量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量子力學標志了對微觀世界認識的深入,揭示了連續性與間斷性、波動性與粒子性的辯證統一,凸現了量子現象的整體性,打破了機械決定論的觀念。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由細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層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結構和生命活動的高度一致性。系統論系統論以“系統”的觀點認識自然界,提出了系統與要素、結構與功能等新的范疇,揭示了自然界物質系統的整體性、層次性、動態性和開放性。非線性自組織理論線性與非線性的系統混沌理論混沌理論提供了一種關于系統演化的分叉與混沌方式,他把簡單性與復雜性、有序性與無序性、確定性與隨機性、必然性與偶然性等統一在更為深廣的自然圖景之中。系統自然觀基本內容02◆自然界不僅存在著,而且演化著
對自然的認識從存在深入到演化,試圖在存在于演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自然系統是確定性和隨機性的統非線性系統會自發地產生不可預測的隨機性,并且這是普遍現象。◆自然系統是簡單性和復雜性的統一傳統科學研究對象是簡單地,但自然系統實際上是復雜的。復雜系統的各要素之間存在著非常復雜的反饋、自催化、自組織作用。復雜性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系統是線性和非線性的統一傳統科學研究是線性的,但線性系統只是現實自然系統的近似,現實自然系統是非線性的,非線性是普遍的,線性才是特例。自然界是線性與非線性的辯證統一。
系統自然觀的思想內涵02系統自然觀最深層、最基本的內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統不僅存在著,而且演化著自然系統不僅是確定的,而且會自發地產生不可預測的隨機性自然系統不僅是簡單的、線性的,而且是復雜的、非線性的02系統自然觀的意義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層次性,整個自然界是以系統的方式存在著的有機體,整體性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屬性;自然界物質系統都是由不同的層次結構組成,這種層次結構是無限的;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表現為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個要素的統一性。從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系統揭示了自然界物質系統的開放性、動態性和自組織性。揭示了時間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內部時間的概念,更具體地闡明了空間、時間是物質存在的基本方式以及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的時空觀。揭示了自然界循環發展中的有序與無序、進化與退化的辨證關系。提供了系統思維方式
所謂的系統思維方式是把對象當作一個系統的整體加以思考的思維方式,它根據系統的性質、關系、結構,把對象的各個組成要素有機地組織起來構成模型,研究系統的功能和行為,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定量化和精確性的特征。02生態自然觀02生態自然觀生態自然觀是系統自然觀在人類生態領域的具體體現,是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現代形式之一。西方學者以環境倫理學的形式展開的對人和自然關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權利論和內在價值論,即所謂的生態自然觀。其主張把人的角色從大地共同體的征服者變成共同體的普通成員與公民,強調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部分組成的共同體,人則是這個共同體的平等一員和公民,人類和大自然其他構成者在生態上是平等的;人類不僅要尊重生命共同體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體本身;任何一種行為,只有當他有助于保護生命共同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時,才是正確的;人和自然之間要協調發展,共同進化。02系統自然觀與生態自然觀系統自然觀形成:在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科學發展的背景下,人們開始從研究實體轉向研究關系,從研究個體結構轉向研究系統功能,提出了一些列整體的,綜合的系統方法和系統觀念,并逐漸將其上升到更具普遍性的哲學層面,用其去考查整個自然界和社會。內涵:揭示了自然系統是存在于演化的統一,確定性與隨機性的統一,簡單性與復雜性的統一,線性與非線性的統一。意義:?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提供了系統的思維方式生態自然觀形成:人類的出現時生物進化的一個重大飛躍,人依賴于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又受到來自人類的極大影響,人類已成為了一種可以改變自然界演化進程的重要力量。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是現代生態自然觀的直接的理論來源。在19世紀,人類的生態環境問題尚沒有像現在這樣嚴重,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專’門而系統的研究,但是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包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生態思想。意義:?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3Part03科學研究03縱觀科學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任何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受他所處時代的自然觀的影響。牛頓由于提出萬有引力定律,而很好地解釋了行星圍繞太陽轉的原因。然而由于他對行星運動的切線力的問題不能解釋,于是就提出關于神的“第一推動”的假設。這一歷史教訓是耐人尋味的,它充分說明,科學研究工作者只有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才能最終擺脫宗教神學的束縛。在科學史中,科學家由于沒有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而倒向唯心主義的并非僅僅牛頓一人。法國著名科學家彭加勒在1905年出版的《科學價值》一書中,對x射線、電子、天然放射線等物理學的三大實驗發現,稱為“物理學危機”。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因為對于正電子與電子的湮滅而生成光子不理解,所以竟提出“物質消失了”的唯心論觀點。自然觀是隨著時代而發展的。橫向審視自然科學在當今發展的特點,則進一步表明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顯得尤其重要。面對現代科學發展的特點,科技工作者只有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才能抵制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才能在科研攻關中勇攀高峰,高屋建領,否則將一籌莫展。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與科學研究
科學作為現實的人的研究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和知識條件下進行的,總是在一定的世界觀預設下展開的,科學作為對自然的解釋活動,總有其“先入之見”,所以科學研究從來都不是絕對中立客觀的。許多情況下,我們往往規定了各種研究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也確實對科學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毫無批判地固守這些原則,就很可能封殺了科學研究的新的可能性。如果在科學研究活動中,真是像我們所標榜的那樣要堅持研究結果的開放性的話,就不應該先驗地規定世界的狀況;因此,也不應該先驗地規定在一切情況下都應該遵循的科學規則和科學標準,對于任何科學準則都應當清醒地意識到其對世界狀況的假定性。科學活動的最基本準則之一是客觀性原則,即堅持認為合理的、可接受的科學研究結果應當是與主體無關的,與研究者自身的信念、情緒如何無關。如果某一研究結果依賴于研究者,則可以說這一結果是非科學的。這一原則是建立在以下假定基礎上的:自然世界的狀況是絕對客觀的,自然本身的狀況與研究者自身的信念、情緒如何無關,或者說研究者的心理活動對于自然世界沒有影響。03客觀性原則與客觀性假定03簡單性與復雜性牛頓曾說:“自然界喜歡簡單化,從不愛用什么多余的原因夸耀自己。”近代科學的一個基本信念,就是相信自然界的簡單性。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內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首先深刻揭示了生物的復雜性,而到五、六十年代,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的成就表明,復雜性不僅局限于生物,而是整個自然的一個基本特征。六、七十年年代以來,耗散結構論、協同學等自組織理論的發展,進一步表明,復雜性是復雜系統的一種客觀屬性,是世界的一個基本特征。只有認清了自然界的復雜性,再通過大腦的精細的加工,抓住主要因素,步步深入,尋根究底,才能在科學研究中有所作為并取得重大成果。在科研中無論儀器如何精密,它只是科學勞動的硬件,而科學勞動的最重要的軟件是人的勞動,始終要由人的大腦完成。因為科學研究是一種高度復雜繁重而又難以捉摸的活動,這勢必時時處處依賴于科學工作者,依賴于他們的高強度的思維,依賴于他們的反復實踐。那么,在繁雜的事物之中,怎樣才能探究出事物的內在規律呢?首先必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地求得實質性結果。這就是對科學的征求,對大自然的探索。我們在實際物理過程中,有時可能是由諸多因素所制約的一個過程;有時可能是一個可化分為若干相互交錯的子過程,無論上述的哪種情況,我們都能對它的復雜性加以分析,去注意那些特殊的、本質的、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抓住起決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并把復雜過程分解成相互聯系的若干過程,而這些分過程往往是較為簡單的我們已認識的物理過程,甚至大量的實際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
- 中藥吳鵬桔梗
- 2025版設計合同樣本
- 園來如此-園林規劃設計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2025年南京房屋租賃合同
- 片石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員工試用期間勞動合同樣本
- 2025年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樣本
- 2024年南通市崇川區教育系統招聘教師真題
- 2024年懷化市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2025年晉城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長郡二十校)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數學試題
- 2025-2030年中國乳膠醫用手套市場前景規劃及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 (一模)烏魯木齊地區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量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
- 鄉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方案
- 《漂亮的熱帶魚》課件
- 地下建筑結構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工業大學
- 中心靜脈壓的監測與臨床意義
- 2024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MOOC】人體寄生蟲學-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