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3.《鴻門宴》同步練習(文字版|含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語言述說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
B.《燭之武退秦師》的主要人物是燭之武,作者通過他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說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
C.《庖丁解牛》選自《莊子·大宗師》,《莊子》是莊周親自撰寫,主要反映了他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作品。
D.《鴻門宴》中,范增多次使眼色給項羽,舉起他所佩戴的玉向項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項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2.下列關于文中的文化常識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B.《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它是我國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因為它與《公羊傳》《谷梁傳》同為解釋《春秋》的作品,所以它又被人們合稱為“春秋三傳"。
C.《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后由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
D.在《鴻門宴》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為北向,再次為東向,最次為西向。我們從座次可看出雙方力量的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二、句子默寫
3.默寫
【任選六空,超過六空,按前六空評分】
昔我往矣,(《詩經采薇》)__,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3)何時依虛幌,___(杜甫《月夜》)
(4)何當共剪西窗燭,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5)___,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6)項莊舞劍,___(司馬遷《鴻門宴》)
(7)載載孑立,(李密《陳情表》)
(8)云無心以出山岫,___(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三、情景默寫
4.補寫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論語》中把“仁”推到學習和思考領域中去,提出成就仁道的途徑的句子是___。
(2)《魚我所欲也》中闡明對不合禮儀的高官厚祿持否定態度,強調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一)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節選自《鴻門宴》)
(二)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未至彭城,疽發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爾。"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增之去,當于羽殺卿子冠軍時也。”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而擢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節選自蘇軾《范增論》)
注:卿子冠軍,指宋義。公元前207年,秦圍攻趙,楚懷王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軍。救趙途中,宋義畏縮不前,項羽矯詔殺之。
5.下列選項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①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從:跟隨。
②令將軍與臣有郤___郤:通“隙",隔閡,嫌怨
③若入前為壽___壽:敬酒,祝人長壽
④常以身翼蔽沛公___翼:翅膀
⑤稍奪其權___奪:剝奪
⑥人臣之分也___分:區別
A.②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④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B.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C.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
7.下列對兩段選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好大喜功。劉邦卑詞謝罪,項羽為表示自己的雅量脫口說出告密人,說明他先前的怒氣已煙消云散,劍撥弩張的形勢稍有緩和。
B.范增老謀深算。他深知劉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會殺劉邦,暗示項羽,而項羽不回應,無奈之下他又命項莊舞劍,意在刺殺劉邦。
C.蘇軾認為范增應該及早脫離項羽,并認為他錯失了最好的機會。蘇軾認為范增應在鴻門宴后,或在宋義被殺后就及時離開才好。
D.蘇軾認為義帝是天下的賢君。義帝派遣劉邦入關而沒有派遣項羽,提拔卿子冠軍做上將軍,這些做法都體現了義帝的賢明之處。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2)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爾。
9.第二段選文末句,蘇軾為什么說項羽在殺義帝時就懷疑范增了?請簡要說明。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一)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節選自《鴻門宴》)
(二)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沛公之從雒陽①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②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漢元年正月,漢王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
(節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
[注]①雒陽:洛陽。②酈食其:人名。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①素善留侯張良___善:友善、交好。
②毋內諸侯___內:同“納”,接納。
③籍吏民___籍:戶口。
④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不合常規。
⑤良引兵從沛公___引:牽、拉。
⑥不如因其解擊之解:同“懈",懈怠。
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⑤D.④⑤⑥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尹,官名,春秋時楚國設置,秦漢之際亦設,位次于令尹,位尊,多以王室貴族任之,其主要職務是掌管刑獄。
B.季父,即叔父,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行最小。
C.侯,爵位名,中國封建制度設置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D.子房,張良的“字”,“字"指舊時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義的名字,平輩之間相互稱字以示禮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邦把“距關”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以兄長之禮熱情款待項伯,與其約為婚姻,并表明自己不敢背棄恩德。
B.在峣山下的秦將欲反叛秦王朝,但考慮到士卒不會聽從,因此授意張良讓沛公帶兵攻擊秦軍,最后取得大勝。
C.張良面對項伯的勸說,認為離開沛公是不義的;張良體弱多病,不曾單獨帶兵,作為謀臣時時跟隨漢王身邊。
D.高帝對于張良的才能極為賞識,讓他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封地,張良委婉拒絕了,于是他被封為留侯。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2)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
14.綜合以上文段,簡要概括張良的形象特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為騎郎,事孝文帝,十歲不得調,無所知名。釋之曰:“久宦減仲之產,不遂。"欲自免歸。袁盎知其賢,乃請徙釋之補謁者。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釋之言秦漢之間事,秦所以失而漢所以興者久之。文帝稱善,乃拜釋之為謁者仆射。
釋之從行,登虎圈。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十余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口對響應無窮者。乃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釋之久之前曰:“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于影響舉錯不可不審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嗇夫。
太子與梁王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于是釋之追止太子、梁王。遂劾不下公門不敬,奏之。薄太后聞之,乃使使承詔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釋之,拜為中大夫。其后拜釋之為廷尉。
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于是使騎捕,屬之廷尉。釋之治問。曰:“縣人,聞蹕【注】,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文帝怒曰:“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
后文帝崩,景帝立,釋之恐,稱病。卒見謝,景帝不過也。
《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不黨不偏,王道便便"。張季近之矣。
(節選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有刪改)
【注】蹕:帝王的車駕。也指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
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于影響/舉錯不可不審也
B.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于影響/舉錯不可不審也
C.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于影響/舉錯不可不審也
D.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且下之化/上疾于影響/舉錯不可不審也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廷尉”是秦時設置的官名,九卿之一,職責是管理天下刑獄,有時還可駁正皇帝的判決意見。
B.“公門"是古代國君之外門,所有乘車輦之人經過時都要下車,以示對國君的敬意。
C.“景帝”為古代皇帝謚號之一,是景帝死后,朝廷根據其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
D.“書",又稱《尚書》,為“四書”之一,是我國上古歷史文獻和追述古代史跡的著作匯編。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釋之因為家境殷實作了騎郎,侍奉文帝十年都沒有被調動,他認為耗損了兄長的家產至今卻無所作為,想辭官回家。
B.張釋之直言敢諫,有一次文帝詢問虎圈獸類情況,嗇夫代替上林尉詳盡回答,文帝想提拔任用他,但最終因張釋之的勸諫而放棄了。
C.張釋之因為太子和梁王違規乘車經過司馬門,而阻止他們入殿門,并且不顧太后的包庇彈劾兩人,卻得到文帝的器重而被提拔。
D.張釋之在文帝死后想到自己曾得罪過當時的太子即現在的景帝而感到恐慌,向景帝請罪,景帝沒有責怪他。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袁盎知其賢,乃請徙釋之補謁者。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
(2)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王按劍而跽曰___跽:兩膝著地,上身挺直
B.刑人如恐不勝___勝:盡
C.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稱王
D.竊為大王不取也___竊:急切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___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B.立而飲之_________拔劍切而啖之
C.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___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D.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然而不勝者,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1.下列各組句子中,能表現樊噲“巧言善辯”的一組是()
①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②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③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④今日之事何如⑤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⑥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⑥
22.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項莊是項羽手下的一個武將,他在接受了趁舞劍時刺殺劉邦的任務后,手總是軟的,于心不忍,再加上項伯的保護,所以他未能把劉邦刺死。
B.樊噲能言善辯,口齒伶俐,他居然把項羽說得無言以對。
C.樊噲在危急關頭不顧衛士阻攔,闖入軍帳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但入帳后的種種行為都是有禮有節的,表現了他有勇有謀、粗中有細的特點。
D.從樊噲的一番話來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辭令的。他先遠兜遠轉地怒斥一頓,然后又不失時機、恰到好處地講出劉邦這樣做都是為了項羽,難怪項羽愿意聽。
2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商三官
故諸葛城有商士禹者,士人也,以醉謔忤邑豪,豪嗾家奴亂捶之,舁歸而死。禹二子,長曰臣,次曰禮。一女曰三官。三官年十六,出閣有期,以父故不果。兩兄出訟,終歲不得結。婿家遣人參母,請從權畢姻事,母將許之。女進曰:“焉有父尸未寒而行吉禮?彼獨無父母乎?"婿家聞之,慚而止。無何,兩兄訟不得直,負屈歸,舉家悲憤。兄弟謀留父尸,張再訟之本。三官曰:“人被殺而不理,時事可知矣。天將為汝兄弟專生一闊羅包老耶?骨骸暴露,于心何忍矣。”二兄服其言,乃葬父。葬已,三官夜遁,不知所往。母慚怍惟恐婿家知不敢告族黨但囑二子冥冥偵察之。幾半年杳不可尋。
會豪誕展,招優為戲,優人孫淳攜二弟子往執役。其一王成,姿容平等,而音詞清徹,群贊賞焉。其一李玉,貌韶秀如好女。呼令歌,辭以不稔,強之,所度曲半雜兒女俚謠,合座為之鼓掌。孫大慚,白主人;“此子從學未久,只解行觴耳,幸勿罪責。"即命行酒。玉往來給奉,善覷主人意向,豪悅之。盡遣諸仆去,獨留玉。玉伺諸仆去,闔扉下楗①焉。諸仆就別室飲。
移時,聞廳事中格格有聲,一仆往覘之,見室內冥黑,寂不聞聲。行將旋踵,忽有響聲甚厲,如懸重物而斷其索。亟問之,并無應者。呼眾排闔入,則主人身首兩斷;玉自經死,蠅絕墮地上,梁間頸際,殘綆儼然。眾大駭,傳各內闥,群集莫解。眾移玉尸于庭,覺其襪履虛若無足。解之則素舄②如鉤,蓋女子也。益駭。呼孫淳詰之,淳駭極,不知所對,但云:“玉月前投作弟子,愿從壽主人,實不知從來。”
以其服兇,疑是商家刺客,且以告郡。郡官問臣及禮,并言:“不知。但妹亡去,已半載矣。"俾往驗視,果三官。官奇之,判二兄領葬,敕豪家勿仇。
異史氏曰:“家有女豫讓③而不知,則兄之為丈夫者可知矣。然三官之為人,即蕭蕭易水,亦將羞而不流,況碌碌與世浮沉者耶!愿天下閨中人,買絲繡之,其功德當不減于奉壯繆④也。”
(節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三》)
注釋①〔楗〕門閂。②〔素舄〕服喪者所穿白鞋。③〔豫讓〕戰國晉人,事智伯。智伯被趙襄子聯合韓、魏所滅,豫讓自毀形貌為智伯報仇。未果,遂伏劍自殺。④〔壯繆〕即關羽,死后被迫封為壯繆候。
24.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母慚(A)怍(B)惟恐(C)婿家知(D)不敢告(E)族黨(F)但囑二子(G)冥冥偵(H)察之
25.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指冤屈,與《孟子》“戚武不能屈"中的“屈”意思相同。
B.夜,指在夜里,與《燭之武退秦師》“夜縋而出"中的“夜”用法相同。
C.優,表演雜戲,歌舞的演員。與“伶"合稱,指俳優樂工;后指戲曲演員。
D.辭以不稔,與司馬遷《鴻門宴》中的“具告以事”句式相同。
26.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商三官因父親遭遇橫禍而延擱婚期,在兄長們向官府申冤,一年未能平反的情況下,她要求埋葬父親,依禮盡孝。
B.商三官認識到世道不公,明白克循正軌替亡父討回公道無異于緣木求魚,只能在安葬父親后,悄然離家,另謀復仇之路。
C.商三官變裝為男子,隨優人赴壽宴,雖不擅歌唱,卻博得邑豪喜愛,在其放松警惕后,斬決仇首,然后懸梁自盡。
D.蒲松齡在文末對商三官發出真摯禮贊,將她推許為“女豫讓”,她與豫讓一樣憑借勇氣和謀略,報仇成功。
27.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婿家遣人參母,請從權畢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設施建設項目委托代建合同
- 環保物品采購合同范本
- 合伙企業退伙合同范本
- 租售養殖基地合同范本
- 企業推廣策略
- 鋁單板幕墻合同范本
- 育苗基地合作合同范本
- 中考古文整合復習主題八為人處世類
- 房屋親屬贈與合同范本
- 廠家木屋出售合同范本
- 韋萊韜悅-東方明珠新媒體集團一體化職位職級體系方案-2018
- 施工圖設計文件常見問題分析
- 常見職業病危害和預防基礎知識
- DB64-T 1973-2024 鋼渣瀝青路面應用技術規范
- 綠化工程售后服務方案
- 抗凝劑皮下注射技術臨床實踐指南與臨床應用
- 2022新教材蘇教版科學5五年級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干部履歷表填寫范本(中共中央組織部1999年)
- 2024年電力市場居間服務合同模板
- 鐵路技規(全-上傳)
- 《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學大綱(本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