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廣西柳州市城中區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1.下列變化中,前者是物理變化,后者是化學變化的是()
A.木條燃燒酒精揮發B.冰雪融化火藥爆炸
C.礦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釀酒牛奶變酸
2.下列元素名稱與元素符號書寫都正確的是()
A.銅cuB.鋅ZnC.氯clD.貢Hg
3.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必要條件。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4.在空氣的成分中,體積分數約占21%的是()
A.氮氣B.二氧化碳C.氧氣D.稀有氣體
5.下列屬于氧氣用途的是()
A.滅火B.作燃料C.光合作用D.醫療急救
6.下列物質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A.木炭B.紅磷C.硫粉D.鐵絲
7.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海水B.澄清石灰水C.冰水混合物D.潔凈的空氣
8.生產、生活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細顆粒物,若超過大氣的自凈能力就會出現霧霾。下列
污染物中,會導致霧霾的是()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A.B.C.D.PM2.5
9.下列做法,不利于節約用水的是()
A.洗菜水直接倒掉B.收集雨水用于澆花
C.農業灌溉將漫灌改為滴灌D.及時修理跑漏的水龍頭
10.下列是節水標識的是()
11.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事實,不正確的是()
A.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是因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C.6000升氧氣被壓縮在40升的鋼瓶中,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
D.液氧和氧氣都支持燃燒,是因為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12.每100g黑木耳中含鐵0.185g,這里的“鐵”應理解為()
A.分子B.原子C.單質D.元素
13.某種額溫槍的紅外溫度傳感器所用材料含有化合物鋁酸鋰(LiTaOs)。鋁酸鋰中鋰元素
(Li)的化合價為+1價,鋁元素(Ta)的化合價為()
A.+3B.+5C.—3D.—5
14.己知一種碳原子可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該原子的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
核外電子數為()
A.2B.6C.8D.14
15.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A.2H——2個氫元素B.02——2個氧原子
C.2CO一一2個一氧化碳分子D.Fe2+一一1個鐵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16.“O”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圖表示化合物的是()
OO電
-8
夕電
17.化學實驗中常用到木條,下列實驗中木條的使用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B.用燃著的木條檢驗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高低
C.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
D.將木條平放在蠟燭火焰中,比較火焰各層的溫度的高低
18.分析和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制取氧氣時必須檢驗裝置氣密性,所以制取氣體時都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B.化學變化常常伴隨能量的變化,所以有能量變化的一定屬于化學變化
C.通常情況下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所以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氮氣
D.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所以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
19.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
c
正確的是()Ji
①點燃的紅磷應緩慢伸入集氣瓶中;JR、
②整個過程中因耗氧氣,故集氣瓶內的壓力一直會變小;二g-一紅磷
③該實驗過程會造成少量空氣污染;IJ水一
④反應物紅磷不可以用碳或者硫來代替,可以用鐵來代替:
⑤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⑥若足量的紅磷繼續增多,水位上升將更多;
⑦裝置漏氣會導致測量結果大于五分之一;
⑧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才能打開止水夾。()
A.①②③④⑥⑦B.③⑤⑧C.②③⑤⑥⑧D.②③④⑤⑥?
20.下列所示的四個圖像能夠正確反應對應關系的是()
t容器內壓強Pa
密閉容器中燃燒一定量的紅磷
反應時間“
旨加二氧化一
B.J/不加二氧化加等濃度、等質量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制氧氣
反應時間/s
21.從下列儀器中選出相應的序號填在空格內。
ABCDEF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
(2)用于量取液體的容器是;
(3)收集和儲存少量氣體的是;
(4)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的儀器是;
(5)需要墊加石棉網才能加熱的儀器是;
(6)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22.我們的生產、生活等都與化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題:
(1)鐵鍋是生活中的常用炊具,主要是利用鐵的性,屬于(填“物理”或“化
學”)性質。
(2)在冬天,某些食品店會用類似酒精燈的儀器盛酒精并點燃它,以便對菜進行加熱或保溫。
在使用過程中,假如不小心打翻并引起了小的失火,應該采取的緊急措施是。
(3)市場上有一種叫蘇打水的飲料,該飲料中的蘇打是化學名稱為“碳酸鈉”的物質的俗稱之
寫出碳酸鈉的化學式。
(4)在空氣質量日報檢測數據中,有兩種氣體會引起酸雨,它們分別是和N02(寫化學
式)。
(5)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剛剛削了皮的蘋果略顯青綠色,當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
果肉的顏色由青綠色變為黃色,這和空氣中的有關(寫化學式)。
23.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生活、生產必不可少的物質。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活性炭常用于凈水,其作用是水中的色素和氣味。
(2)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用的方法來降低水
的硬度。
(3)電解水的實驗如圖所示,b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發生的化學
反應符號表達式是,由實驗出結論:說明水是由組成的。
(4)從微觀上分析電解水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電解水的過程中,分子的種類和原子的種類均不變
D.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24.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是由各利十甲)組成的;如氯化鈉是由組成的。
(2)從微觀角度看,物質又是由(乙)、(丙)、離子等基本粒子構成的。
25.己知A、C是無色液體,B、F、G是無色氣體,其中大量排放F會引起溫室效應,D是黑色
固體,E在純凈的B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請寫出物質F的化學式:o
(2)請寫出A-C變化的符號表達式:。
(3)E在純凈的B中燃燒,要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4)不能選用D對空氣中氧氣含量進行探究,原因是
F
-D
①
+國
26.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H2He
氫nAmAIVAVAVIAVHAM
1.0084.003
3Li4Be5B6C7N809F10Ne
鋰鉞硼碳氮氧氟M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
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
鈉鎂鋁硅磷硫氯M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氟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83
(3)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相同。
(4)在如圖微粒結構示意圖中:
①A?G共有種元素;
②表示陽離子的微粒有(填字母序號);
③化學性質相似的微粒組合有(填字母序號)。
27.空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如圖是以空氣等為原料進行合成農業上一種重要的化
肥-尿素的工藝流程。請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
水
尿素
|空氣|f叵亙
L"?氧氣一?
甲烷
(1)X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其化學式為,它占的體積分數約為
(2)氧氣有很多用途。下列不屬于氧氣用途的是(填字母序號)。
A.醫療急救
B.食物防腐
C.航天火箭
D.氣焊氣割
⑶空氣分離出X氣體和氧氣的變化屬于(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4)從環保角度看,下列保護空氣措施合理的有(填字母序號)。
A.將會排放大量污染氣體的工廠搬到人煙稀少的地方
B.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
C.在重大節日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日氣氛
D.加強大氣監測,使用新型清潔能源
(5)寫出合成尿素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無需注明反應條件)。
28.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回答:
(1)實驗室若用裝置A和D制取氧氣,則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該反應屬于反
應(填基本反應類型);若選用F裝置收集氣體,集滿時的現象是;若通過排水量來測
定所收集的氧氣體積,則各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填小寫字母序號)。
(2)B、C均可用于制氣體,C相對于B裝置其優點是;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
(選填"A”或"B”)。
A.先加水液封長頸漏斗下端,關閉彈簧夾,再向長頸漏斗中繼續加水,若水不下落且形成一
段穩定的液柱,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B.先加水液封長頸漏斗下端,短直角導管右端連接注射器,再向外拉動注射器活塞,若長頸
漏斗下端形成一段穩定的液柱,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3)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的氣體。某同學想用大理石和稀鹽酸
溶液制取,應該選擇的制取裝置組合是。(在A?F中選擇)
(4)氨氣極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醐試液變紅,則如圖1實驗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29.硬水加熱時易產生水垢,很多工業用水需要對硬水進行軟化處理。小組同學利用1.5%的
肥皂水比較水的硬度。
【查閱資料】硬水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I.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與產生泡沫量的關系
【進行實驗】向蒸儲水中加入CaCk和MgCk的混合溶液,配制兩種不同硬度的硬水。
用蒸儲水和兩種硬水完成三組實驗,記錄如下:
組別第1組第2組第3組
一肥皂水CaCh和MgCb「肥皂水
「的混合溶液
實驗操作
5mL
1段儲水困翦留水L留水
實驗序號①②③?⑤⑥⑦⑧⑨
混合溶液用量/滴0001X1222
肥皂水用量/滴510205102051020
產生泡沫量少多很多無少多無無少
【解釋與結論】
(DCaCk在水溶液中完全以離子形式存在,寫出鈣離子、氯離子的化學符號
(2)對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區分軟水和硬水,依據的現象是。
⑶設計第2組實驗時,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應為。
(4)第2組實驗的目的是。
(5)由上述三組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n.比較不同水樣的硬度
【進行實驗】用四種水樣完成實驗,記錄觀察到泡沫產生時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實驗操作水樣肥皂水用量/滴
?肥皂水市售純凈水2
煮沸后的自來水6
自來水9
圖==水5m樣L
湖水14
【解釋與結論】
(6)硬度最大的水樣是。
(7)繼續實驗,發現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來水的硬度,其實驗方案為:(提示:實驗
方案需要寫全操作、現象、結論)。
30.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證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如油炸食品中
常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C3H5NO)。
(1)丙烯酰胺由種元素組成,一個丙烯酰胺分子是由個原子構成。
(2)丙烯酰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o
(4)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5)142克丙烯酰胺與克CO?中所含的氧元素質量相等。
答案和解析
I.【答案】B
【解析】解:A、木條燃燒屬于化學變化,酒精揮發,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冰雪融化屬于物理變化,火藥爆炸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礦石粉碎、衣服晾干都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葡萄釀酒、牛奶變酸都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
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基礎性比較強,只要抓住關鍵點: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問題就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答案】B
【解析】解:A、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銅的元素符號為Cu,故選項元素符號書寫錯
誤。
B、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鋅元素的元素符號為Zn,故選項元素名稱與元素符號書寫
都正確。
C、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氯元素的元素符號為C1,故選項元素符號書寫錯誤。
D、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Hg的元素名稱為汞,故選項元素名稱書寫錯誤。
故選:Bo
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
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元素符號的名稱、書寫方法(“一大二小”),熟記常見的元素符號是正確解
答本題的關鍵。
3.【答案】B
【解析】解:A、向試管內傾倒液體時,取下的瓶塞要倒放,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聞氣體的氣味時,防止氣體有毒,應輕輕用手扇動,使及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不能直接用
鼻子聞,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C、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操作錯誤。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Bo
A、根據向試管內傾倒液體時注意事項分析。
B、根據聞氣味時,應該是“招氣入鼻”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
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4.【答案】C
【解析】解: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
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由此可知C正確,A、B、
D錯誤。
故選:Co
根據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分析判斷,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
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
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
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5.【答案】D
【解析】解:A、用于滅火錯誤,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故選項錯誤;
B、氧氣具有助燃性,沒有可燃性,作燃料錯誤,故選項錯誤;
C、氧氣屬于光合作用的產物而不是原料?,故選項錯誤;
D、用于急救病人,屬于氧氣的用途,故選項正確。
故選:D。
氧氣有兩個化學性質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氣用途有: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
本考點考查了氧氣的性質和用途等,同學們應該加強記憶,綜合應用,氧氣的性質也是中考的重
要內容之一。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6.【答案】B
【解析】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故選項錯誤。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故選項正確。
C、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選項錯誤。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
和火焰、煙和霧的區別。
7.【答案】C
【解析】解:A、海水中有氯化鈉、氯化鎂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澄清石灰水中有氫氧化鈣和水,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確;
D、潔凈的空氣中也有氧氣、氮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
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
凈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有關物質的知識點,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
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8.【答案】D
【解析】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PM1。等)引起的。故選D。
掌握常見的物質的性質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對于教材中常見的物質,對它們的性質、作用有
明確的說明,熟記教材中的知識非常重要。
9.【答案】A
【解析】解:A、洗菜水直接倒掉,會造成水資源浪費,故A錯誤;
B、收集雨水用于澆花可以節約水資源,故B正確:
C、農業灌溉將漫灌改為滴灌可以節約水資源,故C正確;
D、及時修理跑漏的水龍頭,可以節約用水,故D正確。
故選:Ao
根據節約用水和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及防止水體污染進行解答,節水和合理開發水意識的培養是
初三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長期以來是各地中考的熱點題型.
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10.【答案】C
【解析】解:A、圖中所示標志是當心爆炸一爆炸性物質標志,故選項錯誤。
B、圖中所示標志是禁止吸煙標志,故選項錯誤。
C、圖中所示標志是節水標志,故選項正確。
D、圖中所示標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標志,故選項錯誤。
故選:C?
解答本題可根據圖中所示標志的含義及題目的要求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各個標志所代表的含義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1.【答案】B
【解析】解:A、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是因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向四周
擴散,使人們聞到桂花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
B、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而不是分子的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C、6000升氧氣被壓縮在40升的鋼瓶中,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的間隔變小,
故選項解釋正確。
D、液氧和氧氣都支持燃燒,是因為液氧和氧氣都是由同種的氧分子構成的,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Bo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
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
的關鍵.
12.【答案】D
【解析】解: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鐵質,這里的“鐵”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物質的化合物中,
與具體形態無關。
故選:Do
根據元素的定義進行分析,這里的“鐵”通常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質量分數)來描
述。
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題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探究不僅僅是科學家做的事情,自己
也可以進行科學探究,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也進一步了解元素在物質中的存在。
13.【答案】B
【解析】解:笆酸鋰中鋰元素(Li)的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顯-2價,設鋁元素(Ta)的化合價為x,
則:
(+1)+x+(-2)x3=0,解得:x=+5,
故選:B?
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解答。
此題考查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問題,關鍵是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方法解答。
14.【答案】B
【解析】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因此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6o
故選:Bo
根據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進行解答。
對于原子來說: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相對原子質量=核內質子數+核內中子數,
要熟記這兩個等式。
15.【答案】C
【解析】解:A、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2H中的“2”表示氫原子的個數為2,
故選項說法錯誤。
B、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目,。2中的“2”表示1個氧分
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標在分子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2co中的“2”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個數為2,故選
項說法正確。
D、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Fe2+中的“2”表示一個亞鐵離子帶
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o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表示的意義,掌握標在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
數字所表示的意義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在。
16.【答案】A
【解析】解:A、圖A表示純凈物中化合物,故選項正確;
B、圖B表示由原子構成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C、圖C是兩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D、圖D表示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Ao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
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圖A表示純
凈物中化合物,圖B表示由原子構成的單質,圖C是兩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圖D表
示純凈物中的單質。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和微觀圖示的辨別等,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
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17.【答案】D
【解析】解:A、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不能鑒
別,故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檢驗人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高低,應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燃
著的木條,故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不能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應放在集氣瓶口,故選項不能達到實驗
目的。
D、溫度越高,火柴梗碳化的越快,把木條平放在蠟燭火焰中約1s?2s后取出,能觀察到與外焰
接觸部分先被燒黑,可以比較各層火焰的溫度的高低,故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D。
A、根據兩種氣體性質的不同,設計的方案能出現兩種明顯不同的實驗現象,才能達到一次鑒別
出兩種氣體的目的。
B、根據檢驗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氧氣的驗滿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溫度越高,火柴梗碳化的越快,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
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
斷。
18.【答案】A
【解析】解:A、制取氧氣時必須檢驗裝置氣密性,以避免裝入藥品后發現裝置氣密性不好,更
換部分儀器而浪費藥品,所以制取氣體時都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選項推理正確。
B、化學變化常常伴隨能量的變化,但有能量變化的不一定屬于化學變化,也可能是物理變化,
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故選項推理錯誤。
C、通常情況下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但無色無味的氣體不一定是氮氣,也可能是氧氣等
氣體,故選項推理錯誤。
D、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但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物質不一定是催化劑,確定是催化
劑還需確定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改變,故選項推理錯誤。
故選:Ao
A、根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物理變化中也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常見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催化劑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此類題時要根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類推,不能盲目類推,并要注意知識點與方
法的有機結合,做到具體問題能具體分析。
19.【答案】B
【解析】解:①點燃的紅磷應快速伸入集氣瓶中,以免集氣瓶內的空氣受熱逸出,造成實驗結束
后進入的水偏多,測定結果偏大,該選項不正確。
②整個過程中,紅磷燃燒放熱,集氣瓶內的壓力先增大,因耗氧氣,集氣瓶內的壓力又會變小,
當氧氣耗盡,紅磷熄滅后裝置內的壓力不再減少,該選項不正確。
③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種有毒物質,所以該實驗過程會造成少量空氣污染,該選項正確。
④反應物紅磷不可以用碳或者硫來代替,也不能用鐵來代替,因為鐵在空氣中只能加熱到紅熱而
不是燃燒,該選項不正確。
⑤該反應是由磷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化
合反應,該選項正確。
⑥紅磷燃燒能耗盡裝置內的氧氣造成裝置內的壓強減少,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中的水進入
集氣瓶,并不是紅磷的量越多,水位上升得越高,該選項不正確。
⑦裝置漏氣會造成部分空氣進入集氣瓶口,導致實驗結束裝置冷卻至室溫后,進入集氣瓶的水偏
少,則測量結果小于五分之一,該選項不正確。
⑥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才能打開止水夾,以防進入的水偏少,造成測定結果偏小,該選項正確。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說法中正確的是③⑤⑧。
故選:Bo
紅磷燃燒能夠消耗空氣中的氧氣,氧氣消耗后,容器中的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水進
入容器,進入容器中的水的體積即為容器中空氣中的氧氣體積,進一步可以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
含量。
可以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物質應該具備的條件是: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物是固體,
不能和空氣中的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20.【答案】D
【解析】解:A、密閉容器中燃燒一定量的紅磷,紅磷燃燒消耗容器內的氧氣,最終會導致壓強
減小,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等濃度、等質量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制氧氣,加入二氧化鎬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是不管是
否加入二氧化缽,產生氧氣的量是相同的,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鎰酸鉀,高錦酸鉀分解成缽酸鉀、二氧化錦和氧氣,二氧化鎰是從零開始
增加,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人呼吸過程中,剛開始氧氣分子的數目最多,由于呼吸會消耗氧氣,氧氣分子的數目逐漸減
小,最后不變,故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A、根據在密閉容器中燃燒一定量的紅磷,紅磷燃燒消耗容器內的氧氣,最終會導致壓強減小來
分析;
B、根據等濃度、等質量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制氧氣,不管是否加入二氧化鈦,產生氧氣的量是相
同的來分析;
C、根據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鎰酸鉀,高銃酸鉀分解成鎰酸鉀、二氧化鋅和氧氣,二氧化鎰是從零
開始增加來分析;
D、根據人呼吸過程中,剛開始氧氣分子的數目最多,由于呼吸會消耗氧氣,氧氣分子的數目逐
漸減小,最后不變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
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21.【答案】ADFCEB
【解析】解:(1)膠頭滴管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
(2)量筒常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3)收集和儲存少量氣體的是集氣瓶;
(4)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的儀器是漏斗;
(5)需要墊加石棉網才能加熱的儀器是燒杯;
(6)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試管。
故答案為:(1)A;
⑵D;
⑶F;
(4)C;
⑸E;
(6)Bo
根據化學實驗中的常用儀器和它們的作用分析解答。
本題對常見化學儀器的用途及選取進行了考查,識記性強,屬基礎知識考查題。
22.【答案】導熱物理用濕抹布蓋滅Na2cO3S0202
【解析】解:(1)鐵鍋是生活中的常用炊具,主要是利用鐵的導熱性,導熱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
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2)在使用過程中,假如不小心打翻并引起了小的失火,應該采取的緊急措施是:用濕抹布蓋滅,
隔絕氧氣滅火;
(3)碳酸鈉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化學式為:Na2c。3;
(4)在空氣質量日報檢測數據中,有兩種氣體會引起酸雨,它們分別是SO?和NO?,它們能與水反
應生成酸性物質;
(5)剛剛削了皮的蘋果咯顯青綠色,當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果肉的顏色由青綠色變為黃色,
這是因為發生了緩慢氧化,與空氣中的。2有關。
故答案為:(1)導熱;物理;
(2)用濕抹布蓋滅;
(3)Na2cO3;
(4)S02;
(5)02。
(1)根據物質的性質來分析;
(2)根據滅火的方法來分析;
(3)根據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
(4)根據造成酸雨的物質來分析;
(5)根據氧氣的氧化性來分析。
化學來源于生產、生活,也服務于生產、生活,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關乎我們的生存、
健康和社會的發展,是中考熱點之一。
23.【答案】活性炭煮沸出或氫氣電0呼出+。2氫元素和氧元素BC
【解析】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凈水,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氣味。
(2)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很多麻煩,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3)如圖所示是電解水的裝置,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表達式是:力0呷出+
。2,由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b是氫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4)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說法正確;
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說法錯誤;
C、電解水的過程中,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原子的種類不變,說法錯誤;
D、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1)吸附;
(2)煮沸;
(3)出或氫氣;出0,力+02;氫元素和氧元素;
(4)BCo
(1)根據活性炭的性質與用途來分析;
(2)根據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來分析;
(3)根據電解水的知識來分析;
(4)根據電解水的微觀過程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活性炭的性質、硬水軟化的方法、電解水的知識及其微觀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24.【答案】元素鈉元素和氯元素分子原子
【解析】解:(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如氯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
(2)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水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
的,乙是分子;鐵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丙是原子。
故答案為:
(1)元素;鈉元素和氯元素;
(2)分子;原子。
(1)根據物質的宏觀組成,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構成的粒子,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5.【答案】C02H202M當Z%0+。2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碳燃燒生成氣體,
裝置內的氣壓不會減小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物質F是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02?
(2)A-C的變化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MnO2
%。2T%0+。2。
(3)E在純凈的B中燃燒,是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則加
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4)D是碳,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選用D對空氣中氧氣含量進行探究,原因是碳燃燒生
成氣體,裝置內的氣壓不會減小。
故答案為:
⑴皿;
MnO2
(2)H2O2-H2O+O2;
(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4)碳燃燒生成氣體,裝置內的氣壓不會減小。
A、C是無色液體,B、F、G是無色氣體,A在二氧化鎰的作用下生成B、C,C在通電條件下生成B、
H,則A是過氧化氫,B是氧氣,C是水,H是氫氣;大量排放F會引起溫室效應,則F是二氧化碳;
D是黑色固體,能生成二氧化碳,則D是碳;E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則E是
硫,G是二氧化硫;據此分析解答。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推斷,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
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26.【答案】19.00電子層數6CAD、EF
【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氟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
(2)原子序數為13的元素為AL鋁原子的質子數為13,核外有13個電子,分成三層排布,依次為2、
8、3,則鋁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頷)3;
(3)周期數=電子層數,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相同;
(4)①元素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此A?G共有6種元素;
②核電荷數大于核外電子數,表示陽離子,因此表示陽離子的微粒有C;
③元素的性質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A、D的結構屬于穩定結構,化學性質相似,G原子的
性質與D不同;E、F原子最外層均有6個電子,化學性質相似。
故答案為:⑴19.00;
(3)電子層數;
(4)①6;
②C;
③AD、EF。
(1)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來分析;
(2)根據原子的構成來分析;
(3)根據元素周期表的規律來分析;
(4)根據元素的概念、粒子的帶電情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來分析。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注意理解和應用。
27.【答案】N278%B物理BD氨氣+二氧化碳-尿素+水
【解析】解:(1)空氣的氣體成分: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二氧化碳約占0.03%,稀有氣
體約占0.94%,以及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0.03%,X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貝IX是氮氣,化學
式為N2;氮氣占的體積分數約為78%;
(2)A、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療急救,不符合題意;
B、氧氣具有氧化性,不能用于食物防腐,符合題意;
C、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火箭,不符合題意;
D、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氣焊氣割,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空氣分離出氮氣和氧氣是利用沸點不同將他們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4)A、將會排放大量污染氣體的工廠搬到人煙稀少的地方,還是會排放污染性氣體,污染空氣,
不符合題意;
B、提倡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可以減少污染性物質的排放,可以保護空氣,符合題意;
C、在重大節日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日氣氛,會排放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不符合題意;
D、加強大氣監測,使用新型清潔能源,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保護空氣,符合題意。
故選BD。
(5)合成尿素的反應為氨氣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和水,則反應文字表達式為:氨氣+二氧化碳-尿
素+水。
故答案為:(1)N2;78%;
⑵B;
(3)物理;
(4)BD;
(5)氨氣+二氧化碳-尿素+水。
(1)根據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進行分析;
(2)根據氧氣的用途進行分析;
(3)根據空氣分離出X氣體和氧氣的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進行分析:
(4)根據保護空氣措施進行分析;
(5)根據氨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水和尿素進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
知識的能力。
28.【答案】KMnO43K2MnO4+MnC)2+O2分解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acbd可以控制反應速
率ABD或CD試管中液面上升,溶液變紅
【解析】解:(1)實驗室若用裝置A和D制取氧氣,適用于高銃酸鉀制取氧氣,高鎰酸鉀在加熱的
條件下分解成銃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KMnO4&K2MnO4+MnO2+02;
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若選用F裝置收集氣體,集滿時的現象是集氣瓶口有氣
泡冒出;若通過排水量來測定所收集的氧氣體積,選G裝置,由于氧氣密度比水小,則氧氣從c端
進入,水從b端流出,所以各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acbd。
(2)B、C均可用于制氣體,C相對于B裝置其優點是可以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從而
控制反應速率;
A、先加水液封長頸漏斗下端,關閉彈簧夾,再向長頸漏斗中繼續加水,若水不下落且形成一段
穩定的液柱,則裝置氣密性良好,故選項正確;
B、先加水液封長頸漏斗下端,短直角導管右端連接注射器,再向外拉動注射器活塞,由于空氣
會沿長頸漏斗進入錐形瓶,若長頸漏斗下端產生氣泡,則裝置氣密性良好,故選項錯誤;
故選:A。
(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溶液制取二氧化碳,發生的反應是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
化碳,需要固液常溫型發生裝置,則發生裝置選B或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
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收集裝置選D,所以制取裝置組合是BD或CD。
(4)氨氣極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使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氨水能使無色酚酥試液變紅,則如
圖實驗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試管中液面上升,溶液變紅。
故答案為:
(l)KMnO4,K2MnO4+MnO2+()2;分解;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acbd;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棉在分選機械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監測技術在健康領域的應用考核試卷
- 紡織環保與可持續發展考試考核試卷
- 南京高三語文模擬作文
- 電氣安裝中的輸電線路故障定位與處理考核試卷
- 竹材采運成本效益分析與優化考核試卷
- 靜脈輸液工具的合理選擇 3
- 山西省百師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 數學試題【含答案】
- 臨床老年人噎食原因、危害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緊急施救操作
- 煙臺市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4月質量檢查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5屆青海省西寧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杭州市高三歷史4月二模質檢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內容分析試題及答案
- 門窗安裝施工方案
- 職場溝通職場溝通與人際關系處理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山東管理學院
- 2025屆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學期“三診一模”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 專題03 文言文閱讀【知識精講精研】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
- 安全隱患報告獎勵制度
- 機動車檢測站試題及答案
- 《地理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與應用》課件
- PLC在自動化生產線中的應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