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1頁
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2頁
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3頁
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4頁
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全冊

第1課春天

教學內容:

聆聽《杜鵑圓舞曲》,聆聽《春曉》,表演《春曉》、

《布谷》,表演《小雨沙沙》。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2、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

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

3、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鵑圓舞曲》相

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杜鵑圓舞曲》。

2、演唱《春曉》。

教學過程:

1、完整聆聽全曲,問: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

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比較

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3、完整地聆聽歌曲《春曉》。

問: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XXX說什么?

4、聽歌曲《春曉》分小組編創動作。

5、跟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6、小結。

第二課時

講授內容:

學唱《布谷》、《小雨沙沙》。

講授進程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讓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

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錄音,分小組拉手:

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4、課后小結。

第2課放牧

講授目標

1、通過聽《牧童短笛》、《牧童》,唱《牧童謠》、

《放牛歌》,感受牧

童的生活,教誨學生酷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認識三角鐵,探索三角鐵的敲擊方

法,掌握其

演奏辦法和姿勢。

3、準確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試著在歌曲中加入三

角鐵伴奏,能

在歌曲《放牛歌》的間奏處加入鑼、鼓、鏢的伴奏,感受

為歌曲

伴奏的愉快。

講授內容

1、表演《牧童謠》;

2、認識三角鐵、雙響筒;

3、聆聽《牧童短笛》、《牧童》;表演《放牛歌》。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聆聽歌曲《牧童短笛》和《牧童》。

講授進程:

1、聽歌曲前,同學們猜一猜《牧童短笛》。

2、教師完整地播放歌曲錄音,學生初聽。歌中唱出的牧

童到哪里去

了?為何?滲透珍惜研究時光的教誨。

3、學生可根據歌曲內容,分小組、分角色編創動作表現

歌曲。4、完整地聆聽歌曲《牧童》,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

容?復聽歌曲。5、隨著音樂錄音輕輕地敲擊雙響筒。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唱歌曲《牧童謠》和《放牛歌》。

教學過程:

1、學唱《牧童謠》。

(!)啟發學生看圖,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聽著XXX錄音,用手指著圖形譜輕輕地跟唱。提

示學生第三段歌詞分別在哪里?結束句在哪里?

(3)能跟著教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2、學唱《放牛歌》。

(1)看著課本中圖形譜對于歌曲高低長短的提示,感受

歌曲旋律的

舉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輕松、愉快。

(2)跟著歌曲錄音,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3)提示學生,沒有歌詞的旋律是間奏部分,用鑼、鼓、

鑲伴奏。(4)編創動作表演《放牛歌》。

2、小結。

第3課手拉手

教學目標

1、經由過程聽《讓我們手拉手》、《鴨子拌嘴》,唱

《雁群飛》、《數鴨子》,

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之間的友誼。

2、能完整、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3、能結合聆聽歌(樂)曲,創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表現

小鴨的生活。4、能準確地讀出兩聲部帶詞的節奏。

講授內容

1、聆聽《讓我們手拉手》;

2、表演《雁群飛》;

3、編創與活動;

4、聆聽《鴨子拌嘴》;

5、表演《數鴨子》。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聆聽《讓我們手拉手》、學唱《雁群飛》、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讓我們手拉手》。

1、完整地聆聽全曲《讓我們手拉手》。

問:歌曲唱出了哪些內容?聽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復聽歌曲,跟著歌曲自編動作表演。

2、學唱《雁群飛》。

1、完整地聽歌曲范唱,第二遍教師可提示學生拍擊節拍,

隨著歌曲

準確地輕輕地拍擊。

2、說一說歌曲唱出了什么內容?你聽到了什么?簡短地

敘述歌曲內

容。

3、聽范唱錄音,輕聲有感情地讀歌詞。

4、隨錄音填唱歌詞。

5、分小組演唱,比一比哪一組歌兒學得快。

6、學生之間展開評價,找出不足。完整、準確、有感情

地演唱歌曲。三、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講授要求

聆聽《鴨子拌嘴》,表演《數鴨子》、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1、聆聽《鴨子拌嘴》。

1、聆聽《鴨子拌嘴》,重點是讓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鴨子

的生動形象,

感受樂曲強弱所帶來的變化。激起學生的興趣。

2、初聽樂曲,提示:哪里表現鴨子的叫,哪里表現老鴨

叫?3、想象音樂描繪的情景,分小組對每一情景是怎樣用進

攻樂配合的。2、學唱表演《數鴨子》、編創與活動。

1、完整地聆聽歌曲的錄音,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

2、分小組邊唱邊表演,自編動作。

3、編創與活動。

三、課堂小結。

第4課長鼻子

教學目標:

Io經由過程聽、唱、說、演,感受表現大象的音樂,從

而明白愛護動物。2o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歌曲。

3O能夠準確地拍擊二、三聲部的節奏,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1、欣賞管弦樂《小象》、《大象》。

2、學唱歌曲《小象》。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小象》

1、同學們,你們看到過象嗎?說說對象的了解。

2、用手指指點小象的腳印。

3、聽聽樂曲《小象》。

4、你感到樂曲使歡快的,照舊精美抒情的?小象叫了幾

回?5、再聽樂曲,學學叫聲,仿照表演。

二、欣賞《大象》

1、初聽:大象的音樂是緩慢沉重的,照舊輕盈樂潑的?

2、再聽:大象有哪些性?它怎樣走路?大象的音樂與小

象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三、學歌曲《小象》

1、聽聽錄音的范唱。

2、學唱歌譜。

第二課時

講授目標:

1、學會唱歌曲《可愛的小象》,學會兩拍子的打拍。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2、學歌曲

1、唱歌譜

齊唱—比賽唱——指名唱

2、跟錄音唱歌詞

3、輕唱

4、多種形式競賽唱

5、演一演

三、編創活動

分小組編創歌詞:選其他動物,找出它們的特點編唱。

第三課時

講授目標:

1、學唱《兩只小象》,研究三拍子的打拍。

講授進程:

1、根本訓練

2、練唱《小象》

三、研究《大象》

1、學唱歌譜。

師范唱——跟琴唱——跟錄音唱——輕唱

2、唱歌詞

聽錄音—跟錄音唱——比賽唱

3、演一演

分小組編創——有感情地邊唱邊表演

第四課時

講授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美感。

2、鞏固學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唱《可愛的小象》

1、輕唱歌譜。

2、唱歌詞。

3、演一演。

二、唱《兩只小象》

1、輕唱歌譜。

2、跟錄音唱歌詞。

3、演一演。

三、欣賞歌曲《小象》和《大象》

第5課〈游戲〉

一、教學內容:

1、表演《火車開啦》

2、聆聽《火車波爾卡》

3、聆聽《跳繩》

4、表演《拍皮球》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聽《火車波爾卡》、《跳繩》,唱《火車開啦》、

《拍皮球》等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歡樂的情緒。

2、研究用快樂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

歌曲。并通過歌曲的游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慣。

3、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并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

節奏。

三、教材分析:

1、管弦樂《火車波爾卡》

前把小節是引子。由短笛、長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

符構成的汽笛聲,由慢到快,由弱到強。引出了八分音符組成

的同音重復,表現了火車啟動、慢跑到加快運轉。作曲家巧妙

地用刷子去擦奏松了鼓皮的小鼓,模擬火車的聲響使樂曲更有

情趣。

隨后出現第一部分主題跳進音程明朗歡快,仿佛人們乘坐

火車時愉快地哼唱著XXX旋律。

第一部分B段主題跳躍性較強,愈加歡快,還隱約穿來

幾聲汽笛的鳴叫。

本曲和所做《不剎車波爾卡》與其兄XXX、所做的《游

玩列車波爾卡》和《休假游覽波爾卡》具有相同的性質,是具

有描繪性色彩的樂曲。

經由過程欣賞這首曲子,讓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火車的

鮮明形象和歡快的音樂情感,想必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鋼琴《跳繩》是作曲家XXX1953年所作的《兒童組

曲》中的一

XXX(1911—1995)是中國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

家。江蘇江陰人。他早年曾廣泛接觸民間音樂,1928年入

XXX先后研究琵琶、鋼琴演奏,后師從黃自研究作曲。

鋼琴組曲《兒童組曲》由描繪兒童生活的五組畫面構成:

郊游、撲蝶、跳繩、捉迷藏、節日舞蹈等。形象的描繪出兒童

天真生動的個性和幸福美妙的生活。作者經由過程題目,用故

事情節將樂曲貫串起來,塑造了生動的藝術形象,給人以完美

的藝術感受。

樂曲《跳繩》通過對兒童所喜愛的游戲的描繪,塑造了孩

子們機智靈活的音樂形象。樂曲分三段:

第一段音樂材料簡潔,樂曲的力度時強時弱,樂曲的速度

時快時慢,演奏的音區時高時低,好似小朋友捉迷藏時,時隱

時現,躲躲藏藏,追逐,逗趣的情景。

第二段的音樂舒展,共同音反復被強調,描繪了孩子們在

捉迷藏是摸索、推測,從猶豫到確定的情景。

后段為再現,樂曲有弱至強,不斷向高音區模進,在強烈

熱鬧歡快的情感中結束。

讓學生在這首樂曲中再一次感受鋼琴的音色,感受描繪孩

子們生動、活潑嬉戲、玩耍的情景。

3、歌曲《火車開啦》

《火車開啦》是一首大調式歌曲,一段體,有四個樂句組

成,全曲的節奏明快、簡單,旋律多為級進,流暢上口。歌曲

一開始采用了火車開動時“咔嚓、咔嚓”聲響的象形詞,第二句

又采用了完全重復的手法;第三樂句在高音區進行,配以舒展

的節奏,與前面的樂句形成對比,好似火車在迅疾地飛馳,也

表現了火車司機在開動火車的自豪感;最后一樂句是大調式三

和弦的分解進行。

歌曲節奏鮮明適協作開戰車的游戲。在做動作的進程中掌

握學會歌曲。開戰車是一個簡單情節的集體游戲。除進一步體

會歌曲的內容、情感外,還要鞏固“XX”的節奏訓練,訓練學

生節奏感與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

4、《拍皮球》

四、講授重點:

五、教學難點:

六、講授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聆聽《跳繩》,感受樂曲的生動生動的情感。

2、表演《拍皮球》。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2、聆聽《跳繩》

1、初聽樂曲,說說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樂器在演奏?

2、復聽樂曲,跟著樂曲做動作。

3、找一找,這首樂曲適合書上哪一副圖?

三、表演《拍皮球》。

1、聽錄音,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聽老師范唱,學生拍手感受。

3、教師彈琴帶著學生小聲唱,一學生跟節奏讀詞。

4、聽教師樊唱,學生內心默唱,記住歌詞。

5、聽琴邊拍手邊唱歌。

6、邊聽樂曲,邊自己創編游戲,共同商議。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火車波爾卡》

2、研究歌曲《火車開了》和歌詞創編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讓學生隨意做動作感受。

二、研究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

的演唱曲。

三、能夠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并能整潔地讀出三聲

部節奏。

四、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歌曲游戲,提高學生研究興趣。

講授重點:歌詞創編

講授難點:整潔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教學準備:

1、司機大蓋帽

2、節奏圖片、多媒體光盤

3、三角鐵、雙響筒、碰鈴、報紙等自制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發問導入

師:小朋友大家好!開心的音樂四十分又來到了!

師:教師現在用琴仿照火車的兩種聲音,小朋友們仔諦聽,

這是火車的什么聲音?(教師用手風琴仿照火車的汽笛聲及火

車開動的聲音)

生:(回答)

師:wu是火車的什么聲音?kaca、hong是什么聲音?哦,

原來wu是火車的汽笛聲、hong是火車大車輪的聲音、kaca是

小車輪的聲音,(出示掛圖)

師:剛才老師用琴模仿了火車在開動時發出的聲音,小朋

友也用你們的小嘴巴模仿出了火車的聲音,我們用身邊的東西

來模仿一下。你看,老師可以用報紙模仿XXX的聲音,還可

以用…老師不說了,我要看看誰想的最與眾不同!這兒還有一

些打擊樂器,如果你需要,還可以上來拿,你們也可以為這些

聲音加上一些小小的動作。這三種聲音你們三個小組可以任選

一種進行表演,來討論一下:

WU:報紙卷成喇叭狀、手拉汽笛的動作;

hong:跺腳、拍凳子,單手握拳曲肘收至腰部;

XXX:跺腳、拍凳子、揉搓報紙、雙手握在胸前打轉。

師:好,我們剛才仿照了火車的三種聲音,現在我們按照

這些聲音呈現的先后順序來讀一讀。(學生看教師手勢分三組

依次讀出,再讀兩組〈汽笛聲、大車輪聲〉〈大車輪聲、小車

輪聲〉,再三組〈汽笛聲、大車輪聲、小車輪聲〉)

生:(讀節奏)

2、欣賞《火車波爾卡》

師:你們坐過火車嗎?坐火車的感覺是怎樣的?火車一晃

一晃的,我們的身體是怎樣的?

師:想不想坐上火車出去游玩,那好請小朋友們把凳子圍

成一個圓圈,像坐火車一樣。列車馬上就要開了,請大家做好

上車的準備。(座位擺圓圈)

師:好!開車!列車現在為您播放的樂曲是《火車波爾

卡》。請小朋友認真聽,一會兒回答老師兩個問題:①樂曲總

的情緒是怎樣的?②坐在火車上仿佛看見了什么?

初聽《火車波爾卡》

師:伴隨著歡快、活潑的音樂聲,列車行使在鐵路線上,

說一說你在聽音樂時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師:一路上小朋友看到了那么多美麗的景色,這是一首描

寫火車的曲子,請展開你們那想象的同黨再聽一遍。在這一遍

中,我們的小火車爬了山、下了坡、還鉆了巖穴可有趣了!

(做手勢)

復聽《火車波爾卡》

師:小朋友都知道火車上有司機,有乘客,那你們說一說,

乘客們在火車上都會干什么?

生:(回答)

師: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呀,乘客會做這么多的事呀!

那我們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地組合一下,四個人一組,編一編,

作為乘客的你會做些什么,呆會請你們上來表演一下,給你們

2分鐘時間準備。

生:(準備)老師隨意抽查。

師:音樂一響就請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認真地看,

想一想他們在干什么,表演的好,可以鼓掌鼓勵。

欣賞《火車波爾卡》

三、歌詞創編

師(戴著火車司機的帽子):你們看老師現在象做什么職

業的?(火車司機)誰想來當一當?給你戴戴,請你說一說戴

上這頂帽子有什么感受?(3?5名同學)我們就帶上這種自豪、神

氣、開心的情緒來開一開火車。(聽錄音)

生:(聽音樂,邊聽邊自由做動作)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歡快樂潑,教師本日有個想法,

想讓小朋友自己來學這首歌,誰先會唱,我們就請他當小教師,

哪怕只教一句也行。唱得好,表演得好的小朋友,教師會獎勵

他一輛小火車。小教師們再仔細地聽聽音樂。

生:(互教)

師:(點評)《火車開了》這首歌我們的小朋友唱得可真

好聽呀,那我們的小司機能不能根據這首歌的節奏換上不同的

歌詞呢?

師:教師先來編,比方第一句: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

車開了,編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走了。誰來編?每

個小朋友只要能編出一句就很棒了!

生:(創編歌詞)

師:小朋友們編的歌詞真好啊!我們來試一試唱唱我們自

己編的詞。

五、音樂游戲

師:我們的小司機開著自己的火車,你最想去哪兒?

師:想去這么多的地方呀!可今天小司機只能去一個地方,

那你們舉手投票看看想去哪個地方的小司機最多,我們就去哪

兒。

生:(投票)讓我們一塊兒去祖國的首都北京,到那兒看

升旗。

師:去XX地方,路途可遙遠了,我們要經過XX平原,XX

隧道,XX大橋,我們一起來動動腦筋,用小凳子擺出山坡、

隧道、大橋。

生:(擺凳子)

師:(問安排)一路上小火車要上山坡、過大橋、穿巖穴

可有趣了,那我們向著目標出發吧!

第6課《美妙的夜》

1、講授內容:

1、聆聽《搖籃曲》

2、聆聽、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3、表演《閃灼的細姨星》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

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研究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

曲《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

境。

2.研究用輕盈的聲音演唱《閃灼的細姨》,用畫星星的

方式表達自己對音高的感受。

3.結合生活中的經歷,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

知體驗音的強弱。

4.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

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三、教材分析:

2.歌曲《搖籃曲》《搖籃曲》由XXXQ746-1791)作詞,

XXXQ770-?)作曲。搖籃曲是樂曲的一種體裁,有帶歌詞的搖

籃曲,也有根據搖籃曲改編的器樂曲。它具有節奏舒緩,旋律

優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點,給人以安靜并有一種輕

輕搖晃的動感,表現母親在親切溫柔地搖著搖籃哄嬰兒睡覺的

情景。

五、講授難點: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聆聽《搖籃曲》,并能體會歌曲安寧、舒適的意境,

和母親真摯的愛心。

2、聆聽并學會歌曲《小寶寶睡著了》,能體會歌曲甜美

的意境。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

2、聆聽《搖籃曲》

1、完整聆聽,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復聽,自在做柔柔的動作。

三、聆聽、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1、聆聽歌曲,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復聽,跟著歌曲,柔柔地拍節拍。

3、跟錄音學唱歌曲。

4、指導學生用連貫、輕柔的聲音,唱準、唱好歌曲。

小組會商結尾的處置懲罰方式,并一一試唱。

用自己的方式為歌曲伴奏。

三、小結。

第二課時

講授目標:

1、用不同的速度、力度、節拍等音樂表現手段,來演繹

歌曲《閃爍的小星》的不同情感。

2、喲內各個重歡快的動作表演《星光恰恰恰》,體驗歡

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手段,演

繹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主題復。

1、聆聽《閃爍的小星星》律動進教室。

2、復歌曲

二、主題發展

(一)情緒:高興,興奮

1、小星星在天空媽媽的懷里愉快地生活著,他們會做些

什么呢?2、有小朋友說星星在玩耍,我們怎么樣唱出它們玩

耍時的心情呢?3、小星星高興得跳起來了!(伴奏采取移調、

音域高八度等形式,速度一遍比一遍快)

(二)情緒:緊張、恐懼

1、噓!究竟產生了什么事呀?

2、細姨星,我們趕快悄然躲起來吧!(用較脆弱的聲音、

緩慢的速度演唱)

(三)《星光恰好恰》(情感:沖動、鎮靜達到)

1、(教師伴奏舒緩、愉悅的音樂)讓我來數一數,我們

的星星朋友有沒有走丟了;1顆,2顆,3顆,4顆,5顆,6

顆,哇嚷!星星朋友一個都沒有少,真是又機靈又勇敢!給它

們來點掌聲。(學生鼓掌)請注意哦,給星星的掌聲很特別,

要按照一定的節奏來鼓掌,豎起小耳朵聽一聽,老師怎么為星

星鼓掌:1、2、3、4、5、6,XXX,這邊呢,1、2、3、4、5、

6,XXXo

2、我們大家一起數一數,幾顆星星在舞蹈:

3、再給星星加點勉勵:XXX(恰好恰)

4、我們心里悄悄地數星星,再給星星加點鼓勵。O,

XXX(恰恰恰),O,XXX(恰恰恰)。

5、好,讓我們合著音樂數星星。(放錄音,師生邊拍手

邊念“恰好恰”)

6、除了拍手鼓掌,還可以用什么好辦法?

7、我看有幾顆細姨星曾經要跳出來了,來,讓我們圍成

圈,和細姨星一起手舞足蹈吧!(教師做“龍頭”隨音樂律動)

8、找你的好伙伴來跳舞吧!

(四)情緒:抒情、優美

2、下課。

第7課巧巧手

講授目標

1、能理解勞動的愉快,并用輕松的聲音邊唱邊表演《粉

刷匠》《理發師》

2、認識沙球、串鈴、辨別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研究掌

握其多種演奏辦法

3、經由過程編創動作和表演,培養學生的參與認識、創

新認識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講授內容

1、聆聽

2、學會演唱《粉刷匠》

講授進程

1、常規訓練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的手都會做什么事?你會做什么事?

2、復聽歌曲,隨著歌曲做表演

三、學會演唱《粉刷匠》

1、完整的聆聽歌曲范唱。

這首歌唱出了那些內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

2、復聽歌曲,心里默唱。

3、試著唱。

4、隨錄音唱歌詞。

如果你是粉刷匠,為媽媽做了一點事,受到媽媽的表揚,

心情怎么樣?5、有感情的演唱。

6、用舊報紙裝扮自己,試著編創動作。

四、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認識沙球

教學過程

1、常規訓練

二、復歌曲

三、認識沙球

1、教師示范持沙球的正確姿勢

2、分小組嘗試,發出聲音。

3、指導學生練

4、為歌曲伴奏

5、分小組練

第三課時

1、研究

二、聆聽《采蘑菇的小姑娘》

2、用沙球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常規訓練

2、研究《理發師》

1、聆聽歌曲范唱

理發師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復聽范唱,用跟唱的辦法盡快學會歌曲。

3、分角色進行表演。

三、用沙球為歌曲伴奏

第四課時

講授內容

1、聆聽《鐵匠波爾卡》

2、認識串鈴,學會演奏方法

教學過程

1、常規訓練

2、復歌曲

三、研究串鈴的演奏方法

1、認識XXX。

2、研究串鈴的演奏姿勢

3、分小組探索,讓XXX發出長短不同的聲音。

4、為歌曲伴奏。

三、聆聽《鐵匠波爾卡》

1、初聽

樂曲中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

2、教師簡介樂曲的來歷

3、復聽樂曲,跟著音樂指著課本上的圖形譜,試著記住

這一句的旋律

4、按樂器的聲音圖譜,挑選進攻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總結

第8課時間的歌

講授目標:

1.通過聽《在鐘表店里》、《調皮的小鬧鐘》,唱《時間

像小馬車》、《這是什么》,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

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即興創編動作,探索生活中的各

種音響,創編節奏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感受樂曲的節奏,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它的

相同與不同。

講授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在鐘表店里》教學基本要求

1.初聽音樂,學生根據音樂展開聯想。

聽了這段音樂仿佛你來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曉得那些細、高、輕、短、快的聲音表現了什么?

那些低、粗、長、慢的聲音表現了什么?

2.復聽音樂,聽到相同的音樂舉手表示。

你感到音樂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在相同樂段處也可用雙手張開表示鐘表里分針、秒針

機器轉動的動作來表現,當聽到不同鐘表收回的報時聲時,可

以配以相應的動作。

4、還可以想象鐘表店里的工人們辛勤工作的情景,進行

表演。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教學基本要求

1.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學生聽錄音跟唱歌曲,邊唱邊用手

按課本上的示意線做旋律的走向動作,感受音的上下。

2.這首歌速度比較快,演唱時尤其要注意節拍重音,字頭

要清楚,唱“噠噠”時應舌尖動作,使吐字清晰,唱時省力。

3.初步學會歌曲便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聽錄音,創編歌曲

動作,挑選進攻樂器。

1)挑選哪幾件進攻樂器伴奏這首歌曲比較理想?

(2)哪一件樂器像馬鈴聲?哪一件樂器像馬蹄聲?

3)小馬車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聲音伴奏?

(4)怎樣變換力度敲擊更合適?等等。

4.分組匯報,一組學生表演,一組學生唱歌,一組學生打

擊樂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現。

5、編創動作建議

第1?4小節:雙手做勒馬狀,雙腿交替屈膝,雙腳原地

一拍一下提足跟。

第5?6小節:右手握拳伸出二、三指做甩鞭動作;

第7?8小節:手舉至頭,上腕部繞三圈。腿與腳的動作

不變。第9?11小節:做一次甩鞭動作;

第n?12小節再做一次甩鞭動作。

第13小節:左腳踮起,足跟點地兩次,

第14小節右腳踮起,足跟點地兩次,雙手一直做勒馬狀。

第15?16小節:雙腿交替屈膝,雙腳輪換一拍一下提足

跟。一手做勒馬狀,一手叉腰。

三、編創與活動:傳消息

這是一個編創節奏,培養內心聽覺的操演。

1、要求:分小組不出聲音地做。由每一小組的第一個學

生編創四拍節奏,寫在課本上,然后點在下一個學生的手心里,

向后傳,直到最后一個同學,由最后一個同學站起來,邊讀邊

打出節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