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年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年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年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年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年中考歷史猜題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2024年中考歷史猜題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歷史老師上課時留下的板書,這節歷史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應該是A.土地改革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D.改革開放2.一位俄國學者指出:“美國思想體系的傳統任何時候都不會轉變為僵死的教條,而是在每一新的歷史階段為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的舉措是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B.實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場D.積極發展知識經濟3.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報紙。1876年通車的“淞滬鐵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經中國當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國家主權,《申報》受出資者影響,傾向英商立場,僅一味強調鐵路在物質和經濟等方面是對中國“大有益之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抵制西方先進技術B.鐵路促進商品流通C.《申報》是為英國服務的D.《申報》有受英國資本影響的狹隘之處4.改變了蘇聯的經濟和社會階級結構的措施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施C.新經濟政策D.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5.《左傳》載:“其懷柔天下也,憂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親親,故以周親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6.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指出:“這場持續了約三十五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使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卻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這場持續了三十五年的運動”指的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7.某回憶錄記載:“西南大城市聚集著中國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者和文化人。重慶,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縣城和鄉村,集中各種科學家和各類學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難再現。”上述現象發生于A.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 B.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C.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8.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紀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三次大的演變,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B.兩極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趨勢C.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D.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9.如下圖是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漫畫。其內容說明,經濟全球化()A.豐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B.建立了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C.造成發展中國家間貧富差距加大D.使發達國家獲得最大利益10.某校歷史興趣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對拿破侖的“功”與“過”展開了討論。下列是他們對拿破侖的一些評價,其中錯誤的是A.頒布法典,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立法規范B.建立軍事帝國,維護封建主義專制統治C.打敗歐洲反法同盟,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D.發動侵略戰爭,引起被壓迫民族的廣泛反抗11.下圖是1957年刊出的新聞漫畫“特快列車”。其折射的歷是A.土地革命的開展 B.工業建設的起步 C.國民經濟的恢復 D.三大改造的完成12.1919年《大公報》有一則報道:李欣淑幼年時,父為其訂了親,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準備叫她守“望門寡”。李欣淑在女校念過書,不滿這種包辦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讀,她說:“我于今決計尊重我個人的人格,積極的和環境奮斗,向光明的人生大陸前進。”該報道說明當時A.男尊女卑思想已被打破B.女性已能實現婚姻自由C.自由平等觀念得到傳播D.社會盲目崇拜西方文明;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回答: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展開。簡要敘述這一時期農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輝煌成績的原因。14.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團結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為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清朝前期,統治者為了加強對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管轄,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請各舉兩例)清朝統治者修建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點是什么?15.請寫出聯合國的主要機構。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走合作化道路、私有制---公有制”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由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B符合題意;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運動、改革開放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A【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20世紀30年代”“美國”,結合所學可知,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開始實行羅斯福新政,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克服經濟危機。由此可知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回答時代的呼喚而獲得新生”的舉措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故A符合題意;實行自由放任政策、大力拓展世界市場、積極發展知識經濟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3、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1876年通車的“淞滬鐵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經中國當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國家主權,因此題干不是說明清政府抵制西方先進技術,故A不符合題意。題干的主旨不是說明鐵路的作用,而是外國在華修建鐵路破壞中國主權,故B不符合題意。根據題干“《申報》受出資者影響,傾向英商立場”,可見《申報》有受英國資本影響的狹隘之處,但不表示《申報》是為英國服務的,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蘇俄實施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蘇維埃政權。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進入了和平建設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在列寧的領導下,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5、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左傳》載:“其懷柔天下也,憂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親親,故以周親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分封制。西周初期,為鞏固周朝的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親和功臣,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稱為“授民授疆土”。諸侯有權管理封地內的居民,有權將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給自己的親族。受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定期進行朝貢述職,還必須隨時準備率領自己的武士和軍隊,接受周天子的調遣,保衛周王。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6、A【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這場持續了約三十五年的運動,是一種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嘗試;它只采納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使用價值的東西,而另一些更為可取的東西卻完全被忽略了。”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洋務運動。為了維護清朝統治,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掀起了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客觀是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洋務運動只學習技術,沒有改變封建制度,最終導致失敗,故A符合題意;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7、B【解析】試題分析:此題為材料選擇題,通過現象考查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史實。閱讀題文材料,出現的現象是“西南大城市聚集著中國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者和文化人。”“重慶,成都、昆明、桂林,集中各種科學家和各類學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從出現的現象看,可以判斷重慶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國民黨政府的陪都,所以會聚集著中國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者和文化人。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據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寧作戰死鬼,不做亡國奴”8、A【解析】

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簽署了《凡爾賽和約》,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召開,簽署了《九國公約》,通過這兩個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45年雅爾塔會議的召開及其三項內容,決定了戰后世界格局,二戰后,美蘇之間的“冷戰”局面形成,因此主宰此后近半個世紀的世界格局是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1991年底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美蘇冷戰結束后,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9、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當今世界經濟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是全球化的推動者,由于受到技術資金等問題的影響,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發展中國家應該抓住機遇,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投資,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故選D。考點: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0、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04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頒布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對外打敗歐洲反法同盟,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但發動侵略戰爭,引起被壓迫民族的廣泛反抗。ACD評價正確,不符合題意。拿破侖維護的不是封建主義,B評價錯誤,符合題意,故選B。11、D【解析】

依據題干漫畫“公私合營”、“合作化”,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公私合營是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方式。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起來。故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2、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近代中國的大門被資本主義列強打開,但同時歐美也把世界創造的文明帶到中國。近代中國人在社會生活領域和社會習俗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初的中國社會新舊交織,題干中的“包辦婚姻”“望門寡“體現當時社會保守的一面,而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對包辦婚姻及與封建家庭的斗爭等行為是20世紀初中國女性解放的縮影。體現了當時社會進步的一面,說明當時自由平等觀念得到傳播,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時間:1978年;轉折: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2)農村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改革:擴大國有企業自主權,實行各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

④全國人民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解析】

(1)第一小問依據所學知識,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第二小問依據所學知識,十一屆三中全會思想上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政治上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組織上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因此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歷史性轉變,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做出工作重心轉移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結合所學知識,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首先從農村掀起,其主要內容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集體經濟)的前提下,在經營方式上改為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國家逐步下放經濟的計劃管理權限,國有企業則按照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實行各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3)結合所學知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

全國人民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為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14、(1)平定準葛爾貴族、回部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建立對達賴、班禪冊封制度和金瓶掣簽制度,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轄。(2)聯絡少數民族貴族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