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貴州省黔西南州重點中學中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下面是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發行的部分郵票中的畫面,其中,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事件是A.勝利會師B.遵義會議C.四渡赤水D.過雪山草地2.圖1、圖2所示,均為出土文物圖片。其中,銅胄之類的物品,在多地發現的戰國時期墓地都有出土。通過這些文物,可以推測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信息是()A.銅質農具在農業中普遍使用B.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C.戰國時期達官貴人喜歡用銅器陪葬D.各諸侯國變法圖強3.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首次取得對日軍作戰的重大勝利是在A.1937年B.1938年C.1939年D.1940年4.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的建立者是A.劉邦B.劉秀C.劉備D.劉裕5.美國前總統布什曾在一次演講中說:“人類千百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才不會害人。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里向你們講話?!毕铝形墨I中,在美國把統治者“關”進籠子里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A.《權利法案》》 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 D.《民法典》6.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理查德?邁爾斯(R1chardM1les)在《古代世界》一書中“追尋西方文明之源”,他認為,貿易是文明傳播和社會進步的引擎。下列史實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A.阿拉伯數字的傳播 B.亞歷山大東征 C.鑒真東渡 D.玄奘西行7.新文化運動中出現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A.自由與民主B.自強與求富C.平等與團結D.民主與科學8.丘吉爾在談及自己參加某次會議的感受時說:“我的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毕铝懈黜椗c他所述會議內容有關的是A.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B.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C.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D.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二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作戰9.1077年,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工商稅4911萬貫,占70%.上述數字的變化說明了()A.農業是天下根本B.當時手工業十分發達C.北宋統治者重視稅收D.國家財政收入的主體由農業轉變為工商業10.唐太宗曾說:“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彼谖黄陂g,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保證農民的土地和生產時間,促進了社會發展。唐太宗的執政措施實質體現了A.道家的“自然無為” B.法家的“以法治國”C.墨家的“兼愛非攻” D.儒家的“仁政德治”11.在歷史期末復習階段,歷史老師在備課筆記上整理了如圖所示內容。由此可知,老師要在課堂上帶同學們復習的內容是A.君主專制統治的強化 B.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C.鞏固邊疆地區的措施 D.封建時期社會的發展12.關于下圖所示根據地的解讀,正確的是:A.推動國民革命的蓬勃發展B.由中國工農紅軍創建C.拉開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D.很長一段時間的抗日主要戰場之一13.《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被馬克思稱贊為在聯邦成立以來的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A.導致了美國內戰 B.廢除了農奴制度C.建立了世界霸權 D.維護了國家統一14.有人說他是瘋子,也有人說他是英雄,但誰也無法否認他對歐洲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他因戰爭起家,也因戰爭而倒臺,這位名震一時的梟雄是()A.拿破侖 B.查理一世 C.華盛頓 D.亞歷山大15.對下面年代尺解讀最全面最準確的是A.歐美國家民主化進程 B.法國大革命C.西方國家開辟新航路 D.北美獨立戰爭16.日前,朝韓關系緊張。美聯社分析稱,朝美韓正在互相較量,不斷亮出底牌。如果朝鮮決定發動或發動導彈襲擊的話,美韓會立即對此作出回應。當今世界牽制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有A.歐盟、印度、南非B.日本、歐盟、俄羅斯、印度C.歐盟、日本、巴西D.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17.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五四精神②抗戰精神③井岡山精神④長征精神⑤紅船精神A.①⑤②③④B.①⑤③④②C.⑤①④③②D.①⑤③②④18.下列對遵義會議闡述正確的是A.第一次把中國革命實踐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典范B.遵義會議后紅軍成功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并在會寧會師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D.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運用年代尺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學在復習程中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A.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 B.建國后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C.建國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D.鄧小平理論的發展20.雅典基本上實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達到頂峰是在A.梭倫時期B.伯里克利時期C.屋大維時期D.查理·馬特時期21.《解凍在1972》和《起航在1979》是兩部中國現代外交紀實著作。通過書名分析可知,這兩本著作可以用來研究: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B.中日關系由對到緩和C.中美關系正?;臍v程D.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史實22.我國的疆城版圖是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形成的。觀察下面四幅疆城圖,為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概括一個最恰當的主題()A.集權統治面臨危機B.友好交往成為民族關系的主流C.中外交往不斷擴大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23.某次戰爭之后,列強欣喜苦狂,聲稱“第二次發現了中國”。英國一家報紙評價道:“中國為東方一團大物,勢已動搖……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边@場戰爭()A.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B.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D.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24.讀圖說史:讀下圖,解讀正確的一項是()A.民族融合與江南開發 B.北方民族學習中原文化C.江南地區經濟相對發達 D.北方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二戰前,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性事件是________。26.二戰后,亞非國家自行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是_____27._____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起義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_____革命根據地。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俄國(蘇聯)既有過耀眼的崛起騰飛,也有過出人意料的失勢隕落,這些都深刻影響著世界現代史的進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閱讀下列相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很多人認為這種制度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國家生存的障礙……為了保持俄羅斯的大國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著手開始了一項改革計劃……社會改革為政府發起的工業化進程鋪平了道路,使俄羅斯社會在十九世紀最后十年發生轉型。材料二列寧說:“在戰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蘇聯工業產值及重要工業品在歐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項目1932年1937年世界歐洲世界歐洲工業生產總值3221機器制造業2121拖拉機2121電力7432石油2121銅5432材料四20世紀80年代,蘇聯出現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煙荒”和“藥品荒”,人們搶購成風,通貨膨脹嚴重,群眾極為不滿。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并沒有力挽狂瀾,蘇聯的鐮刀錘子紅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宮的上空降下。材料一中“這種制度”指的是當時俄國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據材料分析這一“社會改革”所起的歷史作用?材料二中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實施?依據材料說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依據材料四指出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俄國(蘇聯)的發展歷程對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有著怎樣的深刻啟迪?29.(6分)20世紀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對此某班同學展開探究活動。請你按照問題要求,完成探究活動。探究活動一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動材料一材料一中圖片一、二反映的兩次會議使帝國主義列強在一戰后形成了哪一體系?這一體系能否長久存在下去?為什么?“二戰”結束后,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開始了長時間的“冷戰”,“冷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伴隨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不復存在。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發展的整體態勢是如何?探究活動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材料二西歐與日本都是美國非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們正在與我們競爭。在經濟領域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浴?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講話》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二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變化情況。探究活動三對全球化的認識材料三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抑制全球化?!瓡r學《發展中國家怎么辦──拉美國家的實踐》你贊同材料三的觀點嗎?請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你的理由。30.(7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發表的聲明:“若干中國士兵摧毀南滿鐵路位于沈陽附近的路軌,并于9月18日午夜襲擊我們駐守鐵路的衛兵?!?)我們確實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為軍事占領,只為消除對南滿鐵路的威脅。材料二:一名日本關東軍軍官就資料一所指事件的陳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職責巡守鐵路,與幾個下屬出發往柳條溝?!谠摰啬厦婕s一百米的一處地點引爆一種小型炸藥?!斦鸲@的爆炸把路軌摧毀時剛好過了晚上十時。與此同時,大隊指揮部收到報告。那里的主管隨即命令士兵攻擊中方軍營。請回答:材料一的聲明針對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日本政府發表聲明的意圖何在?材料二中關于該事件的敘述與材料一有何不同?對研究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則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簡要說明判斷理由。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據所學知,1935年,在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戰國初年,晉國卿大夫中的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稍后,齊國大夫田氏,取代了原來的國君,建立田氏齊國,這樣就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立局面。圖1、圖2所示均為出土文物圖片。其中,銅胄之類的物品,在多地發現的戰國時期墓地都有出土。通過這些文物,可以推測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B符合題意;ACD項題干均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B。3、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的平型關大捷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首次取得對日軍作戰的重大勝利,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BCD三項均不符合。所以本題選A?!军c睛】本題解題關鍵在于中國軍隊對日取得的首次勝利,要注意區分抗日戰爭的著名戰役。4、A【解析】
根據題干“中國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空白處政權是西漢。秦朝末年農民起義之后,劉邦領導的軍隊逐漸壯大,最后打敗了項羽,統一全國,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西漢后期朝政腐敗;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朝。因此秦朝之后,新朝之前是西漢,而西漢的建立者是劉邦。所以選項A符合題意;而選項B劉秀是建立東漢的皇帝,不符合題意;選項C劉備是三國時期建立蜀國的皇帝,不符合題意;選項D劉裕是南朝劉宋開國皇帝,不符合題意;故選A。5、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把英國國王“關”進籠子里,故A不符合題意;美國頒布的《1787年憲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在美國把統治者“關”進籠子里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故B符合題意;《人權宣言》和《民法典》都是法國頒布的文獻,與美國無關。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B。6、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能證明貿易是文明傳播和社會進步的引擎這一觀點的是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阿拉伯人在東西方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被稱為“東西方交流的使者”,古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字,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學會了這一計數法,并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法由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因此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所以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均與貿易無關,排除。故選A。7、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民主與科學,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D。8、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時美國和蘇聯的實力都遠遠強于英國,雅爾塔會議實際上是美國和蘇聯關于戰后劃分世界勢力范圍進行分贓的會議,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本法西斯作戰。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9、D【解析】
分析材料“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工商稅4911萬貫,占70%”可知,體現了工商稅的比例大大超過了農業兩稅的比例,體現了工商業構成稅收主體,D項正確。材料說明北宋商業稅的增加,這是商業發展的表現,AB項和題意無關,排除。C項沒有反映材料主旨,排除。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宋代社會生活的相關史實即可。10、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唐太宗親身經歷了隋末的動亂和隋王朝的顛覆,認識到了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并吸取了這些教訓,即位后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與民休養生息,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本思想。唐太宗的這種思想和孔子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弄殺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故選D。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二);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貞觀之治11、A【解析】
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加強了君主專制;宋朝時為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設通判分散知州權力,設轉運使,將地方財政收歸中央;元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創立了行省制度;明朝時,為強化皇權,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清朝時軍機處的設置,是我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志。因此老師要在課堂上帶同學們復習的內容是君主專制統治的強化,A正確;BCD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A。12、D【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圖片所示根據地是指1937-1945年間抗日時期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國民革命發生在1924-1927年,故A不符合題意??谷諘r期敵后抗日根據地由八路軍、新四軍創建,故B不符合題意。拉開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是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故C不符合題意??谷諘r期敵后抗日根據地屬于敵后戰場,在抗戰相持階段到來后成為抗日主要戰場之一,故D符合題意。故選D。13、D【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2年,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獲得人身自由。這一措施調動了廣大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局,使南方徹底陷入了絕境;美國內戰在1865年以北方的勝利宣告結束,廢除黑人奴隸制,美國的統一最終得到維護。1862年,林肯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一宣言被馬克思稱贊為“在聯邦成立以來的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維護了國家統一,選項D符合題意;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是美國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選項A不符合題意;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選項B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反映美國建立了霸權,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4、A【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拿破侖的對外戰爭的相關知識點。拿破侖上臺后發動的對外戰爭,一方面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但同時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侵犯了別國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國的聯合抵抗,最終導致了拿破侖的倒臺,故選A。考點:人教版九年級上·步入近代·拿破侖的文韜武略15、A【解析】
根據時間“1689、1787、1789、1804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為了限制王權,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確立;1787年美國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發動起義,攻占巴士底監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開始;1804年,經公民投票,法國改為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因此對年代尺解讀最全面最準確的是歐美國家民主化進程。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6、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隨著中國、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的崛起,這些國家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7、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①五四精神形成于1919年;②抗戰精神形成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③井岡山精神形成于1927年;④長征精神形成于1934年到1936年長征時期;⑤紅船精神形成于1921年,因此排列順序應是①⑤③②④,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和組織上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9、A【解析】
根據“1950年”、“1953年”、“1958年”、“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年代尺反映的是建國后農村土地政策的調整,1950年,土地改革開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1953年開始三大改造,對農業的改造是引導農民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定,改革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符合題意,BCD項的發展時間與年代尺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20、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在國王伯利克里當政期間,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故B符合題意;梭倫時期民主政治沒有達到頂峰,故A不符合題意;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建立者,與雅典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查理?馬特是法蘭克王國的宮相,與雅典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C【解析】
根據“《解凍在1972》”、“《起航在1979》”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尼克松訪華及之后《中美上海公報》發表,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C符合題意;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日兩國于1972年正式建交。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2、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確立和鞏固時期;元朝和清朝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時期。秦朝、西漢、元朝、清朝四幅疆城圖,反映的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故D符合題意;秦朝是首創中央集權制,故A概括不恰當;友好交往成為民族關系的主流對四幅疆城圖的概括不準確,故B不符合題意;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海外貿易。中外交往不斷擴大對四幅疆城圖的概括錯誤。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23、B【解析】
題干關鍵信息是“今歐洲之人,雖田夫野老,無不以瓜分中國為言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隨之而來的是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以英國一家報紙的評價為切入點,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24、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圖片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口遷移。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方面,北方民族遷往中原地區,推動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另一方面。北方由于戰亂,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亂,大量南遷,不僅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還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北方的生活方式,使江南經濟得到開發。選項A符合題意,BCD項表述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慕尼黑會議【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并簽訂了《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將蘇臺德區等地割讓給德國,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綏靖政策的實行,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脹,也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26、萬隆會議【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亞洲和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會議出現尖銳分歧,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27、南昌起義井岡山【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爆發的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農奴制;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促進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2)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是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國情結合的產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對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具有一定指導意義。(3)蘇聯工業總產值達到歐洲第一,世界第二。蘇聯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強國;原因:兩年五年計劃,重點建設重工業,人民建設熱情高漲等。(4)蘇聯解體。(5)要有改革意識,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重視改善人民生活,農業工業平衡發展?!窘馕觥?/p>
(1)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1861年之前阻礙經濟發展和國家生存的障礙是農奴制。依據材料一,經過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這對俄國擺脫落后狀況,實現近代化的目標具有積極作用。(2)分析材料,依據“在戰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可知是1921年列寧實施的新經濟政策,依據材料說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這是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大轉變。(3)由材料三可以看出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其原因是進行了兩個五年計劃建設,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4)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面對長期積聚的矛盾,他著手進行改革。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思想,導致蘇聯思想界極端混亂。他主張由“一黨政治”向“多黨政治”過渡。蘇共領導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1991年12月,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11個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簽署了《阿拉木圖宣言》,正式宣告結成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解體了。以美蘇兩級對峙為主的雅爾塔體系宣告結束,舊的世界格局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規范的采血流程
- 安徽省A10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階段考試 數學試題(人教A版)D卷【含答案】
- 江蘇省江陰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八校聯考數學試題含解析
- 曲靖醫學高等??茖W?!都b箱與多式聯運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一中2025年高三高中數學試題競賽模擬(二)數學試題含解析
-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環境科學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汪清縣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山東服裝職業學院《數學模型建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急救醫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曲阜師范大學《景觀設計與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我的家鄉煙臺課件
- 2021屆高考英語887核心詞(打印、詞頻、出處、例句、背誦)
- 國外幾家氣壓盤式制動器的比較
- 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感染監測統計表
- 信息安全評估表
- 硒知識科普手冊
- 《潔凈工程項目定額》(征求意見稿)
- 政府采購業務知識培訓課件(PPT33張)
-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論文
- 客戶退貨申請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