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孤獨之旅》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第17課《孤獨之旅》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第17課《孤獨之旅》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第17課《孤獨之旅》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第17課《孤獨之旅》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孤獨之旅》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17《孤獨之旅》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孤獨之旅》節選自曹文軒的長篇小說《草房子》。本單元主要講少年時代,我們開始睜大眼睛看世界,品嘗生活的甘美,也經歷著成長的苦澀和無奈。本單元的小說,或涉及少年成長這一話題,或從少年視角觀察世間百態,取材獨特而廣泛。閱讀這些作品,可以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確立自我意識,更好地成長。學習這個單元,要學會梳理小說情節,試著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小說的主題。本篇課文,標題是作者后加的,也是作者創作小說的目的之所在。是詩化的小說風格,用散文化的筆觸與情調來寫小說的一次嘗試。詩意的語言,詩化的景物描寫,無不表現著人物的情感、心理。在教學中需結合學生自己的經歷與體驗,梳理人物內心變化的過程,感悟成長中的“孤獨"有何深意,是這節課深入理解意蘊的旨歸。本文屬于本單元的自讀篇目,要有單元整體教學的觀念,依托前兩篇教讀課文形成的能力,開展自讀課文的自主閱讀。課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鴨生活中,戰勝恐懼和孤獨而成熟、堅強的成長歷程。小說命名為“孤獨之旅”,蘊含深刻意味文中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是在成長過程中豐滿起來的。而小說中出色的自然環境描寫(鴨群、蘆葦蕩、暴風雨)又為人物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背景。學習這篇課文,既能擴展學生視野、豐富情感,又能激勵學生對比自己的生活形態,樹立奮進的信念,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教學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感知文章內容。

2、品味人物在特定環境中內心的孤獨和生命成長變化過程,掌握描繪人物內心變化的方法。

3、體驗孤獨之旅,感悟“成長"的意義。

【教學重點】

1、理清故事情節,感知文章內容。

2、體驗孤獨之旅,感悟“成長”的意義。

【教學難點】

品味人物在特定環境中內心的孤獨和生命成長變化過程,掌握描繪人物內心變化的方法。

【教學資源】PPT、多媒體

【教學方法】講述法;誦讀法;合作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次機緣巧合,你穿越到《草房子》一書中,成為了書中的主角——杜小康。在書中的世界里,你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使得你不得不輟學,跟隨父親去放鴨,在艱難的生活中,你開啟了人生的“孤獨之旅"。這趟“孤獨之旅”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站:在變化中體味孤獨

第二站:在孤獨中描繪希望

第三站:在逆境中見證成長

二、第一站:在變化中體味

孤獨這天,杜小康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消息:“此時此刻,我的內心無比孤獨、無助......"

1、朋友們紛紛留言,你會怎樣向好友傾訴這些煩惱呢?請你結合文章和助讀資料,請你以杜小康口吻說說為什么感到孤獨無助?

助讀資料:油麻地的孩子,念書都念到六年級了,都還沒有一個有一條皮帶的。他們只能用一條細來作褲袋。杜小康才讀一年級,就有了一條皮褲帶。棕色的,油汪汪的樣子,很有韌性,抓住一頭,往空中一用一收,就聽見趴的一聲向。油麻地一般人家的孩子,一年四季,實際上只能勉強強有兩季的衣服:一套單衣,一套棉衣。杜小康卻有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年四季,完全可以根據天氣的冷暖來增增減衣服,來加以很好地調節。

大約是在杜小康上四年級時,他變得更加與眾不同了。因為,他有了一輛自行車。雖然這只不過是一輛舊自行車,但它畢竟是一輛自行車,并且是一輛很完整的自行車。當時的油麻地,幾乎沒有一輛自行車,即使油麻地小學的老師,也沒有一個有自行車。

明確:哎,以前我家家底厚實,別的孩子到六年級還沒有皮帶,而我讀一年就有一條韌性十足的皮褲帶了;我的衣服也比其他孩子多,一年四季都可以滿足;而且我在四年級的時候就是油麻地第一個擁有完整自行車的人。可惜,好景不長,我家突然就家道中落了,我只能輟學跟著父親去放鴨。

2、別無選擇的杜小康只好踏上跟著父親去放鴨的旅途,一路上,杜小康的心情不斷發生著起伏變化,只能再次用發朋友圈的方式來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請你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以杜小康的身份,分別為以下三幅圖配上一段文字,表達他此時的心理狀態。(要求:要用到文中杜小康說的話)

提示:

圖1對應文章第2-35段;

圖2對應文章第36-48;

圖3對應文章第49-52段。

明確:

①圖1:今天是我和爸爸離開油麻地去放鴨的第一天,船不知行駛了多久,回頭時,已經不見油麻地了,周圍只剩茫茫的蘆葦蕩,我忍不住哭著請求爸爸:“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

(“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突出杜小康想要回家、孤獨無助的心情)

追問:對第2段“我要上岸回家.....”中標點符號的品析,將“....."改成“!”可以嗎?

明確:省略號更能體現他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從掙扎到放棄掙扎的心理過程。

②圖2:那天,是我們離家以來遇到的最可怕的天氣。幾十只鴨子被暴風雨嚇得四處逃竄,直到暴風雨停歇,仍有十幾只的鴨子沒有被找回來,我忍受著一臉傷痕和凍得發紫的嘴唇,對父親說還是分頭去找吧。最后幸運的是后來那些走失的鴨子都被找回來了。那晚我躺在蘆葦叢里,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油麻地,但沒有哭。我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堅強了。

(“還是分頭去找吧。"體現杜小康成長、成熟起來。)

③圖3:看到草堆里躺著白色東西,我第一時間大叫了起來:“蛋!爸!鴨蛋!鴨下蛋了!”(“蛋!爸!鴨蛋!鴨下蛋了!"突出了杜小康發現鴨蛋的驚喜、喜悅)

追問:觀看電影片段,電影臺詞和原文臺詞哪句更好?

A:“爸爸!鴨子下蛋了!鴨子下蛋了!”(電影中的臺詞)

B:“蛋!爸!鴨蛋!鴨下蛋了!"(原文)

明確:四個短句,看似語無倫次,實則寫出了杜小康的驚喜、喜悅、激動;四個感嘆號,增強語氣。

3、小結漫長而艱辛的成長之路正隨著杜小康的孤獨之旅的逐漸深入而慢慢鋪展開來,猶如一灣清溪,蜿蜒逶迤于芳草碧野之間,從容自在。

三、第二站:在孤獨中描繪希望

從油麻地到蘆葦蕩,一路走來,杜小康見到了許多不同的景色,這些或明或暗的畫面正是杜小康心情的寫照。

1、瀏覽全文,找到環境描寫片段,進行分析。

示例:未知的東西,似乎更能撩逗一個少年的心思。他盤腿坐在船頭上,望著一片白茫茫的水。

明確:白色是杜小康此時心情的寫照,“白茫茫的水”直接表現杜小康對前方的迷茫,像一片白色的霧一樣,前方是未知的。

2、啟示色彩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寫作的時候可以通過環境描寫和色彩描繪突出人物性格和情感。

3、小結綠色浪潮般的蘆葦、黑色的暴風雨等景物,讓杜小康在這段“孤獨之旅"中逐漸描繪出希望的顏色。

四、第三站:在逆境中見證成長

1、杜小康的孤獨之旅結束了,你回到了現實世界,但他的人生并沒有結束。結合助讀資料,談談你覺得杜小康是個怎樣的孩子?

助讀資料:杜小康最終沒能重回學校,后來他的前方出現了更可怕的磨難,所有的鴨子都沒了,鴨蛋也泡湯了,父親又病倒了。幾個月后,他穿著破爛的衣服在自己曾經就讀的“油麻地小學”門口擺起了地攤。他坐在校門口的小橋頭上。令油麻地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感震驚的是,這個當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種優越感中的杜小康,竟無絲毫卑微的神色。他溫和、略帶羞澀地向那些走過他身旁的老師、學生問好或打招呼。"

油麻地小學的校長桑喬說:“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許就是杜小康了!”

——《草房子》

明確:

①他是一個不怕困難,在困境中成長,越來越堅強的男子漢。

②他是一個能理解父母苦衷,能為家庭分憂的孩子。

③他是一個念念不忘求學上進,熱愛生活的少年。

2、在這趟旅途中,杜小康的孤獨一定引起了你的共鳴,想一想,你是否也有過這種“孤獨"的經歷?你從這個經歷中收獲了什么成長?

明確:學生自由暢談,教師點評

五、課堂總結

正在經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

-----電視制作人劉同。

有些孤獨,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孤獨結伴而行。

-----曹文軒

網絡世界的發達,我們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約翰多恩卻在人生旅途之中悟出新的感受,我們大聲齊讀,去領悟人生真諦。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六、作業布置閱讀曹文軒《草房子》

七、板書設計

《孤獨之旅》課后反思

《孤獨之旅》是一個小小少年成長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長源自家境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隨父親到遙遠的蘆蕩放鴨時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難以承受的孤獨。因此在教學本課文時,我依據課文的內容,設計了通過反復誦讀和小組合作交流來學習課文。按整體感知-—明確故事情節的內在聯系—明確主題,進而培養奮進、勇敢的精神情。上課時,我從情景設計導入,由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朋友圈"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在課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獨立思考,以獲取極為珍貴的對文本的第一感受和體驗。能夠理清故事的情節,并在此基礎上復述課文,感悟主人公的成長歷程。我認為閱讀教學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學生帶著課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與感受走進師生的對話,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相一致。因此我以為任何問題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自由閱讀文本。也就是讓學生帶著他們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的體驗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靈,觸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借助導學案以及課本內容,小組合作完成教師給予的任務,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