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761.12-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 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_第1頁
DB32T3761.12-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 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_第2頁
DB32T3761.12-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 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_第3頁
DB32T3761.12-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 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_第4頁
DB32T3761.12-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 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100

C50

DB32

江蘇省地方標準

DB32/T3761.12—202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

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

Part12:Placesfortemporarymedicalobservationandisolation

2020-07-29發布2020-07-30實施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32/T3761.12—2020

前??言

DB32/T376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目前分為以下部分:

——第1部分:醫療機構;

——第2部分:學校;

——第3部分:農貿市場;

——第4部分:工業企業;

——第5部分:社區;

——第6部分:公共場所;

——第7部分:餐飲服務機構;

——第8部分:養老機構;

——第9部分: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

——第10部分:公共廁所;

——第11部分:大型活動場所;

——第12部分:臨時觀察和隔離場所;

——第13部分:公共浴室;

——第14部分:影劇院;

——第15部分:城市軌道交通;

——第16部分:考場;

——第17部分:建筑工地;

——第18部分:殯葬服務機構;

——第19部分:遠洋船舶;

——第20部分:醫療廢物處置機構;

——第21部分:環衛工人;

——第22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

——第23部分:放射診斷工作場所;

——第24部分:口腔疾病治療機構;

——第25部分:公共汽電車。

本部分為DB32/T3761的第1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部分由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

本部分由江蘇省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醫科大學、鎮江市疾

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連、孫伯超、徐斌、馬小瑩、汪慶慶、丁震、徐燕、朱寶立、徐承平。

II

DB32/T3761.12—202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傳染病疫情流行期間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的衛生防護要求

和技術要求,包括場所要求、消毒措施、個人衛生防護和管理要求等。

本部分適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賓館(包括酒店賓館、快捷酒店、培訓中心、療養院等)、

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等改造為用于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其它用于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

GB18466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9193疫源地消毒總則

GB19788食具消毒柜安全和衛生要求

GB50849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國務院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衛生部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臨時醫學觀察與隔離場所temporarymedicalobservationandisolationsites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臨時被征用為密切接觸者、特殊人群(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等)醫學觀

察和隔離的場所。

3.2

三區兩通道threefunctionalareasandtwopassages

三區指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兩通道指污染通道和清潔通道。

3.3

污染區contaminatedarea

污染區指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接受隔離、醫學處理,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物品暫存和處理的區域,包括觀察隔離間、處置室、污物間等。

3.4

半污染區(潛在污染區)semi-contaminatedarea(potentiallycontaminatedarea

半污染區指位于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有可能被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

1

DB32/T3761.12—2020

等污染的區域,包括工作/醫務人員的辦公室、診療室,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用后的物品、醫療器械

等處理室、內走廊等。

3.5

清潔區cleanarea

清潔區指不易受到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污染的區域。包括工作/

醫務人員值班室、儲物間、男女更衣室、浴室、衛生間等。

3.6

終末消毒terminalsterilization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離開有關場所后進行的徹底的消毒處理。

4賓館類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4.1場所要求

4.1.1選址要求

4.1.1.1用于改造為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的賓館(包括酒店賓館、快捷酒店、培訓中心、療養院等)宜

為多層獨棟建筑。應遠離中小學校以及幼兒和老年人聚集的建筑及場所,與其他鄰近建筑有安全的衛生

防護距離。

4.1.1.2選址應避開城市人口稠密區(如學校、住宅區、商業中心等),建議選擇郊區賓館。

4.1.2功能分區

賓館類臨時場所應相對劃分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觀察隔離者通道和醫護人員/工作人員

通道。應設置物理隔離并標識。醫護人員應有穿脫防護服的場所。

4.1.3供水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

4.1.4污、廢水處理

4.1.4.1賓館客房面盆下宜有存水彎。衛生間地漏應有水封。

4.1.4.2集中空調系統的冷凝水應分區集中收集,分體空調的冷凝水宜集中收集或排到衛生間地漏。

4.1.4.3賓館宜設置獨立化糞池和污水排放池;污水在進入市政排水管網前,進行消毒處理,定期投放

含氯消毒劑,消毒1.5h后,總余氯量10mg/L。消毒后污水應當符合GB18466。

4.1.5通風

4.1.5.1室外新風口與排風口應保持一定的間距,新風口應避開冷卻塔、熱泵排風的污染。

4.1.5.2當空調系統為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時,新風系統應按最大新風量24h運行,同時各房間排風不

間斷運行;房間應合理開窗通風。

4.1.5.3當空調系統為全空氣空調系統時,應關閉回風閥,采用全新風運行,室內溫度達不到要求時可

降低送風量,有條件時可提高供水溫度。

4.1.5.4沒有新風系統又不能開窗通風換氣的房間,應停止使用。

4.1.5.5系統運行前,清洗或更換空氣過濾器;清洗空調加熱(表冷)盤管,對空調風管進行消毒滅菌

處理。系統運行中,空氣過濾器等應不定期進行清洗和消毒滅菌,空調房間內的送、回風口應經常擦拭,

2

DB32/T3761.12—2020

室內機(含風機盤管)應定期進行清洗、消毒,空調器凝結水水盤應保持清潔。有條件時系統上應加裝

低阻中效過濾器,并進行壓差監測。

4.2個人衛生防護

4.2.1醫護/工作人員防護

4.2.1.1醫護/工作人員防護應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要求加強自我健康防護,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

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

水靴套等。

4.2.1.2工作期間減少交流和聚集。

4.2.1.3注意手衛生

應加強手衛生措施,工作人員隨時進行手衛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

應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4.2.1.4注意身體狀況

在崗期間注意身體狀況,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應及時按規定去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就診,

應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途中和院內就診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4.2.2觀察隔離者個人防護

盡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和設施,噴嚏、咳嗽手捂之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

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因特殊情況暫時離開觀察隔離房

間,應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4.3管理要求

4.3.1居住要求

觀察隔離者應單間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出入房間。

4.3.2場所消毒

4.3.2.1物體表面消毒

4.3.2.1.1客房應由觀察隔離者自行清潔、消毒。桌面、床頭柜、家具、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可

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

4.3.2.1.2公共區域應由賓館醫護/工作人員清潔消毒。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

門把手等)、公共衛生間,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擦拭。

4.3.2.1.3分體式空調部件應在更換觀察隔離者時清洗消毒。

4.3.2.2餐(飲)具清潔消毒

餐(飲)具清除食物殘渣后,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

的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也可選用一次性餐具,并集中處理。

4.3.2.3觀察隔離者嘔吐物處理

嘔吐物應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澆在吸

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min以上,小心清除干凈。

4.3.2.4終末消毒

當觀察隔離者確定為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確診病例后,房間和物品應按照GB19193進行終末消毒。

3

DB32/T3761.12—2020

4.3.3垃圾

觀察隔離者生活垃圾應當統一收集,按照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的處置應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

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

4.3.4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

4.3.4.1賓館內公共區域應無痰跡和煙頭,樓道內無雜物堆放、無衛生死角,樓梯扶手無灰塵。

4.3.4.2賓館外地面無紙屑、果皮、煙頭、痰跡、污物和積水。垃圾桶整潔、無異味、定時清理;垃圾

房日產日清、無裸露垃圾。

4.3.5日常健康服務管理

4.3.5.1員工健康體檢制度。每日對醫護/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監測,并做好記錄,嚴禁帶

病上崗。醫護/工作人員家中如有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確診病例出現,則應按相關規定進行隔離,嚴禁

上崗。

4.3.5.2餐廳管理。餐廳員工應實行錯峰就餐,實行分餐制。疫情流行期間,餐廳應與廚房完全隔斷,

并應防止餐廳的風流向廚房。

4.3.5.3觀察隔離者就餐。實行送餐制,由服務人員送餐至客房門口。

4.4其他

4.4.1應去除賓館現有地面的軟裝織物,如地毯等。

4.4.2應在賓館設立急救人員、設備和設施。

5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類臨時醫學觀察與隔離場所

5.1場所要求

5.1.1功能分區

5.1.1.1功能分區: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總體按照“三區”(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兩通

道”(污染通道和清潔通道)進行分區運行使用。

5.1.1.2各分區應物理隔離,并設置明顯標識或隔離帶,觀察隔離區應做好床位分區、男女分區,每區

設置的病床位數不應大于50張。床位之間宜間隔1.2m以上,每床位應配置固定式電源插座、被褥、

床頭桌、收納箱、垃圾桶及其他必要的個人生活用品等。

5.1.1.3在場所外圍應設置顯著危險標識或隔離帶。盡量避開高密度居民區、幼兒園、中小學校等城市

人群密集活動區。確實無法避開的下風向少數附近居民可以考慮暫時搬離。

5.1.2供水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

5.1.3通風換氣

5.1.3.1污染區和半污染區應機械通風加有組織排風;排風應盡量高空排放。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

應開啟空氣凈化消毒裝置。

5.1.3.2污染區和半污染區集中空調系統應使用空氣凈化消毒裝置。有條件時空調機組可設置亞高效過

4

DB32/T3761.12—2020

濾器以上等級的潔凈空調系統;可在回風過濾器、表冷器附近安裝紫外線消毒燈。

5.1.3.3清潔區等小空間可采用自然通風,或分體式空調,或風機盤管加新風類集中空調;使用全空氣

類集中空調系統的,應關閉回風閥。

5.1.4物表消毒

污染區消毒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進行。廁所、走廊地面、接觸到的生活物品用具等可參照GB19193

進行消毒。公共桌椅、公共門窗把手、公共衛生間及洗手池等公共用品用具物體表面消毒,可用含有效

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消毒。

5.1.5污水處理

5.1.5.1排水管應用不收縮、不燃燒、不起塵材料密封;排水管上的通氣管口必須設高效過濾器或其他

可靠的消毒設備,同時應使通氣口四周的通風良好。排水管上的通氣管口不得接入空調通風系統的排風

管道。

5.1.5.2污水廢水宜進行集中消毒處理;空調冷凝水宜分區集中收集,隨各區污廢水集中處理。污水參

照GB19193、《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要求處理,處理后的水質應符合GB18466。

5.1.5.3臨時設置的洗浴房、盥洗間的廢水不宜直接外排,隨各區污廢水集中后統一處理。

5.1.6廁所衛生

5.1.6.1臨時廁所:觀察隔離者如廁使用臨時廁所,并走另行搭建的專用密閉通道;優先選用泡沫封堵

型移動廁所。廁所數量按照男廁20人/蹲位、女廁10人/蹲位配置,可依據病人實際需求適當增加。廁

所位置應該在場所下風向并盡量遠離餐飲區和供水點。

5.1.6.2臨時廁所中的觀察隔離者糞便等排泄物需要進行投藥消毒或集中無害化處理。安排專人投藥消

毒,1日兩次。

5.1.6.3固定廁所:場所內外的固定廁所僅供身體健康的醫務/工作人員使用。

5.1.6.4所有廁所糞便均需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嚴格管理,嚴禁直接外排。用專門容器收集排泄物,消

毒處理后再排放,消毒方式參照GB19193。

5.1.7垃圾處置

各觀察隔離單元應設置套有醫療廢棄物垃圾袋并加蓋的專用垃圾桶。清潔區生活垃圾放置在專用垃

圾桶內,每日清理或隨時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

毒劑噴灑或澆灑垃圾至完全濕潤,作用30min后送往專門儲存醫療廢物的房間待集中收運處置。

5.2個人衛生防護

5.2.1醫護/工作人員個人防護

5.2.1.1醫護/工作人員防護應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要求加強自我健康防護,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

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

水靴套等。

5.2.1.2工作期間減少交流和聚集。

5.2.1.3注意手衛生

應加強手衛生措施,工作人員隨時進行手衛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

應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5

DB32/T3761.12—2020

5.2.1.4注意身體狀況

在崗期間注意身體狀況,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應及時按規定去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就診,

應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途中和院內就診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5.2.2觀察隔離者個人防護

觀察隔離者之間禁止近距離接觸。日常應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換。盡量減少接觸公共

物品和設施,噴嚏、咳嗽手捂之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5.3日常健康服務管理

5.3.1加強環境衛生管理。確保做好全環節消毒工作,為相關消毒操作人員配備防護服、手套、面罩、

護目鏡、防毒面具以及急救用品。

5.3.2保持食堂衛生,避免供應涼菜。操作臺、各種物表及地面每日必須進行常規清潔,并用含有效氯

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消毒。餐(飲)具清除食物殘渣后,煮沸消毒30min,也

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凈。也可選用一次

性餐具,并集中處理。

5.3.3地面防滑。場所內需注意臨時觀察隔離者防滑;若場所內均未做防滑處理,應鋪設臨時防滑地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DB32/T3761.12—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賓館類臨時醫學觀察與隔離場所....................................................................................................................2

5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類臨時醫學觀察與隔離場所..........................................................................4

I

DB32/T3761.12—202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規范第12部分: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傳染病疫情流行期間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的衛生防護要求

和技術要求,包括場所要求、消毒措施、個人衛生防護和管理要求等。

本部分適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賓館(包括酒店賓館、快捷酒店、培訓中心、療養院等)、

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等改造為用于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其它用于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可參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

GB18466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9193疫源地消毒總則

GB19788食具消毒柜安全和衛生要求

GB50849傳染病醫院建筑設計規范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國務院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衛生部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臨時醫學觀察與隔離場所temporarymedicalobservationandisolationsites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臨時被征用為密切接觸者、特殊人群(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等)醫學觀

察和隔離的場所。

3.2

三區兩通道threefunctionalareasandtwopassages

三區指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兩通道指污染通道和清潔通道。

3.3

污染區contaminatedarea

污染區指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接受隔離、醫學處理,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物品暫存和處理的區域,包括觀察隔離間、處置室、污物間等。

3.4

半污染區(潛在污染區)semi-contaminatedarea(potentiallycontaminatedarea

半污染區指位于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有可能被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

1

DB32/T3761.12—2020

等污染的區域,包括工作/醫務人員的辦公室、診療室,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用后的物品、醫療器械

等處理室、內走廊等。

3.5

清潔區cleanarea

清潔區指不易受到無癥狀、確診/疑似患者血液、體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質污染的區域。包括工作/

醫務人員值班室、儲物間、男女更衣室、浴室、衛生間等。

3.6

終末消毒terminalsterilization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及無癥狀感染者離開有關場所后進行的徹底的消毒處理。

4賓館類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場所

4.1場所要求

4.1.1選址要求

4.1.1.1用于改造為臨時醫學觀察和隔離的賓館(包括酒店賓館、快捷酒店、培訓中心、療養院等)宜

為多層獨棟建筑。應遠離中小學校以及幼兒和老年人聚集的建筑及場所,與其他鄰近建筑有安全的衛生

防護距離。

4.1.1.2選址應避開城市人口稠密區(如學校、住宅區、商業中心等),建議選擇郊區賓館。

4.1.2功能分區

賓館類臨時場所應相對劃分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觀察隔離者通道和醫護人員/工作人員

通道。應設置物理隔離并標識。醫護人員應有穿脫防護服的場所。

4.1.3供水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

4.1.4污、廢水處理

4.1.4.1賓館客房面盆下宜有存水彎。衛生間地漏應有水封。

4.1.4.2集中空調系統的冷凝水應分區集中收集,分體空調的冷凝水宜集中收集或排到衛生間地漏。

4.1.4.3賓館宜設置獨立化糞池和污水排放池;污水在進入市政排水管網前,進行消毒處理,定期投放

含氯消毒劑,消毒1.5h后,總余氯量10mg/L。消毒后污水應當符合GB18466。

4.1.5通風

4.1.5.1室外新風口與排風口應保持一定的間距,新風口應避開冷卻塔、熱泵排風的污染。

4.1.5.2當空調系統為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時,新風系統應按最大新風量24h運行,同時各房間排風不

間斷運行;房間應合理開窗通風。

4.1.5.3當空調系統為全空氣空調系統時,應關閉回風閥,采用全新風運行,室內溫度達不到要求時可

降低送風量,有條件時可提高供水溫度。

4.1.5.4沒有新風系統又不能開窗通風換氣的房間,應停止使用。

4.1.5.5系統運行前,清洗或更換空氣過濾器;清洗空調加熱(表冷)盤管,對空調風管進行消毒滅菌

處理。系統運行中,空氣過濾器等應不定期進行清洗和消毒滅菌,空調房間內的送、回風口應經常擦拭,

2

DB32/T3761.12—2020

室內機(含風機盤管)應定期進行清洗、消毒,空調器凝結水水盤應保持清潔。有條件時系統上應加裝

低阻中效過濾器,并進行壓差監測。

4.2個人衛生防護

4.2.1醫護/工作人員防護

4.2.1.1醫護/工作人員防護應按照傳染病醫院的要求加強自我健康防護,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

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

水靴套等。

4.2.1.2工作期間減少交流和聚集。

4.2.1.3注意手衛生

應加強手衛生措施,工作人員隨時進行手衛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

應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4.2.1.4注意身體狀況

在崗期間注意身體狀況,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應及時按規定去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就診,

應避免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途中和院內就診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4.2.2觀察隔離者個人防護

盡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和設施,噴嚏、咳嗽手捂之后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

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因特殊情況暫時離開觀察隔離房

間,應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4.3管理要求

4.3.1居住要求

觀察隔離者應單間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出入房間。

4.3.2場所消毒

4.3.2.1物體表面消毒

4.3.2.1.1客房應由觀察隔離者自行清潔、消毒。桌面、床頭柜、家具、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可

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噴灑或擦拭。

4.3.2.1.2公共區域應由賓館醫護/工作人員清潔消毒。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

門把手等)、公共衛生間,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進行擦拭。

4.3.2.1.3分體式空調部件應在更換觀察隔離者時清洗消毒。

4.3.2.2餐(飲)具清潔消毒

餐(飲)具清除食物殘渣后,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

的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也可選用一次性餐具,并集中處理。

4.3.2.3觀察隔離者嘔吐物處理

嘔吐物應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澆在吸

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min以上,小心清除干凈。

4.3.2.4終末消毒

當觀察隔離者確定為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確診病例后,房間和物品應按照GB19193進行終末消毒。

3

DB32/T3761.12—2020

4.3.3垃圾

觀察隔離者生活垃圾應當統一收集,按照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的處置應符合《醫療廢物管理條

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

4.3.4室內外環境衛生清潔

4.3.4.1賓館內公共區域應無痰跡和煙頭,樓道內無雜物堆放、無衛生死角,樓梯扶手無灰塵。

4.3.4.2賓館外地面無紙屑、果皮、煙頭、痰跡、污物和積水。垃圾桶整潔、無異味、定時清理;垃圾

房日產日清、無裸露垃圾。

4.3.5日常健康服務管理

4.3.5.1員工健康體檢制度。每日對醫護/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監測,并做好記錄,嚴禁帶

病上崗。醫護/工作人員家中如有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確診病例出現,則應按相關規定進行隔離,嚴禁

上崗。

4.3.5.2餐廳管理。餐廳員工應實行錯峰就餐,實行分餐制。疫情流行期間,餐廳應與廚房完全隔斷,

并應防止餐廳的風流向廚房。

4.3.5.3觀察隔離者就餐。實行送餐制,由服務人員送餐至客房門口。

4.4其他

4.4.1應去除賓館現有地面的軟裝織物,如地毯等。

4.4.2應在賓館設立急救人員、設備和設施。

5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類臨時醫學觀察與隔離場所

5.1場所要求

5.1.1功能分區

5.1.1.1功能分區:室內體育場館、室內展覽館總體按照“三區”(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兩通

道”(污染通道和清潔通道)進行分區運行使用。

5.1.1.2各分區應物理隔離,并設置明顯標識或隔離帶,觀察隔離區應做好床位分區、男女分區,每區

設置的病床位數不應大于50張。床位之間宜間隔1.2m以上,每床位應配置固定式電源插座、被褥、

床頭桌、收納箱、垃圾桶及其他必要的個人生活用品等。

5.1.1.3在場所外圍應設置顯著危險標識或隔離帶。盡量避開高密度居民區、幼兒園、中小學校等城市

人群密集活動區。確實無法避開的下風向少數附近居民可以考慮暫時搬離。

5.1.2供水

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要求。

5.1.3通風換氣

5.1.3.1污染區和半污染區應機械通風加有組織排風;排風應盡量高空排放。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

應開啟空氣凈化消毒裝置。

5.1.3.2污染區和半污染區集中空調系統應使用空氣凈化消毒裝置。有條件時空調機組可設置亞高效過

4

DB32/T3761.12—2020

濾器以上等級的潔凈空調系統;可在回風過濾器、表冷器附近安裝紫外線消毒燈。

5.1.3.3清潔區等小空間可采用自然通風,或分體式空調,或風機盤管加新風類集中空調;使用全空氣

類集中空調系統的,應關閉回風閥。

5.1.4物表消毒

污染區消毒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進行。廁所、走廊地面、接觸到的生活物品用具等可參照GB19193

進行消毒。公共桌椅、公共門窗把手、公共衛生間及洗手池等公共用品用具物體表面消毒,可用含有效

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消毒。

5.1.5污水處理

5.1.5.1排水管應用不收縮、不燃燒、不起塵材料密封;排水管上的通氣管口必須設高效過濾器或其他

可靠的消毒設備,同時應使通氣口四周的通風良好。排水管上的通氣管口不得接入空調通風系統的排風

管道。

5.1.5.2污水廢水宜進行集中消毒處理;空調冷凝水宜分區集中收集,隨各區污廢水集中處理。污水參

照GB19193、《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要求處理,處理后的水質應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