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綜合測試卷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六單元綜合測試卷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六單元綜合測試卷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六單元綜合測試卷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六單元綜合測試卷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綜合測試卷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成績評定:一、積累與運用(26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布衾(qīn)修睦(mù)兌命(yuè)輾冰轍(niǎn)B.兩鬢(bìn)濠梁(háo)大庇(pì)沉塘坳(ào)C.鯤鵬(kūn)盡粟(lì)突兀(wù)學學半(xiào)D.駢死(pián)槽櫪(lì)相馬(xiāng)食馬者(sì)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B.選賢與能,講信修睦。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D.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A.食之不能盡其材/林盡水源B.策之不以其道/不足為外人道也C.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道之行也D.雖有嘉肴/雖有千里之能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志怪者也(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北冥有魚(同“溟”,湖泊)B.雖有嘉肴(即使)不知其旨也(代詞,它的)C.策之不以其道(名詞作動詞,用馬鞭驅趕)食不飽,力不足(動詞,吃)D.選賢與能(指才干出眾)講信修睦(培養)5.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語文學習,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①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是一道道視覺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②你將與安東尼奧交流,領悟戲劇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戲劇。③你將與孔乙己對話,體味生命的本質,引發對人生的思考。④所以,愛語文,就是愛生活,愛人生!⑤在這些美味大餐中,我們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味人生的千姿百態。⑥在旅行中,你將走進小說天地,登上戲劇舞臺。A.①⑥⑤③②④B.④①⑤⑥②③C.⑥①⑤②③④D.⑥③②①⑤④6.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既可說明、記敘事物,也可發表議論,都是為了表現作者的見解,說明寄寓的道理。如《愛蓮說》《馬說》,以議論為主,與現在的雜文相似。

B.莊子,姓莊,名周,與老子并稱“老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C.《禮記》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據傳為西漢禮學家劉向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D.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劉禹錫并稱“劉白”。7.古詩文名句默寫。(8分)(1)嗚呼!,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揮手自茲去,。(李白《送友人》)(3)?黃衣使者白衫兒。(白居易《賣炭翁》)(4)嗚呼!?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5),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6)古代的詩人常用日、月來寫景抒情,常建在《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用“”寫出了早晨的陽光明媚;李白在《送友人》中用“”寫出“我”如夕陽依戀大地般與友人難舍難分;而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用“”既寫出了月色的凄清冷寂,又襯托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二、閱讀理解(44分)(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4分)浣溪沙①〔宋〕蘇軾麻葉層層檾②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③。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④搗勢⑤軟⑥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注釋】①這首詞作于蘇軾任徐州知州時。②淼(qǐng):同“苘”,俗稱青麻,可制成麻袋或繩子。③絡絲娘:本為蟲名,此處代指繅絲的婦女。④捋青:從未全熟的麥穗上捋下麥粒。⑤麨(chǎo):用麥子制成的干糧。⑥軟:飽。8.詞的上片寫了什么農事活動?(2分)9.詞的最后一句“問言豆葉幾時黃”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2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4分)【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選自《禮記》)

【乙】師川外甥奉議①:別來無一日不奉思②。春風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棄人事,盡心于學。前承示諭③:“自當用十年之功,養心探道。”每詠嘆此語,誠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學有要道,讀書須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見古人用心處,如此則不虛用功;又欲進道,須謝去外慕④,乃得全功。讀書先凈室焚香,令心意不馳走,則言下理會。少年志氣方強,時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甥性識穎悟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選自黃庭堅《與徐甥師川》)【注釋】①奉議;官名,即奉議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諭:不久前你告知我。④外慕:學習之外的各種貪戀。⑤半古之人:花費古人一半的工夫。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3)誠能如是:(4)令心意不馳走: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甥性識/穎悟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B.甥性識穎悟/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C.甥性識穎悟/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D.甥性識/穎悟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分)(2)必能屏棄人事,盡心于學。(2分)13.甲、乙兩文都談到學習,但側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題。(11分)煥發自省的力量何聰①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賢在修身養性、練達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視自省的力量。唯有自省,人才會變得克己謹慎,不斷反思審視自身的過失,真正去糾正錯誤、解決問題,避免小過失發展成大錯誤。很多人回首自己來路、盤點人生得失時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讓自己從歧途走向正路,從缺陷走向完善。在相當意義上說,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是讓自己減少失誤錯誤、實現自我凈化提高的有力武器。②“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危急時刻,人們往往會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補齊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時候,人們則容易失去警覺,習慣于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判斷是非,而不是檢視自己有無不足、缺點和失誤。當自省機制失去效

力,凡事責人而不自省,只找別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會使小糾紛釀成大事故,正所謂:“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③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極言自省是修身養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說新語》載,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與蛟、虎并稱為“三害”。鄉人慫恿他打虎擒蛟,巴望兩敗俱傷,同歸于盡。周處射虎殺蛟三日,回來后得知人們以為他已死而皆相慶賀,始悟鄉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棄惡從善,終為忠臣孝子。今天,我們講自省,對思想、工作、生活點滴及細節予以檢視,客觀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義并非止于懺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進自我認知、自我完善,不斷喚醒善意良知,不斷升華人格。④自省的力量,還在于能夠“達人”。“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這一古今佳話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諸改正的行動,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當前,我們首先反省自己的錯誤,對方多半就會有正向的反應,即便一時沒有也報之以寬容,很多問題就會在無形中化解了。對于一個社會來說,每個人都能喚醒自省意識,煥發自省力量,就會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環,重品行、講道德、守規矩就會蔚然成風。⑤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處身現代社會,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規則意識、道德品行、言行舉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們就將在不斷自我約束中實現自我完善,進而共同提升社會文明的水位。(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4.選文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是。(限30字以內)(2分)15.閱讀全文,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選文先提出觀點,再分別論述觀點,最后進行總結:這是總—分—總式結構。B.第②段論述的重點是:人們危急時刻應反省自己的不足,補齊自身的短板。C.選文引用周處自省改過的事例,論證自省可以修身養性、提升境界的道理。D.第⑤段總結煥發自省力量的意義:實現自我完善,進而共同提升社會文明水位。16.選文第②段和第③④段調換位置是否影響文意的表達?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4分)17.第③段除舉例論證外,還采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題。(15分)曬書賀寬葉①那年回到鄉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讓我很是吃驚:滿地都是書,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擺滿整個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過道。風吹過來,書頁波浪般嘩嘩翻動,陽光打下來,“波浪”有點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飄落,鉆進翻動的書頁里,成了書簽。母親從書堆里站起來,挪開小馬扎,摘下老花鏡,慈愛地笑著說:“我給你曬曬書。”②進城之后,兩大櫥子書我都擱在了老家,沒往城里運。母親主動擔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來拿書看,母親都牢牢記在心里,催促他們按時歸還。母親上過“文化大革命”前的掃盲識字班,認識1000字左右,已經夠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門舉步維艱,由此母親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緊巴,只要我說買書,母親總是東挪西湊及時給我錢。打小,農活再忙,只要我在看書,母親絕不會派活給我。母親在和左鄰右舍閑聊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說一句:“我兒子在看書呢!”母親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我是村里屈指可數的考上大學躍過“龍門”的農家子弟。③午后,我和母親把書一本一本翻過來,曬曬封底那一面。母親笑道:“我看看我的寶貝兒子看什么寶貝書。”說著,她拿起一本荷爾德林的詩集,翻開扉頁上我的淘書小記念起來:“在暮色蒼茫里漫步遼寧師范大學校園,于櫻花樹影里邂逅小書攤,一靦腆女生處理舊書,遇此書,半價購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連。”母親翻了一下內文,說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書《鄉愁的理念》,是董橋的,照例還是先念扉頁上的購書小記:“逛大學扎堆的濟南文化東路,往來皆年輕面孔,間或遇到面熟之老學生,頷首微笑。路東段三聯書店濟南分銷店購董橋《這一代的事》及《鄉愁的理念》,久慕董橋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親慨然嘆道:“兒子啊,原來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④母親捧著書,小心地翻閱著,輕聲讀著書上的小記,嘴角上揚,咯咯笑著喊我過去看她手中拿著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幫書友聚飲后去莊君家小坐,趁莊君去沏茶的機會,我們幾個書友紛紛去她的書櫥前竊書。我一眼看見《酒徒》,抽出來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開,見扉頁上有莊君龍飛鳳舞之小記:“老賀贈王書一捆,王大醉,半夜醒來,探手入包,書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書,在輾轉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竊”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幾乎每一本書都有來歷,都有故事。整個下午,母親一直笑個不停。⑤那是在初夏,梔子花氤(yīn)氳(yūn)的香氣里,我和母親坐在書堆里,一本一本翻曬我喜歡的書。母親用棉布仔細拂拭著,娘兒倆漫無目的地聊天,光陰在從書本上抬頭、低頭的瞬間消失。梔子花開的時節,已經有點熱,母親用手背拂了一下額前的頭發,沖我一笑,她的白發從發間探出來,讓我心驚。⑥多年以后,母親因心臟病突發溘然長逝。那兩大櫥子書我經常撫

摩、翻閱,心里時時升騰起無盡的思念。因為,每一本書上都留下了母親的手印。(選自《中學生閱讀》,有刪改)18.通讀全文,根據提示,在橫線上補寫相應的內容。(2分)回鄉看到母親曬書→→“我”與母親讀“小記”→母親去世,“我”睹物思人19.結合語境品讀下列句子,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1)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飄落,鉆進翻動的書頁里,成了書簽。(2分)(2)那兩大櫥子書我經常撫摩、翻閱,心里時時升騰起無盡的思念。(2分)20.選文第②段中寫道:“母親在和左鄰右舍閑聊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說一句:‘我兒子在看書呢!’”這句話寫出了母親怎樣的心理?(3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