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一、單選題(共35題)1、材料一個地區是否成為干旱區和沙漠,最根本的是由這一區域的降水量決定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如果大的氣候條件不變,沙塵暴或沙漠,是不具有侵略性的,因為自然已經為其劃定了界限,用不著擔心沙漠會逼近北京城。

從環境史的角度看,現在人們已經能搞清楚過去幾千年來中國氣候的變化,以及歷史上沙塵暴的情況,從許多研究著作中,看到了科學家已經能夠列出一個歷史上沙塵暴的發生狀況年表。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沙塵暴是古已有之,是有周期性的。而且今天的沙塵暴并不比過去更猛烈。

沙塵暴之所以古已有之,是因為早在幾千萬年前青藏高原就已隆起,它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溫潤的西南季風,在中亞和我國的西北地區造成大范圍的干旱和荒漠區,這一區域又正處在西風帶上,這些是沙塵暴形成的根本要素,而這些與人類的活動無關。

人類的活動如果正逢氣候變干的周期確實可加劇沙塵暴的強度,因為人類的活動將覆蓋植被的地方變成了裸露的土地,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這一點,就是中國“農牧交錯帶”的北移西進,從黑龍江大興安嶺南端到青海湟水谷地,長逾2000千米,寬200~300千米,年均降水400毫米以下的一條狹長地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北方的“農牧交錯帶”。這一地帶是由森林的草原向典型的草原的過渡帶,但由于人類的活動加劇,使這一狹長的農牧交錯帶北移了大約400~500千米,西進了大約1000千米,這使農牧過渡帶完全進入了只適合進行牧業生產的草原帶,當農業的鐵犁犁開草根盤結的土地,就為沙塵暴提供武器,僅僅在這個意義上才能說人類的活動加劇了沙塵暴。在北移西進的農牧交錯帶上發生的沙漠化和沙塵暴埋城毀地的情況,只能怪人類自己。

按照地理學的自然帶和地域分類規律,處在什么自然帶上,有什么樣的降水和溫度,就只能生長什么樣的植被,這是人類所不能改變的。既然北移西進的農牧交錯帶已經完全進入了典型的草原自然帶,“三北防護林”還能是防護林嗎?似乎改稱“三北防護草原帶”更為妥當,其實,人們應該做的也就是從北移西進的農牧交錯帶退回來。

沙塵暴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自然循環中一個環節。如今,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如,科學家發現沙塵暴能為海洋生物帶來豐富的餌料。來自美國的科學研究表明,沙塵暴加入了全球循環的過程,它為海洋浮游植物帶來了生長必不可少的元素鐵,而海洋浮游植物在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方面竟與陸上的森林等平分秋色,因此,可以說沙塵暴是抵抗全球變暖的“幕后英雄”。

當然,我們不是要美化沙塵暴,我們只是希望客觀地看待自然界的每一種現象。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A、如果北京地區的降水量不變,北京地區永不會被沙漠侵略。B、我們只要避開沙塵暴的活動周期,就可自由砍伐森林。C、如果我們從農牧交錯地帶退回來,那個地區的沙漠有可能好轉。D、盡管沙塵暴有弊有利,但我們還是要盡量減小沙塵暴對人類的危害。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孤立地看待問題,砍伐森林是不會引起沙塵暴,但會帶來其他災害2、下面各句沒有語病,表述準確的一項是()。(1分)A、我黨在幼年時期,我們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于中國革命的認識是何等膚淺,何等貧乏,而現在我們對于這些的認識是豐富得多,深刻得多了。B、能否保持為政清廉,是關系到黨和政府能否取得廣大群眾信任的重大問題。C、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侃侃而談地亂說一通并不能解決問題。D、老張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項“膚淺”“貧乏”與“豐富”“深刻”沒有分別對應;C項“侃侃而談”不妥;D項,是老張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好,還是老張做衣服的手藝比老李的好,有歧義;B項表述沒有語病。3、材料石鐘山記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砼砼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吃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寂坎鏜輅之聲,與向之噌吃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吃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簌坎鏜輅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A、關于石鐘山之所以得名,蘇軾與酈道元看法相近,但描述更為詳盡。至于李渤的看法,蘇軾是嗤之以鼻的。B、本文與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一樣都是因事說理,從月夜乘舟游江悟出一個道理:“事不目見耳聞,就不能臆斷其有無。”C、酈道元記敘得太簡略,一般士大夫不肯冒險夜泊絕壁,漁工水師雖然知道卻說不出來,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沒有流傳下來的緣故。D、本文描寫生動,特別是夜泊絕壁一段,動靜結合,淡淡幾筆便點染出一個陰森逼人的境界。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漁工水師雖然知道卻說不出來”錯。言,指用文字表達。漁工水師雖然知道卻不能寫成文章傳播。4、“焉”作兼詞的一項是()

(1分)A、于是余有嘆焉B、萬鐘于我何加焉C、積土成山,風雨興焉D、且焉置土石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于此5、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1分)A、《老王》選自《楊絳散文》,作者楊絳,江蘇無錫人,作家、翻譯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記》,譯作《唐吉訶德》等。B、《登飛來峰》選自《王荊文公詩箋注》,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紅巖》中,叛徒甫志高假冒共產黨員潛入劉公館,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并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劉思揚識破了他的偽裝,親手將他擊斃。D、《水滸傳》中,林沖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安安分分地盡著自己的職責,一向逆來順受,不敢反抗。直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一回中,他終于爆發了反抗精神,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反抗朝廷的道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C原文故事為:陰歷年三十,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取得了聯系。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意釋放了一些政治犯,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黨員劉思揚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里,一個自稱姓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并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獄“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后,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并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故可知,C項中潛入劉公館的是特務鄭克昌,劉思揚也沒有當場打死特務。鄭克昌后來是余新江等人借敵人之手,除掉的。故選C。6、下列句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1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C、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B項,之(代詞,指代徐公)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1分)A、寒喧、貿然、滄海、心心相印B、連綿、坐落、宣泄、老生常談C、朔漠、蕭瑟、造詣、惹事生非D、雕傷、蟬聯、揖私、出其不意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寒喧”中“喧”應改為“暄”;B全部正確;C“惹事生非”中“事”應改為“是”;D“揖私”中“揖”應改為“緝”;故選B8、對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1分)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擬人)B、玫瑰用刺保衛芬芳,蜜蜂用刺保衛甜蜜。(擬人)C、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比喻)D、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擬人)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A將“金柳”比喻成“新娘”,運用了比喻的修辭,不是擬人。B“玫瑰”與“蜜蜂”都用了“保衛”一詞,將其人格化,使用的是擬人的修辭。C將“潭水”比喻成“天上虹”,運用的是比喻修辭。D“青荇……招搖”,將“青荇”賦予人的動作,運用擬人修辭。故選A。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隊伍________化建設已經有了制度保障。②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________從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為現實。③到半夜,小說終于脫稿了,他________地摸著胡子,長長地松了口氣。

(1分)A、年輕、以至、躊躇滿志B、年青、以致、躊躇滿志C、年輕、以致、自鳴得意D、年青、以至、自鳴得意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A解析①中應選“年輕”。“年輕”指人的歲數不大,有相比較而言之義:他很年輕|我比他年輕|領導班子年輕化;而“年青”則為處于青年時期,不合語境。②中應選“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時間.數量.程度.范圍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導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結果。再說,“躊躇滿志”是中性詞,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鳴得意”是貶義詞,自以為了不起,所以應選A10、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①夜的草原是這么________而安詳。

②四面是________灰黃,沒有一般所謂的生動鮮艷。

③夜幕中,草原在繁星的閃爍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該發生多少動人的情景,但人們卻在________的睡眠中疏忽過去了。

④我們繞過虎山,站在壩橋上,一邊是________的湖水,迎著斜風細雨......(1分)A、幽靜平靜安靜寂靜B、幽靜安靜寧靜寂靜C、寧靜平靜幽靜安靜D、寧靜靜寂安靜平靜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11、《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義必自斃”一語所指斥的對象是()

(1分)A、鄭武公B、武姜C、莊公D、共叔段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鄭伯克段于鄢這個典故出自“左傳”,后來被孔子在“春秋”中提及!“多行不義必自斃”所指的對象就是鄭伯的弟弟共叔段。1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1分)A、他剛考上高中時的精神面貌和現在相比,確實大不相同了。B、見到那么久別的老友,對一個遠方來客是一樁最快樂的事。C、近來,這一帶湖面上荷葉田田,一片淺碧深綠之中,已有了數點嫣紅。D、人們對這部影片的評論,見解犀利,剖析深刻。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A語序不當,改為“他現在的精神面貌和剛上高中時相比”;B主語殘缺,在“來客”后加“來說”;D“見解”與“犀利”搭配不當13、“但得一個并頭蓮”“蝸角虛名”“淚添九曲黃河溢”所用的修辭手法就是()

(1分)A、比喻、夸張、擬人B、比喻、用典、夸張C、夸張、擬人、比喻D、用典、擬人、比喻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修辭手法的辨析。以“并頭蓮”比喻恩愛夫妻,“但得一個并頭蓮”所用修辭手法為比喻。“蝸角虛名”出自宋代蘇軾《滿庭芳》一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所用修辭手法為用典。“淚添九曲黃河溢”意為“眼淚裝進黃河也能溢出來”,所用修辭手法為夸張。14、“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出自()

(1分)A、《小石潭記》B、《論語》C、《師說》D、《誡子書》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師說》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經典語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提出了“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意思是“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15、下列名句的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1分)A、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B、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C、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D、艱難苦恨煩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本題采用客觀選擇題的方式進行考查,考生要關注重點字詞。A項,要注意“悟”“已”“諫”;B項,要注意“銷”;C項,要注意“洲”;D項,“艱難苦恨煩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中“煩”錯誤,應為“繁”。故選D。16、根據原文選擇正確句子:不著一字,________。

(1分)A、不止不行B、言之無文C、盡得風流D、行高于人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這是出自于唐朝司空圖所著的《詩品二十四則·含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沈浮。如淥滿酒,花時返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17、下列句子中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1分)A、往者不可鑒,來者猶可追。B、過而不改,是謂過矣。C、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D、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人。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古代名句識記和正確書寫。往者不可鑒,來者猶可追。A“鑒”應為“諫”;C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宏”應為“弘”;D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人“人”應為“仁”。18、材料宣紙——中華文化中的瑰寶

韓作榮

“宣紙”作為紙張名詞的出現,始于唐代。其時嗜畫成癖的大理寺卿張彥遠在他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第一次提及,所指應是宣州宣城郡所產的貢紙。這是以產地為名的宣紙的由來說。

宣紙的制造始于何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東晉說、唐代說、宋代說、清代說各不相同,《中國宣紙史》著者曹天生認為,宣紙創始于元明之際,成熟于明代中期。曹氏的依據,出于《小嶺曹氏宗譜》對宣紙生產的記載,以及明宣德年間所制造的皇室監制的加工紙——陳清款宣紙,即為青檀皮所制的真正的宣紙,其質量為其他種類紙所難以比擬,與宣德爐、宣德窯一樣,被稱之為“宣德紙”,這是宣紙的另一種命名方式。

宣紙與其他種類紙張之別,首在用料,即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沙田稻草為主要配料,在特定的地理環境、特定的水質、藥料,并使用特殊手工技藝而造出的宣紙,方能成為真宣。曹氏有據可查的推論有其道理,但也有疑問。如果說晉代便有楮皮紙、麻紙、竹紙等類似于宣紙的紙張誕生,其時所造之紙尚有新疆樓蘭出土的“羅布淖爾紙”,甘肅武威出土的“旱灘坡紙”,以及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的“魏晉時紙”,當然還有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中期的灞橋紙、馬圈灣紙、居延紙等等,這些用不同原料造就的紙可謂年代久遠,而最適于造紙并造出上好宣紙的青檀皮是久已有之的植物,為什么到明代才有人用來造紙?如果說宣紙是唯一以青檀皮為原料作為標志,那么,唐代的宣州貢紙是否均為青檀皮所造?其中是否有青檀皮紙?若有,則該是早年的真宣了。如果以小嶺制造宣紙的寫于宋元之交的《曹氏宗譜》作為宣紙創始的依據,恐怕有割斷歷史之嫌,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最佳宣紙即曹氏宣紙的創始期,而未見記載的或已難以查考的事物,并不等于不存在。在我看來,宣紙的創始期只能存疑,尚難以有令人信服的定論。

宣紙制造所用為檀皮的韌皮纖維,纖維長度在一點七至三點七毫米之間,且百分之八十的纖維長度十分接近,因而成紙勻度好。電子顯微鏡下,人們發現其纖維細胞壁分布諸多細密且均勻的皺紋,與纖維長軸向平行,故宣紙著墨時,易留住筆痕、墨跡,淡墨與水會沿著皺紋溝槽向外逐步滲擴,形成不同層次;重筆時又自然分界,互不溶混,造成主體感;再加上規整的檀皮長纖維與草漿短纖維均勻交織,使水墨擴散均勻,無鋸齒形輻射狀態,正是這樣的特征,鑒定了宣紙為中國書畫的最佳用紙。在觀賞一些中國畫時,那種濃淡相宜,滿紙云煙水汽,這是宣紙留住了水墨,漬滲暈染,生成空濛縹緲、淋漓盡致的氣韻與妙境。真宣所用青檀,以涇縣的皮質最好,且生在山石崎嶇傾仄之間者,方為佳料。

宣紙所用的青檀皮以兩年生嫩枝的韌皮為最佳;所用的稻草以涇縣安吳地區的沙田稻草為最佳。纖維長而韌的皮料與纖維短而粗的棉料按不同配比制漿,皮料為骨,草料為肉,取長補短,兼堅韌柔軟于一身,方制成最佳的真宣。

無論是皮料和草料,其制作都是去粗取精,去雜蕪留純白,由生硬而達熟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多由手工在緩慢的時間里完成。

宣紙的制造,于青檀皮和稻草的紙漿中,還需摻入楊桃藤(即獼猴桃)的汁液,被俗稱為紙藥、滑水。楊桃藤汁是紙漿中的懸浮劑,能使纖維均勻地懸浮于水中,讓撈出的紙厚薄一致,結構緊密。另外,使紙漿的黏度增強,便于操作,還能讓紙漿在竹簾上滑動的速度增加,并能讓撈出的濕紙一張張疊放,像一板厚厚的水豆腐,進瀝干再加浸潤后再分張焙曬。

自然,宣紙的制造是離不開水的,涇縣的泉水清醇潔凈,渾濁度為零,四季長流,水的硬度低,水溫低,故能使宣紙不惹灰塵,潔白度高,并能延長紙的壽命。所謂紙之“似玉雪者,水色所為也”。看來,真宣之所以在涇縣的制造達到極致,是因其得天獨厚,皖南山區特有的最佳青檀和稻草,純凈的泉水,適宜的氣候,吸納天地之靈氣,承受日月之精華,加之人的聰明才智,安能不出絕無僅有的真宣!

宣紙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其特性與中國書畫藝術相得益彰。與其他紙張相比,其抗蠹蟲蝕蛀的能力強,據檢測,其生存壽命超過一千零五十年,被稱之為千年壽紙。

(選自2009年1月22日《人民日報》)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1分)A、宣紙是因宣州宣城產地和明代宣德年間所造的時間而得名,但在命名時間問題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B、以寫于宋元之交的記載小嶺制造宣紙的《曹氏宗譜》作為宣紙創始的依據,并不等于此前未見記載或難以查考的最佳宣紙創始期就不存在。C、青檀皮因整個纖維長度十分接近而成紙勻度十分好,決定了宣紙成為中國書畫濃淡相宜、滿紙云煙水汽的最佳用紙。D、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主要原料青檀皮的質量,再加上宣紙選料的講究,從而使宣紙成為絕無僅有的真宣。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A“在命名時間問題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說法錯誤,人們懷疑的是“宣紙創始時期”。C“整個纖維長度”說法錯誤,應是80%。D“成為絕無僅有的真宣”條件眾多,此說法以偏概全。19、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1分)A、環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B、彤管有葦,說懌女美。(《靜女》)C、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名篇名句背誦默寫能力。A“環顧望舊鄉”的“環”應為“還”。B“彤管有葦”的“葦”應為“煒”。D“期間旦暮聞何物”的“期”應為“其”。故選C。20、材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選自《出師表》)下列句子中括號的“之”與“敗軍之際”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1分)A、咨臣以當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隸人(之)手D、永(之)人爭奔走焉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21、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1分)A、《詩經》對我們而言是一個謎,可是,它實在是太美了,使我們在“處心積慮”地解謎失敗之后,仍然對它戀戀不舍。B、雖然監管部門開展了專項整治活動,但一些網絡訂餐平臺被查處后“洗心革面”重新上線,讓廣大消費者防不勝防。C、文藝工作者應該以“德藝雙馨”為目標,提高自己的學養和涵養,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升作品的精神境界。D、不能從門縫里看人,我們要學會欣賞他人,為別人鼓掌,一個人不可能“別無長物”,總有值得我們肯定的閃光之處。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A項,處心積慮:長期謀劃要干某件事,形容用盡心思地謀劃。多含貶義。語境是褒義,所以使用錯誤。B項,洗心革面:清除壞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自新。結合語境一些網絡訂餐平臺“重新上線,讓廣大消費者防不勝防”可知,一些網絡訂餐平臺并沒有徹底改過自新。改成“改頭換面”。C項,德藝雙馨:形容一個人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指從事藝術的人。結合語境,正確。D項,別無長物:意思是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不合語境,錯誤。故選C。22、下列詩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1分)A、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B、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裝鏡臺。D、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題干是“下列詩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本題考查名篇名句的識記能力。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A項,“海上明月共潮升”的“升”應改為“生”。B項,“江流婉轉繞芳甸”的“婉”應改為“宛”。C項,“應照離人裝鏡臺”中的“裝”應改為“妝”。23、煩惱___在他的心頭。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1分)A、繚繞B、環繞C、縈繞D、纏繞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繚繞:回環旋轉。縈繞:盤旋往復。語境是情緒盤旋,應用“縈繞”。24、材料深海載人潛水器

人類一直懷著“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夢想,深海載人潛水器正是人類探索深海奧秘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完成多種復雜任務,包括通過攝像、照相對海底資源進行勘察、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檢測等。深海潛水器,特別是深海載人潛水器,是海洋開發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其水平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材料、控制、海洋學等領域的綜合科技實力。

2011年7月26日,中國研制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成功潛至海面以下5057米,期間獲得了大量的視像資料和近底微地形地貌測量數據,檢驗了潛水器在大深度環境下的各項功能指標與作業性能,這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載人深潛技術的全球先進國家之列。在中國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

深海載人潛水器與潛艇的主要技術區別是,深海潛水器不是完全自主運行的。必須依靠母船補充能量和空氣,每次海試結束后都會被回收到母船上,而不是在海中獨立行駛。深海潛水器和潛艇的下潛方法相同,都是向空氣艙中注入海水,但上浮的方法則不同。潛艇上浮時,會使用壓縮空氣把空氣艙中的海水逼出去。而深海潛水器由于下潛深、環境壓力大,壓縮空氣不足以逼出空氣艙中的海水。從技術角度上說,保證潛水器和潛航員安全問題的關鍵就是要處理好重量與浮力的關系。深海潛水器采用拋棄壓載鐵的方法實現上浮。深海載人潛水器一般是通過電磁鐵控制壓載鐵,所以萬一深海載人潛水器失去動力,電磁鐵失效,壓載鐵會在重力作用下自動脫離潛水器,使潛水器上浮。如“蛟龍”號在安全方面的設計不僅包括扔掉所攜帶的壓載鐵,還包括拋棄蓄電池箱和采樣籃等重物,報警系統還可以發射浮標到海面,尋求母船救援。

當然,對深潛來說,巨大的水壓,不僅考驗著潛水器的耐壓能力,也是對潛航員身心的雙重考驗。茫茫漆黑的海底,狹小擁擠的空間,陰冷潮濕的環境,不可預測的危險,長時間深處其中讓人倍感壓抑、煩躁,在5000米級的試驗中,潛航員要在水下連續工作6—8小時,心理考驗可想而知。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載人潛水器已經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學家兩次乘坐和平號,在大西洋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熱液礦體。1994年俄國科學家在大西洋水域熱液場探測時,發現了多種熱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蝦類、貽貝類、鰻類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質研究方面,日本科學家在日本海溝6200米深的斜坡上發現了一條地震斷層懸崖。在軍事上,載人潛水器可以直接為建設海底軍事基地服務,還可以直接參與現代水雷戰,完成潛艇救生和水下撈救等任務。

(摘自2011年8月《新華日報》,有刪改)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項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A、深海載人潛水器體積較小,也不可能設置潛艇那樣的艇員生活設施,所以對潛航員身體狀況和心理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蛟龍”號潛水深,要承受巨大海水壓力,所以對表面材料的抗壓性和密封性都要求很高。C、“蛟龍”號在安全方面的設計,關鍵就是要有足夠的浮力,扔掉所攜帶的壓載鐵、拋棄蓄電池箱和采樣籃等重物、發射浮標到海面尋求母船救援等,就是出于這個考慮。D、海底礦產資源豐富,“蛟龍”號深潛成功,意味著為探索我國豐富而未知的深海資源,進行深海地質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發射浮標到海面尋求母船救援”與浮力無關。)25、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是()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1分)A、排比B、反問C、比喻D、設問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修辭手法的能力。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反問句表面看來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反問的形式比一般的陳述句語氣更加強烈,更能引起人們的深思與反思。26、他占有,挑選。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得“平民化”,只要有養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拿來主義》的作者是()

(1分)A、老舍B、巴金C、魯迅,D、舒婷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拿來主義》是現代文學家魯迅通過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表現一種抨擊時政、挑戰強權的思想,一種論析文化、洞悉歷史的膽識的雜文。27、下列詞語中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1分)A、洗濯(zhuó)、雄雌(chí)、頭暈目眩(xuàn)、獲益匪(fěi)淺B、嫉(jí)妒、枯涸(hé)、相形見絀(zhuō)、面面相覷(qù)C、祈(qí)禱、瑣屑(xuè)、鍥(qì)而不舍、風雪載(zài)途D、虐(nüè)殺、貯(zhù)蓄、怒不可遏(è)、怡(yí)然自得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A雄雌cí;B相形見絀chù;C瑣屑xiè、鍥而不舍qièérbùshě28、誦讀古詩文后,同學們對文學和文化常識做了如下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1分)A、《詩經》收錄了我國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關雎》和《蒹葭》選自“雅”。B、古時女子滿18歲就將頭發梳起來,用笄固定住,稱為及笄。古代男子20歲時舉行加冠禮,表示已經成人。C、小華生肖屬雞,姐姐大他三歲,姐姐過生日,小華可以為姐姐選一幅與她生肖有關的藏羚羊油畫作禮物。D、《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現存七篇。其文章以雄辯著稱,大量使用排比句,氣勢非凡。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A表述不正確。《關雎》和《蒹葭》選自“風”,而非“雅”,故不正確;B表述不正確。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而非“18歲”,故不正確;C表述不正確。姐姐大他三歲應屬馬,而非屬“羊”,故不正確;故選D。29、下列詞語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1分)A、卓越(zhuó)

曠遠(kuàng)

萌發(míng)B、校對(xiào)

博學(bó)

軒昂(xuān)C、澄清(chéng)

束縛(sù)

伶俐(líng)D、創意(chuàng)縈繞(yíng)

修葺(qì)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D解析A.萌發(míng)——méng;B.校對(xiào)——jiào;C.束縛(sù)

——shù;故選D。30、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1分)A、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兩人被后人合稱為“小李杜”。B、《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C、《哈姆雷特》是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D、《史記》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A“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B詩經是現實主義D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左傳》31、對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1分)A、他留著濃黑的胡須,目光明亮,滿頭是倔強得一簇簇直豎起來的頭發,仿佛處處在告白他與現實社會的不調和。(夸張、比喻)B、像花而又不像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比喻)C、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引用)D、兩粥一飯,十二小時的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血肉造成的“機器”,終究和鋼鐵造成的不同;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限,能夠做滿三年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般的彎,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比喻、借代、反復、排比)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A項是夸張和擬人;B項沒有修辭,是調動各種感覺器官來感受景物;D項運用了排比、比喻、反復。3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北京市政府對城市建設布局做出了_________,在2008前將每年增加800萬平方米的綠地。②發言人當即表示,中國中央政府愿意與臺灣當局早日接觸,在一個中國的_________,什么問題都可以談。③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______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的認識偏離事實。

(1分)A、計劃、基礎上、導致B、規劃、前提下、引導C、規劃、前提下、導致D、計劃、基礎上、引導正確答案選項:參考答案:C解析①計劃:工作或行動以前預先擬定的具體內容和步驟。規劃: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規劃:一般更多用于比較全面、長期和重大,而且相對說比較綜合、立體和形象的工作計劃。②前提:事物發生或發展的先決條件。基礎:事物發展的根本或起點。“什么問題都可以談”是以“一個中國”作為“先決條件”。③引導:帶著人向某個目標行動。導致:引起。日本政府批準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有“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的認識偏離事實”這一后果,故用“導致”。33、材料綠色能源背后隱藏環境風險

當新能源被冠以綠色頭銜時,我們以為只要使用它們,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源,以及經歷巨變而煥發新生的經濟就將呈現在我們面前。然而事情絕非如此簡單。

首先,生物能源的擴張可能對日益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產生進一步的壓力。能源作物與糧食作物存在爭地搶水風險。按照目前的生產條件,大約需要2500升的水才能生產1升的液態生物能源,而同樣數量的水所能生產的糧食卻可滿足一個人的日均食物需求。由于第二代生物燃料以麥稈、草和木材等為主要原料,導致速生樹種大量種植,對物種多樣的天然生態森林造成破壞——棕櫚油就是“典范”:1986年隨后的20年間,印尼棕櫚樹種植面積增長近10倍,但自1990年起,印尼有2800萬公頃雨林遭到破壞。對生物燃料的渴求甚至會加劇人類的不平等狀況,如土地所有權的進一步集中、小農和依賴森林生存的人們流離失所;糧價將繼續飆升,使如中國這樣的糧食進口大國愈陷被動。

不僅如此,作物的種植、能源的提煉和運輸也需要能源,而生物能源生產全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并不一定比化石燃料少。

實際上,關于綠色能源的爭議并非只針對生物能源。

備受爭議的還有國內近來風波不斷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去年9月,因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不當堆放含氟固體廢料,一場暴雨后,附近河水中氟離子超標9倍,造成河道大量魚類死亡。事實上,生產一塊1mx1.5m的太陽能板必須能耗超過40公斤煤。同時,作為光伏產業基礎材料的多晶硅本身即屬于高能耗、高污染產品,從生產工業硅到太陽能電池全過程綜合電耗約220萬千瓦時/兆瓦,而且多晶硅生產的副產物四氯化硅如處理不當也將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此外,光伏系統所使用的蓄電池所舍有的鉛、鎘、硫酸等有毒物質都可能對土壤、地下水等造成污染,而這也正是電動摩托和電動汽車大發展后可能對環境帶來的深遠傷害。

其實,即便被廣泛認為百分百“綠色”的水電和風能,給環境帶來的污染破壞也不容忽視。

2010年12月,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凌江表示“水電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火電造成的污染更嚴重。”單是因電站的修建導致的水質污染、沼氣排放、生態多樣性危機、濕地消失、泥沙淤積、地震威脅等接踵而至的環保問題似乎已經足夠將水電擠出清潔能源的行列,尚還不包括龐大的移民安置費用及部分跨省外遷移民因移致貧及產生的理疾惠等社會問題。

與此同時,風力發電在大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