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特斯拉_第1頁
尼古拉·特斯拉_第2頁
尼古拉·特斯拉_第3頁
尼古拉·特斯拉_第4頁
尼古拉·特斯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和未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并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

在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

他的多項相關的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早年時期特斯拉在克羅地亞的卡爾洛瓦茨上學,并在1875年奧地利的格拉茨科技大學修讀電機工程。至少有兩份資料說明他在格拉茨大學得到學士學位。然而他的學校卻宣稱他從來沒有獲得過學位,他在大學一年級只上了第一學期的課,并且在那期間已經不聽課了。另一些人稱他因交不起第一學期的學費而被迫退學了。據他大學室友所說,特斯拉沒有畢業。在1878年,他離開格拉茨并且與家里斷絕了所有的聯系,而去了斯洛文尼亞的馬里博爾,在那里他首次被聘為助理工程師持續了一年。在這期間他患上了神經衰弱。他的父親一直勸他回到布拉格大學的查爾斯-費迪南德大學分校,于是他于1880年到那里讀了夏季學期。然而當他父親死后,特斯拉僅僅只在那里讀完了一個學期,就離開了大學。人物生平1856年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羅地亞斯米灣村一個塞族家庭,父母都是塞爾維亞人,他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四。1862年時他的家庭移居到戈斯皮奇。1883年,特斯拉進入斯特拉斯堡的愛迪生大陸公司,實現了自己當一名工程師的愿望,并成功設計出第一臺感應電機模型。次年,他前往美國愛迪生實驗室工作,從此留在美國并加入美國國籍。>1884年,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來到了紐約,開始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除了前雇主查爾斯·巴奇勒所寫的推薦函外,他幾乎是一無所有。這封信是寫給托馬斯·愛迪生的,信中提到:“我知道有兩個偉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就是這個年輕人了。”愛迪生雇用了特斯拉,安排他在愛迪生機械公司工作。特斯拉開始為愛迪生進行簡單的電器設計,他進步很快,不久以后就可以解決了公司一些非常難的問題了。特斯拉完全負責了愛迪生公司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1886年特斯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負責安裝特斯拉設計的弧光照明系統,并且設計了發電機的電力系統整流器,該設計是特斯拉取得的第一個專利。1891年特斯拉取得了特斯拉線圈的專利。同年的7月30號,特斯拉成為美國公民。他告訴他的朋友們,他珍惜這個國籍勝過珍惜他的很多科學發明。[7]1892年到1894年之間,特斯拉擔任美國電力工程師協會(IEEE的前身)的副主席。1893年,西屋公司競拍得在芝加哥舉行的哥倫布博覽會的用交流電照明的工程,這是在交流電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屋公司和特斯拉希望借此機會向美國民眾展示交流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贏得著名的19世紀80年代的“電流之戰”及在1894年成功進行短波無線通信試驗之后,特斯拉被認為是當時美國最偉大的電機工程師之一。他的許多發現被認為是具有開創性的,是電機工程學的先驅。在美國電機工程史上,即便到了21世紀,特斯拉的名聲依然能媲美其他最為成功最偉大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發明家、科學家。1891年,特斯拉在成功試驗了把電力以無線能量傳輸的形式送到了目標用電器之后,致力于商業化的洲際電力無線輸送,并且以此設想建造了半成品——沃登克里弗塔。>主要成就一位偉大得不可思議卻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高頻率”交流發電機第一臺無線電發射機人造閃電交流電專利權“高頻率”交流發電機1891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取得了“高頻率”(15,000赫茲)交流發電機的專利在19世紀80年代末,愛迪生推廣用直流電來提供電力分配比特斯拉與威斯汀豪斯所推廣的交流電來比,更有效果,因此特斯拉與愛迪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競爭對手。直到特斯拉發明了異步電動機,交流電遠距離高壓傳輸的優點也就體現出來,同時也解決了機器不能用上交流電的問題。尼古拉·特斯拉雖然不是交流電發動機的最早發明者,但其繼承于前人的開發對交流電應用的推廣起了杰出的貢獻。1886年,特斯拉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特斯拉電燈與電氣制造公司(TeslaElectricLight&Manufacturing)。投資商不同意特斯拉關于交流電發電機的計劃,并且最終罷免了他的職務。在1886到1887期間,特斯拉在紐約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既是為了糊口,也是為他的下一個工程計劃積累資金。在1887,他組裝了最早的無電刷交流電感應馬達(brushlessalternatingcurrentinductionmotor),并在1888年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作了演示。同年(1888),他發展了特斯拉線圈的原理,并且開始在西屋電器與制造公司(WestinghouseElectric&ManufacturingCompany)位于匹茲堡的實驗室與喬治·威斯汀豪斯一起工作。威斯汀豪斯聽取了他的關于利用多相系統遠程傳輸交流電的想法。第一臺無線電發射機當特斯拉36歲時,第一次獲得了多相電源系統的專利權。他繼續研究了旋轉磁場的定律。1892至1894年,特斯拉擔任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副主席和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學會的先驅人,也就是后來的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1893年至1895年,他在研究高頻交流電。他用圓錐形的特斯拉線圈造出了百萬伏的交流電,他研究了導體中的“集膚效應”,設計了調諧電路,發明了無繩氣體放電燈,并無線發射了電能,造了第一臺無線電發射機。1893年,在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特斯拉做了一個有關無線電通信的演示。他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弗蘭克林學院發表演講,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他說:許多年以后,人類的機器可以在宇宙中任何一點獲取能量從而驅動機器。人造閃電1889年,特斯拉決定遷往可以讓他有做高頻高壓實驗的地方,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斯普林斯(CityofColoradoSprings),并開始在那兒進行研究。到達后不久他向記者說,他正在做將訊號從派克斯峰(附近的一座山)送到巴黎的無線傳輸實驗。特斯拉的日記里有他對關于電離層及地下縱波與橫波的實驗的闡述。在實驗室中,特斯拉證明了泥土是導電體并制造出人造閃電。特斯拉通過自己的接收器觀察了閃電并研究了大氣電。交流電專利權愛迪生發明直流電后,電器得到廣泛應用,而同時電費卻十分高昂,所以經營輸出直流電成為了當時最賺錢的生意。1884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并在其支持下于1888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代的社會。在1893年1月位于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覽會開幕禮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同時點亮了90,000盞燈泡的供電能力,震懾全場,因為直流電根本達不到這種效果。事后,特斯拉因此次展示取得了尼亞加拉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特斯拉一生的發明見證著他對社會無私的貢獻。雖然他一生致力不斷研究,并取得約1000個專利發明。但他晚年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濟拮據。雖然,有不少企業家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可是晚年的他依然為著人類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和發明。從此交流電咸魚翻身,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就必須向特斯拉繳納1美元的版稅。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當時一股財團勢力要挾特斯拉放棄此項專利權,并意圖獨占牟利。經過多番交涉后,特斯拉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條件是交流電的專利將永久公開。從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再沒有專利,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部分其他發明尼古拉·特斯拉以無線傳輸電力的方式,直到一百年后的“理論科學界”才實驗出來,2006年麻省理工學院最尖端的技術可以利用“諧振式電磁感應”將無線電力傳輸到三公尺,隔空點亮了60瓦的燈泡,超過三公尺距離就點不亮了,超過十公尺就沒電了。世界上最大的室內發電機,位在巴黎的電力公司,能產生穩定的六百萬伏特。一百年前的尼古拉·特斯拉能輕松達成穩定的一億伏特,至今的科學家仍解不開謎團。獲得榮譽

所以尼古拉特斯拉雖然一次都未接受諾貝爾獎,但在他1931年75歲生日的時候,收到八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感謝函。1943年他的葬禮時,有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代表諾貝爾團隊致詞。這足以體現他在科學界的地位。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創立開始的三十年里,尼古拉·特斯拉一個人就被評選出九次,與愛迪生一起二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