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們都是時間旅行者為了尋找生命中的光
終其一生
行走在漫長的旅途上
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沖動
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
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安迪·安德魯斯新課導入各拉丹冬作者:馬麗華在長江源頭旅游前——完善旅游攻略
各拉丹冬離我們很遙遠,但通過游記,我們可以跟隨作者走近那片遙遠而陌生的風景,經歷那些不可思議的事。到各拉丹冬旅游,我們需要制定一份旅游攻略。作者簡介馬麗華,1953年生,山東濟南人,作家,中國藏學出版社總編輯。被譽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本文是記述她在長江源頭的一段見聞的游記。1976年進藏,多年間訪遍西藏各地,寫作出版了詩歌、散文、長篇小說等。代表作品有長篇散文《藏北游歷》,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終極風景》,詩集《我的太陽》,長篇小說《如意高地》等。1997年《走過西藏》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長篇小說《如意高地》獲第四屆老舍文學獎。背景鏈接本文選自《藏北游歷》(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版)。有刪改。《藏北游歷》的寫作與人文紀錄電影《萬里藏北》的拍攝關系密切。馬麗華是這部電影的主創之一,在拍攝過程中更深刻地認識了藏北的自然與人文,也經歷了“高原反應”、骨折等種種磨難。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隨電影攝制組走進各拉丹冬,隨后記錄下此次經歷。景點介紹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雜多縣唐古拉山鄉境內。南北長50千米,東西寬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圍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40余座,冰川覆蓋面積790.4平方千米,冰川130條。南北坡側各有一條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尾部有5千米長的冰塔林,是長江正源沱沱河的發源地;北支冰川尾部有2千米長的冰塔林,冰橋、冰草、冰針、冰蘑菇、冰湖、冰鐘乳、冰塔等構成千姿百態的冰塔林世界。安營扎寨(
)
黧黑(
)棱角(
)風云變幻(
)
驟然(
)草壩子(
)接踵而至(
)
礫石(
)虔誠(
)恭順(
)
蠕動(
)
豁然(
)zhālílénɡhuànzhòubàzhǒnɡlìqiánɡōnɡrúhuò凄涼(
)
腈綸(
)
漫不經心(
)懈怠(
)
敦實(
)
蜿蜒(
)熠熠爍爍(
)
消長(
)
衰竭(
)漫溢(
)
演繹(
)霹靂qījīnɡmànxièdàidūnwānyányìzhǎnɡshuāiyìyì疏通字詞pīlì疏通字詞蠕動:像蚯蚓爬行那樣動。敦實:粗短而結實。熠熠:形容閃光發亮。懈怠:松懈懶惰。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川流不息:(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地到來。風云變幻:風云變動不定。比喻事物變化復雜或局勢動蕩不定。歷歷在目:(物體或景象)一個一個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旅游中——?壹、尋蹤覓跡,梳理游蹤貳、披文入情,鑒賞奇美叁、景美人美,美美與共1.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用一句話概括。
劃分文章層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全文以作者跟隨攝制組探險的兩天行蹤為線索,書寫了自己在不同地點的見聞感受。第一部分(1—2)寫初見各拉丹冬的景象。第二部分(3—11)詳寫第一天在不同地點所見的景象及感受。第一部分(12—15)略寫第二天再次進入冰塔林的經過。壹、尋蹤覓跡,梳理游蹤接近6000米超過6000米第一天第二天山腳冰塔林草壩子礫石堆接近冰山置身冰窟再入冰塔林壹、尋蹤覓跡,梳理游蹤2.請簡要標劃出作者兩天的行程點。移步換景時空順序行蹤角度見聞感受駛向各拉丹冬在草壩子上安營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再入冰塔林
3.根據文章的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遠觀四顧近看細看半臥細察各拉丹冬主峰冰峰、冰河、遠方的各拉丹冬圖案多樣冰的莊園、冰的院落風聲、雪粒冰世界雄偉、神秘感嘆自然的偉大贊美自然溫暖,被自然震撼想象長江故事墨劍飄雨墨劍飄雨4.從整體上看,本文采用了哪種寫景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本文采用的是移步換景的寫法。文章開頭兩句概括了作者的行蹤,即從在各拉丹冬雪山腳下安營,到駛過冰河,最后進入冰塔林。隨著立足點和觀察視角的變化,作者筆下景物也在不斷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景物也在不斷變化著,呈現出不同特點:在營地遠眺各拉丹冬雪山,看到它的高峻、雄壯、變幻莫測;在礫石堆上四顧,看到冰峰的晶瑩、冰河的遼闊和整個冰雪天地的浩茫;靠近冰山,發現它的難以名狀;進入冰塔林,身處冰窟,細看千姿百態的冰體和冰山的裂紋、皺褶,有著“靜穆的晶瑩和潔白”,有如“瓊瑤仙境”,在陽光下“熠熠爍爍,光彩奪目”。作者主要寫的是各拉丹冬的哪個地方?它有什么特點?冰塔林。其特點是神奇和壯美。所見的冰塔林給作者留下了哪些印象?1234冰雪世界,天氣寒冷,氣候變化多端感悟自然的永恒與偉力,為之震撼狂風一刻不停晶瑩連綿,靜穆莊重,瓊瑤仙境海拔很高,活動困難5冰雪勁旅巨大的冰谷
作者通過描寫冰塔林的奇景和美麗,展現了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表達了對大自然美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贊美。作者描寫冰塔林意在表達一種什么情感??1.瀏覽課文,跟隨作者的游蹤尋找最能打動你的美景。提示:從修辭手法、描寫方法、感官描寫、詞語運用等角度進行品析貳、披文入情,鑒賞奇美(1)陽光使這位身披白色披風的巨人變化多端:融雪處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與層次畢現,富有雕塑感。語言精準又生動形象,長短句結合。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將白雪覆蓋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風的巨人”,賦予雪山以生命,寫出了雪山高峻、雄壯、美輪美奐的特點,“變化多端”一詞,又寫出了這里自然環境嚴酷,天氣惡劣。表達了作者對雪山的贊嘆以及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墨劍飄雨墨劍飄雨
(2)這一派奇美令人眩暈,造物主在這里盡情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造力。這里的“眩暈”和“賣弄”是什么意思?指“浩浩蒼蒼”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不知該看什么。眩暈賣弄“賣弄”本是有意顯示的意思,這里是貶詞褒用。用擬人的手法,盡情地展示這一派奇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各拉丹冬奇美景色的震撼、贊嘆、自豪之情。墨劍飄雨墨劍飄雨
(3)置身于冰窟,遠比想象的要溫暖,穿著件腈綸棉衣,外罩一件皮夾克,居然感覺不到冷。風一刻不停地呼嘯,辨不清它何來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來它就在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紛紛揚揚地掃蕩著,又紛紛揚揚地灑落在河灘上、冰縫里。
這幾句是從多種感官角度對景物進行描寫,從觸覺、聽覺和視覺角度,寫出冰河上大風掃蕩、雪粒飛揚的環境特點,以及對大自然漫長歷史和永恒運動的想象。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對壯美的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贊嘆之情以及對大自然永恒和偉力的感嘆。墨劍飄雨墨劍飄雨
(4)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環繞冰山的波狀皺褶,想象著在漫長的時光里,冰川的前進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長,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作者是怎樣描寫冰山的裂紋和皺褶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并不去詳細描寫冰山裂紋和皺褶的形狀,而是由此寫到關于冰川、冰山形成變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皺褶想象成樹的年輪,它記載著時間、空間的轉換,賦予眼前之景以歷史的厚重感。這樣的寫法能讓讀者聯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長、反復的變化,并由此認識到:這冰山、冰川其實是大自然歷史的一部分。墨劍飄雨墨劍飄雨(5)挺拔的,敦實的,奇形怪狀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披肩。
運用比喻,將垂掛冰的流蘇比作“長發”,寫出了冰塔林奇美的景色。“長發披肩”與首段“身披白色披風的巨人”相呼應。并且用語精簡而準確,形象性強,短促的句子節奏,很好地表現出冰體形狀多得令人目不暇接,最后部分節奏放緩,形成一種張弛結合的音樂美。墨劍飄雨墨劍飄雨美言賞美景:本文的語言整體來說比較平實、自由、隨性,但作者在錘煉語言方面其實很下功夫。文中多處精彩的描寫句、精練的哲思句、幽默的點染句,閃爍著思想、情感、精神的火花,很有感染力。貳、披文入情,鑒賞奇美1.作者發現美的過程歷盡艱辛,跟隨隊伍行進在各拉丹冬,尤其在進入冰塔林之后,作者的身體狀況不斷發生變化,內心感受也不盡相同。試著找出這些變化。叁、景美人美,美美與共作者行蹤身體狀況內心感受第一天駛向各拉丹冬尚屬正常在草壩子上安營高原反應,發燒疼痛感嘆雪山的雄偉神秘擔心影響心態,感嘆自然偉大接近冰山、冰塔林摔傷,惡心,呼吸難贊美,凄涼、無奈置身冰窟“我要死了”感到溫暖,思緒飛揚,被自然震撼第二天再入冰河“似乎已經衰竭”,沒力氣、掙扎想象長江的故事叁、景美人美,美美與共2.作者多次寫身體感受到底有什么作用?她雖遭遇______________,卻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身體不適幽默調侃、樂觀前行高原反應堅持不懈、勇于探索叁、景美人美,美美與共側面描寫自然環境之艱險、反襯各拉丹冬的壯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喜愛和贊嘆之情。以作者的身體狀況為線索體會作者樂觀堅強的精神品質,閱讀感受更親切、真實、可信反復敘寫身體的痛苦,也是表達敬畏自然的一種方式馬麗華是一個苦難主義至上者,一九七六年進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二十七年。“我始終認為,缺乏苦難,人生將剝落全部光彩,幸福更無從談起,要是有一百次機會讓我選擇,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選擇苦難。”——劉延《如風的馬麗華》叁、景美人美,美美與共
大自然并不因也不為誰的存在而存在,即使沒有人類它依然萬古長存。萬千物象合成一個自然,萬千物象又都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如此無遺地包容了一切,當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類,也包括更加微不足道的個人命運,以及通常我們所稱之為欣悅或苦惱的幸與不幸。——馬麗華《藏北啟示:超越苦難》活
藏民在苦寒的雪域高原上艱難地生存著,他們忍受著惡劣的生存考驗,但是他們的生存卻“不僅僅代表一個民族,而是代表了人類堅守在這里。”“活”字讀出人的生命力的頑強,讀出人對自然的敬畏,對苦難的坦然與超越,
莊子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人合一,其實人的生命存在與天地自然的存在是一個相通的整體,人與自然同形同構,人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所以應該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活”字讀出人與自然的和諧。足跡踏遍大半個西藏的馬麗華在文中反復描寫自己身體的難受,還有什么表達效果?苦難美+悲壯美+體驗感
馬麗華被譽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1986年,她擔任人文紀錄電影《萬里藏北》的編劇。第二年,她隨電影攝制組走進各拉丹冬。這部長達九十分鐘的大型人文科教片,以史詩般的恢宏和文化感的厚度,向人們展示了藏北地區人文、歷史、風俗、宗教和那里的人們所獨有的燦爛文化,給人靈魂的凈化和理性的思考。
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有什么含義?)
蘊含的哲思交代了作者在各拉丹冬聽到的流水聲,暗示各拉丹冬是長江的源頭,寓情于景,贊美各拉丹冬作為長江源頭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也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不見自然生物痕跡,但今天的確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的確”二字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贊美自然、敬畏自然贊美人挺立于偉大自然面前的卓絕風姿富有哲理意味蘊含的哲思墨劍飄雨墨劍飄雨3.本文敘述的是作者跟隨攝制組游覽各拉丹冬的經歷,將題目改為“各拉丹冬游歷記”好不好?為什么?不好。①從題目本身看,“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既表明游覽的地點是各拉丹冬,又強調了“在長江源頭”,點明了各拉丹冬。丹冬作為長江的源頭,哺育了中華文明的主題;而“各拉丹冬游歷記”只能顯示出游歷的地點。②從文章結構看,“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這個題目與文章結尾相呼應。③從思想感情看,“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情感的觸發點。④此外,“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這個題目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叁、景美人美,美美與共旅游后——就這樣被你征服
斯文·赫定們的足跡被暴風雪掃平了大半個世紀之后,我也來了,也看見了,卻被征服了。——《藏北游歷·序言》Inthispartyoushoulddescribeyourbusinesstotheinvestor.YouhavetomakesurehecanmakeitclearInthispartyoushoulddescribeyourbusinessto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中的重要管理角色考題試題及答案
- 跑道材料維修方案范本
- 證券從業資格證學習幫助試題及答案
- 項目實施的關鍵績效指標設定題目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測的重要性提升試題及答案
- 稅務政策對會計行業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煤制油品質量與標準研究考核試卷
- 種子種苗的長期保存與種子庫建設考核試卷
- 生態資源監測與城市空氣質量改善考核試卷
- 工程勘察技術規范考核試卷
- AGC-AVC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2025年山東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2025年高考模擬考試(一)地理試題(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浙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 第1~4單元(浙江專用)(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期中試卷(考試范圍:第7-9章)(含解析)
- 部編版(2024)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12課《生活離不開規則》教學課件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 觀音庵收費站關于計重設備的管理和使用細則
- 卡農曲譜canon-in-D-鋼琴小提琴合奏-五線譜(共6頁)
- IATF16949:2016中文完整
- 2020年度希望之星英語大賽小低組看圖說話(圖文五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