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1頁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2頁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3頁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4頁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解析)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9分)

1.古詩文默寫

(1)樹樹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績《野望》)

(2)______________,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志千里。(曹操《龜雖壽》)

(5)山隨平野盡,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6)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________。(崔顥《黃鶴樓》)

(7)《贈從弟》中借松柏的剛勁,明志向之堅貞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下面的文字,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漢字寫出拼音。

學完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我們掩卷思索,各種感覺涌上心頭。走進這個語文世界,我們可以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風采;可以和同學一起漫步于蘇州園林,欣賞眼前一幅幅由匠師dān()精竭慮凝結成的完美圖畫;還可以感受朱德對一生都勞lù()、仁慈的母親的殷殷情懷;在父親蹣跚的背影中回味濃濃的愛,想回報父愛的情愫潛___滋暗長;每逢驟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實驗室里,我們感動于她的熾___熱情懷;而走進羅素的世界,則讓我們的靈魂受到洗滌,思考青年人是肆無忌憚的揮霍青春,還是積蓄力量,為減輕社會之不幸而略盡綿薄之力……每次打開課本,就是享受一頓名副其實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dān______精竭慮勞lù______

(2)給加點的漢字注拼音:

潛______滋暗長熾______熱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這次測試實在太糟糕,自試卷發下來起,他就郁郁寡歡,坐在那里,一句話也不說。

B.目前,水資源短缺情況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C.在公共場所吸煙、亂扔垃圾、脫鞋等行為讓人深惡痛疾。

D.他們對自己所想象的這位文壇泰斗形象頷首低眉,敬重有加。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關心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為維護其和平與穩定,我國發揚了燈塔的作用。

B.相關專家呼吁盡快建立防控校園欺凌的有效機制,以便及早干預、發現和制止欺凌行為。

C.青春劇應該既重視對青春夢想、奮斗歷程的深度呈現,又重視對青少年情感的生動刻畫。

D.海燕隊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兩年一直沒贏過的飛虎隊。

5.下列表述正確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所寫《藤野先生》選自《吶喊》。

B.蘇軾,宋代文學家,他與韓愈、柳宗元、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轍、黃庭堅被稱為“唐宋八大家”。

C.《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茨威格寫的。

D.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四部分。

6.小武在“強國有她”活動中,分享了下面這則新聞。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續,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進一步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太空教師”王亞平曾在2013年神舟十號飛行任務中為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本次飛行,她也將成為進駐空間站的首位女航天員,親身參與空間站建造任務。

目前,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三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1)用簡潔的語言為本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

(2)六個月后,你將作為學生代表,采訪返回地球的航天員王亞平。請根據新聞材料及采訪原則,擬寫兩個采訪問題。

7.名著閱讀

[甲]這時已是早晨兩點過后,我真是精疲力盡了,但在A的白而帶黃的臉上,卻還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當吳亮平翻譯和我記錄的時候,他一忽兒在兩個小房間中來回踱著步,一忽兒坐著,一忽兒躺著,一忽兒倚著桌子讀一疊報告。他的夫人也還沒有睡。忽然間,他們兩個都撲向一只在蠟燭旁邊僵蔞的飛蛾歡呼起來。這確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動物。淡淡蘋果色的綠翼,還鑲著一條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軟彩紋。他揭開一本書,把這片彩色的翅葉夾了進去。

[乙]有一天在紅軍第二師演習的時候,我和B在一塊。我們必須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頂去!”他突然這樣對我和他的氣喘著的總部人員喊著。他像一個兔子一樣地跳著跑開了,到山頂的時候他遠超過了我們一行人。又有一次,當我們騎馬行著的時候,他又叫出了同樣的一種挑戰。

(1)[甲]片段中的A是______,[乙]片段中的B是_______(均填人名)

(2)從所選生活細節可以看出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二、閱讀與欣賞(31分)

(一)古詩閱讀(5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小題。

城南

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①。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①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8.詩歌一、二兩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

9.此詩的三、四句含蓄而深刻,請結合詩句內容進行賞析。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閱讀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超然臺記

蘇軾

①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②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②,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益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茸③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盧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④、齊桓公之遺烈⑤,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⑥。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余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⑦脫栗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③方是時,余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①餔糟啜醨(bǔzāochuò1i):吃酒糟,喝薄酒。②歲比不登:連年收成不好。③楫:修理房屋。④師尚父,即周初人姜太公呂尚。⑤遺烈:前輩留下來的功業。⑥淮陰:淮陰侯韓信。吊其不終:哀嘆他不得善終。⑦龠(yuè):煮。

10.請用斜線(/)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共兩處)。

人固疑余之不樂也

11.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

(1)吾安往而不樂___________(2)釋舟楫之安________

(3)時相與登覽___________(4)子由適在濟南________

12.請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1)處之期年,而貌益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3.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蘇軾的這篇《超然臺記》,首段正面闡述凡物皆有可觀、皆有可樂的道理,表述自己無往而不樂的精神。

B.第二自然段敘述了在超然臺上向南所見馬耳、常山,所憶隱君子;向東所見盧山想到盧敖,向西看到穆陵想到姜太公、齊桓公,向北看到灘水想到淮陰侯韓信。

C.第二自然段先敘由杭到密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以及自己在艱苦的環境中怎樣超然自處,悠然自樂;再寫修茸舊臺和登臺跳望的感慨;最后具體寫超然臺上游息宴飲的快樂。

D.全文第一段記敘、議論,第二段記敘、描寫,第三段抒情。全篇洋溢“超然”之情,文章構思獨特,寫景生動,說理透辟,語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體現了蘇文灑脫自如、縱橫不羈的特點。

(三)現代文閱讀(14分)

筆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蕭瑟、歲月荒寒的家鄉,我度過了非常美麗的童年。

②千般美麗中,有一半,竟與筆墨有關。

③那個冬天太冷了,河結了冰,湖結了冰,連家里的水缸也結了冰。就在這樣的日子,小學要進行期末測試了。

④破舊的教室里,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經把毛筆在硯石上舔來舔去,準備答卷。那年月,鉛筆、鋼筆都還沒有傳到這個僻遠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門口有一個小水桶,孩子們平日上課時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結了冰,剛剛還是用半塊碎磚砸開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硯臺上的。孩子們都在擔心,測試到一半,如果硯臺結冰了,怎么辦?

⑥這時,一位樂呵呵的男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從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給每個孩子的硯臺上都倒幾滴,說:“這就不會結冰了,放心寫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陣陣,答卷上也酒香陣陣。我們的毛筆字,從一開始就有了李白余韻。

⑧其實豈止是李白。長大后才知道,就在我們小學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經在蘸酒寫字了,領頭那個人叫王羲之,寫出的答卷叫《蘭亭集序》。

⑨我上小學時只有四歲,自然成了老師們的重點保護對象。上課時都用毛筆記錄,我太小了,弄得兩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臉上。因此,每次下課,老師就會快速抱起我,沖到校門口的小河邊,把我的臉和手都洗干凈,然后,再快速抱著我回到座位,讓下一節課的老師看著舒服一點。但是,下一節課的老師又會重復做這樣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如果我寫不好毛筆字,天理不容。

⑩后來,學校里有了一個圖書館。由于書很少,老師規定,用一頁小楷,借一本書。不久又加碼,提高為兩頁小楷借一本書。就在那時,我初次聽到老師把毛筆字說成“書法”,因此立即產生誤會,以為“書法”就是“借書的方法”。這個誤會,倒是不錯。

學校外面,識字的人很少。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羲的家鄉,民間有一個規矩,路上見到一片寫過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污損,也萬不可踩踏。過路的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廟門邊上,有一個石爐,上刻四個字:“敬惜字紙。”石爐里還有余燼,把字紙放下去,有時有一朵小火,有時沒有火,只見字紙慢慢焦黃,熔入灰燼。

我聽說,連土匪下山,見到路上字紙,也這樣做。

家鄉近海,有不少漁民。哪一季節,如果發心要到遠海打魚,船主一定會步行幾里地,找到一個讀書人,用一籃雞蛋、一捆魚干,換得一疊字紙。他們相信,天下最重的,是這些黑森森的毛筆字。只有把一疊字紙壓在船艙中間底部,才敢破浪遠航。

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

不識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們崇拜從未謀面的神明,是為世間之禮、天地之敬。

這是我的起點。

(節選自《中國文脈》)

14.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將文章所寫的主要事件補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師抱我洗去墨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鄉人敬惜字紙。

15.結合語境,根據提示,品析下列語句的表述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提示: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2)過路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提示:從詞語的角度)

16.文中“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獨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7.讀了本文,聯系的成就,談談對文章結尾“這是我的起點”這句話的理解。

三、作文(60分)

18.也許你曾經因學習的重壓而放棄過;也許你曾經因朋友的誤解而苦惱過;也許你曾經因父母的指責而傷心過;也許你曾經因老師的批評而自卑過;也許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過……這一切都已過去,這一切都成為你永久的懷念。回首往事,你發現……

請以“從此,我不再”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江蘇省江陰市長涇片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9分)

1.古詩文默寫

(1)樹樹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績《野望》)

(2)______________,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5)山隨平野盡,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6)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________。(崔顥《黃鶴樓》)

(7)《贈從弟》中借松柏的剛勁,明志向之堅貞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山唯落暉②.征蓬出漢塞③.幾處早鶯爭暖樹④.老驥伏櫪⑤.江入大荒流⑥.芳草萋萋鸚鵡洲⑦.豈不罹凝寒⑧.松柏有本性

考查對古詩文識記理解。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本題中應注意“暉、蓬、鶯、暖、驥、萋、鸚、鵡、罹、凝”這幾個字的寫法。

2.讀下面的文字,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漢字寫出拼音。

學完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我們掩卷思索,各種感覺涌上心頭。走進這個語文世界,我們可以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風采;可以和同學一起漫步于蘇州園林,欣賞眼前一幅幅由匠師dān()精竭慮凝結成的完美圖畫;還可以感受朱德對一生都勞lù()、仁慈的母親的殷殷情懷;在父親蹣跚的背影中回味濃濃的愛,想回報父愛的情愫潛___滋暗長;每逢驟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實驗室里,我們感動于她的熾___熱情懷;而走進羅素的世界,則讓我們的靈魂受到洗滌,思考青年人是肆無忌憚的揮霍青春,還是積蓄力量,為減輕社會之不幸而略盡綿薄之力……每次打開課本,就是享受一頓名副其實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dān______精竭慮勞lù______

(2)給加點的漢字注拼音:

潛______滋暗長熾______熱

(1)①.殫②.碌

(2)①.qián②.chì

殫精竭慮(dānjīngjiélǜ):形容用盡精力、費盡心思。

勞碌(láolù):辛勞忙碌。

潛滋暗長(qiánzīànzhǎng):暗暗地不知不覺地生長

熾熱(chìrè):極熱,溫度極高;(情緒等)熱烈;燒熱。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這次測試實在太糟糕,自試卷發下來起,他就郁郁寡歡,坐在那里,一句話也不說。

B.目前,水資源短缺情況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C.在公共場所吸煙、亂扔垃圾、脫鞋等行為讓人深惡痛疾。

D.他們對自己所想象的這位文壇泰斗形象頷首低眉,敬重有加。

B

B項的成語使用不恰當,“銳不可當”形容來勢兇猛,不可阻擋,與此處的語境不符。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成語的運用正誤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成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中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關心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為維護其和平與穩定,我國發揚了燈塔的作用。

B.相關專家呼吁盡快建立防控校園欺凌的有效機制,以便及早干預、發現和制止欺凌行為。

C.青春劇應該既重視對青春夢想、奮斗歷程的深度呈現,又重視對青少年情感的生動刻畫。

D.海燕隊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兩年一直沒贏過的飛虎隊。

C

A.搭配不當,將“發揚”改為“發揮”;

B.語序不當,將“干預”和“發現”交換位置;

D.有歧義,“近兩年一直沒贏過的飛虎隊”有兩種意思:一種是“飛虎隊兩年一直沒贏”,另一種是“海燕隊兩年沒贏過飛虎隊”,可把“沒贏過”改為“戰績不佳”;

故選C。

5.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他所寫的《藤野先生》選自《吶喊》。

B.蘇軾,宋代文學家,他與韓愈、柳宗元、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轍、黃庭堅被稱為“唐宋八大家”。

C.《列夫·托爾斯泰》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茨威格寫的。

D.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四部分。

C

考查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理解。

A.有誤,《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

B.有誤,黃庭堅不屬于“唐宋八大家”,應該把“黃庭堅”改為“歐陽修”;

D.有誤,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四部分;

故選C。

6.小武在“強國有她”活動中,分享了下面這則新聞。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續,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進一步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太空教師”王亞平曾在2013年神舟十號飛行任務中為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本次飛行,她也將成為進駐空間站的首位女航天員,親身參與空間站建造任務。

目前,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三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1)用簡潔的語言為本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

(2)六個月后,你將作為學生代表,采訪返回地球的航天員王亞平。請根據新聞材料及采訪原則,擬寫兩個采訪問題。

(1)示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點火升空

(2)示例:問題一:請問您在本次太空之旅發射過程中和順利落地之后分別在想些什么?

問題二:2013年您就完成過神舟十號的飛行任務,您覺得這兩次飛行給您帶來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考查新聞標題的擬寫。

根據導語“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可知,新聞主要對象是神舟十三號,事件是搭載三名航天員發射升空。可擬寫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點火(或發射)升空”。

考查新聞采訪中采訪問題的設計。

要注意采訪問題要具體、客觀,有針對性,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聯系。可抓住王亞平2013年曾經執行過飛行任務來設計問題,比較兩次飛行的不同;也可詢問返回地球的感受;也可采訪太空授課和太空工作的有關情況。

示例:1、請問您在太空授課的最大感受是什么?2、在太空工作與地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7.名著閱讀

[甲]這時已是早晨兩點過后,我真是精疲力盡了,但在A的白而帶黃的臉上,卻還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當吳亮平翻譯和我記錄的時候,他一忽兒在兩個小房間中來回踱著步,一忽兒坐著,一忽兒躺著,一忽兒倚著桌子讀一疊報告。他的夫人也還沒有睡。忽然間,他們兩個都撲向一只在蠟燭旁邊僵蔞的飛蛾歡呼起來。這確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動物。淡淡蘋果色的綠翼,還鑲著一條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軟彩紋。他揭開一本書,把這片彩色的翅葉夾了進去。

[乙]有一天在紅軍第二師演習的時候,我和B在一塊。我們必須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頂去!”他突然這樣對我和他的氣喘著的總部人員喊著。他像一個兔子一樣地跳著跑開了,到山頂的時候他遠超過了我們一行人。又有一次,當我們騎馬行著的時候,他又叫出了同樣的一種挑戰。

(1)[甲]片段中的A是______,[乙]片段中的B是_______(均填人名)

(2)從所選生活細節可以看出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1)①.A:毛澤東②.B。彭德懷

(2)毛澤東、彭德懷質樸率真、富有生活情趣

本題考查的是對名著情節的掌握。

本片段選自《紅星照耀中國》。文中“白而帶黃的臉上,卻還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及“每當吳亮平翻譯和我記錄的時候”可推斷出A是毛澤東。吳亮平擔任的是毛澤東與斯諾之間翻譯。在《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篇里介紹毛澤東的形象。他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工作一絲不茍,是一位天才的戰略家和政治戰略家。

文中“他像一個兔子一樣地跳著跑開了,到山頂的時候他遠超過了我們一行人。又有一次,當我們騎馬行著的時候,他又叫出了同樣的一種挑戰”可判斷B是彭德懷。在《紅星照耀中國》第八篇里介紹彭德懷的形象。原以為他是個疲憊的、板著臉的狂熱領袖,身體也許已經垮了;結果彭德懷是個愉快愛笑的人,身體極為健康。

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抓住情節進行分析。

文中“他們兩個都撲向一只在蠟燭旁邊僵蔞的飛蛾歡呼起來”中的“撲向”“歡呼”兩個動詞寫出毛澤東的質樸率真;“他揭開一本書,把這片彩色的翅葉夾了進去”體現出毛澤東富有生活情趣。

“他像一個兔子一樣地跳著跑開了,到山頂的時候他遠超過了我們一行人。又有一次,當我們騎馬行著的時候,他又叫出了同樣的一種挑戰”表現出彭德懷動作敏捷,還體現出他作為一名統率大軍的指揮員不失活潑天真的個性。

因此從毛澤東、彭德懷兩個人的生活細節可以看出他們質樸率真且富有生活情趣。

二、閱讀與欣賞(31分)

(一)古詩閱讀(5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小題。

城南

曾鞏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①。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①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8.詩歌一、二兩句寫出了“雨”怎樣的特點?

9.此詩的三、四句含蓄而深刻,請結合詩句內容進行賞析。

8.寫出了雨的雨量大,雨勢猛(或雨勢急)

9.運用對比手法,將暴雨過后零落殆盡的桃李與翠綠齊整的青草對比,暗示桃李雖艷麗而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而生命力頑強(或艷麗如桃李的事物易凋謝,樸素如青草的生命力更長久)。

1.考查對景物特點的分析理解。一、二兩句的意思是春雨迅猛,池塘水滿與堤齊平,遠處群山高低不齊,東邊西側,山路崎嶇。描寫“雨”,抓住“橫”“滿”可知雨水大、迅猛的特點。

2.考查對詩句的賞析。三、四句的意思是熱鬧地開了一陣的桃花和李花已經凋謝,只能看見萋萋的春草,碧綠一片。運用了對比(或襯托)手法,通過桃花、李花容易凋謝與小草青色長久相對比,暗示了這樣的一個哲理:桃花、李花雖然美麗,生命力卻弱小;青草雖然樸素無華,生命力卻很強大,贊揚了青草難以摧毀的頑強精神。

(二)文言文閱讀(12分)

閱讀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超然臺記

蘇軾

①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②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②,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益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茸③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盧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④、齊桓公之遺烈⑤,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⑥。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余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⑦脫栗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③方是時,余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①餔糟啜醨(bǔzāochuò1i):吃酒糟,喝薄酒。②歲比不登:連年收成不好。③楫:修理房屋。④師尚父,即周初人姜太公呂尚。⑤遺烈:前輩留下來的功業。⑥淮陰:淮陰侯韓信。吊其不終:哀嘆他不得善終。⑦龠(yuè):煮。

10.請用斜線(/)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共兩處)。

人固疑余之不樂也

11.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

(1)吾安往而不樂___________(2)釋舟楫之安________

(3)時相與登覽___________(4)子由適在濟南________

12.請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1)處之期年,而貌益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3.下列對課文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蘇軾的這篇《超然臺記》,首段正面闡述凡物皆有可觀、皆有可樂的道理,表述自己無往而不樂的精神。

B.第二自然段敘述了在超然臺上向南所見馬耳、常山,所憶隱君子;向東所見盧山想到盧敖,向西看到穆陵想到姜太公、齊桓公,向北看到灘水想到淮陰侯韓信。

C.第二自然段先敘由杭到密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以及自己在艱苦的環境中怎樣超然自處,悠然自樂;再寫修茸舊臺和登臺跳望的感慨;最后具體寫超然臺上游息宴飲的快樂。

D.全文第一段記敘、議論,第二段記敘、描寫,第三段抒情。全篇洋溢“超然”之情,文章構思獨特,寫景生動,說理透辟,語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體現了蘇文灑脫自如、縱橫不羈的特點。

10.人/固疑/余之不樂也

11.①.安:哪里②.釋:放下③.相與:一起④.適:恰好、正好/恰逢

12.我在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體豐(外貌更加豐滿),頭發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13.D

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構為劃分依據。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中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

句意: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

“人”是主語,“固疑”是謂語,“余之不樂也”是賓語,在這三者之間需斷開;

據此可知這個句子的正確斷句為:人/固疑/余之不樂也。

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安:哪里。

(2)句意: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釋:放下。

(3)句意: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相與:一起。

(4)句意:我的弟弟蘇轍字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適:恰好、正好、恰逢。

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譯能力。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漏,句意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詞語,以及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重點詞語:

(1)期年,滿一年;益,更加;發之白者,頭發白的地方;日,一天天。

(2)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如,像;者,……的人;耳,罷了、而已。

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D.第三段交待了其弟蘇轍(子由)為此臺命名并作賦的事,是記敘,不是抒情;

故選D。

參考譯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我從杭州調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適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墻壁雕繪的華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遠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而廚房里空蕩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饑,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可我在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體豐,頭發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里風俗的淳樸,這里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在這里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干凈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敗的房屋,以便勉強度日。在園子的北面,靠著城墻筑起的高臺已經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臺觀覽,在那兒盡情游玩。(從臺上)向南望去,馬耳、常山時隱時現,有時似乎很近,有時又似乎很遠,或許有隱士住在那里吧?臺的東面就是盧山,秦人盧敖就是在那里隱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一道城墻,姜太公、齊桓公的英雄業績,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嘆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功,又哀嘆他不得善終。這臺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這臺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里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這里跟隨著我的。我們采摘園子里的蔬菜,釣取池塘里的游魚,釀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邊吃一面贊嘆:多么快活的游樂啊!

這個時候,我的弟弟蘇轍字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文章,并且給這個臺子取名“超然”,以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三)現代文閱讀(14分)

筆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蕭瑟、歲月荒寒的家鄉,我度過了非常美麗的童年。

②千般美麗中,有一半,竟與筆墨有關。

③那個冬天太冷了,河結了冰,湖結了冰,連家里的水缸也結了冰。就在這樣的日子,小學要進行期末測試了。

④破舊的教室里,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經把毛筆在硯石上舔來舔去,準備答卷。那年月,鉛筆、鋼筆都還沒有傳到這個僻遠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門口有一個小水桶,孩子們平日上課時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結了冰,剛剛還是用半塊碎磚砸開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硯臺上的。孩子們都在擔心,測試到一半,如果硯臺結冰了,怎么辦?

⑥這時,一位樂呵呵的男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從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給每個孩子的硯臺上都倒幾滴,說:“這就不會結冰了,放心寫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陣陣,答卷上也酒香陣陣。我們的毛筆字,從一開始就有了李白余韻。

⑧其實豈止是李白。長大后才知道,就在我們小學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經在蘸酒寫字了,領頭那個人叫王羲之,寫出的答卷叫《蘭亭集序》。

⑨我上小學時只有四歲,自然成了老師們的重點保護對象。上課時都用毛筆記錄,我太小了,弄得兩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臉上。因此,每次下課,老師就會快速抱起我,沖到校門口的小河邊,把我的臉和手都洗干凈,然后,再快速抱著我回到座位,讓下一節課的老師看著舒服一點。但是,下一節課的老師又會重復做這樣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如果我寫不好毛筆字,天理不容。

⑩后來,學校里有了一個圖書館。由于書很少,老師規定,用一頁小楷,借一本書。不久又加碼,提高為兩頁小楷借一本書。就在那時,我初次聽到老師把毛筆字說成“書法”,因此立即產生誤會,以為“書法”就是“借書的方法”。這個誤會,倒是不錯。

學校外面,識字的人很少。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羲的家鄉,民間有一個規矩,路上見到一片寫過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污損,也萬不可踩踏。過路的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廟門邊上,有一個石爐,上刻四個字:“敬惜字紙。”石爐里還有余燼,把字紙放下去,有時有一朵小火,有時沒有火,只見字紙慢慢焦黃,熔入灰燼。

我聽說,連土匪下山,見到路上字紙,也這樣做。

家鄉近海,有不少漁民。哪一季節,如果發心要到遠海打魚,船主一定會步行幾里地,找到一個讀書人,用一籃雞蛋、一捆魚干,換得一疊字紙。他們相信,天下最重的,是這些黑森森的毛筆字。只有把一疊字紙壓在船艙中間底部,才敢破浪遠航。

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

不識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們崇拜從未謀面的神明,是為世間之禮、天地之敬。

這是我的起點。

(節選自《中國文脈》)

14.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將文章所寫的主要事件補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師抱我洗去墨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鄉人敬惜字紙。

15.結合語境,根據提示,品析下列語句的表述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提示: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2)過路的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提示:從詞語的角度)

16.文中“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獨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7.讀了本文,聯系的成就,談談對文章結尾“這是我的起點”這句話的理解。

14.①.蘸酒寫字進行期末測試。②.用小楷字借書。

15.(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選取典型的細節,寫出了老師對我的關愛,體現了書法對我的文化啟蒙和激勵作用。(2)用“彎”“撿”“捧”等動詞,形象地寫出了鄉人對字紙的恭敬之情。

16.補充強調農夫和漁民都不識字,突出鄉人對字紙及文化的敬重,深化文章主旨,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對家鄉濃郁的文化氛圍留下深刻印象。

17.童年時老師的關愛,激發了“我”對書法的熱愛,打下了“我”書法的功底;鄉人對字紙的敬惜,以及家鄉濃郁的文化氛圍,啟蒙了我對文學和文化的熱愛。這一切為日后成為著名的學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此題考查學生根據已有的故事情節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節的能力。

段根據第③段“那個冬天太冷了……就在這樣的日子,小學要進行期末測試了”、第④段“破舊的教室里,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第⑤段“磨墨要水,教室門口有一個小水桶,孩子們平日上課時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結了冰”、第⑥段“這時,一位樂呵呵的男老師走進了教室。他從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給每個孩子的硯臺上都倒幾滴”、第⑦段“于是,教室里酒香陣陣,答卷上也酒香陣陣”可以概括為:期末測試時蘸酒磨墨寫字;根據第⑩段“后來,學校里有了一個圖書館。由于書很少,老師規定,用一頁小楷,借一本書。不久又加碼,提高為兩頁小楷借一本書”可以概括為:用寫小楷字的方法去圖書館借書。

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賞析句子可以從內容和修辭手法兩個方面進行,還要寫出表述的情感。

(1)根據句子“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中“那些……那些……那些……”構成了一組排比,再結合第⑨段“我上小學時只有四歲,自然成了老師們的重點保護對象。上課時都用毛筆記錄,我太小了,弄得兩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臉上。因此,每次下課,老師就會快速抱起我,沖到校門口的小河邊,把我的臉和手都洗干凈,然后,再快速抱著我回到座位,讓下一節課的老師看著舒服一點”可知,“我”上小學時年紀小,是老師抱著“我”,帶“我”清洗,所以賞析的句子,通過一系列的細節描寫,表現了老師對“我”的關愛,“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寫出了“我”對書法的癡迷,突出了書法對“我”童年學習生活的激勵;

(2)結合文章第段“學校外面,識字的人很少。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羲的家鄉,民間有一個規矩,路上見到一片寫過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污損,也萬不可踩踏”可知,句子“過路的農夫見了,都必須彎下腰去,恭恭敬敬撿起來,用手掌捧著,向吳山廟走去”中“彎”“撿”“捧”“走”這幾個動詞的運用,寫出了鄉里人對字紙的恭敬,他們即便是不識字,也很尊重文字。

此題考查了學生對語段作用的理解。做此題要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礎上并聯系上下文進行解答。

根據第段“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可知,內容上,這段話強調了即使是不識字的農夫、漁民對寫有字的紙都恭恭敬敬,再結合第段“不識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們崇拜從未謀面的神明,是為世間之禮、天地之敬”可知,第段獨立成段,更深化了主題,使得文化氛圍更加濃郁,表現出文化氛圍對的巨大影響,也號召人們都敬重文化,敬惜字紙。

此題考查句意理解分析。解答此類題時,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也就是文章的整體,仔細體味推敲,透過語言的表象去揣摩領悟其中的深意。

根據第⑨段“我上小學時只有四歲,自然成了老師們的重點保護對象……于是,那些奔跑的腳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書法入門課。如果我寫不好毛筆字,天理不容”可知,“我”讀書時老師照顧“我”,關愛“我”,童年的這段經歷突出了書法對“我”童年學習生活的激勵;根據第段“學校外面,識字的人很少。但畢竟是王陽明、黃宗羲的家鄉,民間有一個規矩,路上見到一片寫過字的紙,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經污損,也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