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1頁
第二十七章 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2頁
第二十七章 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3頁
第二十七章 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4頁
第二十七章 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第四節腸梗阻病人的護理外科護理學周瓊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學習目標識記:說出小腸的解剖和生理特點復述腸梗阻的病因和分類理解:說明腸梗阻的病理生理變化解釋腸梗阻的處理原則比較單純性腸梗阻和絞窄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學習目標運用:對腸梗阻病人進行病情觀察并提供護理,預防和處理并發癥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解剖和生理概要腸梗阻課程安排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解剖和生理概要外科護理學—第十五章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空腸與回腸小腸上2/5段稱空腸,下3/5段稱回腸通過扇形的小腸系膜固定于腹后壁解剖生理概要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解剖生理概要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動脈:來自腸系膜上動脈靜脈:匯集成腸系膜上靜脈與脾靜脈匯合成門靜脈干淋巴:空腸粘膜下散在孤立淋巴小結回腸粘膜下許多淋巴集結神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解剖生理概要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分泌分泌含多種消化酶的堿性腸液分泌多種胃腸激素吸收10m2的吸收面積解剖生理概要小腸生理:消化與吸收食物的主要部位成人每天經小腸重吸收的液體量約8000ml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腸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外科護理學—第十五章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定義:腸內容物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正常運行、順利通過腸道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腸梗阻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按腸梗阻發生的基本原因機械性腸梗阻:堵塞、腸管外受壓、病變動力性腸梗阻:痙攣、麻痹血運性腸梗阻:血栓2.按腸壁有無血運障礙單純性腸梗阻無腸管血運障礙絞窄性腸梗阻伴腸管血運障礙腸梗阻--病因與分類最常見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3.按梗阻的部位高位腸梗阻/低位腸梗阻4.按梗阻的程度完全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5.按梗阻發展快慢急性腸梗阻/慢性腸梗阻腸梗阻--病因與分類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局部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早期梗阻以上腸管蠕動增加腸管膨脹急性完全性梗阻腸管血運障礙腸管可缺血壞死而潰破穿孔

腸蠕動增強腸腔積氣積液、擴張腸壁壓力不斷上升腸壁充血水腫、血供受阻腸梗阻--病理生理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2.全身變化水、電解質、酸堿失衡高位:頻繁嘔吐、不能進食,酸性胃液丟失低位:腸管無法吸收胃腸道分泌液體+血漿滲出、積存+酸性代謝產物增加感染和中毒以低位腸梗阻表現顯著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礙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腸梗阻--病理生理代謝性堿中毒代謝性酸中毒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癥狀(共同表現)腹痛嘔吐:常為反射性腹脹停止排氣排便(閉)腸梗阻--臨床表現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評估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一)健康史年齡新生兒-先天性腸道畸形嬰幼兒-腸套疊兒童-蛔蟲性腸梗阻青壯年-嵌疝粘連性老年-結腸癌乙狀結腸扭轉糞便堵塞病史:手術史蛔蟲史便秘史飽餐后劇烈運動腹外疝史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二)身體狀況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四大癥狀:痛吐脹閉三大體癥:腸型蠕動波腸鳴音亢進

一項檢查:X線平片可見多個液平面和氣脹的腸袢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癥狀腹痛

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閉)腸梗阻--臨床表現單純性機械性(陣發性腹部絞痛)絞窄性(持續性劇烈腹痛)麻痹性(全腹持續性脹痛或不適)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癥狀

腹痛嘔吐:

腹脹停止排氣排便(閉)腸梗阻--臨床表現早期(反射性,嘔吐物以胃液及食物為主)高位(嘔吐早且頻繁,主要為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低位(嘔吐出現較遲而少,嘔吐物可呈糞樣)

麻痹性(嘔吐呈溢出性)絞窄性(嘔吐物為血性或棕褐色液體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癥狀

腹痛

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閉)腸梗阻--臨床表現高位(腹脹較輕)低位(腹脹明顯)閉袢性(多不對稱)麻痹性(均勻性全腹脹)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癥狀

腹痛

嘔吐:

腹脹

停止排氣排便(閉)腸梗阻--臨床表現完全性(多不再排便排氣)不完全性(多次少量排便排氣)絞窄性(可排血性黏液樣便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2.體征(1)局部腹部視診(腹脹,機械性腸梗阻可見腸型和蠕動波)觸診(絞窄性腸梗阻可有固定壓痛和腹膜刺激征)叩診(絞窄性腸梗阻性腸梗阻可有移動性濁音)聽診(機械性腸梗阻腸鳴音亢進;麻痹性腸梗阻腸鳴音減弱或消失)(2)全身:脫水、中毒和休克腸梗阻--臨床表現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三)心理-社會狀況評估病人心理反應以及對疾病的認知情況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實驗室檢查Hb、RBC壓積和尿比重升高WBC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血氣分析、血清電解質出現異常結果嘔吐物和糞便可有大量紅細胞或潛血試驗陽X線檢查可見多個氣液平面及脹氣腸襻腸扭轉時可見孤立、突出的脹大腸襻(四)腸梗阻--輔助檢查對診斷有很大價值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氣液平面氣液平面脹氣腸襻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孤立突出脹大腸襻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解除梗阻、糾正全身性生理紊亂1.基礎治療禁食、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防治感染2.解除梗阻(1)非手術治療(2)手術治療(五)腸梗阻--處理原則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非手術治療中醫中藥口服或胃腸道灌注生植物油腹部按摩低壓空氣或鋇劑灌腸腸梗阻--處理原則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2)手術治療解除病因粘連松解術、腸切開取異物、腸扭轉復位術腸切除吻合術短路手術腸造口或腸外置腸梗阻--處理原則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1.體液不足2.疼痛3.體溫升高4.潛在并發癥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1.體液不足2.疼痛3.體溫升高4.潛在并發癥與頻繁嘔吐、腸腔內大量積液及胃腸減壓有關。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1.體液不足2.疼痛3.體溫升高4.潛在并發癥與腸蠕動增強或腸壁缺血有關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1.體液不足2.疼痛3.體溫升高4.潛在并發癥與腸腔內細菌繁殖有關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1.體液不足2.疼痛3.體溫升高4.潛在并發癥腹腔感染、腸粘連。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目標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病人腹痛程度減輕2.病人體液能維持平衡,能維持重要器官、臟器的有效灌注量3.病人未發生并發癥或并發癥得以及時發現和處理腸梗阻—護理評價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一)非手術療法的護理(二)手術前護理(三)手術后護理(四)心理護理(五)健康指導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一)非手術療法的護理

1.一般護理2.病情觀察3.治療配合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1.一般護理

(1)體位:取低半臥位,有利于減輕腹部張力,減輕腹脹,改善呼吸和循環功能;休克病人應改成平臥位,并將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而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飲食護理:早期多須絕對禁食禁水,梗阻解除后12小時可進少量流質(不含豆漿及牛奶),48小時后試進半流質飲食。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2.病情觀察

非手術療法期間應密切觀察病人生命征、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的變化,高度警惕絞窄性腸梗阻的發生。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3.治療配合(1)胃腸減壓

(2)解痙止痛(3)記錄出入液體的數量和性狀(4)液體療法護理

(5)防治感染和中毒

(6)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護理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1)胃腸減壓

一般采用較短的單腔胃管。低位小腸梗阻,可應用較長的雙腔M-A管,其下端帶有可注氣的薄膜囊,借腸蠕動推動氣囊將導管帶到梗阻部位。注意固定胃管,保持通暢,持續負壓吸引。每日用滴管向插有胃管的鼻孔內滴入數滴石蠟油,減少胃管對鼻粘膜的刺激。如從胃管注入豆油等,每次只能注入100ml左右,以免嘔吐。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2)解痙止痛單純性腸梗阻可肌內注射阿托品以減輕腹痛,禁用嗎啡類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3)記錄出入液體的數量和性狀

包括嘔吐物、胃腸減壓引流物、尿及輸入液體。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4)液體療法護理

急性腸梗阻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體液失衡,應根據脫水的性質和程度、血清電解質濃度測定和血氣分析結果制定補液方案。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

(5)防治感染和中毒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和中毒,對單純性腸梗阻時間較長,特別是絞窄性腸梗阻以及手術治療的病人應該及早使用。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6)腸套疊空氣灌腸復位護理

先肌內注射阿托品0.5mg以解除腸痙攣,將氣囊肛管插入直腸內并向內注氣,空氣壓力從8.0kPa開始,在B型超聲或X線監視下逐漸加壓至10.7kPa左右,套入部即可逐漸退出,若見大量氣體竄入末段回腸,即表示腸套疊復位成功。復位后注意觀察有無腹膜刺激征及全身情況變化。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二)手術前護理除上述非手術的護理措施外,按腹部手術前準備護理。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三)手術后護理1.胃腸減壓2.飲食調整3.早期活動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1.胃腸減壓

在腸蠕動恢復前,繼續保持有效胃腸減壓,注意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

2.飲食調整術后禁飲食,通過靜脈輸液補充營養。當肛門排氣后,即可拔除胃管。拔管當日可每隔1~2小時飲水20~30ml;第2日喝米湯50~80ml,每2小時一次,每日6~7次;第3日改進流食(忌牛奶、豆漿和甜食),每次100~150ml,以藕粉、蛋湯、肉湯為宜,每日6~7次;第4日可增加稀粥;1周后改半流食,如蛋羹、面片(可以喝牛奶),每日5~6餐;2周后可吃軟飯,忌生硬、油炸及刺激性食物(酒、辛辣食物),每日5~6餐,直至完全恢復。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3.早期活動

術后應鼓勵病人早期活動,以利腸功能恢復,防止腸粘連。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四)心理護理

向病人解釋該病治療的方法及意義;介紹圍手術期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焦慮和恐懼心理,鼓勵病人及家屬配合治療。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五)健康指導1.少食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宜食營養豐富、高維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反復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病人少食粗纖維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飯后忌劇烈活動。2.便秘者應注意通過調整飲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大便通暢,無效者可適當予以口服緩瀉劑,避免用力排便。3.加強自我監測,若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不適,及時就診。4.保持心情愉悅,每天進行適量體育鍛煉。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一、選擇題A1型題1.腸梗阻的共同臨床表現不包括()A.腹痛B.休克C.嘔吐D.腹脹E.停止排氣排便2不屬于機械性腸梗阻的是()A.腸麻痹B.腸內腫瘤C.腸外腫瘤D.腸蛔蟲團E.腸扭轉3.屬于動力性腸梗阻的是()A.腸黏連B.嵌頓疝C.腸痙攣D.腸扭轉E.腸內糞塊4.屬于血運性腸梗阻的是()A.腸痙攣B.腸腫瘤C.腸系膜血栓D.腹膜炎E.腸扭轉5.單純性腸梗阻的病理特點是()A.腸壁血循環供血不足B.腸壁供血基本正常C.腸壁供血完全停止D.腸壁穿孔E.腸壁壞死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4.屬于血運性腸梗阻的是()A.腸痙攣B.腸腫瘤C.腸系膜血栓D.腹膜炎E.腸扭轉5.單純性腸梗阻的病理特點是()A.腸壁血循環供血不足B.腸壁供血基本正常C.腸壁供血完全停止D.腸壁穿孔E.腸壁壞死6.絞窄性腸梗阻腹痛的特點是()A.陣發性絞痛B.持續性隱痛C.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劇D.全腹脹痛E.刀割樣疼痛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7.粘連性腸梗阻最多見于()A.腸道畸形B.腹部外傷后C.腹腔手術后D.胎糞性腹膜炎E.結核性腹膜炎8.腸梗阻病人一般情況較穩定的體位是()A平臥位B平臥頭轉向一側C.半臥位D.側臥位E.頭低臥位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9.高位腸梗阻嘔吐的特點是()A.出現遲,次數多,量少B.出現早,次數多,量少C.出現早,次數少,量少D.出現早,次數多,量多E.出現遲,次數少,量多10.腸梗阻非手術治療最主要的措施是()A.抗感染B.糾正水電解質失衡C.胃腸減壓D.針灸E.中醫中藥

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腸梗阻患者的護理選擇題A1型題1.B2.A3.C4.C5.B6.C7.C8.C9.B10.C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一)非手術治療護理/術前護理1.緩解疼痛、腹脹2.維持體液與營養平衡3.嘔吐護理4.嚴密觀察,及早發現絞窄性腸梗阻5.術前準備腸梗阻—護理措施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二)術后護理1.體位血壓平穩后給予半臥位2.飲食術后暫禁食、靜脈補液,腸蠕動恢復后可逐步過渡恢復飲食3.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腸梗阻—護理措施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三)健康教育(1)飲食指導(2)保持排便通暢(3)自我監測若有腸梗阻癥狀,及時就診腸梗阻—護理措施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1.腹痛程度是否減輕2.脫水是否得到糾正,電解質是否維持在正常范圍3.是否發生腸粘連、腹腔內感染、腸瘺等術后并發癥,若發生,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腸梗阻—護理評價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腸瘺(intestinalfistula)外科護理學—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

腸管與其他臟器、體腔或體表之間存在病理性通道,腸內容物經此進入其他臟器、體腔或至體外,引起嚴重感染、體液失衡、營養不良等改變腸瘺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病因先天性后天性:占95%(1)腹部手術損傷(2)腹部創傷(3)腹腔或腸道感染(4)腹腔內臟器或腸道的惡性病變治療性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分類按腸腔是否與體表相通分為腸外瘺和腸內瘺按腸道連續性是否存在分為側瘺和端瘺按瘺管所在的部位分為高位瘺和低位瘺按腸瘺的日排出量(500mL為界)分為高流量瘺和低流量瘺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病理生理1.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2.營養不良3.消化液腐蝕及感染高位腸瘺以水、電解質紊亂及營養丟失較嚴重低位腸瘺以繼發性感染更為明顯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臨床表現1.腹膜炎期——創傷或術后3~5天(1)局部腸內容物外漏,對周圍組織器官強烈刺激瘺口排出物,性狀與瘺管位置有關(2)全身體溫升高,水電解質失衡嚴重者休克、膿毒癥、多器官功能障礙高位腸瘺:含大量膽汁、胰液,蛋花樣、刺激性強低位腸瘺:含糞渣,有臭氣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2.腹腔內膿腫期——瘺形成后7~10日惡心嘔吐、腹瀉、里急后重等瘺口排大量的膿性液體甚至膿血性液體3.瘺管形成期瘺管局部刺激癥狀4.瘺管閉合瘺管炎癥反應消失,瘢痕愈合臨床表現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輔助檢查1.實驗室檢查Hb、RBC下降WBC和中性粒細胞升高Na+、K+濃度降低血清和總淋巴細胞計數下降肝酶譜及膽紅素值升高2.特殊檢查口服染料或藥用炭——適用于腸外瘺形成初期瘺管組織活檢及病理學檢查3.影像學檢查B超及CT瘺管造影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處理原則1.非手術治療輸液及營養支持控制感染藥物治療:生長抑素、生長激素經皮穿刺置管引流封堵處理2.手術治療早期腹腔引流術瘺口造口術腸段部分切除吻合術腸瘺局部楔形切除縫合術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診斷/問題1.體液不足與禁食、腸液大量外漏有關2.體溫過高與腹腔感染有關3.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腸液大量丟失、炎癥和創傷引起的機體高消耗狀態有關4.皮膚完整性受損與瘺口周圍皮膚被消化液腐蝕有關5.潛在并發癥出血、腹腔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第二十七章-小腸疾病病人的護理護理措施(一)非手術治療護理/術前護理1.維持體液平衡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根據病情及時調整液體與電解質的種類與量2.控制感染

(1)體位:低半臥位

(2)應用抗生素

(3)負壓引流的護理3.營養支持調節負壓(10~20kPa)保持通暢調節灌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