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黃的鑒定拉丁名:RheiRadixetRhizoma別名:將軍、川軍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古代認為產于四川北部和甘肅的質量較好,歷代本草所指的大黃主要是掌葉大黃。大黃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大黃的鑒定科: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種:掌葉大黃RheumpalmatumL.
唐古特大黃RheumtanguticumMaxim.
藥用大黃RheumofficinaleBaill.藥用部位:根及根莖。北大黃南大黃大黃的鑒定大黃的鑒定1
掌葉大黃:主產于甘肅、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主為栽培品,產量占大黃的大部分。2
藥用大黃: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湖北、陜西等省,野生或栽培,產量較少。商品中少見。3唐古特大黃:主產于青海、甘肅、西藏及四川,野生或栽培。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大黃的鑒定大黃的鑒定1
形狀:類圓柱形或塊片狀。2顏色:
黃棕色至紅棕色。3表面:去栓皮者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系類白色薄壁組織夾有紅棕色射線形成,習稱“錦紋”),殘留栓皮棕褐色。4
質地:質堅實。5
氣味:氣清香,味苦微澀,咀嚼粘牙并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黃色。6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橫切面髓部有“星點”(異常維管束)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形成層環明顯,有放射狀紋理,無星點。大黃的鑒定黃棕色;去栓皮者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氣清香,咀嚼粘牙并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黃色。大黃的鑒定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橫切面髓部有“星點”(異常維管束)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形成層環明顯,有放射狀紋理,無星點。大黃的鑒定星點(異常維管束)大黃的鑒定根莖橫切面髓部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形成層環明顯。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大黃的鑒定大黃的鑒定
木栓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韌皮部射線寬一至數列細胞,內含棕色物質,篩管明顯,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射線較密,寬2~4列細胞,導管徑向排列,稀疏,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及淀粉粒。根橫切面大黃的鑒定髓部寬廣,有“星點”(異常維管束)散在或環列,異常維管束為外木內韌型,韌皮部中有大型黏液腔,內含紅棕色物質,射線呈星狀射出。根莖橫切面大黃的鑒定1大型草酸鈣簇晶。棱角大多短鈍。2淀粉粒大多單粒,臍點大多呈星狀。3導管多為網紋。粉末特征粉末臨時裝片: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蓋大黃的鑒定請辨認圖中顯微特征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大黃的鑒定大黃的鑒定1
熒光檢查:本品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濾紙上,再加稀乙醇擴散后呈淡棕色環,置紫外燈下觀察,呈棕色至棕紅色熒光,不得顯持久的亮藍紫色熒光(檢查土大黃苷)。2微量升華:本品粉末少許,進行微量升華,可見黃色針狀結晶,高溫得羽毛狀結晶。加堿液,結晶溶解并顯紅色(蒽醌)。3
薄層鑒別:對照品為大黃酸。4含量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大黃素和大黃酚的總量不得少于0.50%。大黃的鑒定大黃的鑒定知識拓展大黃含蒽醌衍生物和鞣質兩類成分,蒽醌衍生物有游離型和結合型兩種,游離型由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為大黃的抗菌成分。結合型為游離蒽醌類的葡萄糖苷、雙葡萄糖苷或雙蒽酮苷,系大黃的主要瀉下成分,鞣質類物質為收斂成分。
R R1大黃酸
-COOH -H大黃素
-CH3 -OH大黃酚
-CH3 -H蘆薈大黃酸-CH2OH -H大黃素甲醚
-CH3 -OCH3
大黃素型蒽醌母核治療習慣性便秘的有效藥,但非理想藥!蒽醌類:藥效快、持續時間短。。。鞣質類:作用緩慢,但持續時間長!繼發性便秘!大黃的鑒定知識拓展本品性寒,味苦。能瀉熱通腸,涼血解毒,破積消瘀。用于實熱便秘,結癥,瘡黃癤毒,目赤腫痛,燒傷燙傷,跌打損傷。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大黃的鑒定相關鏈接蓼科植物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灌木或小喬木。莖通常具膨大的節。葉為單葉,互生,有托葉鞘。花兩性,稀為單性,輻射對稱;花序由若干小聚傘花序排成總狀、穗狀或圓錐狀,花有時單生;花被片3~6,常排列成兩輪;雄蕊3~9,極少為16,有花盤;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瘦果三棱形或雙凸鏡狀,全部或部分包于宿存的花被內;胚彎生或直立,胚乳豐富。重要種屬有大黃屬Rheum,酸模屬Rumex,蓼屬polygonum,蕎麥屬Fagopyrum,來源于蓼科植物的常用中藥有大黃、何首烏、虎杖、萹蓄、火炭母、辣蓼等。大黃的鑒定相關鏈接1
同屬藏邊大黃的根及根莖:藏醫用以治療胃腸炎癥,幾乎無瀉下作用。2同屬河套大黃的根及根莖:瀉下作用差,僅作獸藥。3
同屬華山大黃的根及根莖:主銷國外,作工業染料的原料,國內作獸藥。4
同屬天山大黃的根及根莖:產于新疆。當地作大黃藥用,瀉下作用差。
以上幾種大黃在民間稱“山大黃”或“土大黃”。其根莖的橫斷面除藏邊大黃外均無星點。一般均含土大黃苷,新折斷面在紫外燈下顯亮藍紫色熒光。易混品種大黃的鑒定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
大黃藥材、大黃對照藥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大黃藥材及飲片的性狀。大黃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
觀察并描述大黃根橫切面、根莖橫切面顯微特征。制作并觀察大黃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水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草酸鈣晶體及網紋導管的特征。大黃粉末特征圖:1.草酸鈣簇晶2.導管3.淀粉粒大黃的鑒定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
進行土大黃苷的檢查、大黃粉末微量升華實驗、蒽醌衍生物檢查,記錄實驗結果。大黃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大黃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顯微鑒別和理化鑒別。難點:大黃粉末顯微特征的觀察、鑒別與繪圖;
大黃易混品種的鑒別。何首烏的鑒定拉丁名:PolygoniMultifloriRadix別名:交藤、夜合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本草圖經》:“何首烏,今在處有之。以西洛嵩山及南京柘城縣者為勝。春生苗葉,葉相對如山芋而不光澤。其莖蔓延竹木墻壁間。結子有棱似蕎麥而細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植物的塊根、藤莖及葉均可供藥用。何首烏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何首烏的鑒定科: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種:何首烏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藥用部位:干燥塊根。何首烏的鑒定主產于河南、湖北、江蘇、廣西、廣東等省區。秋、冬兩季葉枯萎時采挖,洗凈,切去兩端,大形的塊可對半剖開,曬干或切片曬干。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何首烏的鑒定何首烏的鑒定1
形狀:不規則的紡錘形或團塊狀。2顏色:紅棕色或紅褐色。3表面:表面凹凸不平,有不規則皺紋或縱溝,兩端各有一個明顯的根痕,露出纖維狀維管束。4
質地:質堅實而重,不易折斷。5
氣味:氣微,味微苦而甘澀。6斷面:淺紅棕色,有粉性,皮部有4-11個異常維管束環列,形成“云錦狀花紋”。何首烏的鑒定制首烏:不規則皺縮狀的塊片,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氣微,味微甘而苦澀。皮部有4-11個異常維管束環列,形成云錦狀花紋。何首烏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何首烏的鑒定何首烏的鑒定木栓層為數列細胞,含紅棕色物質。韌皮部較寬,散有類圓形異型維管束4~11個,為外韌型維管束,導管稀少。中央維管束形成層成環狀,導管稀少。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及淀粉粒。塊根橫切面草酸鈣簇晶多。淀粉粒單粒類球形,臍點人字形、星狀,復粒由2~9分粒構成,層紋不明顯。導管多為網紋。棕色細胞類圓形,腔內充滿棕色或黃棕色物質及淀粉粒。粉末特征何首烏的鑒定1.木栓細胞2.淀粉粒3.草酸鈣簇晶4.導管5.木纖維何首烏的鑒定請辨認圖中顯微特征?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何首烏的鑒定何首烏的鑒定
取本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1h,濾過,濾液濃縮至3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何首烏對照藥材0.2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三氯甲烷一甲醇(7:3)為展開劑,展至約3.5cm,取出,晾干,再以三氯甲烷一甲醇(20:1)為展開劑,展至約7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何首烏的鑒定知識拓展何首烏主含二苯乙烯苷化合物、卵磷脂、蒽醌類衍生物。其中二苯乙烯苷化合物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防止動脈硬化及保肝作用;蒽醌類衍生物主要為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及其苷。此外,尚含鞣質;鐵和鋅含量也較高。
R R1大黃素
-CH3 -OH大黃酚
-CH3 -H大黃素甲醚
-CH3 -OCH3
大黃素型蒽醌母核何首烏的鑒定知識拓展本品性溫,味苦、甘、澀。生用
潤腸通便,解毒療瘡。用于瘡黃疔毒,腸燥便秘。制用
補肝腎,益精血,壯精骨。用于肝腎陰虛,血虛,久病體虛。何首烏的鑒定相關鏈接1.偽品(1)紅藥子
同科植物翼蓼PteroxygonumgiraldiiDammeretDiels的塊根,藥材呈不規則的團塊狀,紫褐色至深紅色,質輕脆,易折斷,味苦、澀,斷面皮部無“云錦狀花紋”,髓部有異常維管束。紅藥子
何首烏的鑒定相關鏈接1.偽品(2)朱砂七
同科植物毛脈蓼PolygonumciLlinerveOhwi的塊根,藥材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棕黃色至土黃色,斷面皮部無“云錦狀花紋”,髓部有異常維管束,味微苦。朱砂七
何首烏的鑒定相關鏈接2.鑒定
取紅藥子、朱砂七、何首烏粉末各0.5克,加乙醇適量,回流,提取2h,分別取提取液點樣于濾紙上,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紅藥子顯紫紅色熒光,朱砂七顯淡紅色熒光,何首烏顯亮藍色熒光。何首烏的鑒定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何首烏藥材、何首烏對照藥材、蒸餾水、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何首烏藥材及飲片的性狀。何首烏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觀察并描述何首烏塊根橫切面顯微特征。制作并觀察何首烏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水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草酸鈣晶體及具緣紋導管的特征。何首烏粉末特征圖:1.木栓細胞
2.淀粉粒
3.草酸鈣簇晶
4.導管
5.木纖維何首烏的鑒定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進行何首烏的薄層色譜鑒別試驗,記錄實驗結果。何首烏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何首烏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難點:何首烏薄層色譜鑒別試驗。
板藍根的鑒定拉丁名:
IsatidisRadix別名:大青根、靛根、藍靛根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功能,常用于病毒性及細菌性感染,主治溫熱發燒、發斑、發疹、風熱感冒、頭痛、喉痛、癰腫瘡毒、丹毒等癥。板藍根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科:十字花科植物。種:菘藍IsatisindigoticaFort.藥用部位:干燥根。板藍根的鑒定板藍根的鑒定主產于河北、江蘇。河南、安徽、陜西、甘肅、黑龍江等地均有栽培。霜降后采挖,除去莖、葉(作大青葉用)、泥土,曬干。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板藍根的鑒定板藍根的鑒定1
形狀:根呈圓柱形,稍扭曲。2顏色:灰黃色。3表面:表面有縱皺紋及支根痕,皮孔橫長。4
質地:質略軟而實,易折斷。5
氣味:氣微,味微甜而苦澀。6斷面: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呈菊花心樣。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板藍根的鑒定板藍根的鑒定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皮層較窄,韌皮部寬廣,射線明顯。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周圍有木纖維束。薄壁細胞含淀粉粒。根橫切面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板藍根的鑒定板藍根的鑒定
取本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聲處理20min,濾過,濾液蒸于,殘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板藍根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精氨酸對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熱風吹于,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板藍根的鑒定知識拓展板藍根含有靛藍、靛玉紅、氨基酸、多糖、苷類、β-谷甾醇等。《中國藥典》規定,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R,S)-告依春(C5H7NOS)不得少于0.020%。本品性寒,味苦。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黃腫毒。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板藍根藥材、板藍根對照藥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板藍根藥材及飲片的性狀。板藍根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觀察并描述板藍根根橫切面顯微特征。板藍根的鑒定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進行板藍根的薄層色譜鑒別試驗,記錄實驗結果。板藍根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板藍根的來源鑒別和性狀鑒別。難點:板藍根薄層色譜鑒別試驗。
板藍根的鑒定中藥鑒定技術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技術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學習目標1.學會根及根莖類藥材的一般鑒定方法。2.掌握大黃、何首烏、黃連、甘草、黃芪、人參、三七、丹參、黃芩、桔梗、黨參、蒼術、半夏、百部、川貝母、天麻、龍膽等根及根莖類藥材的性狀及其顯微特征。3.熟悉板藍根、赤芍、柴胡、當歸、川芎、防風、山藥、干姜、射干等根及根莖類中藥的性狀鑒定要點。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基礎知識根類中藥根莖類中藥性狀鑒別顯微鑒別性狀鑒別顯微鑒別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
指藥用部位是根或以根為主并帶有部分根莖或地上殘莖的藥材。根沒有節、節間和葉,無芽或極少數有不定芽。形狀大小顏色表面質地橫切面折斷面氣味根類中藥性狀鑒別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一般為圓柱形或長圓錐形;有的根膨大,呈圓錐形或紡錘形等,稱為“塊根”;雙子葉植物根一般主根明顯,有的頂端帶有根莖或莖基,根莖俗稱“蘆頭”,上有莖痕,如人參等。形狀根的質地常因品種而異,有的質重堅實,有的體輕松泡;折斷時或有粉塵散落,或呈纖維性、角質狀等。質地通過斷面的紋理特征可以區別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根。斷面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雙子葉植物根單子葉植物根表面常有栓皮常有表皮環紋有一圈形成層的環紋有一圈內皮層的環紋中柱發達,木質部范圍大中柱一般較皮部小中央無髓部有髓部紋理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狀的紋理,木部尤為明顯無放射狀紋理斷面特征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顯微鑒別組織特征雙子葉植物根單子葉植物根具初生構造具次生構造周皮維管束表皮維管束皮層木栓層木栓形成層栓內層無限外韌型形成層成環輻射型無形成層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單子葉植物根雙子葉植物根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在不正常的位置上產生了新的形成層所進行的異常次生生長,如牛膝、商陸等。何首烏(皮層有異型維管束)。由于正常形成層活動不規則,在次生木質部中產生有次生韌皮部,如華山參等。包埋在次生木質部中的韌皮部,稱為內函韌皮部。雙子葉植物根異常構造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木栓細胞石細胞纖維分泌組織導管結晶淀粉粒菊糖等粉末顯微鑒別
根莖類中藥系指地下莖或帶有少許根部的地下莖藥材。包括根狀莖、塊莖、球莖和鱗莖,其中以根狀莖的藥材為多見。根莖一般有節、節間、鱗葉或鱗毛,有芽或芽痕,有的生有不定根。根莖類中藥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形狀大小顏色表面質地橫切面折斷面氣味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性狀鑒別形狀表面斷面根莖的形狀與其種類有關,常呈圓柱形、長圓形或不規則團塊狀、扁球形、圓錐形等。有節和節間。可以區分單、雙子葉植物。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顯微鑒別組織特征雙子葉植物根莖單子葉植物根莖具初生構造具次生構造皮層維管束表皮維管束皮層木栓層無限外韌型有限外韌型髓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髓部產生異型復合維管束,異型維管束的韌皮部和木質部位置常與正常維管束相反,即韌皮部在內側,木質部在外側,如大黃。木質部內側產生的韌皮部,稱為內生韌皮部。有的在髓部的周圍形成各個分離的韌皮部束;有的構成雙韌型維管束,如葫蘆科的藥用植物等。雙子葉植物根莖異常構造黃連的鑒定拉丁名:
CoptidisRhizoma別名:王連、支連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本品為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李時珍曰“其根連珠而色黃,故名”。黃連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連的鑒定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種: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味連”
三角葉黃連CoptisdeltoideaC.Y.“雅連”
云連CoptisteetaWall.“云連”藥用部位:干燥根莖。黃連的鑒定黃連的鑒定1
味連:主產于四川石柱縣。主為栽培品,為商品黃連的主要來源。2
雅連:主產于四川洪雅、峨嵋等地,為栽培品,有少量野生。3
云連:主產于云南德欽、碧江及西藏地區,原系野生,現有栽培。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連的鑒定黃連的鑒定1形狀:多集聚成簇,常彎曲,形如雞爪。2顏色:
灰黃色或黃褐色。3表面: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須根,有的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味連4質地:質硬。5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木部金黃色,呈放射狀排列。6氣味:氣微,味極苦。黃連的鑒定1形狀:彎曲呈鉤狀,形如“蝎尾”,多為單枝,較細小。2表面:栽培品少有“過橋”,“過橋”短;野生品極細小,無過橋。1形狀: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微彎曲。2表面:“過橋”較長。雅連云連黃連的鑒定形狀表面味連多集聚成簇,彎曲,形如雞爪有“過橋”雅連多為單枝,呈圓柱形,略彎曲“過橋”較長云連多為單枝,較細小,形如蝎尾栽培少有,野無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連的鑒定黃連的鑒定味連1木栓層為數層細胞。2皮層較寬,石細胞單個或成群散在。
3中柱鞘纖維成束,或伴有少數石細胞,均顯黃色。
4維管束外韌型,環列。束間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細胞均木化,木纖維較發達。5髓部均為薄壁細胞,無石細胞。黃連的鑒定橫切面皮層、中柱鞘及髓部均無石細胞。與味連相似,但橫切面髓部有多數石細胞。雅連云連黃連的鑒定皮層中柱鞘髓部味連有石細胞有石細胞無石細胞雅連有石細胞有石細胞有石細胞云連無石細胞無石細胞無石細胞黃連的鑒定粉末特征1
石細胞鮮黃色,單個或成群,呈類圓形、類方形、紡錘形或不規則形,層紋明顯,紋孔小,孔溝細。2
韌皮纖維鮮黃色,多成束,長梭形,壁厚。3
木纖維鮮黃色,成束,木化,紋孔稀疏。4
木薄壁細胞,鱗葉表皮細胞5
孔紋導管。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連的鑒定黃連的鑒定1熒光檢查:取本品根莖折斷面置在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金黃色熒光,木質部尤為顯著。2化學定性:取本品粉末或薄切片置載玻片上,加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蓋玻片,放置片刻,鏡檢,有黃色針狀或針簇狀結晶析出,加熱,結晶顯紅色并消失。黃連的鑒定知識拓展
黃連含多種異喹啉類生物堿,以小檗堿含量最高,呈鹽酸鹽存在,其次是黃連堿、甲基黃連堿(云連無)巴馬亭、藥根堿等。亦含酸性成分阿魏酸、綠原酸等。據測定黃連中小檗堿含量以栽培六年的最高,一年中以六至七月份最高。
本品性寒,味苦。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瀉痢,心火亢盛,胃火熾盛,肝濕熱,目赤腫痛,火毒瘡癰。黃連的鑒定相關鏈接毛茛科植物特征:多為草本,少數為小灌木或木質藤本,單葉或復葉,通常互生,很少對生;無托葉。花通常兩性,輻射對稱,稀兩側對稱;萼片5~多數,分離,有時呈花瓣狀;花瓣5~多數,或無花瓣有時特化成蜜腺葉;雄蕊螺旋狀排列,多數,稀少數;花絲多為狹條形,有一條縱脈,稀為長圓形片狀,花藥有時生于花絲兩側近邊緣處;花粉多具3溝。毛茛科唐松草屬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黃連藥材、黃連對照藥材、黃連飲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黃連藥材及飲片的性狀。黃連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觀察并描述黃連根莖橫切面顯微特征。制作并觀察黃連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蒸餾水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纖維、石細胞、鱗葉表皮細胞及網紋導管的特征。黃連的鑒定1.鱗葉表皮細胞
2.石細胞
3.中柱鞘纖維
4.木纖維
5.木薄壁細胞
6.導管
7.淀粉粒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進行黃連粉末微量升華實驗、黃連的薄層色譜鑒別試驗,記錄實驗結果。黃連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黃連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難點:黃連粉末顯微鑒別試驗。
黃連的鑒定赤芍的鑒定拉丁名:
PaeoniaeRubraRadix別名:赤芍藥、川赤芍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
《神農本草經》:“芍藥,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生川谷。”赤芍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理化鑒別赤芍的鑒定科:毛茛科植物種: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藥用部位:干燥根赤芍的鑒定采收加工:芍藥主產于內蒙古和東北等地,河北、陜西、山西、甘肅等省亦產。川赤芍主產于四川省,甘肅、陜西、青海、云南等省亦產。春秋兩季采挖,除去根頭、須根及泥土,曬干。多野生。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理化鑒別赤芍的鑒定赤芍的鑒定形狀:呈圓柱形,稍彎曲。
表面特征: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粗糙,外皮易脫落,或皮部與木部脫離。質地: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斷面:紅棕色或黃棕色,顆粒性,木部射線明顯。氣味:氣微香,味微苦澀。
以根粗壯,外皮易脫落,斷面粉白色,粉性大者為佳。藥材赤芍的鑒定形狀:本品為類圓形切片,外表皮櫬褐色。斷面: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有裂隙。氣味:氣微香,味微苦澀。飲片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理化鑒別赤芍的鑒定赤芍的鑒定
(1)取赤芍粉末0.5g,加水3mL振搖,過濾。取濾液2滴,點于濾紙上,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l0mL,振搖5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紫色斑點。赤芍的鑒定知識拓展
含苷類成分芍藥苷及少量羥基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芍藥內酯苷等。此外,尚含苯甲酸、鞣質等。
《中國藥典》規定,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芍藥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本品性微寒,味苦。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病發斑,腸熱下血,目赤腫痛,瘡瘍癰腫,跌打損傷。赤芍的鑒定相關鏈接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藥材呈圓柱形,表面類白色或淺紅棕色,光滑,可見橫長皮孔和縱皺紋。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平坦,角質樣類白色或微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氣微,味微苦而酸。有平肝止痛,養血斂陰的作用。用于肝陰不足,虛熱,瀉痢腹痛,四肢拘攣。白芍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赤芍藥材、赤芍對照藥材、赤芍飲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赤芍藥材及飲片的性狀。赤芍的鑒定實際操作(2)理化鑒別
進行赤芍薄層色譜鑒別試驗等檢查,記錄實驗結果。赤芍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赤芍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理化鑒別。難點:赤芍理化鑒別試驗。
赤芍的鑒定甘草的鑒定拉丁名:
GlycyrrhizaeRadix別名:蜜甘、蜜草、露草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本品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因其味甘甜,故名。甘草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甘草的鑒定科:豆科(Leguminosae)植物。種: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內蒙甘草”脹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新疆甘草”
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歐甘草”。
藥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莖。甘草的鑒定采收加工:春秋兩季均可采挖,以春季產者為佳。趁顯切去莖基、幼芽、支根及須根,再切成長段后曬干。也有將外面紅棕色栓皮刮去者,稱“粉甘草”。甘草的鑒定1
甘草:主產于內蒙古西部、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者,習稱“西草”。主產于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地者(包括新疆部分產品),習稱“東草”。甘草又通稱為“內蒙甘草”。2
脹果甘草:主產于新疆、陜西、甘肅河西走廊,習稱“新疆甘草”或“西北甘草”。3
光果甘草:主產于新疆,歐洲亦產,習稱“歐甘草”或“洋甘草”。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甘草的鑒定甘草的鑒定1
形狀:呈圓柱形,不分枝。2
顏色:紅棕色。3
表面:外皮松緊不等,具顯著的溝紋、及稀疏的細根痕;根莖表面有芽痕,橫切面中央有髓。4
質地:質堅實而重。5
斷面: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粉性,有明顯的環紋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6
氣味:微具特異的香氣,味甜而特殊。內蒙甘草甘草的鑒定木質粗壯,外皮粗糙,多灰棕色;質堅硬,纖維多,粉性小。有裂隙。
一般以外皮細緊、色紅棕、質堅實、斷面黃白色、粉性足、味甜者為佳。目前商品主要以品質區分等級,而不受地區限制。新疆甘草質地較堅實,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斷面裂隙較少。歐甘草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甘草的鑒定甘草的鑒定1
木栓層由多層細胞組成,紅棕色。2皮層、韌皮部及木質部中均有纖維束存在,纖維束四周的薄壁細胞中常有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3韌皮部射線稍彎曲,常成裂隙。束間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導管形大。根橫切面甘草的鑒定
晶鞘纖維,韌皮部有裂隙。甘草的鑒定1
晶纖維易察見,方晶大至30μm。纖維碎片眾多,胞腔狹窄,無孔溝。2
具緣紋孔導管較大,少有網紋導管。3
木栓細胞呈多角形,紅棕色。有棕色塊狀物。4
淀粉粒大多單粒,臍點點狀。粉末特征甘草的鑒定有晶纖維,方晶大;具緣紋孔導管、網紋導管;木栓細胞多角形。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甘草的鑒定甘草的鑒定
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h,濾過,棄去醚液,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h,濾過,濾液蒸于,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滌3次,棄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藥材l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以乙酸乙酯一甲酸一冰醋酸一水(15∶1∶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甘草的鑒定知識拓展甘草含三萜類化合物,如甘草的主要甜味成分—甘草甜素;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甘草苷、甘草苷元、異甘草苷等。此外,尚含香豆素、氨基酸、生物堿、多糖等。本品性平,味甘。補脾益氣,祛痰止咳,和中緩急,解毒,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無力,咳喘,咽喉腫痛,中毒,瘡瘍。甘草的鑒定相關鏈接炙甘草: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即可。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乏力,心動悸,脈結代。炙甘草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甘草藥材、甘草對照藥材、甘草飲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甘草藥材及飲片的性狀。甘草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觀察并描述甘草根橫切面顯微特征。制作并觀察甘草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蒸餾水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晶纖維、木栓細胞及具緣紋導管的特征。甘草的鑒定1.晶鞘纖維及纖維2.導管3.草酸鈣方晶4.淀粉粒5.木栓細胞
6.色素塊7.射線薄壁細胞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進行甘草的薄層色譜試驗,記錄實驗結果。甘草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甘草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難點:甘草理化鑒別試驗。
甘草的鑒定黃芩的鑒定拉丁名:
ScutellariaeRadix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黃芩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芩的鑒定科:唇形科植物種: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藥用部位:干燥根主產于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省。春、秋兩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須根,曬至半干,撞去外皮,曬干。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芩的鑒定黃芩的鑒定形狀:呈圓錐形,扭曲。表面特征: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地: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心紅棕色。老根中間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者稱為“枯芩”。新根稱“子芩”或“條芩”。氣味:氣弱,味苦。以條長、質堅實、色黃者為佳。藥材黃芩的鑒定形狀: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薄片。顏色:外表皮黃棕色或棕褐色。斷面:切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具放射狀紋理。飲片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芩的鑒定黃芩的鑒定根橫切面木栓層多除去,偶有石細胞散在。皮層窄,韌皮部寬廣,有多數石細胞與韌皮纖維,單個或成群分布。形成層環狀。導管成束,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細胞環,栓化細胞有單環的,有成數個同心環的。薄壁細胞中含有淀粉粒。黃芩的鑒定粉末特征粉末:黃色。①韌皮纖維呈梭形,壁較厚,孔溝明顯。②石細胞類圓形、方形、長圓形或不規則形,壁厚,孔溝有時分叉。③木栓細胞棕黃色,多角形。④網紋導管多見。⑤木纖維較細長,多碎斷,有斜紋孔。⑥淀粉粒單粒類球形,直徑4~10μm,復粒少見,有2~3分粒組成。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芩的鑒定黃芩的鑒定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30mL,加熱回流30min,放冷,濾過,濾液蒸于,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對照藥材l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黃芩苷對照品、黃芩素對照品、漢黃芩素對照品,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1mg、0.5mg、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各2μL及上述三種對照品溶液各1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為展開劑,預飽和30min,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三個相同的暗色斑點。黃芩的鑒定知識拓展
黃芩含多種黃酮類衍生物,如黃芩苷、漢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素等。
《中國藥典》規定,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黃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
本品性寒,味苦。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熱咳嗽,胃腸濕熱,瀉痢,黃疸,高熱貪飲,便血,衄血,目赤腫痛,癰腫瘡毒,胎動不安。黃芩的鑒定相關鏈接滇黃芩同屬植物滇黃芩S.amoenaC.H.Wright、川黃芩S.hypericifoliaLevl、麗江黃芩S.likiangensisDiels、粘毛黃芩S.viscidulaBunge、韌黃芩S.tenaxW.W.Smith以及甘肅黃芩S.rehderianaDiels的根亦入藥,功效與黃芩類同。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黃芩藥材、黃芩對照藥材、黃芩飲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黃芩藥材及飲片的性狀。黃芩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
觀察并描述黃芩根橫切面顯微特征。
制作并觀察黃芩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甘油乙酸試液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纖維、石細胞及網紋導管的特征。黃芩的鑒定黃芩根粉末特征圖1.石細胞2.韌皮纖維3.導管4.木纖維5.淀粉粒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
進行黃芩的薄層色譜鑒別試驗,記錄實驗結果。黃芩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黃芩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難點:黃芩的理化鑒別。
黃芩的鑒定黃芪的鑒定拉丁名:AstragaliRadix別名:綿黃芪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黃芪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芪的鑒定科:豆科植物種: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藥用部位:干燥根
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此外,吉林、甘肅、河北、陜西、遼寧等省也產。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春秋兩季采挖,切去根頭,除去須根、泥土,曬至六七成干,分別大小,捆把,曬干。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芪的鑒定黃芪的鑒定形狀:圓柱形,極少有分枝,上粗下細。大小:長10~90cm,直徑1~3.5cm表面:表面灰黃色或淡褐色,有縱皺紋及橫長皮孔。栓皮易剝落。露出黃白色皮部,有時可見黃白色網狀纖維束。質地:質硬略韌。斷面:斷面纖維性,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菊花心,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氣味:氣微,味微甜。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芪的鑒定黃芪的鑒定木栓層細胞數列。韌皮部有纖維束,韌皮射線外側彎曲,常有裂隙。形成層成環。木質部有木纖維束,木射線明顯,導管單個或2~3個成群。薄壁細胞含淀粉粒。根橫切面黃芪的鑒定①纖維多成束,細長,直徑8~30μm,壁厚,非木化,表面有較多不規則縱皺紋,初生壁常與次生壁分離,孔溝不明顯,斷端常縱裂成帚狀;②導管多為具緣紋孔,直徑24~160μm。③淀粉粒單粒呈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13μm,復粒由2~4分粒組成。粉
末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黃芪的鑒定黃芪的鑒定
(1)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熱回流1h,濾過,濾液加于中性氧化鋁柱(100~120目,5g,內徑為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滌2次,每次20mL,棄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一水(13∶7∶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紫外光燈(365rnm)下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黃芪的鑒定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熱回流2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0.3%氫氧化鈉溶液l5mL使溶解,濾過,濾液用稀鹽酸調節pH值至5~6,用乙酸乙酯1∶3mL振搖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用鋪有適量無水硫酸鈉的濾紙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后,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黃芪的鑒定知識拓展
黃芪主含皂苷類,如黃芪甲苷、乙苷和丙苷等,具有降壓、利尿和強心作用;多糖類,黃芪多糖具有增強免疫活性作用。尚含黃酮類成分、多種氨基酸、香豆素和甜菜堿等。本品測定出21種氨基酸、14種微量元素,其中含量高者為鐵、錳、鋅、銣等。
《中國藥典》2010版規定,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黃芪甲苷(C22H22O10)不得少于0.040%;含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C22H22O10)不得少于0.020%。
本品性溫,味甘。補氣升陽,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肺脾氣虛,中氣下陷,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瘡癰難潰,久潰不斂。黃芪的鑒定相關鏈接紅芪
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主產于甘肅南部,主銷甘肅、廣東、福建并出口。根呈圓柱形,長10~15cm,直徑0.6~2cm,表面灰紅棕色,具縱皺紋及少數支根痕,并有橫長皮孔,栓皮剝落處淡黃色。質堅硬致密,斷面纖維性,富粉質。粉末中晶纖維極多。功效與黃芪類同。紅芪黃芪的鑒定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黃芪藥材、黃芪對照藥材、黃芪飲片、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黃芪藥材及飲片的性狀。黃芪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
觀察并描述黃芪根橫切面顯微特征。
制作并觀察黃芪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水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纖維及具緣紋導管的特征。1.石細胞2.導管3.淀粉粒
4.纖維5.木栓細胞6.棕色快黃芪的鑒定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
進行黃芪的薄層色譜鑒別試驗,記錄實驗結果。黃芪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黃芪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難點:黃芪粉末顯微特征的觀察、鑒別與繪圖。
人參的鑒定拉丁名:GinsengRadixetRhizoma別名:玉精黃參、神草、血參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本品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李時珍謂:“人參因根如人形而得名。”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之功。不宜與茶同服。反藜蘆。人參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人參的鑒定科: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種:人參PanaxginsengC.A.Mey.藥用部位:根及根莖。野生者為“山參”,栽培者為“園參”。人參的鑒定人參的鑒定根莖(蘆頭),野生者長,栽培者短,具明顯的莖痕。主根由上部開始二分歧者通稱橫體(靈體),幾乎不分歧或僅在下部梢分歧者為順體(笨體)。
掌狀復葉1~6枚輪生于莖頂,輪生葉的數目依生長年限而不同,一般:
1年生的(播種第二年)具1枚三出復葉(三花子)。
2年生的生一片掌狀五出復葉(巴掌或五葉子)。
3年生的2枚掌狀復葉(二甲子),以后每年遞增1葉
4年生3枚掌狀復葉(燈臺子)
5年生4枚掌狀復葉(四批葉、四品葉)
6年生5枚掌狀復葉(五批葉、五品葉)直至6枚掌狀復葉(六批葉、六品葉);葉片不再增加。1
“園參水子”:園參栽種5~6年后。2
生曬參:取洗凈的鮮參,除去支根,曬干。
全須生曬參:鮮參不除去支根曬干。3
紅參:鮮參,除去不定根和支根,蒸3h左右,取出曬干或烘干。鮮參的支根及須根用此法加工,即得紅直須。4
白參:鮮參,置沸水中浸燙3~7min,用特制的竹針沿參體平行與垂直方向刺小孔,再浸入濃糖液中2~3次,每次10~12h,取出曬干或烘干;主要產品有白參、白糖參、糖參須。園參人參的鑒定山參
采收時應注意撥開泥土挖取,避免支根或須根受損傷。山參只加工成生曬參。人參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人參的鑒定人參的鑒定1主根(參體)短粗,與根莖(蘆頭)等長或較短,多具2個支根(參腿),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螺旋紋。2根莖細長,上部莖痕(蘆碗)密生,具不定根,下部較光滑。3須根稀疏,長約為主根的1~2倍,柔韌不易折斷,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珍珠疙瘩)。4全體淡黃白色,皮細,光潤。蘆長碗密棗核艼;緊皮細紋珍珠須山參一般以蘆、艼、紋、體、須五形俱全和武形體者為最佳。山參人參的鑒定野山參鮮品野山參珍珠須生曬山參野山參鐵線紋野山參雁脖蘆蘆頭(頂端根莖)蘆碗(莖痕)艼(不定根)支根主根珍珠疙瘩人參的鑒定1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表面灰黃色。2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橫紋,下部有側根2~3條,并著生多數細長的須根,須根上偶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珍珠疙瘩少)。3根莖長1~4cm,多彎曲,具不定根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4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
園參園參野山參蘆碗蘆碗蘆頭蘆頭棗核艼雁脖蘆鐵線紋(主根)圓肩膀腿(支根)珍珠疙瘩(須根)主根支根須根人參的鑒定人參的鑒定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塊,俗稱“黃馬褂”。質硬脆,斷面角質樣,有光澤,顯菊花紋。紅參表面淡黃白色,全體可見加工時針刺的點狀針痕,斷面白色,味較甜。白參人參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人參的鑒定人參的鑒定生曬參主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扁平細胞。韌皮部散有樹脂道,樹脂道內含金黃色樹脂團塊,周圍有數個分泌細胞環繞。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徑向斷續排列。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及多數細小淀粉粒。木栓層形成層韌皮部木質部韌皮部木質部樹脂道草酸鈣簇晶人參的鑒定1
樹脂道易見,碎片呈管狀,含塊狀黃色分泌物。2
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銳尖。3
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4
導管多網紋或梯紋,直徑10~56μm。5
淀粉粒甚多,單粒或復粒。粉末特征人參的鑒定粉末特征樹脂道樹脂道草酸鈣簇晶草酸鈣簇晶導管
樹脂道易見,呈管狀,含黃色分泌物;草酸鈣簇晶,棱角銳尖。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人參的鑒定人參的鑒定
1.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加熱回流,棄去三氯甲烷液,藥渣揮干溶劑,加水0.5mL攪拌濕潤,加水飽和正丁醇10mL,超聲處理30min,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試液,搖勻,放置分層,取上層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2.另取人參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3.再取人參皂苷Rb1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人參皂苷Rf對照品及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種溶液,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人參的鑒定人參的鑒定知識拓展1
人參皂苷:各種人參中總皂苷的含量通常2%~12%,支根和須根中總皂苷的含量高于主根;其中主要為達馬烷型四環三萜皂苷,如人參皂苷Ra1、Ra2等2揮發成分:有β-欖香烯、γ-欖香烯、人參炔醇等。3糖類成分:有多糖、葡萄糖、果糖等。4其它成分:尚有多種氨基酸、無機元素等成分。人參的鑒定知識拓展本品性平,味甘、微苦。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虛損勞傷,脾胃虛弱,肺虛喘咳,口干自汗,驚悸不安。人參的鑒定相關鏈接常見人參偽品有:(1)商陸根
為商陸科植物商陸Phytolaccaacinosa或美州商陸P.americana的根。根橫切面有同心園型三生維管束。其主根圓柱形,根體上有細縱紋、無環紋。無香氣,味淡,久嚼有麻舌感,有毒。商陸根人參的鑒定相關鏈接(2)華山參根
為茄科植物華山參Physochlainainfundibularis的根。無樹脂道與草酸鈣簇晶,具生物堿反應,有毒。無紋理、須根、頂端有根莖而無“蘆頭”,常冒充“紅參”華山參根
人參的鑒定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人參藥材、人參對照藥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人參藥材及飲片的性狀。人參的鑒定實際操作(2)顯微鑒別觀察并描述人參根橫切面顯微特征。制作并觀察人參粉末片,繪出粉末特征圖。先以蒸餾水裝片,觀察淀粉粒,測定淀粉的大小。再以水合氯醛試液透化裝片鏡檢,重點觀察樹脂道、導管及不栓細胞的特征。1.草酸鈣簇晶2.導管3.樹脂道4.木栓細胞5.淀粉粒人參的鑒定實際操作(3)理化鑒別進行人參的薄層色譜鑒別檢查,記錄實驗結果。人參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人參的來源鑒別、性狀鑒別和顯微鑒別。難點:人參粉末顯微特征的觀察、鑒別與繪圖;
人參偽品的鑒別。三七的鑒定拉丁名:NotoginsengRadixetRhizoma別名:田七參、金不換根及根莖類中藥鑒定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陜、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柴胡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三七的鑒定科:五加科植物種: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藥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莖花前期采挖,稱“春七”,果熟后采挖,稱“冬七”,蘆頭、側根、須根曬干后,分別稱為“剪口”
“筋條”“絨根”。三七的鑒定
多年生草本,主根倒圓錐形或短紡錘形,常有瘤狀突起的分枝。莖直立,單一。掌狀復葉,3~6片輪生莖頂。傘形花序頂生,花小,多數兩性。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三七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三七的鑒定
根呈紡錘形或圓錐形,表面灰黃色,有蠟樣光澤。體重,質堅實,橫斷面黃綠色。氣微,味苦而后微甜。主根習稱“三七頭子”整個的蘆頭稱“剪口”較粗支根稱“筋條”,細小支根及須根稱“絨根”。三七頭子剪口筋條絨根三七的鑒定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三七的鑒定三七的鑒定
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韌皮部散有樹脂道;形成層環常略彎曲。木射線寬廣,木質部導管徑向排列。薄壁細胞中含有淀粉粒,射線細胞中尤多;草酸鈣簇晶稀少。三七根橫切面簡圖三七的鑒定粉末灰黃色。①草酸鈣簇晶少,直徑50-80μm,棱角較鈍。②樹脂道內含棕黃色物質。③淀粉粒多見,多為單粒,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10分粒組成。④導管多為梯紋、網紋。三七粉末顯微鑒別1.木栓細胞2.網紋導管3.樹脂道4.草酸鈣簇晶5.淀粉粒1來源鑒別2性狀鑒別3顯微鑒別4理化鑒別三七的鑒定三七的鑒定
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攪勻,再加以水飽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搖10min,放置2h,離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飽和的水,搖勻,放置使分層(必要時離心),取正丁醇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bi對照品、人參皂苷Re對照品、人參皂苷Rg1對照品及三七皂苷R1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l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硫酸溶液(1→10),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熒光斑點。三七的鑒定知識拓展
三七含多種皂苷,主要為達瑪脂烷系皂苷和三七皂苷等。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三七素。此外,尚含黃酮類、三七多糖、揮發油等。
《中國藥典》2010版規定,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人參皂苷Rgl(C42H72O14)、人參皂苷Rbl(C54H92O23)及三七皂苷R1(C47H80O18)的總量不得少于5.0%。
本品性溫,味甘、微苦。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便血,衄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打腫痛。三七的鑒定實際操作1.儀器與試藥(1)儀器
顯微鏡、酒精燈、電爐、紫外燈、層析缸等。(2)試藥三七藥材、三七對照藥材、水合氯醛、甘油等。2.鑒定(1)性狀鑒別
觀察并描述三七藥材及飲片的性狀。三七的鑒定實際操作(2)理化鑒別進行三七的薄層色譜鑒別試驗,記錄實驗結果。三七的鑒定重點與難點重點:掌握三七的來源鑒別和性狀鑒別。難點:三七的理化鑒別。
柴胡的鑒定拉丁名:Bupleur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辦理抵押合同標準文本
- 產品供貨標準合同樣本
- 共同買地皮合同樣本
- 內倒運輸合同樣本
- 農地種植回收合同樣本
- 關于賣手機合同樣本
- 俱樂部擔保合同樣本
- 書公司合伙合同樣本
- 2024年高校輔導員招聘目標制定及實施試題及答案
- 師德考試題庫及答案
- 小學生飛機知識科普課件
- 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制度
- 科學教學儀器設備借用登記表(精品文檔)
- 德陽巴蜀文化介紹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課件-4.1 整體與部分 ▏滬教版 (23張PPT)
- 住 用 房 屋 租 金 計 算 表
- 7.4.2超幾何分布 課件(共14張PPT)
- 晶狀體相關的繼發性青光眼進展課件
- DB33T 1192-2020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統一標準
- 減重代謝手術護理---副本課件
- 電鍍與化學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