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花中學2016—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初二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60分。)1.建國前夕,毛澤東、周恩來聯名邀請留居上海的宋慶齡“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并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給予指導。”此信邀請宋慶齡參加的會議應該是()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B.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建國前夕,邀請宋慶齡參加的會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6月,全國解放指日可待,毛澤東、周恩來親筆寫信邀請宋慶齡赴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而新政治協商會議是指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選項A符合題意;而選項B是在921年,不符合題意;選項C是在1954年,不符合題意;選項D是在1956年,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2.歷史學家費正清說:“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社會差別。”第一種夢想變為現實的標志性事件是()A.開國大典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香港回歸【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的準確識記。結合材料、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所以答案選A考點: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3.2016年3月24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5周年紀念日。當日,西藏各地群眾以不同方式共同慶祝這一盛大節日。由于特殊的地理、歷史原因,西藏解放推遲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A.民族區域自治B.武力攻克C.和平解放D.一國兩制【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實,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晉美為代表到北京談判,西藏得到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故答案是C。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4.2014年3月28日,搭載著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從韓國飛抵沈陽,離開祖國60多年的烈士英靈終于魂歸故里。追根溯源,與此消息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和平解放西藏B.北伐戰爭C.“九一八事變”D.抗美援朝【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朝鮮政府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志愿軍入朝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付出了艱苦和做出了犧牲,他們有著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在戰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戰,重創敵人,保衛了國家。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最可愛的人。5.某同學利用下面《李莊農戶構成變化表(單位:戶)》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的結論應是()\o"中國教育出版網\"A.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農業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展【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歷史意義的準確識記。分析圖表可知:到1953年,地主階級已經徹底被摧毀,而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故選B。點睛: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廣大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6.我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標志性事件是()A.新中國的成立B.1953--1957年“一五”計劃的完成C.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1958年“大躍進”運動的開展【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從1953年開始我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一五計劃的完成,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因此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7.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毛澤東說:“這次會議是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其主要依據是指()A.制定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B.選舉新的國家和政府領導人C.制定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五計劃”D.社會主義制度的最終確立【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的時間60多年以前可知,大約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根據關鍵詞“這次會議是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結合所學可知,1954年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規定我們國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所以答案選擇A點睛: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的憲法。充分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重點識記的內容。8.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同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依據以上史實,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B.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C.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D.社會主義總路線取得了偉大勝利【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三大改造的影響,考查學生的歸納能力。結合所學可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所以答案選擇C9.1956年1月,上海市宣告:“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這一偉大勝利是我們人民的勝利。”這是因為上海完成了()A.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計劃D.土地改革【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初,全國范圍出現社會主義改造高潮,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實現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因為上海是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而在1956年1月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說明上海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0.如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出現圖中B點到C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o"中國教育出版網\"A.經濟建設沒有計劃性B.自然災害迅速蔓延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革”擴展到經濟領域【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1957—1960年,我國農業產量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給我國工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故選C。11.“深耕細作產量高,一顆玉米穿云霄。彩云拴著玉米腰,嚇得月亮彎彎腰。”這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某地的一首民謠。如果將其作為史料,可以用來印證()A.“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B.“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C.農業科技取得突出進步D.“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失誤”【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躍進的史實,1958年,我國社會主義道路出現了失誤,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是指片面追求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計劃指標,出現了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等左傾錯誤,而題中的民謠“一顆玉米穿云霄”“彩云拴著玉米腰,嚇得月亮彎彎腰”體現的是浮夸風。故選B。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12.“兩彈元勛”鄧稼先、“黨的好干部”焦裕祿、“鐵人”王進喜先進事跡共同體現的,需要我們發揚光大的時代精神是()A.解放思想,改革創新B.保家衛國,革命英雄主義C.解放全中國,將革命進行到底D.艱苦創業,為人民服務【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重要人物體現的精神。十年探索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雖然發生了嚴重失誤,當時中國條件很差,一窮二白,但仍然取得顯著成就。主要是因為為建設社會主義而艱苦奮斗的廣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現出大批先進人物,像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他艱苦創業的精神被譽為“鐵人”精神,他被稱為“大慶鐵人”;焦裕祿為了治理河南蘭考的風沙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民稱頌他是“黨的好干部”。由此總結這些人物身上所體現的精神是答案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13.作家莫言在他的小說《蛙》中寫道:“舞臺上插著幾十桿紅旗,……喇叭正播放著‘語錄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此場景描寫的是()A.五四運動時期B.土地革命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時期【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由“舞臺上插著幾十桿紅旗,……喇叭正播放著‘語錄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66~1976年十年時間,政治上長期動亂,那時候,全國出現了學校停課、工廠停工“鬧革命”,造反有理的動亂局面;一些黨政機關受到沖擊,廣大干部和知識分子遭到嚴重迫害。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14.報紙是歷史的記憶。人民日報的一位老編輯動情地說:“37年前我參與編輯的這張報紙,把改革開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國希望的田野上。”這張報紙應是()A.糧食高產\o"中國教育出版網\"B.人造衛星發射成功\o"中國教育出版網\"C.毛主席會見尼克松\o"中國教育出版網\"D.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o"中國教育出版網\"【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干中的“36年前”、“把改革開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國希望的田野上”等信息可以推知這張報紙應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故選D。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的歷史轉折15.對聯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它常盛常新。以下對聯反映的史實,發生在改革開放時期的是()A.捐棄前嫌共對敵,陪都談判展大義B.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D.自主權打通富裕路,責任制架起幸福橋【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改革開放相關的知識點。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對聯反映的史實。因為選項D.“自主權打通富裕路,責任制架起幸福橋”中“自主權”,國有企業改革;“責任制”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16.在某農村曾先后流傳“說可憐,道可憐,最苦要數六零年,蘿卜葉子做飯吃,芥菜葉子當油鹽”和“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別著‘十塊頭’,娶了媳婦又蓋樓”的歌謠。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行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C.農村土地所有權的改變D.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深入開展【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歌謠反映農村走向富裕的信息,這些變化得益于于改革開放后,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任制的結果,選項B符合題意;而選項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不屬于農村,不符合題意;選項C、D都是發生在20世紀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都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17.經濟特區的創辦使—個昔日的邊陲小鎮,在短短的幾年內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成為我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它是()A.珠海B.廈門C.汕頭D.深圳【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有關深圳的史實。深圳是我國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故選D。18.在革命戰爭年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二者的共同點是()A.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以階級斗爭為綱D.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都是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道路,都是正確的。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2012年,習近平赴深圳考察,發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號召。20年前,為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決改革開放過程中遇到姓“資”姓“社”等一系列思想困擾的事件是()A.“一五”計劃的實施B.大躍進的發動C.鄧小平南巡講話D.經濟特區的建立【答案】C\o"中國教育出版網\"20.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A.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D項符合題意;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B.中共十三大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C.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此分析ABC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21小題10分,22小題12分,23題18分,共40分。)21.圖說歷史:圖片見證歷史,圖片訴說歷史。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一起見證新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歷程。\o"中國教育出版網\"(1)圖一《共同綱領》作為新中國的施政方針,具有怎樣的作用?(2)圖二“劉少奇作憲法草案的修改報告”,頒布該憲法的權力機構什么?(3)圖三國家主席劉少奇遭批斗,應發生在什么時期?說明了什么問題?(4)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我國已基本形成,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做好依法治國?【答案】(1)共同綱領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法治遭到嚴重破壞(4)完善我們的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成立的相關知識,在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大會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的決定以《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2)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制定機關。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3)此題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關知識點。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被誣陷,慘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最后被迫害致死,這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最大的一起冤案。該事件是文革時期社會主義的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的體現。\o"中國教育出版網\"學_科_網...學_科_網...學_科_網...學_科_網...學_科_網...考點:人教版八年級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工業化的起步;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的歷史轉折22.史實與推論:科學全面地解讀史實,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請對下表格中的推論作出判斷。史實推論判斷(1)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全國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98%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我國從此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2)“麻城建國一社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創花生畝產一萬零五百多斤記錄”。——1958年《人民日報》該報道反映出“大躍進”時期浮夸風嚴重。(3)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北京簽訂協議,10月26日,人民解放軍勝利進駐拉薩。和平解放西藏,我國實現了統一。(4)廣東省委負責人忐忑不安地匯報了逃港的情況后,鄧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長時間說:“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林天宏《人民會用腳投票》)史料反映的歷史細節,體現了鄧小平以民為生,自我反思的優秀品質。(5)2003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8500多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了近再倍。外商在我國投資項目累計達40多萬個,我國連續多年成為利用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對外開放的擴大,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6)20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一度興起砸“三鐵”的風潮,所謂“三鐵”是指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一時引起國有企業職工思想的動蕩。國企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場,民眾完全接納市場經濟觀念。【答案】(1)錯誤(2)正確(3)錯誤(4)正確(5)正確(6)錯誤【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的標志。1956年,國家通過建立農業合作社、手工業合作社和公私合營等方式(其中贖買政策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土地改革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因此本題說法錯誤。(2)本題考查的是大躍進的相關知識,在1958年總路線的指引下,黨中央錯誤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這些左傾錯誤的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麻城建國一社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創花生畝產一萬零五百多斤記錄”是大躍進“浮夸風”的表現。因此本題說法正確。(3)本題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在團結。因此本題說法錯誤。(4)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可以看出鄧小平關注民生,體現了他以民為生,自我反思的優秀品質。因此本題說法正確。(5)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2003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8500多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了近再倍。”可以看出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因此本題說法正確。(6)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20世紀90年代初,社會上一度興起砸“三鐵”的風潮,所謂“三鐵”是指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一時引起國有企業職工思想的動蕩。”可以看出國企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民眾不能完全接納市場經濟觀念。因此本題說法錯誤。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23.綜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負載了時代氣息,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催人奮進的長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走進新時代》(1)材料一中讓中國人民“站起來”的領袖是誰?“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社會地位發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會主義好》,歌詞為:“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后來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遇到怎樣的“嚴重失誤”?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說那一年變化真大,報紙上天天討論真理的標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早春的雷聲震撼了華夏……——電視劇《鴿子哨》的主題歌《我的一九七八》(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開了一周的大會”指的是哪次會議?該會議作出了怎樣的重要決策?“安徽的農民偷著把土地包干”開啟了我國農村哪項改革?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春天的故事》(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五山綠起來人富起來,面朝大海中國春暖花開。一個夢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載美麗中國世世代代……——《美麗中國》(5)建設“美麗中國”從我做起,請談談你的想法【答案】(1)毛澤東,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2)背景: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實施了一五計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等。(答對任兩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3)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滇人版七年級信息技術下第一單元第一課認識計算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 10 古詩三首《石灰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
- 第四單元 第4課時 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練習七(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蘇教版001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2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體育與健康 足球2教學設計
- Recycle 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骨科手術術后的疼痛管理
- 餐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 二年級品德下冊 多想著點兒別人教學設計 首師大版
- 粵教版 (B版)七年級上(2018)第一節 接入互聯網教學設計
- (高清版)JTGT 3365-05-2022 公路裝配式混凝土橋梁設計規范
-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李豐黃金K線理論詳解
- MOOC 家庭與社區教育-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癌癥的一病一品
- 初中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人教版)
- 合作商務方案
- 檔案數字化培訓課件
- 母與子性可行性報告
- 口腔行業人效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