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學中考試題猜想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他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未被采納,轉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從西班牙出發時,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員。下列關于他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①他“發現”了古巴和海地②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③他是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航海家④他到達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2018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下列能夠反映周總理外交風采的史實是A.參加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B.參加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C.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正式建交3.下列太平天國的諸項活動中,能夠與當時世界歷史潮流同步的是A.頒布《天朝田畝制度》B.嚴懲外國侵略者C.發表《資政新篇》D.反對封建統治4.東歐劇變的實質是A.政治體制的變化B.經濟體制的變化C.國家名稱的變化D.社會制度的變化5.2019年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從陳強同學制作的如下統計表,可以看出共產黨能夠迅速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軍能打善戰B.共產黨軍事力量超過國民黨C.國民黨指揮失當D.共產黨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6.某位同學上網了解某國際組織時,搜到如下關鍵詞“經濟聯合國”“解決貿易爭端”“破除貿易壁壘”“貿易自由化”。他了解的這一國際組織是()A.聯合國 B.亞太經合組織C.歐洲聯盟 D.世界貿易組織7.有人這樣評價當今世界:“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如果說這一評論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概括性,說明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A.當今世界是美、日、歐、俄、中共同主導的多極世界B.眾多“巨人”的出現標志世界多極化格局的最終形成C.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D.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正在發展之中,而且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8.列寧認為,資本主義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掌握了大量先進技術與經濟管理經驗,而初掌政權的共產黨人在這方面則極為缺乏,因此號召共產黨人要向商人、向資本家“學習”。下列能體現這一主張的是()A.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 B.優先發展重工業C.走農業集體化道路 D.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9.唐詩作為一個時代的主要文學表達形式,能從不同側面反映唐朝的社會風尚。下列杜甫的詩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經濟繁榮的是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B.接縷垂芳餌,連簡灌小園C.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0.下列屬于唐朝發明的生產工具是()A.曲轅犁 B.秧馬 C.耬車 D.翻車11.歷史學家錢穆指出,古代中國能夠推持大一統局面數千年之久而不敗,主要得益于創建了一整套優良的政治制度,“優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B.郡縣制C.行省制D.中央集權制12.下面是某同學學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關歐洲國家演變的思維導圖,下列選項中序號對應的國家或王朝正確的是A.①拜占庭帝國②查理曼帝國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國②波斯帝國③英格蘭C.①亞歷山大帝國②阿拉伯帝國③荷蘭D.①阿拉伯帝國②德意志帝國③俄羅斯帝國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鴉片戰爭后,中國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請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14.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立法,請分別列舉出英國、法國為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在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15.和平是人類的永恒的夢想。但現實也骨感,人類還是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磨難,為了和平,遠離災難,世界各國人民都在傾力而為,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合作減少分歧,從而使和平日益成為當今世界一大主題。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關問題:在第-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校肉機”的戰投叫什么?促使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件是什么?為了聯合起來,盡快打敗法西斯國家,給世界帶來和平,二戰中反法西斯國家成立了一個什么組織,形成標志是什么?一戰后,形成的緩和帝國主義矛盾的體系是什么?二戰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什么樣發展趨勢?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問揭開中國抗日戰爭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中國抗日戰爭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有何重要作用?和平來之不易,作為中學生,請你就爭取“和平”發表你的見解。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麥哲倫率領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C正確;含有①④的ABD排除。故選C。2、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周恩來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在萬隆參加第一次亞非會議。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為會議的圓滿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也是新中國建國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選項C符合題意;而選項AD與周恩來總理無關,選項B參加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是國共談判,不屬于外交談判。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3、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太平天國的諸項活動中,能夠與當時世界歷史潮流同步的是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為了改變不利局面,洪秀全封從香港來到天京的洪仁玕為干王,總理朝政;1859年,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得到洪秀全的贊賞。《資政新篇》并不是農民斗爭經驗的產物,未能反映出農民的土地要求,但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近代中國的先進人士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近代化綱領。由于受當時自然條件的限制,《資政新篇》未能付諸實踐,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4、D【解析】試題分析:本小題考查的是東歐劇變。東歐劇變是指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是以斯大林模式為主的社會主義制度最終演變為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劇烈動蕩。最先在波蘭出現,后來擴展到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在短短的時間內,執政四十多年的各國黨,紛紛喪失政權,由于各國執政黨的改變,社會制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劇變之后,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以分為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并,實現了統一。這個事件以蘇聯解體告終,標志著冷戰的結束。東歐劇變的實質是東歐各國的政治體制和社會性質發生改變。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蘇聯的改革與解體5、D【解析】
A:材料中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圖表的信息主要是人民對解放軍的支持,沒體現解放軍的戰斗力。故A錯誤。B.材料中的信息是人民提供糧食、軍鞋等物資,與國共軍事實力對比無關。故B錯誤。C.材料是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提供糧食、軍鞋等物資。未體現國民黨指揮的信息。故C錯誤。D.材料中,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提供糧食、軍鞋等物資,體現了人民對共產黨的支持和擁護。故D正確。所以本題選D。【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在于注意表格中的信息,注意表格的標題“安徽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戰役”,從中可知安徽人民對共產黨的支持和擁護。6、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經濟聯合國”“解決貿易爭端”“破除貿易壁壘”“貿易自由化”等關鍵詞分析可知,這一國際組織是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即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是全球性的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擁有158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7%。該組織的主要職能是管理、組織、協調、調節和提供成員國貿易之間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促進了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也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所以D項符合題意;聯合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的的國際組織,亞太經合組織是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國家只限于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并未涉及全球,歐洲聯盟是區域性經濟組織,國家只限于歐洲。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7、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格局轉變,但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強”成為格局過渡時期國際關系的基本框架,因此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正在發展之中,而且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不符合史實,選項C不對,因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西歐、日本的崛起,中國改革開放后國際地位的提高,已經開始呈現多極化趨勢;所以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抓住題眼“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解題的關鍵;20世紀50年代后期起,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相對穩定;中國日益振興,國際地位的提高;在國際事務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逐漸表現出由兩極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目前,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強”成為格局過渡時期國際關系的基本框架,世界政治格局正向著多極化曲折發展。8、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資本主義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掌握了大量先進技術與經濟管理經驗,而初掌政權的共產黨人在這方面則極為缺乏,因此號召共產黨人要向商人、向資本家“學習””,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部分恢復私人企業、允許商品生產,恢復商品貨幣關系”,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故D符合題意;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優先發展重工業、走農業集體化道路與題意不符,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9、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當宰相,重視地方吏治,還注意節儉.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唐玄宗前期的年號叫開元,史稱“開元盛世”。“憶昔開元盛世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反映了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盛世經濟繁榮的景象。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了曲轅犁,還發明了灌溉工具筒車。故A符合題意。秧馬出現在宋朝,耬車出現在西漢,翻車出現在三國時期。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悉中國古代勞動工具的變遷,識記唐朝的曲轅犁和筒車。11、D【解析】
根據題干“優良的政治制度”來完成大一統,并維持大一統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敗。可以知道是中央集權制度。結合課本所學,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后,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封建統治,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以后歷朝各代都采用中央集權制度,加強統治,維持統一局面。D項符合題意;為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分封的各諸侯國勢力不斷強大,導致東周時期春秋戰國的紛爭。A項不合題意;秦朝在地方推行行政制度——郡縣制,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B項不合題意;元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行省制。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點睛】題干“優良的政治制度來完成其大一統之局面,且能維持此大一統之局面歷數千年之久而不敗”是關鍵信息,結合中國封建社會發展,中央集權制度維護政治穩定,國家統一。12、A【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故稱“拜占庭帝國”,故①為拜占庭帝國。843年,根據《凡爾登和約》,查理曼帝國分裂為三部分:萊茵河以東地區稱東法蘭克王國;斯海爾德河、默茲河以西地區稱西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北起北海,循萊茵河而南,包括羅訥河,直到中部意大利,仍承襲羅馬皇帝稱號。大體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國、法蘭西王國、意大利王國三國的雛形。故②為查理曼帝國,③為德意志,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解析】
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內容包括: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14、《權利法案》;《人權宣言》。【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為了限制國王權利,頒布了《權利法案》,這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建立。1789年,巴黎人民工攻占巴士底監獄,發過大革命爆發。在革命過程中,制憲會議頒布了《人權宣言》。15、(1)凡爾登戰役;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3)九一八事變;中國戰場是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