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浙江東陽市高三語文5月三模考試卷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024.05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題。材料一文學的自覺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它貫穿于整個魏晉南北朝,經過大約三百年才實現(xiàn)。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志。首先,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漢朝人所謂的文學是指學術,特別是儒學,《史記》中“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所說的文學顯然是指學術。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于學術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并立。同時又有文筆之分,劉勰《文心雕龍》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梁元帝蕭繹對文筆之分有進一步說明:“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謂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蕭絳所說的文筆之別已不限于有韻無韻,而強調了文之抒發(fā)感情以情動人的特點,并且更廣泛地注重語言的形式美,他所說的“文”已接近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了。其次,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文體辨析可以上溯至《漢書·藝文志》,更為明晰而自覺的文體辨析則始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將文體分為四科,并指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文賦》進一步將文體分為十類,對每一類的特點也有所論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將詩和賦分成兩類,并指出“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特點。到了南朝,文體辨析更加深入、系統(tǒng)。《文心雕龍》和《文選》對文體的區(qū)分更系統(tǒng),討論更深入。《文心雕龍》上篇的主要篇幅討論文體,分33大類。其《序志》說:“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tǒng)。”對每種文體都追溯其起源,敘述其演變,說明其名稱的意義,并舉例加以評論。《文選》是按文體編成的一部文學總集,當然對文體有詳細的辨析。如果對文學只有一種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區(qū)分,還不能算是對文學有了自覺的認識,所以文體辨析是文學自覺的重要標志。再次,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離不開審美特性。所謂文學的自覺,最重要的或者說最終還是表現(xiàn)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上面所說的“詩賦欲麗”的“麗”,“詩緣情而綺靡”的“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瀏亮”,便已經是審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聲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詩歌中的運用,再加上對用事和對偶的講究,證明他們對語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覺的追求,這對中國文學包括詩歌、駢文、詞和曲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文心雕龍》以大量篇幅論述文學作品的藝術特征,涉及情采、聲律、麗辭、比興、夸飾、煉字等許多方面,更是文學自覺的標志。(摘編自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材料二魯迅論“文學自覺”,指出其關鍵乃世情的變化促使思想的新變,遂引起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其優(yōu)點是自尊、自我覺醒,其缺點則是消極避世。他認為世情思想的演變、人之覺醒,乃文學自覺的動因。事實上,思想之活躍、人之價值之重視、精神之擺脫束縛而趨于自由,乃文學自覺之前提。文學自覺是一個漸進的進程。以文字記述事件,表達思想與情性,進而描摹物象,傳神寫照,怡情悅性,經歷了漫長的演進,日益積累了創(chuàng)作的經驗與體會。從此,文學的表現(xiàn)內容擴大,文學性日趨明確、豐富。內容的擴大與豐富,不僅關注“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發(fā),而且關涉“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的廣泛的人生悲歡離合。動蕩社會中的民生百態(tài),開始進入了建安、曹魏時代作家的視野,盡情展示時代亂離與悲苦人生,抒寫個體命運的焦灼憂慮。漢代體物瀏亮的大賦,難見個人惰性,至此遂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王粲《登樓賦》、向秀《思舊賦》等,旨在表現(xiàn)個人悲苦以及對他人悲慘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趨多樣和深切。即使實用文體,如阮籍《大人先生傳》、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等,亦有著鮮明的個性特色。就文學性而論,曹丕“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旨在強調作家才情、生命體驗的獨特性;陸機“詩緣情而綺靡”,明確主張詩歌應基于個人情感,而有“綺靡”之美;劉勰兼重“風骨”與“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體驗、才情。
文學自覺,指的是一種自覺之創(chuàng)作意識與狀態(tài)。為藝術而藝術,僅僅指作家看重藝術,借藝術(文學)表達自己獨特的生命意識和人生體驗。魏晉張揚文學的個人情性表現(xiàn)、審美追求,打破寓訓勉于文學的樊籬,也并不意味著否定文學應該承載的社會責任。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價值,也強調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以自我的努力,達到超越權勢、生命局限的不朽。而這正可以視為文學自覺的宣言。由此,文學自覺,乃是魏晉時期的特殊文學現(xiàn)象,開啟于建安時期,興盛于曹魏、兩晉,影響于南朝。因而,魏晉文學自覺正是對這一特殊文學現(xiàn)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終開啟了唐代文學之雍容大雅和豐富多樣。(摘編自雷恩海《自覺是魏晉文學的特征》)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關于“文”與“筆”的區(qū)分,劉勰強調“文”有韻,蕭繹則強調“文”之抒情且注重語言形式美,這里的“文”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B.曹丕《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奏議、書論、銘誄、詩賦四科,是文體辨析開始與文學自覺的標志。C.四聲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詩歌中的運用,對用事和對偶的講究,導致了南朝時期更自覺地追求語言的形式美,而這些對中國文學又產生了重要影響。D.“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強調作家的才情與生命體驗的獨特性,是文學性明確與豐富的表現(xiàn)。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明確區(qū)分了詩與賦的文體特征,也呈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不同的審美追求。B.建安、曹魏時代的作家關注時代亂離與悲苦人生,抒寫個體命運的焦灼憂慮,而漢賦難見個人情性。C.魏晉時張揚文學的個人情性,借文學表達獨特的生命意識和人生體驗,但并未否定文學的社會責任。D.“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價值,也強調文章可以使作者借此超越權勢與生命的局限。3.根據(jù)材料一內容,下列各項中不能體現(xiàn)文學自覺的一項是(3分)
()A.《后漢書》單列《文苑列傳》,與《儒林列傳》并列。B.蔡邕《獨斷》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體辨析的意識。C.鐘嶸《詩品》評價曹植的詩“情兼雅怨,體被文質”。D.郭象《莊子注》認為萬物不是由道產生,是自然如此。4.請根據(jù)材料一內容完成以下思維導圖,每空不超過8字。(3分)
5.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體現(xiàn)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自覺的特征。請結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關論述加以分析。(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題。時空中的一個坐標在瑪多,我也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四十歲前拿命換錢,四十歲后拿錢保命。”幾乎無人不知,一個長年累月生活在高寒缺氧的環(huán)境中,那傷害的程度足以用對生命的摧殘來形容。有人給我透露了一個冷酷的數(shù)字,在瑪多這地方,人均壽命只有五十四歲左右。而一個人在高原上待了多年后,哪怕離開了高原,在余下的生命里也將是一個只能靠藥物來維持生命的“藥罐子”。在青藏高原工作的地方干部,一般干夠二十年就可以輪換或退休了,而像謝會貴這樣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的,還極為罕見。所謂地方干部,這里還得解釋一下,這是用黃河人的眼光來看的,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是中央政府直屬機構,而瑪多水文站麻雀雖小,卻也是黃委會垂直管理的一個最底層的中央直屬單位。但由于他們每天都在與水打交道,很少與人打交道,與地方上、社會上少有接觸,社會上對他們的存在也不大關注。他們時常被人們看見,卻很少被人們認識。很多人看到這些一臉黢黑、木訥寡言的水文人,第一個感覺就是他們在那荒涼河谷里待傻了,而他們一旦閑下來,也時常長久地發(fā)呆。這也是水文人下意識的一種習慣。由于對他們缺乏了解,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最底層的、第一線的水文人工資待遇很低,比那些同在瑪多工作的地方干部低多了。如果說一個人年輕力壯時來到高原打拼就是“四十歲前拿命換錢”,這個目標謝會貴過了五十歲沒有實現(xiàn),一輩子也難以實現(xiàn)。從剛到瑪多水文站每月拿三十多塊錢工資,到如今,他每月也就能拿到三千多塊錢的工資。他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別說拿雙倍工資,愣是連一天的出車補助他也沒有拿過。如果說這微薄的工資就是他拿命換來的錢,那謝會貴的命、水文人的命也太不值錢了,太廉價了。而“四十歲后拿錢保命”,卻是謝會貴用生命來驗證了的痛苦的現(xiàn)實。他從二十二歲那年獲得了“瑪多打冰機”這個響當當?shù)姆Q號,如今這臺“打冰機”也日漸磨損老化了,一身的高原病加上水文人的職業(yè)病——風濕痛、關節(jié)痛、胃痛,還有致命的腦血栓,從三十歲之前就開始折磨他,年歲越大越是厲害,無論在瑪多水文站還是西寧的家里,那大大小小的藥罐子,不是治胃病的,就是治風濕痛、關節(jié)痛的,有時候藥罐子擺得太多了,他還得在這些藥罐子上分門別類貼上標簽,一不小心,就吃錯了藥。
那么,謝會貴又拿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什么?回首二十歲時,他用一張紙把自己送到了這個雪域高原,從此他就認了,一輩子交給瑪多了。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里,他以自己的堅守和全身心的投入,為自己換來了上上下下的夸獎,幾乎每一任站長都這樣夸獎他,“別看老謝是咱們瑪多站資歷最老的,可干起活來愣是一點兒也不含糊……”夸獎的話多了,既是不斷地重復,也是在不斷地強調,而他每次聽了也只是憨厚而實誠地一笑。除此之外,他也為自己換來了一大堆榮譽證書,從黃委會系統(tǒng)勞模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作為一個最底層的水文人,應該說,他已經抵達了人生榮譽的高峰,然而說穿了,同一個人的生命相比,同他一生最寶貴的強壯年歲月相比,這些榮譽證書也不過是一張紙。而每次在光環(huán)閃耀中領獎時,他也只是憨厚而實誠地一笑。如果這一切都是紙,但他還用生命換來了更重要的東西,那是他和他的同事們在瑪多測量的數(shù)以萬計的水文數(shù)據(jù)。那上面記錄了黃河源頭各個季節(jié)、各種氣候、各類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流量、蒸發(fā)量、降水量、泥沙量等數(shù)據(jù),這每一個高精度的水文數(shù)據(jù),都在填補中國乃至世界水文的空白,更是國家防總、黃河防總、黃河水利委員會在防洪減災、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水污染監(jiān)測治理等方面的第一手數(shù)據(jù)。沒有這些數(shù)據(jù),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就不可能打造一條數(shù)字黃河,中國第二大長河源頭的水文數(shù)據(jù)將是絕對空白,一條如同巨龍般的黃河,從龍頭開始就是個處于失明狀態(tài)的瞎子。想想也知道,要不,國家怎么會在人類生存的極限下設一個水文站呢?這里根本不具備設站條件,但必須設站!瑪多水文站就是黃河的第一只眼,謝會貴就是這只眼睛里的一只瞳仁……一個人,從二十歲的憧憬與抵達,到知天命之年步履蹣跚地離去,這就是他漫長而簡單的人生履歷。無論當初的選擇是熱血沸騰還是心血來潮,他已在人類生存的極限下,以三十二年的生命和歲月驗證了,那就是他矢志不移的選擇,那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選擇。我有幸抵達了黃河源頭的青藏高原,又有幸找到了一個走得離他最近的機會,但他不愿意談自己,他談得最多的是那個水文站和他的那些老前輩和同事,“說啥呢,做得比我好的大有人在”。但黃河可以做證,青藏高原可以做證,一個人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高原上堅守三十二年,哪怕再平凡,也足以用崇高來形容。而如今,隨著黃河源頭從過去的無人區(qū)變成一個個旅游景點,很多游客又沒有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老謝對游人帶來的各種污染以及對生態(tài)的損害也格外擔心。他多么希望有幸來此一游的游客們,能夠像那些心有神明的藏胞一樣,對這里的每一滴水,對我們這條偉大的母親河保持一種神圣的敬畏、虔誠而純粹的信仰。對于我,瑪多只是一條必然之路上的短暫驛站。在我離去前,又一次深深凝望,一個僅有五間房的小小院落,它的存在,讓我們錯雜的內心一下變得簡單明了,而對它,一切都會得以逼真地映現(xiàn)。唯愿在我接下來的奔波于大河上下的漫漫長旅上,它的存在如同時空中的一個坐標,一個閉上眼睛也能看見的坐標……(原載《清明》2016年第2期)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瑪多水文人“一旦閑下來,也時常長久地發(fā)呆”,是因為他們在那荒涼河谷里待傻了,很少與社會接觸,變得木訥寡言。B.作者談及水文人的工資待遇很低,既指出像謝會貴那樣堅守多年的水文人并非是為了利益,展現(xiàn)其崇高,也暗含了作者對他們的同情。C.作者用“漫長而簡單”形容謝會貴的人生履歷,“漫長”是指三十多年的堅守漫長,而“簡單”是指他的人生履歷簡單,只做瑪多水文人。D.作者開始稱呼謝會貴全名,后來稱呼“老謝”,表明其情感態(tài)度的轉變,可見謝會貴對母親河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擔憂真正引起了“我”的共鳴和尊敬。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四十歲前拿命換錢,四十歲后拿錢保命”一句引出下文,既交代謝會貴四十歲前后的不同境況,也為表現(xiàn)他的奉獻精神做鋪墊。B.文中兩次出現(xiàn)“只是憨厚而實誠地一笑”的神態(tài)描寫,凸顯出謝會貴面對夸獎和榮譽,保持本心、質樸純然的性格特點。C.文中用“一只瞳仁”比喻謝會貴,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謝會貴在瑪多水文站的重要地位,也說明他收集的數(shù)據(jù)對于了解、治理黃河的巨大作用。D.“說啥呢,做得比我好的大有人在”,這是文章唯一一處對謝會貴的語言描寫,突出了他不驕不躁、敦厚謙遜的美德。8.有人認為本文的標題與文本相關性并不大,可參考“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將標題改為“水文員的榜樣——謝會貴”。結合本文內容,說說你對此的看法。(5分)
9.作為人物通訊,本文較全面地報道典型人物,樹立時代楷模。結合本文內容,分析作者是怎樣多角度、分層次對人物進行報道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題。材料一貞觀元年,太宗謂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興造,必須貴順物情。秦始皇營建宮室而人多謗議者為徇其私欲不與眾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遠想秦皇之事,遂不復作也。至如雕鏤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驕奢,則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車服、婚嫁、喪葬,準品秧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斷。”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簡樸,衣無錦繡,財帛富饒,無饑寒之弊。岑文本為中書令,宅卑濕,無帷帳之飾。有勸其營產業(yè)者,文本嘆曰:“吾本漢南一布衣耳,竟無汗馬之勞,徒以文墨致位中書今,斯亦極矣。荷俸祿之重,為懼已多,更得言產業(yè)乎?”言者嘆息而退。戶部尚書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無所,令有司特為之造廟。魏征宅內,先無正堂,及遇疾,太宗時欲造小殿,而輟其材為征營構,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素褥布被,以遂其所尚。貞觀十年,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言:“宣、饒二州諸山大有銀坑,采之極是利益,每歲可得錢數(shù)百萬貫。”太宗曰:“朕貴為天子,是事無所少之,惟須納嘉言,進善事。且國家剩得數(shù)百萬貫錢,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見卿推賢進善之事,又不能按舉不法,震肅權豪,惟道稅鬻銀坑以為利益。昔堯、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淵谷,見稱千載。后漢桓、靈二帝好利賤義,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將我比桓、靈耶?”是日敕放令萬紀還第。貞觀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終儉約,上疏諫曰:“臣自擢居左右,每侍帷幄,屢奉明旨。常許仁義之道,守之而不失;儉約之志,終始而不渝。頃年以來,稍乖曩志,敦樸之理,漸不克終。”疏奏,太宗謂征曰:“人臣事主,順旨甚易,忤情尤難。朕今聞過能改,庶幾克終善事。若違此言,更何顏與公相見?復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深覺詞強理直,遂列為屏障,朝夕瞻仰。又尋付史司,冀千載之下識君臣之義。”乃賜征黃金十斤,廄馬二匹。(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材料二賢良曰:蓋橈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質。昔者,晏子相齊,一狐裘三十載。故民奢,示之以儉;民儉,示之以禮。方今公卿大夫子孫,誠能節(jié)車輿,適衣服,躬親節(jié)儉,率以敦樸,罷園池,損田宅,內無事乎市列,外無事乎山澤,農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業(yè);如是,則氣脈和平,無聚不足之病矣。(節(jié)選自《鹽鐵論·救匱》)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秦始皇營建A宮室B而人多C謗議D者E為徇E其私欲G不與眾H共故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勸,勸說,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含義不同。B.御史,是中國古代執(zhí)掌監(jiān)察官員的一種泛稱,約自秦朝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清朝。C.還第,即回家,古代往往指官吏因辭職或被解職而返回私宅。D.事,侍奉,與《答司馬諫議書》“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中的第一個“事”用法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貞觀以來“二十年間,風俗簡樸,衣無錦繡,財帛富饒,無饑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們認真貫徹唐太宗儉約治國主張的結果。B.貞觀年間,岑文本因出身低微而覺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祿,放棄謀求私產;戴胄、魏征身居要職卻居宅簡陋,得到太宗的嘉許。C.魏征擔心太宗不能堅持勤儉節(jié)約,于是進呈奏章諫議;太宗認為自己聽到錯誤就能改正,可以把善事堅持到底。D.只要公卿大夫和他們的子孫能控制使用的車輛,穿著合乎禮法的衣服,以身作則,厲行節(jié)儉,做敦厚樸素的表率,國家就會貧富調和,社會安定。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頃年以來,稍乖曩志,敦樸之理,漸不克終。(4分)
(2)蓋橈枉者以直,救文者以質。(4分)
14.唐太宗罷免權萬紀官職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第15~16題。浣溪沙·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①作姜菱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②枝,一年燈火要人歸。【注】①吳松:江名,古稱松江。②亞:接近。長亞門:長得靠近門楣。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長空彤云密布,雁兒心情緊張,故說“怯”字。大雁南飛心切,正如詞人歸心似箭。
B.“惡”,猛、厲害,可見船頭風高浪急,詞人恐不能與家人團聚過年,憂愁漸深。C.迎著歸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漸生出一層嫩綠,詞人筆鋒驟轉,以樂景寫哀情。D.下片既有對眼前之景的實寫,也有想象之景,以燈火催人快回家結筆,語淡而情濃。16.前人認為本詞由上片至下片,有“柳暗花明”之感,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成語就是文言文的活化石,學習成語要結合文言文來學。例如成語“善始善終”,我們就可以結合魏征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陳情表》中,對于朝廷授予自己“洗馬”一職,李密雖感激地表示“_____________”,但因為要贍養(yǎng)祖母,只能“_____________”。(3)古代衣服因為原料質地,制成后較為硬挺,穿著前需置于石上舂搗,使之柔軟,稱為“搗衣”。古典詩詞中常用“搗衣”或“砧聲”來表現(xiàn)婦人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懷鄉(xiāng)、征人對常年征戰(zhàn)不滿等情緒,比如唐人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題。包餃子講求個氛圍,不熱鬧不行,人越多越好。包餃子時,人們手里忙活著,嘴也不閑著,你一言,我一語,家長里短,熱火朝天。此時那布滿面粉的案板形成了一個小型的家庭活動中心,而包餃子儼然成為了銜接家庭情感的紐帶。①我時常在想,如餃子化成人,那必定是一位低調豁達的白胖君子。②都說宰相肚子里能撐船,而餃子的肚子更是包羅萬象,五味俱全。③甭管是那沸騰的鍋還是高溫的籠屜,始終保持清白的姿態(tài)。④只有當餃子入口的那一刻,方才真相大白,味道皆出。正所謂“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從最初的驅寒治病,到慶祝“更歲交子”,再到祈求團圓吉祥,餃子與國人的淵源綿延千年。餃子早已超脫了美食的表象,升華了內涵,從而形成一種境界,一類象征。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僅包容了酸甜苦辣的萬般滋味,更是承載了千家萬戶的人間歡喜。18.下列句子中的“如”與文中加點的“如”,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百聞不如一見。B.她的笑容如陽光溫暖。C.如能堅持努力,成功便不再遙遠。D.我們看著菜譜如法炮制,居然做成了松花蛋。19.“有才何須多開口,萬般滋味肚中藏。”這兩句古詩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3分)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如改成:“一盤餃子,不僅包容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更是承載了人間歡喜。”語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題。
燙好的肉片要馬上吃,燙嘴的茶要趁熱喝!“趁熱吃”似乎是中國人特有的習慣,食物的溫度也能慰藉心靈,但是趁熱吃并不健康!絲毫不夸張地說:趁熱吃可能會傷害食管,_①_!食管是一根長約25厘米有彈性的“管子”,這根管子內壁上的黏膜上皮細胞比較脆弱,它們對溫度非常敏感,超過54℃就會受傷,一碗超過80℃的熱湯幾秒就能把它燙傷、殺死,而新的細胞則會迅速增生,保持平衡。但_②_,食管黏膜在反復損傷、增殖和壞死中,新生細胞可能產生“異型性”細胞,這些“壞細胞”肆意生長后,最終造成食管癌!中國是食管癌的重災區(qū)。我國食管癌的發(fā)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第四位,無論是發(fā)病還是死亡人數(shù)均占全世界的50%以上。食管癌不是直接遺傳性疾病,但是有不少食管癌的發(fā)病有家族聚集的傾向。家族中有人患食管癌,他的子女患食管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多幾倍。同家族人群在飲食習慣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所以家族聚集現(xiàn)象較高。預防食管癌,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不吃燙食、不喝燙水,吃飯細嚼慢咽,飲食健康規(guī)律,定期篩查等。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_③_。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字。(6分)
22.簡述食管癌具有家族聚集傾向的原因,要求使用包含轉折關系的句子,表達準確流暢。(4分)
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生活中,當人們執(zhí)著于自己的某種想法時,常常會自動忽略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信息。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D(3分)【解析】A.“這里的‘文’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原文為“接近”。(曲解文意)B.“曹丕《典論·論文》……是文體辨析開始”錯誤。原文為“文體辨析可以上溯至《漢書·藝文志》”,由此可知,曹丕《典論·論文》不是文體辨析的開始。(張冠李戴)C.“導致”錯誤,“證明他們對語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覺的追求”與前文并不存在因果關系。(強加因果)2.B(3分)【解析】選項為“漢賦難見個人情性”,而原文為“漢代體物瀏亮的大賦,難見個人情性”,由此可見,是“漢代大賦”,不是“漢賦”,范圍失當。3.D(3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郭象《莊子注》認為萬物不是由道產生,是自然如此”不能體現(xiàn)文學自覺,郭象的觀點屬于魏晉玄學的范疇,不在文學自覺的三個標志之列。故選D。4.①文學的獨立地位/文學的獨立門類/文學的學術分化;
②自覺的最終表現(xiàn)/自覺的最重要表現(xiàn);
③引用論證。(3分,每點1分)5.①文體辨析上,辭作為古代的一種文體,符合魏晉以來“文學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這一特征;
②審美特性追求上,《歸去來兮辭》多用對偶手法,如“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駢偶押韻,朗朗上口,符合“追求語言形式美”這一特征;③表達思想與情性上,《歸去來兮辭》敘述了陶淵明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xiàn)了他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索,是陶淵明自由意志、高尚情趣、獨立人格的充分體現(xiàn),“改變了漢代大賦難見個人情性的狀況”,符合“強調作家才情、生命體驗的獨特性”這一特征。(角度1分,分析2分。答對兩點即給6分。若有其他答案,符合材料意思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6.C(3分)【解析】A.因果關系不成立。瑪多水文人發(fā)呆不是因為待傻了而變得木訥寡言。B.并不是暗含作者的同情。從整篇文章看,寫他們的待遇是為了凸顯他們的純粹崇高。D.稱呼的改變并不是表明“我”對謝會貴的尊敬是從這時才開始,對謝會貴的尊敬贊美的情感是貫穿全文的。7.A(3分)【解析】“交代”應為“暗示”。8.不贊同修改。①結構上,原標題與文末“它的存在如同時空中的一個坐標……”相呼應,使全篇結構完整,而“水文員的榜樣”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并不明顯。②手法上,原標題運用比喻,將謝會貴等人所在的瑪多水文站比作“時空上的坐標”,生動、巧妙地寫出了他們的巨大貢獻,且吸引讀者閱讀,而“水文員的榜樣”在表達上相對普通。
③寫作意圖上,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不同,本文不僅著重報道了謝會貴這一主人公的先進事跡,同時以點帶面,刻畫了瑪多水文員這一人物群像,而“水文員的榜樣——謝會貴”則強調了謝會貴一人。
④情感上,原標題情感豐富,既高度贊揚了謝會貴等人崇高而偉大的奉獻精神,同時也呼喚社會對這類人的關注,而“水文員的榜樣——謝會貴”情感意味相對單一。(答對1點1分,2點3分,3點5分。答贊同,若符合材料意思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最高不超過3分。)9.①工作環(huán)境的角度:作者描繪了謝會貴堅守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青藏高原水文站的艱苦條件,突出了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工作經歷的角度:作者詳細敘述了謝會貴三十二年的堅守與付出,展現(xiàn)了他對工作的熱愛與執(zhí)著,以及他謙遜、務實、敬業(yè)的品質。
③社會貢獻與影響的角度:作者列舉了謝會貴所獲得的榮譽,并重點強調了他和他的同事們測量的數(shù)以萬計的水文數(shù)據(jù),展現(xiàn)他的謙遜和實干精神。
④人物語言描寫的角度:作者通過與謝會貴的交流,展示了他對工作的熱愛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擔憂。
⑤作者評價的角度:文本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謝會貴堅守精神的敬意,將瑪多水文站比作“時空中的一個坐標”,深化了報道的主題。(每點2分,答對3點即給滿分。其他角度,若符合材料意思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10.BEG
(3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秦始皇建造宮室,百姓卻有很多的非議指責,是因為他只求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緣故。11.D
(3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不可以不勸愛人”句意:不能不鼓勵關愛他人,此處的“勸”是鼓勵的意思,二者詞義不相同。正確。B.
正確C.正確。D.“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的第一個“事”和“人臣事主”的“事”都是用作動詞,用法相同。故選D。12.A(3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正確B.岑文本說自己出身布衣,又無汗馬之勞,對目前的地位和俸祿已經十分憂懼;不是僅因為出身低微,說他“放棄謀求”也不合理。C.太宗認為他現(xiàn)在聽到錯誤就能改正,也許還可以把善事堅持到底吧。D.“只要就”,太絕對,不符合文意。13.(1)近年來,您卻逐漸背離了過去的志向,敦厚淳樸的理念也漸漸不能堅持到底。(2)應該用正直來糾正彎曲,用質樸來制止浮華。/糾正彎曲要用正直,制止浮華要用質樸。【解析】(1)“頃年”,近年;“乖”,違反,背離;“終”,堅持到底。(語意大致相同1分,其它每譯對1處1分)(2)“橈枉”,糾正彎曲;“救”,制止;“以直橈枉,以質救文”,狀語后置;“文”,浮華。(每譯對1處1分)14.因為權萬紀進言朝廷建議開采宣、饒兩州銀坑獲利(2分),唐太宗認為權萬紀不能推舉賢人,進獻善言,也不能審察檢舉違法之事,更不能震懾整肅權貴豪強,所以罷免了他的官職。(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元年,唐太宗對侍臣說:“自古以來帝王凡是有施工建造的事,一定會重視民心民情。秦始皇建造宮室,百姓卻有很多的非議指責,是因為他只求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緣故。我現(xiàn)在想造一座宮殿,材木原料已經準備好了,但往遠處一想秦始皇的事,就不再修建了。至于那些雕刻精美的器物,珠玉、服飾以及玩好之物,如果恣意享用,奢侈無度,那么滅亡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自王公以下,在第宅、車服、婚嫁、喪葬方面,根據(jù)官職俸祿不應該使用的,應該一律嚴令禁止。”從此二十多年里,社會風氣開始簡單樸素,服裝沒有追求錦繡奢華的,國家的財產變得富饒,也沒有出現(xiàn)百姓饑寒交迫的災情。岑文本擔任中書令,
但他的房宅卻低下潮濕,
屋里甚至沒有帷帳之類的裝飾。有人勸他置辦產業(yè),他嘆息道:“我本來是漢南一個平民百姓,一直也沒有建立勞苦征戰(zhàn)的功績,只憑一點文字功夫就得到中書令的位置,應該就是我的頂點了。享受著高高的俸祿,因為這個我已經有很多的憂慮擔心了,哪里還能說什么置辦產業(yè)呢?”提建議的人嘆息著離開了。
戶部尚書戴胄去世了,太宗因為他的住宅破舊簡陋,祭奠都沒有地方,于是下令有關部門特地為他營造祭拜之廟。魏征的住宅,先前連正堂都沒有,等到他生了病,太宗當時正要建造一座小殿,就讓出一些材料給他營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又派宦官帶著素布被褥賜給他,成全他崇尚儉約的節(jié)操。貞觀十年,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書說:“宣州、饒州的大山里有很多開采銀的礦坑,如果再去挖掘肯定會獲得很多好處,每年朝廷可得到數(shù)百萬貫錢。”太宗說:“我貴為天子,這樣的東西不缺,我要的是采納善言,推行善事。況且國家多得這幾百萬貫錢,怎么比得上得到一個有才智有德行的人呢?我不見你推舉賢人,進獻善言,也不見你審察檢舉違法之事,更不能震懾整肅權貴豪強,只說一些售賣銀礦來獲得利益的事。過去,堯、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寶珠拋到深谷,被傳頌千古。后漢的桓帝、靈帝貪圖財利,輕視道義,算得是近世平庸愚昧的君主。你要把我等同于桓帝、靈帝嗎?”當天就下詔令將權萬紀免職,讓他返回私宅。貞觀十三年,魏征擔心太宗不能始終堅持勤儉節(jié)約,于是進呈奏章諫議:“自從我被提拔待在陛下身邊,一直盡心事奉,多次接受陛下明旨。聽陛下常常贊許仁義之道,要堅定奉行不違背;對儉約之志,要堅持到底不改變。可近年來,您卻逐漸背離了過去的志向,敦厚淳樸的理念也漸漸不能堅持到底。”奏章呈上后,太宗對魏征說:“大臣事奉君主,曲意逢迎十分容易,違逆旨意特別困難。我現(xiàn)在聽到錯誤就能改正,也許還可以把善事堅持到底吧。如果違背了這些話,又有什么臉面再見您呢?還能用什么方法來治理天下呢?自從讀到你的奏章,深深覺得詞語有力、道理正確,我要把它像屏風一樣擺在面前,每天觀看。接著還要抄錄下來交給史官,希望千百年之后人們也能知道我們的君臣之義。”于是下令賞賜魏征十斤黃金,兩匹良馬。
材料二:賢良說:應該用正直來糾正彎曲,用質樸來制止浮華。(糾正彎曲要用正直,制止浮華要用質樸)從前,晏嬰做齊國宰相,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所以百姓奢侈了,就用節(jié)儉給他們做示范;百姓節(jié)儉了,就用禮義給他們做示范。現(xiàn)在公卿大夫和他們的子孫,如果能控制使用的車輛,穿著合乎禮法的衣服,以身作則,厲行節(jié)儉,做敦厚樸素的表率,減少園池和田宅,在城內不去市場上做買賣,在野外不限制山林川澤的使用,農民有土地可以耕種,女工也有地方賣出制作的產品;像這樣,國家就會貧富調和,社會安定,不會再有聚積不足的弊病了。15.C(3分)“以樂景寫哀情”錯,應為“以樂景寫樂情”16.①上片感情表達十分沉重,而下片情感卻轉為欣喜,煥然一新,故有“柳暗花明”之感(2分);
②上片寫雁怯不啼,畫船愁過,狂風惡浪,詩人因“風浪打頭”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擔心不能及時回家,心情慘淡憂愁(2分);
③下片景致驟然變?yōu)榇翰ㄊ幯瑢懘浩譂u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熱鬧景象,心情從憂愁轉為欣悅期待(2分)。或者:①景“柳暗花明”:上片寫雁怯不啼,畫船愁過,狂風惡浪;下片驟然變?yōu)榇翰ㄊ幯浩譂u綠,小梅長枝,燈火催歸等熱鬧景象;(3分)②情“柳暗花明”:上片感情表達十分沉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農業(yè)運輸機械項目發(fā)展計劃
- 陪玩培訓試題及答案大全
- 細節(jié)決定成敗2025年衛(wèi)生醫(yī)師的試題及答案
- 青霉素類試題及答案
- 針對考試的衛(wèi)生管理知識更新試題及答案
- 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師考試復習資料收集與利用中有效組織方法與技巧的探討與實例分享試題及答案
- 鉆工考試題及答案
- 駐場安全測試題及答案
- 登泰山記閱讀試題及答案
- 知識共享衛(wèi)生管理試題及答案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集體備課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職業(yè)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標準
- 《陸上風電場工程概算定額》NBT 31010-2019
-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fā)展(一)
- 單基因遺傳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醫(yī)學院課件
- 公務攝影拍攝技巧分享課件
- BS EN ISO 15848-1-2015 工業(yè)閥-逸散性排放的測量、試驗和鑒定程序(中文)
- 診所備案申請表格(衛(wèi)健委備案)
- 病媒生物防制PPT課件
- 雷達原理與系統(tǒng)(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