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_第1頁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_第2頁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_第3頁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_第4頁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7.060.30

J98

團體標準

T/CBWAXXXX—XXXXT/CASEIXXX-XXXX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

Accountingmethodforcarbonfootprintofindustrial

boilerproducts

(征求意見稿)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

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國鍋爐與鍋爐水處理協會、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為首次發布。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相關的術語和定義、核算邊界、核算方法、數據收集、核算

報告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的核算,其他鍋爐可參照使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T213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

GB/T384石油產品熱值測定法

GB/T22723天然氣能量的測定

GB/T2900.48電工名詞術語鍋爐

GB/T2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

GB/T2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要求與指南

GB/T32150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ISO14067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和指南

T/CASEIXXX-XXXX特種設備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

T/CBWAXXXX鍋爐溫室氣體排放測試與計算方法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工業鍋爐industrialboiler

是指利用各種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且對外輸出的熱能主要用于工業生產和/或

民用的鍋爐。

3.2

產品碳足跡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CFP)

產品系統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基于采用氣候變化單

一影響類型的生命周期評價。

[ISO14067,定義]

3.3

部分產品碳足跡partial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

產品系統中一個或多個選定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

基于生命周期中選定的階段和過程。

1

[ISO14067,定義]

3.4

產品碳足跡核算accountingfor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

核實計算產品碳足跡或部分產品碳足跡的活動。

3.5

溫室氣體greenhousegas

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

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成分。

[GB/T32150,術語和定義3.1]

注:如無特別說明,本文件中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

3.6

二氧化碳當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

CO2e

在輻射強度上與某種溫室氣體質量相當的二氧化碳的量。

[GB/T32150,定義3.16]。

注:二氧化碳當量等于給定溫室氣體的質量乘以它的全球變暖潛勢值。

3.7

全球變暖潛勢globalwarmingpotential

GWP

指數,基于溫室氣體的輻射特性,測量當前大氣中單位質量的給定溫室氣體脈沖發射后在選定時間

范圍內積分后的輻射強迫,相對二氧化碳的輻射強迫。

[ISO14067-2018,定義]

3.8

溫室氣體排放emissionofgreenhousegases

特定時段內釋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以質量單位計算)。

[GB/T32150,定義3.6]

3.9

溫室氣體清除greenhousegasremoval

從大氣中提取溫室氣體。

[ISO14067,定義]

3.10

碳(溫室氣體)排放因子carbon(greenhousegas)emissionfactor

表征單位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碳(溫室氣體)排放的系數。

3.11

系統邊界systemboundary

通過一組準則確定哪些單元過程屬于產品系統的一部分。

[GB/T24044,定義3.32]

3.12

功能單位functionalunit

2

用來作為基準單位的量化的產品系統性能。

[GB/T24044,定義3.20]

3.13

申明單位(declaredunit)

在部分產品碳足跡量化中用作參考單位的產品數量。

[ISO14067,定義]

3.14

生命周期lifecycle

產品系統中前后銜接的一系列階段,從自然界或從自然資源中獲取原材料,直至最終處置。

[GB/T24040,定義3.1]

3.15

活動數據activitydata

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或消費活動量的表征值。

[GB/T32150,定義3.12]

3.16

初級數據primarydata

對單元過程或活動進行直接測量的數據或基于原始來源的直接測量數據進行計算而得到的數據。

[ISO14067,定義]

3.17

次級數據secondarydata

從直接測量或基于直接測量計算以外的來源獲得的數據。

[ISO14067,定義]

3.18

取舍準則cut-offcriteria

對與單元過程或產品系統相關的物質和能量流的數據或環境影響重要性程度是否被排除在研究范

圍之外所作的規定。

[GB/T24040,定義3.18]

3.19

產熱量heatproduction

在評價周期內,鍋爐使用設計燃料在額定參數下連續運行產生的總熱量。

3.20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Greenhousegasemissionintensity

穩定工況下鍋爐每單位輸出熱量對應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3.21

溫室氣體直接排放強度Directgreenhousegasemissionintensity

穩定工況下鍋爐每單位輸出熱量對應的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量。

4核算邊界

4.1產品組成

工業鍋爐產品系統包括鍋爐本體及輔助設備與系統,如給(補)水系統、水處理系統、鼓風機、引

3

風機、再循環風機、燃料制備系統、燃料供給系統、灰渣廢氣處理與排放系統、控制系統等。

工業鍋爐產品的主要技術參數包括:

a)鍋爐型號;

b)鍋爐出口介質;

c)額定負荷;

d)額定壓力;

e)出口介質溫度;

f)進口介質溫度;

g)設計燃料;

h)燃燒方式;

i)燃燒器型號;

j)鍋爐熱效率;

k)排煙溫度;

l)排煙處過量空氣系數。

4.2生命周期系統邊界

工業鍋爐產品生命周期的系統邊界分為兩類,見圖1:

a)邊界1:從“搖籃”到“大門”,包括原材料獲取階段、生產階段;

b)邊界2:從“搖籃”到“墳墓”,包括原材料獲取階段、生產階段、使用階段和處置回收階段。

圖1鍋爐生命周期系統邊界示意圖

4.2.1原材料獲取階段

4

原材料獲取階段即資源的獲取和材料的生產階段,包括資源開采、加工提純、生產制造等過程,不

包括使用與廢棄環節。

4.2.2生產階段

生產階段,即鍋爐本體設備的生產制造階段,包括材料切割、材料成形、表面處理、鑄造、脹接、

焊接、熱處理、檢驗與試驗、包裝、運輸、安裝等環節,還包括輔機設備的生產制造階段,包括放樣、

下料、成型、組裝、涂漆和調試等。

4.2.3使用階段

使用階段,即鍋爐本體及輔機的使用、維修保養、改造等環節。

4.2.4處置回收階段

處置回收階段,即鍋爐本體及輔機報廢后的拆解、運輸、處置、回收等環節。

4.3申明單位和功能單位

申明單位對應的是生命周期邊界1,功能單位對應的是生命周期邊界2。

申明單位為一臺工業鍋爐產品。

功能單位為一臺工業鍋爐產品生命周期內提供1GJ的熱量,生命周期服役年限按20年計算,年運

行小時數為4000小時。

4.4排放源

對工業鍋爐產品生命周期系統邊界內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核算時,溫室氣體的排放來自各種過程,這

些過程包括但不限于:

a)燃料燃燒,其中生物質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應單獨核算并在報告中給予說明,但不計

入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b)除燃料燃燒之外造成溫室氣體直接排放的物理或化學過程,其中余熱鍋爐使用工業廢氣中的溫

室氣體應單獨注明;

c)電力、熱力的使用,如企業外購綠色電力電量,且可精確計量時,該部分電量可從外購電量中

扣除。

5碳足跡核算方法

5.1鍋爐產品碳足跡

鍋爐生命周期系統邊界1碳足跡按公式(1)計算,系統邊界2碳足跡按公式(2)計算:

EE1mp=+E(1)

式中:

E1—鍋爐生命周期系統邊界1的碳足跡,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Em—單臺鍋爐原材料獲取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Ep—單臺鍋爐生產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3

E2=Empur+++EEEQ/×10(2)

式中:

E2—鍋爐生命周期系統邊界2的碳足跡,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kgCO2e/GJ);

Eu—單臺鍋爐使用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Er—單臺鍋爐處置回收階段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5

Q—產熱量,單位為吉焦(GJ)。

5.2鍋爐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5.2.1原材料獲取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原材料獲取階段溫室氣體排放按公式(3)計算:

()

Em=∑ADmi,,×EFmi3

i

式中:

ADm,i—第i種原材料的消耗量,單位為噸(t);

EFm,i—第i種原材料對應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搖籃到大門),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

噸(tCO2e/t);

i—原材料種類。

5.2.2生產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生產階段溫室氣體排放按公式(4)計算:

Ep=+++EEEEfeht(4)

式中:

Ef—燃料消耗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Ee—外購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Eh—外購熱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Et—焊接保護氣二氧化碳逃逸排放量,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

燃料消耗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公式(5)計算:

′(5)

Ef=∑()ADxx×+EFADxx×EF

x

式中:

x—燃料種類;

43

ADx—第x種燃料的凈消耗量,單位為噸(t)、萬立方米(10m)等,根據具體能源品種確定;

EFx—第x種燃料生產過程對應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搖籃到大門),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

43

量/噸(tCO2e/t)、噸二氧化碳當量/萬立方米(tCO2e/10m),根據具體能源品種確定;

EFx′

—第x種能源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噸(tCO2e/t)、噸二氧化碳當

43

量/萬立方米(tCO2e/10m)等,根據具體能源品種確定,按公式(6)計算:

?2()

EFx′=NCVx×××CCxxOF44/12×106

式中:

43

NCVx—第x種燃料的低位發熱量,單位為吉焦/噸(GJ/t)或吉焦/萬立方米(GJ/10m);

CCx—第x種燃料的單位熱值含碳量,單位為噸碳/吉焦(tC/GJ);

OFx—第x種燃料的碳氧化率,單位為%。

外購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公式(7)計算:

(7)

Ee=ADee×EF

式中:

ADe—外購電力用量,單位為兆瓦時(MWh);

6

EFe—電網年平均供電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兆瓦時(tCO2e/MWh)。

外購熱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按公式(8)計算:

(8)

Eh=ADhh×EF

式中:

ADh—外購熱力用量,單位為吉焦(GJ);

EFh—熱力供應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吉焦(tCO2e/GJ)。

注:如企業外購綠色電力電量,且可精確計量時,該部分電量可從外購電量中扣除。外購電力和熱

力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的缺省值見附錄B表B.2。

焊接保護氣二氧化碳逃逸排放量按公式(9)計算:

PW×(9)

(kk?8

Et=∑××4410)

k22.4

式中:

Pk—第k種混合保護氣體中CO2的體積百分比,單位為%;

Wk—第k種混合保護氣的體積,單位為升(L);

k—保護氣類型。

5.2.3使用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

使用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按公式(10)或(11)計算,優先選用(10):

()

Eua=×QE/1000+×CmmEF10

()

Eu=×QEad/1000+×CmmEF+ADeu×EFe11

式中:

Ea——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kgCO2e/GJ);

Ead—溫室氣體直接排放強度,單位為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每吉焦(kgCO2e/GJ);

43

Cm—鍋爐使用階段的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噸(t)或萬立方米(10m),

EFm—燃料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單位為噸二氧化碳每噸(tCO2e/t)或噸二氧化碳每萬立方米

43

(tCO2e/10m);

ADeu—鍋爐產品系統耗電量,單位為兆瓦時(MWh)。

鍋爐服役(使用)階段產熱量按公式(12)-(13)計算:

對于熱水或有機熱載體鍋爐為:

()

Q=3.6β???Qrhryr12

式中:

β—鍋爐平均運行負荷率,一般取70%;

Qr—鍋爐額定熱功率,單位為兆瓦(MW)

hr—鍋爐運行小時數,單位為小時每年(h/a);

yr—鍋爐運行年數,單位為年(a)。

對于蒸汽鍋爐為:

?6()

Q=??βDr(hst?hfw)?10??hryr13

7

Dr—鍋爐額定蒸發量,單位為千克每小時(kg/h);

hst—設計參數下蒸汽焓,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

hfw—設計參數下給水焓,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

鍋爐使用階段的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14)計算:

100Q

C=(14)

mη?NCV

NCV—燃料收到基低位發熱量,單位為吉焦每噸(GJ/t)或吉焦每萬立方米(GJ/104m3);

η—鍋爐效率,單位為%。

5.2.4處置回收階段溫室氣體排放

處置回收階段溫室氣體排放按公式(15)計算:

()

Er=∑ADr,nn×EFr,?×ADccEF15

n

式中:

ADr,n—第n種材料處置回收的量,單位為噸(t);

EFr,n—處置回收第n種材料的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只包含廢棄、回收運輸、拆卸與廢棄物最終處置,

不包含材料的再生過程),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噸(tCO2e/t);

n—處置回收材料種類;

ADc—鍋爐產品可回收部件中的原材料含量,單位為噸(t);

EFc—鍋爐產品可回收部件中所含原材料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搖籃”到“大門”系統邊界),

單位為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噸(tCO2e/t)。

6數據收集

6.1數據收集原則

應按照本文件中各類數據獲取要求,結合現有條件,建立數據管理制度。明確數據的計量、檢測、

記錄、計算、報告和管理工作的負責部門及其職責、具體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等。

現場數據應收集產品功能單元統計期內的所有生產數據。

數據記錄應涵蓋數據來源和原始憑證,保持其可追溯,便于核查。

6.2數據質量控制

對于鍋爐產品系統邊界內的所有過程,應優先收集現場檢測初級數據;當對某一過程收集現場檢測

初級數據不可行時,計算過程可使用與該過程相關的次級數據予以補充。

對于由供貨商提供的產品碳足跡報告數據,首先應明確其核算邊界為“搖籃”到“大門”系統邊界,

不得將循環再生過程納入上游產品的碳足跡核算過程;其次,僅當供貨商提供的產品碳足跡數據經獨立

第三方認證或供貨商可提供完整的數據溯源證明文件時,才可考慮是否將其視為初級數據。如無法提供

相關材料,則供貨商提供的碳足跡報告數據只可被視為次級數據。

對于由數據庫中直接獲取的次級數據,應從數據背景信息描述清晰的規范數據庫中予以選取。首先

應選取區域代表性、技術代表性等可識別,且與核算過程所涉及活動水平相一致的相關數據;其次考慮

選取其他區域或其他技術水平下的相關數據;最后考慮選取完全不具備區域代表性和技術代表性的相關

數據。

6.3數據取舍原則

8

應在核算目標和內容確定階段確定關于允許省略哪些次要過程的取舍準則,并描述選定的取舍準則

對核算結果產生的影響。對于產品生命周期內的排放,設定以下取舍準則:

a)各階段中若某材料或能源的排放估測值小于或等于該階段碳排放估測值的1%,則可進行刪減;

b)所有刪減項目的溫室氣體排放估測值合計不得超過該階段碳排放估測值的5%。

6.4數據分配原則

在系統邊界設置或數據收集時,若某一個過程的輸出包含多個產品,則該過程的總排放量需要在相

應產品間進行分配。

分配的原則如下:通過細化過程或擴展系統邊界,盡量避免進行數據分配;如不可行,優先使用生

產過程的物理關聯(包括但不限于物料平衡關系方法、生產量、生產工時等)進行分配;若物理關聯難

以建立時,則依據經濟價值進行分配;若使用其他分配方法,須提供所使用的基準參數及計算說明。

6.5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數據收集

6.5.1概述

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應收集每個階段排放源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所涉及的各類數據。

6.5.2排放量相關數據收集

原材料獲取階段數據收集

a)原材料的消耗量,如鋼管、鋼板、鍛件、鑄鋼件、鑄鐵件、緊固件、拉撐件、焊接材料等消耗

量,應采用初級數據,優先收集企業臺帳或統計報表數據;

b)原材料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指單位上述原材料對應的從“搖籃”到“大門”的溫室氣體

排放量,采用次級數據,優先收集供應商提供的碳足跡報告。

生產階段數據收集

a)能源的消耗量,如煤、石油、天然氣、電力、熱力等消耗量,應采用初級數據,優先收集企業

實際測量數據;

b)能源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指單位上述能源對應的從“搖籃”到“大門”的生命周期溫室

氣體排放量,采用次級數據;對于燃料使用的碳排放因子,低位發熱量宜優先收集初級數據,即企業實

際測量數據,具體應遵循GB/T213、GB/T384、GB/T22723等相關標準要求,如數據不可得,則可選

用本文件提供的推薦值,參見附錄B表B.1;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可采用推薦值,參見附錄B表

B.1;

c)焊接保護氣凈使用量應采用初級數據,優先收集企業實際計量數據,如數據不可得,則采用計

算數據;

d)焊接保護氣中各氣體體積百分比,應從保護氣瓶上標識的數據獲取,或由保護氣供應商提供。

使用階段數據收集

a)鍋爐產熱量采用鍋爐設計參數進行計算;

b)使用階段溫室氣體直接排放強度、鍋爐效率,采用初級數據(對于電鍋爐,其本體電力消耗相

應的溫室氣體間接排放強度也參照此執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優先采用初級數據;鍋爐輔機設備用

電量,優先采用初級數據,如初級數據不可得,可采用額定功率計算,運行時間數據參見4.3。

c)鍋爐年運行小時數,參見4.3;

d)鍋爐生命周期服役年限,參見4.3;

e)燃料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等采用設計數據。

處置回收階段數據收集

a)鍋爐可處置回收的各類材料質量,回收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優先采用

9

初級數據;

b)排放因子數據指材料處置回收階段的排放因子,應采用次級數據。

7核算流程及報告要求

7.1核算流程

開展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和報告的工作流程分為五大步驟:

a)目的和范圍定義。根據開展核算和報告工作的目的,確定產品的系統邊界、功能單位、取舍準

則等。

b)進行碳足跡清單分析,具體包括:

1)識別溫室氣體源與溫室氣體種類;

2)選擇核算方法;

3)選擇與收集數據,包括直接測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活動水平數據和排放因子數據;

4)分配數據;

5)將數據關聯到單元過程和功能單位或申明單位;

6)計算各類溫室氣體排放量;

c)碳足跡影響評價。用各類溫室氣體的排放值乘以其全球變暖潛勢,統一轉化為二氧化碳當量,

匯總各類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

d)產品碳足跡解釋。

e)撰寫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

7.2報告要求

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

a)產品名稱和描述;

b)申明單位或功能單位;

c)產品碳足跡的類型(部分或全部);

d)各種潛在用途的相關限制的免責聲明;

e)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描述;

f)系統邊界、取舍準則、排除及其排除理由;

g)數據收集信息,包括數據源、數據統計期、數據說明等;

h)考慮的溫室氣體清單;

i)選定的分配程序;

j)碳足跡計算及影響評價;

k)碳足跡解釋;

l)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10

附錄A

(資料性)

溫室氣體全球變暖潛勢值參照表A.1中的規定。

表A.1不同溫室氣體的全球變暖潛勢

溫室氣體分類溫室氣體種類化學分子式100年變暖潛勢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1

甲烷-生物CH4-biogenic27.0

CH4–fossil-

甲烷-化石-燃燒27.0

甲烷combustion

甲烷-化石-逃逸和過CH4-fossil-fugitive

29.8

程排放andprocess

氧化亞氮氧化亞氮N2O273

HFC-23CHF314590

HFC-32CH2F2770

HFC-134aCH2FCF31526

HFC-125CHF2CF33744

HFC-143aCH3CF35807

氫氟碳化物HFC-152aCH3CHF2164

HFC-227eaCF3CHFCF33602

HFC-236faCF3CH2CF38689

HFC-245faCHF2CH2CF3962

HFC-365mfcCF3CH2CH3CF2913

HFC-43-10-meeC5H2F101599

PFC-14CF47379

PFC-116C2F612410

PFC-218C3F89289

PFC-31-10C4F1010022

全氟碳化物

PFC-41-12C5F129218

PFC-51-14C6F148617

PFC-6-1-16C7F168409

PFC-318c-C4F813902

六氟化硫六氟化硫SF625184

三氟化氮三氟化氮NF317423

注:來源IPCC第六次評估的全球增溫潛勢。數據僅供參考,在開展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

時,應采用IPCC提供的最新數據。

11

附錄B

(資料性)

化石燃料相關參數缺省值參見表B.1。

表B.1化石燃料相關參數缺省值

燃料品種單位熱值含碳量低位熱值碳氧化率

無煙煤27.4tC/TJa23.21×10-3TJ/tb94%a

煙煤26.1tC/TJa22.35×10-3TJ/tb93%a

褐煤28.0tC/TJa14.08×10-3TJ/tb96%a

其他煤制品33.6tC/TJa17.46×10-3TJ/tb90%a

焦炭29.5tC/TJa28.435×10-3TJ/tb93%a

原油20.1tC/TJa42.62×10-3TJ/tb98%a

汽油18.9tC/TJa44.8×10-3TJ/tb98%a

柴油20.2tC/TJa43.33×10-3TJ/tb98%a

燃料油21.1tC/TJa40.19×10-3TJ/tb98%a

一般煤油19.6tC/TJa44.75×10-3TJ/tb98%a

噴氣煤油19.5tC/TJa44.59×10-3TJ/tb98%a

其他石油制品20.0tC/TJa40.2×10-3TJ/tc98%a

天然氣15.3tC/TJa38.93×10-6TJ/m3b99%a

液化石油氣17.2tC/TJa47.31×10-3TJ/tb98%a

焦爐煤氣13.6tC/TJa17.406×10-6TJ/m3b99%a

其他煤氣12.2tC/TJb15.7584×10-6TJ/m3b99%a

煉廠干氣18.2tC/TJa46.05×10-3TJ/tb98%a

液化天然氣17.2tC/TJa41.868×10-3TJ/tb98%a

石腦油20.0tC/TJa45.01×10-3TJ/tb98%a

石油焦27.5tC/TJa32.5×10-3TJ/tc98%a

a數據來源《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表1.7。

b數據來源《中國溫室氣體清單研究》(2007)。

c數據來源《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2006)。

上述參數優先適用各具體行業產品中的缺省值,若企業有實測值且該實測值符合相應國家標準要求,按

照實測值進行核算。

12

電力和熱力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缺省值參見表B.2。

表B.2電力和熱力溫室氣體排放因子缺省值

名稱缺省值

電力溫室氣體排放因子全國電網平均排放因子

(采用國家最新值)

熱力溫室氣體排放因子0.11tCO2e/GJ

13

T/CASEIXXX-2023《工業鍋爐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編制說明

1.工作簡況

1.1任務來源

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使命

擔當。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

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

中和。

工業鍋爐是國民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礎設施,其生產廠家多、產品種類多、數量大、分布

廣,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全國共有工業鍋爐

34.23萬臺,能源消費量約5億噸標準煤,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2021年3月10日,歐洲議會在全

體會議上投票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議案,對歐盟進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稅,后CBAM

經歷了多輪的修正,于2022年6月22日在歐洲議會正式投票通過,將從2027年(2023-2026年為過

渡期)起開始實行該機制,涵蓋電力和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如鋼鐵、電力、鋁、水泥、化肥、有機化

學品、塑料等行業。因此,準確量化產品碳排放對于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具有重要意義。

產品碳足跡是溫室氣體排放在產品層面的量化,是碳排放定量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工業鍋爐作為重

要的熱能動力設備,其生命周期包括生產、使用等環節,消耗大量的原材料、煤、油、天然氣以及電力

等能源資源,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通過碳足跡核算,企業可以了解其產品供應鏈、生產、使用等各

階段的碳排放量,分析能源使用和資源利用上存在的不足,優化改進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流程,從而減

少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通過碳足跡數據,采購方可方便的比較不同產品的碳排放水平,從而

發揮綠色低碳消費對供給側的引導作用,改寫現有的市場競爭規則,對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形成

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應對國際“碳貿易壁壘”的重要手段。因此,亟需研制鍋爐碳足

跡核算標準。

目前,國際上已有產品碳足跡核算的標準,其中最為權威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3項,分別是:(1)

英國標準協會(BSI)2008年發布的“PAS2050:2008產品與服務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的評價規范”,該

標準是世界上首個針對產品碳足跡的標準,也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標準;(2)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2011年聯合發布的“GHGProtocol產品生命周期核算和報告標準”;

(3)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018年發布“ISO14067:2018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和指南”。該標

準因其發布單位的國際權威性而被視作更具普適性的標準。國內目前關于產品碳足跡的研究已涉及電子、

紡織、化工、建材、機械等多個領域,也相繼發布了一些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如SJ/T11717-2018

《產品碳足跡產品種類規則液晶顯示器》、SJ/T11718-2018《產品碳足跡產品種類規則液晶電視機》、

DB11/T1860-2021《電子信息產品碳足跡核算指南》、DB44/T1503-2014《家用電器碳足跡評價導則》、

T/DZJN77-2022《鋰離子電池產品碳足跡評價導則》、T/DZJN003-2019《電器電子產品碳足跡評價移動

通信手持機》等。但在工業鍋爐領域,目前還沒有統一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

為改善現狀,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開展了院重點項目“工業鍋爐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與評價關

1

鍵技術”研究,為本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1.2參與單位及負責的內容

表1標準起草組成員及任務分工

序號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任務分工

高級工程

1笪耀東所長/組長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項目總負責

組織調研,組織起草標準和編制說明,負

高級工程副教授/副組責標準第五、六章節的編制,開展處置回

2孫博學北京工業大學

師長收階段碳排放核算研究并確定核算方法,

參與收集原材料排放因子數據收集

組織調研,組織起草標準和編制說明,負

3侯娜娜工程師組員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責標準第四、七章節的編制

高級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標準附錄的編

4唐進

師組員司制

高級工程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生產階段以及

5趙欽新教授/組員西安交通大學

師輔機等碳排放核算研究

秘書長助理兼機械工業節能與資源利用

高級工程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收集工業鍋爐

6王婧部門主任/組中心(機械工業技術發展溫室氣體(N2O、CH4)排放相關的數據

師及資料

員基金會)

高級工程高級主管/組

7胡鵬軍易派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

師員

高級工程北京伊碳協創能源科技有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標準第二、三

8韓曙東總經理/組員

師限公司章節的編制

正高級工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標準第一章節

9齊國利組員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程師的編制

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協助標準第一章節

10于吉明工程師組員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的編制

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典型型號燃

克雷登熱能設備(浙江)有

11盛建平工程師總裁/組員油、燃氣盤管鍋爐設計、制造及性能測試

限公司

等資料

高級工程常務副總經理浙江特富發展股份有限公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典型型號燃

12趙欣剛氣、燃煤鍋爐設計、制造及性能測試等資

師組員司

/料

高級工程首席技術總監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典型型號燃

13張鄂嬰江蘇四方鍋爐有限公司煤、燃氣及生物質鍋爐設計、制造及性能

師組員

/測試等資料

高級工程三浦工業(中國)有限公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提供典型型號

14傅文軍總經理/組員燃油、燃氣貫流鍋爐的設計、制造及性能

師司

測試等資料

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負責典型型號電加

高級工程首席專家/組

15雷欽祥江蘇雙良鍋爐有限公司熱鍋爐、燃氣鍋爐設計、制造及性能測試

師員

等資料

高級工程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

16陳征宇組員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

師院

高級工程

17劉雪敏組員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參與調研及起草標準

1.3工作過程

1.3.1起草階段

2022年7月,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成立了籌備工作組,負責籌備組織工作。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