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消化道出血分類、病因、出血程度評估及內鏡下止血方法及常用治療方案_第1頁
臨床消化道出血分類、病因、出血程度評估及內鏡下止血方法及常用治療方案_第2頁
臨床消化道出血分類、病因、出血程度評估及內鏡下止血方法及常用治療方案_第3頁
臨床消化道出血分類、病因、出血程度評估及內鏡下止血方法及常用治療方案_第4頁
臨床消化道出血分類、病因、出血程度評估及內鏡下止血方法及常用治療方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消化道出血分類、病因、出血程度評估及內鏡下止血方法及常用治療方案胃鏡和結腸鏡分別為上、下消化道出血首選的診斷方式,膠囊內鏡作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方式,可見,內鏡在消化道出血的診治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分類上消化道屈氏韌帶以近的消化道。常見病因:消化道潰瘍、惡性腫瘤、NSAIDs

服用、Mallory-Weiss綜合征、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

病等。

中消化道屈氏韌帶至回盲部之間。常見病因:小腸間質瘤等。下消化道回盲部以遠處。常見病因:下消化道:血管畸形、憩室、息肉等出血程度的評估(1)每日出血在5mL

以下,一般較難檢測出。(2)每日出血量在5mL

以上,糞便潛血試驗陽性。(3)每日出血量超過

50mL,可出現黑糞。(4)胃腔內積血量大于250mL,可引起嘔血。(5)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時,多無明顯的全身癥狀;超過400mL者,可出現頭昏、心悸、乏力等癥狀;短時間內出血超過1000mL將出現休克癥狀。止血方法機械止血法(1)內鏡局部壓迫止血法凝血功能正常,出血量較小、血管破損較輕微且血管較細微者。

(2)止血夾止血法內鏡下波動性出血或噴血、活動性出血以及有裸露的血管殘端等較大出血量者,但不宜用于大面積彌漫性出血及周圍組織硬化的情況可分為非降解材料止血夾(鈦夾、銀夾等)和可吸收高分子止血夾(Lapro-Clip夾和ABSOLOK結扎釘夾)可旋轉的止血夾(可用于憩室出血),超范圍夾子(大血管嚴重出血或大纖維潰瘍的患者)

(3)結扎止血法:出血量較少且有充分視野的出血情況;

(4)內鏡可脫性圈套結扎術:新興技術,對于憩室出血有優勢,但是需要進一步驗證;

噴灑止血法適應癥:用于出血面積較大但出血量不大的患者。(2)常用藥:包括立止血、孟氏溶液、凝血酶、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高鐵止血劑、新型止血粉等。

(3)缺點:存在一過性降低內鏡的可視性、在止血無效時可能會干擾其他治療方式。

(4)應用:單一噴灑效果不佳,一般配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注射止血法(1)適應癥:局部靜脈、小動脈等出血以及息肉切除后止血。(2)用藥:有1∶1000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無水乙醇、1%乙氧硬化醇、5%魚肝油酸鈉等。

(3)用法:臨床常用1∶1000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對病灶周圍多點黏膜處進行注射,利用腎上腺素使局部血管收縮,并促進血小板聚集以達到止血目的。

(4)推薦聯合方法治療(常見的是聯合熱凝治療),因為單一治療再出血率達26%,且會造成灶性黏膜受損,尤其是酒精、氨基乙醇等硬化劑,可能會造成穿孔。

熱凝治療(1)原理:通過壓迫出血點和凝固血管以達到止血作用的內鏡下止血治療。

(2)分類:接觸性熱凝固法:包括單極電凝、雙極電凝、多級電凝、熱探頭等。非接觸熱凝固法:包括激光微波、氬等離子體凝固術等。(3)適應癥:常用于小血管出血,如非動脈非靜脈曲張破裂型出血,血管畸形病變出血等出血量不大的彌漫性淺表性出血。

(4)療效評估:視野清楚,可用于大面積止血;但對于熱凝深度和組織失活程度難以控制,易導致穿孔,且接觸性熱凝會造成粘連,引起再出血。

(5)舉例: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argonplasmacoagulation,APC)是一種非接觸性熱凝治療,具有自限性、自動導向性等優點。該技術利用氬氣離子化后可以傳輸高頻能量,凝固組織表層來止血,氬氣噴頭可不直接觸碰出血部位,與創口間的最佳距離為2~8mm,因此,此法特別適合于表面治療,且不易粘連并防止分離粘連導致的出血。

內鏡下聯合止血常應用于出血量較大的患者,常選擇先用止血夾止血,再聯合注射法注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等,也可以應用熱凝、注射、止血夾止血聯合治療,還可以鈦夾聯合APC、注射藥物聯合APC等。常用治療方案(1)對于高風險急性潰瘍出血患者,建議內鏡下采用熱凝或硬化劑注射止血或使用Through-The-Scope-Clip(TTSC鈦夾)止血。

(2)機械止血失敗或者再出血者,可考慮應用超范圍止血夾(over-the-scope-clip,OTSC)系統作為補救或治療手段。

(3)對于標準止血方式難以耐受的持續出血患者,應考慮使用內鏡下特異性止血噴霧劑/粉末或帽夾治療。

(4)對于活動性潰瘍灶尺寸>2cm,或可見大血管>2mm,或位于高風險血管區域(如胃十二指腸、左胃),或空腔/纖維性潰瘍,或者復發性消化道潰瘍出血,內鏡下帽狀夾止血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5)對于下消化道憩室、息肉出血,建議采用機械止血法,可聯合熱凝治療;血管畸形者,首選APC。

(6)對于面積較大(>10mm)以及位于右半結腸的血管擴張性病變,可在行凝固治療之前使用生理鹽水進行黏膜下注射,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7)對于急性活動性出血的上消化道潰瘍(FⅠa、FⅠb),建議采用注射腎上腺素外加二次內鏡下止血方式(接觸熱療或機械療法)的聯合治療。

(8)對于內鏡下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