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間美術本土性教育資源調查摘要:北鎮滿族民間剪紙作為東北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滿族原始文化的一種傳承。作為北鎮滿族剪紙傳承人之一,汪秀霞的剪紙風格獨樹一幟。她“剪隨心動”,創作的剪紙樸素而不失莊嚴,簡約而不失內涵,意象而不失形象。在她早期的剪紙藝術中有“柳樹媽媽”“蛇神”“羽神”等形象和主題,體現了薩滿多神崇拜在民間美術創作中的深刻影響。而近期的現實主義題材,則體現了她對當下社會生活的關注。汪秀霞還積極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推廣剪紙藝術,把自己的創作方法和風格轉化為教學內容,促進了剪紙藝術的傳承。關鍵詞:滿族剪紙;汪秀霞;薩滿;教學資源一、汪秀霞滿族剪紙傳承及發展汪秀霞從小就接觸剪紙,她的剪紙題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民俗生活題材,一類為神話題材。其中,神話題材是汪秀霞早期剪紙藝術的核心,民俗生活題材是近期著力打造的系列力作。2007年,汪秀霞成為國家級傳承人,在此之前,她就已經剪出了許多形態各異、特色鮮明的神仙形象,比如“柳樹媽媽”“山神”“雷神”“財神”等,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一)對薩滿文化的傳承汪秀霞對薩滿神話故事的傳承是通過老一輩人的言傳和自己夢境得來的。她從小就跟著母親一邊聽故事一邊剪紙,聽著故事,想象著故事里主人公的形象,用手上的剪刀剪出心中所想的形象。據她口述,小時候家庭遭到變故,她通過自己夢境中的一位老奶奶的指引重新堅持了自己的信仰,從那時開始,她剪的神仙更富有神秘色彩,形象更加鮮活。薩滿文化體現了先民對自然的崇拜和敬畏,祭祀活動成為先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祭祀涉及對太陽、雨神、人類生殖繁衍等多方面的崇拜。在眾多人看來,汪秀霞剪刀下神的形象符合他們心中神的審美取向,大家認為這就是神的形象。尤其是她剪刀下的“柳樹媽媽”,之前“柳樹媽媽”的形象并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是汪秀霞定義了“柳樹媽媽”的形象。汪秀霞對于這種原始生態剪紙的傳承最直接、最準確,觀賞者很容易感同身受,并從中感受到對薩滿神的崇拜與期待。(二)對薩滿剪紙藝術發展的促進汪秀霞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后,對于滿族剪紙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她將滿族剪紙這個民間瑰寶推向了全世界,她本人也在剪紙的過程中不斷地突破自己,創新性創作。汪秀霞剪紙藝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嬤嬤人”為母題的現代化拓展方面。她以傳統“嬤嬤人”形象為基礎,發揮其造型自由的優勢,進行了大量的現代人物創作,進而將這一古老題材所蘊含的形式觀念融入現代生活的感受,實現了創作的轉型。在剪紙藝術的傳承方面,她不但全身心地把自己知道的滿族剪紙與薩滿文化教給自己的孫女,而且還廣泛地在學校、文化館等多地開展現場教學指導。二、汪秀霞滿族剪紙藝術特色滿族剪紙相較于我國其他地區的剪紙藝術,更強調實用性,作品通常被用作祭祀道具使用。汪秀霞的剪紙雖然也具有這些實用性的特征,但她更強調作品的原始本質中的審美特質,而且這一特質已經成為她的主觀追求。縱觀汪秀霞剪紙的發展,不同時期的剪紙作品,承載了她本人對每個時期生活特征的把握。(一)意象的人物造型在汪秀霞近期的剪紙作品中可以發現,她的作品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但其語言又明顯地高于現實形態。簡單的一張紙通過她的剪裁,天地盡顯,意象的主體造型貼切地表現出藝術形象中客觀與主觀的統一。剪紙如同中國繪畫,注重寫意、表現、意象,氣韻生動是其旨歸。作為民間剪紙藝術家,汪秀霞雖然沒有受過專門的藝術創作訓練,但是從她的作品中不難發現,她對于中國的審美意識有著準確的判斷和主觀的追求,同時,她不拘泥成法的高超特質也盡顯無余。以作品《濟公》為例,作品尺寸不大,長寬不超過13厘米,但是從整個作品的造型和形式感上看,無處不體現著夸張、表現的意象之美。這件作品雖然不是傳統的薩滿嬤嬤人形象,但是從她的入剪方式,剪痕和簡潔的造型方式看,她還是秉持著自己剪傳統嬤嬤人的基本規律。人物眼睛的變化,從之前的無眼珠到現在的有眼珠,以及陰刻陽刻的節奏把握,都脫離不了薩滿文化豪放包容性對她的影響。毫無疑問,這件作品是屬于當下的,是傳統滿族剪紙中所沒有的,是汪秀霞把傳統剪紙的方式成功地轉換成為一種深具傳統美學內涵的當代藝術。(二)神秘氛圍的營造汪秀霞剪紙的風格、內涵一直在求新求變,題材、內容也豐富多樣,因此,尋找作品中的共性因素,總結其特點則更為重要。她對各類題材進行創作表達時,總是呈現出豐富的戲劇性內容。除了透露著主題戲劇性的故事情節之外,她還賦予自己作品一種或神秘、或惶恐、或崇拜的精神內涵。這種表達也正是源自她對于薩滿文化深厚底蘊的理解和特殊的個人經歷。正因如此,人們對于她作品的學多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汪秀霞剪紙作品的神秘屬性,主要源于對本土薩滿文化中神的故事的創造性解讀和獨特發揮。比如作品《薩滿出馬》[1],據汪秀霞本人口述,“薩滿出馬”只是一個名稱,其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只要達到那種意境,能表現出是薩滿出馬的場景就可以了。例如,“薩滿有騎雞‘出馬’的,有駕鳳‘出馬’的,還有騎牛、騎馬、騎豬、騎龍……出馬的,但薩滿這些坐騎,只不過是像雞、像鳳、像龍和像驢、牛、豬而已,其實剪紙圖像中,他們都是被變形了的”[1](85)。可見,《薩滿出馬》是對薩滿祭祀之前動作的記錄。在汪秀霞眾多《薩滿出馬》剪紙作品中,她的畫面形式比較統一,大多處于騎行狀態,但騎行動作卻不像正常人騎行那么規矩。薩滿手持祭祀物件雙手高舉,一手指向前方,似乎在著急指揮坐騎去向某個地方,另一只手指向身后,從整體畫面來看,像是在坐騎身上就已經開始祭祀活動。這一系列的薩滿形象造型規律依然與“正面律”的創作規律相同,薩滿臉部造型略有夸張,但是對眼睛的刻畫只是簡單的兩刀陽刻。一刀眉毛,一刀眼睛,就將薩滿跳大神時篤定堅毅的眼神刻畫出來。這種眼神與薩滿的手舞足蹈的動作配合,似乎讓人更加相信薩滿是有通天曉地的能力。僅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創造的作品,就能讓觀看者感受如此之多,這不單單是汪秀霞個人剪紙技藝的純熟,更多的是她的閱歷的豐富以及對薩滿文化神秘感的尊崇。(三)原始性與生活的融合原始藝術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包容量大,表現方式簡單直接,所以當代許多藝術家都在作品中追求原始性的出現。他們追求的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條件下探尋新的原始藝術的表現方式。查閱汪秀霞多年來的剪紙作品,她也在原始基礎上不斷地求新創新。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發展,原始藝術是最具力量的一種藝術表達,原始壁畫、石刻等這些藝術品的表現力,因為沒有過多的裝飾性的存在,所以表現的內容更純粹,更能直擊人的內心深處。但是,每個時代創造的藝術品各有不同,我們不能因為原始藝術的純粹的力量就忽略其后出現的藝術。誠如汪秀霞剪紙,就是把個人情感介入客觀事物進行的藝術的再創作。在這里提到的情感,并非日常的喜怒哀樂,而是在藝術家內心深處對某一事物一時產生的情愫,是靈感,抑或是對某一事物瞬間產生的敬仰之情。汪秀霞在教授剪紙方法時,除了講故事教技法以外,口中還時常念叨“剪隨心動”,并且經常在剪的過程中會靈光一閃,別出心裁地剪出新東西,這就是她的“心”。她的“心”是一種長期積累的藝術創作習慣,不是一時的情緒。這種內心情感的爆發,正是她在日常生活中長期堅持信仰,并耳濡目染的一種結果。汪秀霞的滿族剪紙不單單是藝術傳承,更有對現實生活的融合。在她看來,滿族剪紙一方面要滿足對神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還要讓更多的人接受這種藝術形式,所以,她的作品時常表現出現代與原始相交融的畫面形式。她的剪紙形象無論是嬤嬤人還是神仙鬼怪,都有一個特點———大鼻子(她親口說的)。起初只是覺得就是單純地想增加辨識度,與別人的滿族剪紙做區分,但是后來發現,她的老伴就是大鼻子。而且炕頭墻上的一幅山神像(一次即興創作的作品),仔細琢磨,也好像跟她老伴有七八分相似,大鼻子特征很明顯,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藝術來源于生活。一件藝術品的創造需要的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汪秀霞懷揣著對薩滿文化的敬畏之情,尋找身邊的事物與之結合并創作,具備了藝術家的素質。另外,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有幸看到汪秀霞剪的二百多張嬤嬤人,其形態各異,有的是完全抽象的創作,有的是神話題材,還有生活民俗類的題材。汪秀霞保持著滿族剪紙原始的形態,簡單且精準到位,沒有過多的裝飾性語言的出現。與她早期作品相比發現,她越來越注重身邊的生活細節。比如近期的《卷發女孩》,就將現實生活中的現代女性的特征———卷發、露臍裝、裙子,融合到了嬤嬤人的形象當中。又比如《熊大圖》,直接將國產動漫《熊出沒》中熊的形象用自己的符號語言表現出來,簡單的幾刀陽刻陰刻的組合,就將熊大的動態展現得淋漓盡致。汪秀霞通過她的作品,結合個人特有的藝術符號表達方式,將更多生活中的東西融入剪紙藝術,讓更多人了解滿族剪紙,接受滿族剪紙。三、民間剪紙進校園和教學資源內涵的轉化汪秀霞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一直致力于滿族剪紙的傳承與發展。一方面,她定期到北鎮中小學現場授課,參與北鎮中小學特色剪紙教材的編著,為滿族剪紙規范化教學獻計獻策;另一方面,她大量參與社會宣傳和文化推廣活動,為剪紙藝術普及奔走各地。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滿族剪紙藝術,它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不可估量。汪秀霞對滿足剪紙規范傳承寄予厚望,希望滿族剪紙更加普及化,讓大眾更加了解并喜歡它。“為了傳承滿族剪紙藝術,北鎮市從2006年起,就啟動了滿族剪紙進校園活動,至今北鎮滿族剪紙已陸續走進了47所小學、25所中學。”[2][]汪秀霞的剪紙藝術作為北鎮剪紙的代表形態已經進入課本教材,她剪紙中特有的題材類型也被作為典型和范本成為教學中的示范內容。汪秀霞主動教授剪紙文化與技法,只要有人愿意了解滿族剪紙,只要有人想跟她學剪紙,她都會很開心地教他們。在家族傳承方面,她注重對子女尤其是孫輩的影響,她的孫女王雪嬌從小就跟隨她學習剪紙,已經成為北鎮滿族剪紙藝術新一代傳承人中的代表。汪秀霞剪紙教學注重滿族文化與剪紙藝術的獨特內涵的傳授。汪秀霞的生活歷經坎坷,她的剪紙作品也是她強大精神的一種高度集中的體現。汪秀霞在教學時會時不時地提到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們了解自己是通過何種感受力才能剪出這樣的作品,讓學生感同身受,更快地掌握剪紙精神的內涵,從而“得其形而又得其神”。其次,汪秀霞的剪紙大多剪的都是“薩滿神”,她的作品是薩滿文化的集中體現,所以,要想深如學習滿族剪紙,還必須了解薩滿文化。于是,她在教學時還連同薩滿文化中的神話故事的講授,以便讓學生了解薩滿文化中神形象的來由和特征,從而對剪紙形象的形成與表達有一定的幫助。汪秀霞的剪紙技藝精湛,精神表達自信,她教學的剪紙形象從傳統嬤嬤人一度轉化到具有個人符號特征和當代社會特征的嬤嬤人,并且能對所剪形象來源自信滿滿。汪秀霞的這種文化自信給予學習滿族剪紙的學生很大的鼓勵。汪秀霞一般都是言傳身教,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她經常先自己剪樣,同時詳細講解剪紙形象的來由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剪。在程序上,她強調從頭開始,講究謀篇布局,無論紙張大小,她都有自己的一套熟練的方法。她還注重形象、動作及其象征意義的教授。比如,從人物形象看,人物的手一般都是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這似乎在指天指地,表示人生活在天地庇佑的人間。她的教學方法既來源于個人經驗,也來源于她在傳承過程中對教學的獨特思考,她的創作方法不是刻意的,而是靈活多變的。汪秀霞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她渴望對剪紙藝術的傳承發展,體現了她濃厚的文化情感,以及藝術本身的廣博的精神內涵。結語傳統北鎮滿族剪紙的實用性特質,造就了其形象簡約概括的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哈薩克語中的傳統民間通信詞匯論文
- 2025-2030中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香料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飲料包裝行業市場深度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食物冷凍柜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倉儲物流數據分析與挖掘-全面剖析
- 海洋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全面剖析
- 2025-2030中國面團加工設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非奶制品奶精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露酒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WOW單機副本傳送坐標
- (完整版)《計算機控制系統》課后題答案-劉建昌等科學出版社
- 頸部斷面與影像解剖ppt課件精選
- Q∕SY 05175-2019 原油管道運行與控制原則
- 汽車收音機天線的參數
- 供配電系統畢業設計
- 《藝術學概論考研》課件藝概緒論
- 工廠致全體員工一份感謝信
-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高校中層領導干部( 54頁)
- 中職一年級數學課外活動趣味數學基礎知識競賽課件(必答+選答+風險題含倒計時PPT)
- 工藝評審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