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精誠聯盟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暑期返校聯考試卷_第1頁
浙江省精誠聯盟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暑期返校聯考試卷_第2頁
浙江省精誠聯盟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暑期返校聯考試卷_第3頁
浙江省精誠聯盟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暑期返校聯考試卷_第4頁
浙江省精誠聯盟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暑期返校聯考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精誠聯盟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二年級暑期返校聯考(2023.9)

歷史學科試題

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

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考古工作人員在陶寺遺址的墓葬區中清理古墓1100多座,獲得了大量日用陶器以及石、骨、木質生產工

具、武器、禮器、樂器、裝飾品等珍貴文物。該遺址可用于研究

①“萬邦”時代的社會面貌②龍山文化的文化樣態

③母系氏族社會的生產生活④商朝都城的建設情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漢初實行編戶齊民,沒有政府同意,民眾不得隨意遷徙。漢景帝下詔允許民眾從貧瘠的狹鄉遷往土地肥

沃的寬鄉。這一舉措

A.廢除了戶籍制度B.踐行了“與民休息”政策

C.打擊了封國勢力D.加強了對社會經濟的控制

3.除尊孔外,北魏孝文帝還詔祀堯、舜、禹及周文王,詔修堯、舜、禹廟;又祭漢高祖,又遣使祭東漢光

武及明、章三帝陵:又遣使祭泰山及華山等。孝文帝上述舉動意在

A.學習漢朝的治國理政經驗B.傳播儒家禮制文化

C.彰顯政權的華夏正統地位D.推動鮮卑民族漢化

4.江南平定以后,元大都日益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但當地的農產品無法滿足需求。于是,大都的糧食供

應不得不“仰給于江南”。為此,元朝

①重新開通了大運河②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糧食作物

③在全國各地設榷場④開辟了運輸糧食的長途海運航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明清時期,文壇諷刺小說興盛,“創造出一批形形色色的諷刺藝術形象,描繪出一幅封建社會末期的污

濁、丑惡、黑暗的真實圖畫”。下列文學作品中屬于“諷刺小說”的是

三?l?

IM.

:

固?<

-F:

飴A

K

*

ABCD

6.閱讀下表:“19世紀60-8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三次重要爭論”,這可用于說明

年份內容

1867年應否設立外語專門學校——京師同文館

1874年應否設廠制造船炮機器和籌備海防

1880年應否大規模建筑鐵路

A.甲午戰爭失敗的根源B.早期現代化面臨的阻力

C.清朝中央權力的下移D.維新派與革命派的政爭

7.某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軍隊除了與國民黨的中央軍作戰外,還先后與湘軍、桂軍、黔軍、川

軍、西北馬家軍等地方軍作戰。這一時期最有可能是

A.井岡山時期B.長征時期C.延安時期D.西柏坡時期

8.1940年12月,毛澤東指示,不論政府機關和民意機關,均要吸引那些不積極反共的小資產階級、民族

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的代表參加;必須容許不反共的國民黨員參加。在民意機關中也可以容許少數右派分

子參加。切忌我黨包辦一切。毛澤東的上述指示

①體現了“三三制”原則②旨在鞏固敵后抗日根據地

③貫徹了中共七大的精神④擴大了蘇維埃政權的基礎

A.①②B.①④C.D.②③④

9.閱讀下表:“2004—2007年我國發布的部分涉外經濟文件”,這反映出我國

年份機構文件

下發了《對外投資國別產業導向目錄》,引導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

2004年商務部、發改委

對外直接投資

2006年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發布了《境外投資產業指導政策》,指導我國企業境外投資的方向

下發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的意見》,支持企業在

2007年國務院

海外建立工業園區

A.加大了吸引外資的力度B.堅定實施“走出去”戰略

C.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拓寬D.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

10.有學者指出,“伊凡采用沙皇稱號(源自拉丁語稱號‘凱撒')是一個重大的行政改革。其意義在于,

在法律上確立并鞏固了(此前)君主們為創建專制政權而斗爭的整個時期(的成果),對于結束波雅爾貴族

寡頭的紛爭和鞏固中央國家權力機關更具有直接意義”。由此可知,伊凡采用沙皇稱號

A.鞏固了拜占庭帝國的中央集權制B.是羅馬帝國對外擴張的結果

C.使奧斯曼帝國確立了政教合一制D.影響了俄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11.16世紀的一次遠航“初步確定了太平洋有多大,并發現了一些無人島和有人島……接上了全球航海網

絡中最關鍵、最大的一個環節”。主持這次遠航的是

A.迪亞士B.哥倫布C.達?伽馬D.麥哲倫

12.馬克思對當時建立的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評論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

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斗爭的產物,是終于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該公社

①是帝國主義時代無產階級革命的成果②被法國資產階級和德國聯合扼殺

③是名為“新和諧公社”的社會組織④實行立法和行政合一的政治體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在歐亞大陸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世界開始分裂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兩種互相對立又共處的社會體系。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

A.導致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B.使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

C.對國際關系產生深刻影響D.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14.1938年3月,希特勒不費一槍一彈,吞并了奧地利。事件發生后,英法不僅沒有對德采取制裁措施,

而且拒絕了蘇聯有關“歐洲和平”的建議。這可用于說明

A.綏靖政策將世界引向大戰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分裂

C.歐洲戰爭策源地逐步形成D.雅爾塔體系遭到了破壞

15.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發揮語言和人力資本方面的優勢,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積極承攬發達國家跨

國公司的服務外包業務,成為世界主要軟件出口國之一。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后,利用人力資源優

勢吸引外資,經濟重新恢復穩定增長。這反映出

A.發展中國家受益于經濟全球化B.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人才流失

C.現代國際分工體系實現合理化D.南北國家間發展差距日益縮小

二、選擇題H(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6.朱熹認為宇宙中有兩種東西,就是“理”和“氣”,而且精神性的“理”才是產生萬物的最根本的東

西,這種精神性的“理”是獨立存在的。這說明朱熹

①倡導學術要為現實服務②較注重抽象思維

③帶有客觀唯心主義傾向④強調主觀能動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1919年6月8日,陳獨秀發表《我們究竟應當不應當愛國》一文,指出“要問我們應當不應當愛國先

要問國家是什么”,他最后的回答是:“我們愛的是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國家,不是人民為國家做犧牲的

國家。”這反映出

A.五四時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B.馬克思主義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C.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D.國民政府的賣國行為喪失人心

18.1951年2月,北京市第三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時,公營工廠和專科以上學校的代表由選民大會直

接選舉,郊區農民及工商界、青年、婦女代表和區域代表由選民代表會議選舉。在選舉時,凡識字并有過

多次選舉經驗者采用無記名投票,有的地方在討論候選人名單后,采用舉手表決的方式。這次選舉

A.鞏固擴大了革命統一戰線B.加快了北京社會主義改造進程

C.實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是對人民民主專政的有益探索

19.受到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世界古代文明呈現多樣性的特征。對下圖所示區域古代文明的解讀

錯誤的是

A.①地是早期瑪雅文明興起的區域B.②地在8—15世紀興起了加納、馬里、桑海等國家

C.③地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D.④地誕生了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20.1637年,在美洲西班牙人統治區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有超過14000名工人從事絲織業,

他們用中國的生絲作原料,并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了依賴性。上述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擴展B.太平洋貿易的繁榮

C.價格革命的開展D.西屬美洲的族群融合

21.閱讀下圖:“英國經常性開支(主要集中在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等領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變化

(%)”,由此可推知,當時英國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A.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B.經濟陷入“滯脹”泥潭

C.中間階層人數不斷縮小D.福利國家規模有所縮小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其中第22題20分,第23題20分,第24題12分,共52分)22.閱

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貴金屬、玉器和畜牧產品是吐蕃進貢唐朝的主要貢品,作為“賞賜”品,唐朝往往會回贈吐蕃大量的

綾羅綢緞,以彰顯中原王朝的天威。換言之,落后的奴隸制游牧經濟與先進的封建制農耕經濟的互補構成

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質。貢賜貿易催生了唐蕃漢藏民族官方和民間的“絹馬互市”。因吐蕃人世居

青藏高原,多以牛羊肉、酥油和青棵等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為主,而茶具有解油膩和助消化的功能,故

“嗜茶”。各自短缺必需品為唐蕃之間“茶馬互市”創造了交換條件,由此形成了溝通漢藏友好往來的茶

馬古道。

——摘編自賀冬《論唐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成邏輯》

材料二

譯倉和孜康兩個機關是代表西藏地方政府的僧官、俗官兩個系統。一切重要職務首先在20多家大貴

族當中挑選,剩下的職官空缺才在普通貴族出身的仲科爾中選任。平民幾乎沒有可能參與到西藏地方政府

中,除非家中出現某位大活佛的“轉世靈童”。18世紀中期以來,一切用人、行政事務都須駐藏大臣稟呈

清政府執行,清朝對西藏地方實行了較元、明兩代更加直接全面的統治。

----摘編自金雷、格桑曲珍《淺談清朝西藏的治理及地方職官制度》

材料三

黨的十三大報告首次完整表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概念,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概念的內涵日趨豐富。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

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兩岸同胞應當“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之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2013年6月,習近平在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見記者時說:

“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摘編自肖貴清、張鑒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念的歷史演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蕃貿易的形式,并結合所學分析唐蕃貿易的積極影響。(6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清代西藏地方職官系統的特點,并結合史實說明清朝對西藏地方實行了“更加直接

全面的統治”。(8分)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黨的十三大報告正式出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概念的國內背景。

依據材料三,概括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概念的內涵豐富發展的表現。(6分)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由于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新興資產階級渴望“自由”思想,“自由”經商,鼓勵自然科學和哲學的研

究,要求建立適合“自然法則”的“資產階級王國”。這一時期的英法思想家提出人類社會也被不變的自

然法則所支配,即人最初生活于一種自然狀況中,人一生下來就由自然賦予自由、幸福等權利。1764年,

北美人民明確指出:“殖民地的人民是人,因此,他們有權要求和歐洲人一樣享有自然賦予的一切權利。”

北美思想家杰弗遜認為,西歐政治制度的弊害,就是各國政府的權力自由膨脹,以致超出人民的控制之外,

結果勢必產生腐化和暴政。

——據齊濤《世界通史教程》等整理

材料二

梁啟超指斥洋務派“變法不知本原”。他說:“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

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康有為是當時明確提出研究西人治國本源即西政思想的第

一人。梁啟超諸人的“變官制”說,顯然受其師的影響。甲午后,“西政”一詞漸流行。與此相聯系,國

人對西方現代國家認同的價值取向也日趨自覺。國人傳統的“天下”觀,到甲午前漸已消解,中國只為世

界萬國一員的認知也實已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