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魯科版化學一輪復習 第5章 第1講 原子結構_第1頁
高三魯科版化學一輪復習 第5章 第1講 原子結構_第2頁
高三魯科版化學一輪復習 第5章 第1講 原子結構_第3頁
高三魯科版化學一輪復習 第5章 第1講 原子結構_第4頁
高三魯科版化學一輪復習 第5章 第1講 原子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第1講原子結構[考綱要求]1。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原子構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含義。2.掌握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3.掌握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表示方法??键c一原子構成1.構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2.微粒之間的關系(1)質子數(Z)=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2)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3)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4)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陰離子所帶的電荷數。3.一個信息豐富的符號深度思考1.有5種單核粒子,它們分別是eq\o\al(40,19)□、eq\o\al(40,18)□、eq\o\al(40,19)□+、eq\o\al(40,20)□2+、eq\o\al(41,20)□(“□”內元素符號未寫出),則它們所屬元素的種類有________種。答案3解析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質子數有19、18、20共3種,所以B正確。2.(1)eq\o\al(48,22)Ti的質子數為________、中子數為________、電子數為________、質量數為________。(2)27Al3+的質子數為________、中子數為________、電子數為________、質量數為________。(3)35Cl-的質子數為________、中子數為________、電子數為________、質量數為________。答案(1)22262248(2)13141027(3)17181835題組一粒子中微粒關系的判斷1.下列離子中,電子數大于質子數且質子數大于中子數的是 ()A.D3O+ B.Li+C.OD- D.OH-答案D2.現有bXn-和aYm+兩種離子,它們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a與下列式子有相等關系的是 ()A.b-m-n B.b+m+nC.b-m+n D.b+m-n答案B規避3個易失分點(1)任何微粒中,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但質子數與電子數不一定相等,如陰、陽離子中;(2)有質子的微粒不一定有中子,如1H,有質子的微粒不一定有電子,如H+;(3)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如F與OH-。題組二物質中某種微粒量的計算3.已知陰離子R2-的原子核內有n個中子,R原子的質量數為m,則ωgR原子完全轉化為R2-時,含有電子的物質的量是 ()A.eq\f(m-n-2,ω·m)mol B.eq\f(ωm-n,n)molC.ω(eq\f(m-n-2,m))mol D.ω(eq\f(m-n+2,m))mol答案D解析R原子的質子數為(m-n),其核外電子數也為(m-n),所以R2-的核外電子數為(m-n+2),而ωgR原子的物質的量為eq\f(ω,m)mol,所以形成的R2-含有的電子為eq\f(ω,m)(m-n+2)mol,故選D.4.某元素的一種同位素X的原子質量數為A,含N個中子,它與1H原子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 ()A.eq\f(a,A+m)(A-N+m)mol B。eq\f(a,A)(A-N)molC。eq\f(a,A+m)(A-N)mol D。eq\f(a,A)(A-N+m)mol答案A解析X原子的質子數為(A-N),一個HmX中所含的質子數為(A-N+m),HmX的摩爾質量為(A+m)g·mol-1,所以agHmX中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為eq\f(a,A+m)(A-N+m)mol。求一定質量的某物質中微粒數的答題模板物質的質量eq\o(→,\s\up7(÷摩爾質量來自質量數))物質的量eq\o(→,\s\up7(×一個分子或離子中含某粒子個數))指定粒子的物質的量eq\o(→,\s\up7(×NA))粒子數考點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關系2.同位素的性質同一元素的各種核素的中子數不同,質子數相同,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質差異較大。3.幾種重要的核素核素eq\o\al(235,92)Ueq\o\al(14,6)Ceq\o\al(2,1)Heq\o\al(3,1)Heq\o\al(18,8)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斷代制氫彈示蹤原子4.相對原子質量(1)定義:以12C原子質量的1/12(約1。66×10-27kg)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其國際單位制(SI)單位為1,符號為1(2)諸量比較①原子質量:指原子的真實質量,也稱絕對質量,是通過精密的實驗測得的。如:一個Cl2分子的m(Cl2)=2。657×10-26②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各核素的質量與12C的質量的1/12的比值。一種元素有幾種同位素,就應有幾種不同的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如35Cl為34。969,37Cl為36.966③核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是對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取近似整數值,數值上與該核素的質量數相等.如:35Cl為35,37Cl為37。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按該元素各種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r(Cl)=Ar(35Cl)×a%+Ar(37Cl)×b%。⑤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質量數代替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與其豐度的乘積之和。注意(1)核素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2)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對原子質量代替元素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必要的計算.深度思考1.如下是四位同學學習原子結構知識后,對這節內容的認識,你認為不正確的是()答案C2.(1)1H、2H、3H三種微粒都屬于________,因為它們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的同一類原子。(2)在eq\o\al(1,1)H、eq\o\al(2,1)H、eq\o\al(3,1)H、eq\o\al(12,6)C、eq\o\al(13,6)C、eq\o\al(14,6)C、eq\o\al(14,7)N、eq\o\al(15,7)N中,核素、元素的種數分別為______種、______種.(3)eq\o\al(12,6)C、eq\o\al(13,6)C、eq\o\al(14,6)C的關系為__________,因為它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答案(1)氫元素核電荷數(質子數)(2)83(3)互為同位素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的中子數題組一以同位素為核心的概念辨析1.據2012年2月6日中新網報道,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了7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該月球探測器使用钚元素的同位素電池來提供穩定、持久的能源.下列關于eq\o\al(238,94)Pu的說法正確的是 ()A。eq\o\al(238,94)Pu和eq\o\al(240,94)Pu的質子數之差為2B.eq\o\al(238,94)Pu和eq\o\al(240,94)Pu是兩種不同的核素C。eq\o\al(238,94)Pu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144D.eq\o\al(238,94)Pu和eq\o\al(240,94)Pu互為同素異形體答案B解析eq\o\al(238,94)Pu和eq\o\al(240,94)Pu的質量數之差為2,A錯誤;eq\o\al(238,94)Pu和eq\o\al(240,94)Pu的質子數均為94,中子數(或質量數)不同,屬于钚的兩種核素,B正確;eq\o\al(238,94)Pu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50,C錯誤;eq\o\al(238,94)Pu和eq\o\al(240,94)Pu互為同位素,D錯誤。2.由德、法、美及波蘭等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合成了非常罕見的eq\o\al(45,26)Fe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用KSCN溶液檢驗eq\o\al(45,26)FeCl3和eq\o\al(56,26)FeCl3B。eq\o\al(45,26)Fe與eq\o\al(56,26)Fe的電子數相同C.eq\o\al(45,26)Fe與eq\o\al(56,26)Fe互為同位素D.eq\o\al(45,26)Fe的中子數小于質子數答案A解析同位素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A項錯誤;eq\o\al(56,26)Fe和eq\o\al(45,26)Fe的電子數均為26,B項正確;根據同位素的定義,eq\o\al(45,26)Fe與eq\o\al(56,26)Fe互為同位素,C項正確;eq\o\al(45,26)Fe的中子數為45-26=19,D項正確。題組二核變化與核能利用3.核能的和平利用對于完成“節能減排"的目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核聚變,因其釋放能量大,無污染,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其反應原理為eq\o\al(2,1)H+eq\o\al(3,1)H→eq\o\al(4,2)He+eq\o\al(1,0)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D和T是質量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氫的兩種元素B.通常所說的氫元素是指eq\o\al(1,1)HC。eq\o\al(1,1)H、eq\o\al(2,1)H、eq\o\al(3,1)H是氫的三種核素,互為同位素D.這個反應既是核反應,也是化學反應答案C解析eq\o\al(1,1)H、eq\o\al(2,1)H和eq\o\al(3,1)H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屬于同種元素的不同核素,C正確,A、B錯誤;該反應中沒有新物質生成,D錯誤。題組三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及辨析4.16O中的“16"表示的含義是 ()①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②氧元素的一種同位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③氧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④氧元素的一種同位素的質量數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的相對原子質量(Mi)與其豐度(n%)乘積的和的值,故①錯誤;同位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同位素一個原子的絕對質量與12C質量的1/12的比值。同位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同位素一個原子的絕對質量與12C質量的1/12的比值的近似整數倍,在數值上與同位素的質量數相等.因此,②、④正確;元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是各同位素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即質量數5.某元素只存在兩種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們的含量相近,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63。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內有63個質子D.它的一種同位素的核內有89個中子答案D解析核外電子數等于其質子數,C項正確;用質子數分別減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種類數,63-2-8-8-18-18=9,顯然其是第六周期從左到右的第9種元素,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鑭系,所以它應屬于副族,A、B項均正確;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其相對原子質量應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種元素的質量數,故中子數不能用152-63=89來計算,D項錯。規避同位素、核素概念理解的5個易錯點(1)一種元素可以有多種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種核素;(2)有多少種核素就有多少種原子;(3)同位素:“位"即核素的位置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個位置;(4)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如eq\o\al(1,1)H與eq\o\al(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數,如eq\o\al(14,6)C與eq\o\al(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質量數,如eq\o\al(14,6)C與eq\o\al(14,7)N;也可能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均不相同,如eq\o\al(1,1)H與eq\o\al(12,6)C。(5)核變化不屬于物理變化,也不屬于化學變化。考點三核外電子排布1.電子層的表示方法及能量變化2.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能量最低原則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順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漸升高的電子層里。(2)分層排布原則①每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②最外層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③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不超過32個。3.熟記常見的等電子微粒(1)常見“10e-”微粒①分子:Ne、HF、H2O、NH3、CH4;②陽離子:Na+、Mg2+、Al3+、H3O+、NHeq\o\al(+,4);③陰離子:F-、O2-、OH-、NHeq\o\al(-,2).(2)常見“18e-”微粒①分子:Ar、HCl、H2S、H2O2、F2、C2H6、CH3OH;②陽離子:K+、Ca2+;③陰離子:Cl-、S2-、HS-。(3)其他等電子微粒①“14e-”:Si、N2、CO、C2H2、Ceq\o\al(2-,2);②“16e-”:S、O2、C2H4、HCHO。深度思考下圖為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完成以下填空:A。 B.C. D.(1)屬于陽離子結構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2)B粒子的半徑________C粒子的半徑(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為R2O3,則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能是________.答案(1)B(2)小于(3)D題組一核外電子排布規律的簡單應用1.兩種元素原子X和Y,X原子的M層比Y原子的M層少3個電子,Y原子的L層電子數恰好是X原子L層電子數的兩倍,則X、Y分別是 ()A.硅原子和鈉原子 B.硼原子和氮原子C.氮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鋁原子答案D解析由于Y原子的M層電子比X原子的M層電子多3個電子,說明Y的M層電子數至少有3個,那么Y的L層必定有8個電子,則X的L層只有4個電子,M層無電子.由此推出Y的核外電子總數為13,X的核外電子總數為6。所以X、Y的核電荷數分別是6和13,即為碳原子和鋁原子.2.原子的核電荷數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電子層數為n,最外層電子數為2n+1,原子核內質子數為2n2-1.下列有關X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X能形成化學式為X(OH)3的堿B.X能與某些金屬元素形成化合物C.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和核電荷數肯定為奇數D.X可能形成化學式為KXO3的鹽答案A解析符合題意的元素X可能是氮或氯元素,A項不正確。3.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的電子層數與它的核外電子總數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3倍,Y和Z可以形成兩種以上氣態化合物,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Y和Z可以組成一種Y和Z的質量比為7∶8的化合物B.X、Y、Z可以組成一種鹽C.X和Z可以組成原子個數比分別為1∶1和2∶1常溫下呈液態的兩種化合物D.由X、Y、Z三種元素中的任意兩種組成的10電子微粒有2種答案D解析由題中信息易推出X、Y、Z分別是H、N、O。N、O可以組成NO,其中N、O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8,A正確。H、N、O可組成NH4NO3,B正確.H、O可組成H2O、H2O2兩種常溫下呈液態的化合物,C正確。H、N、O中的任意兩種元素組成的10電子微粒有H2O、NH3、NHeq\o\al(+,4)、OH-、H3O+等,D錯誤。題組二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與其他性質的綜合應用4.現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特點如表:XL層電子數是K層電子數的3倍Y核外電子層數等于原子序數ZL層電子數是K層和M層電子數之和W共用三對電子形成雙原子分子,常溫下為氣體單質(1)畫出W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X與元素Z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__________,寫出一個能表示X、Z非金屬性強弱關系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X、Y、Z、W四種元素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其水溶液顯強酸性,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4)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個數比1∶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Q,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的化合物M,Q和M的電子總數相等。以M為燃料,Q為氧化劑,可作火箭推進劑,最終生成無毒的,且在自然界中穩定存在的物質,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X(或氧)2H2S+O2eq\o(=,\s\up7(點燃))2H2O+2S↓(3)NH4HSO4(4)N2H4+2H2O2eq\o(=,\s\up7(點燃))N2↑+4H2O解析L層電子數是K層電子數的3倍,即L層有6個電子,故X為氧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等于原子序數的元素只有氫,故Y為氫元素;Z元素的K、L層分別有2個和8個電子,則M層上有6個電子,故Z為硫元素;常溫下為氣態雙原子分子,且原子間以三鍵結合的只有N2,故W為氮元素。問題(2)中能說明氧比硫非金屬性強的事實有很多,其中較為直觀的是O2置換H2S中的S。問題(4)中H、O形成的原子個數比為1∶1的化合物是H2O2,N、H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電子數也為18的分子只能是N2H4。5.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元素A的負一價離子具有和稀有氣體He一樣的結構,元素B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總數的2倍,元素C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主族元素,元素D在地殼中的含量位于第二位,元素E與元素B可形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的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周期表中,元素B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A與C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與C形成的離子化合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形成的簡單離子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E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與水反應生成一種沉淀和一種氣體,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單質B與水反應是將B充分利用的措施之一,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二ⅣANaHNaH+H2O=NaOH+H2↑(2)(3)SiCl4+3H2O=H2SiO3↓+4HCl↑(4)C+H2O(g)eq\o(=,\s\up7(高溫))CO+H2解析根據題意推測判斷A為H,B為C,C為Na,D為Si,E為Cl。短周期常見原子的12個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最外層電子數為1的原子有H、Li、Na;(2)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原子有He、Be、Mg;(3)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Be、Ar;(4)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是C;(5)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原子是O;(6)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4倍的原子是Ne;(7)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Si;(8)內層電子總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P;(9)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H、Be、Al;(10)電子層數為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Li;(11)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有He、C、S;(12)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3倍的原子有O。題組三10e.、18e。微粒應用6.設X、Y、Z代表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三種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Z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比Y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少9;Y和Z兩種元素可形成含4個原子核、42個電子的負一價陰離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元素Z的氣態氫化物分子中含有10個電子B.元素Y的氣態氫化物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C.元素Z與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X2Z中離子都達到穩定結構D.元素Y、Z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離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由“X+和Y-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知X+和Y-的最外層都是8電子,推知X為ⅠA族元素、Y為ⅦA族元素;又因“Z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比Y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少9",故Y為氯、Z為氧、X為鉀。水分子中含有10個電子,氯化氫分子中含有18個電子,K2O中的鉀離子、氧離子均達到最外層8電子穩定結構。氯、氧組成的化合物為共價化合物。本題也可從常見的4核負一價陰離子NOeq\o\al(-,3)、ClOeq\o\al(-,3)角度來分析,然后根據“Z原子質子數比Y原子質子數少9”推知Y是氯、Z是氧.7.已知A、B、C、D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四種不同粒子,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已經略去):(1)如果A、B、C、D均是10電子的粒子,請寫出A、D的電子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如果A和C是18電子的粒子,B和D是10電子的粒子,請寫出:①A與B在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據上述離子方程式,可以判斷C與B結合質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學式或離子符號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①HS-+OH-=S2-+H2O②OH->S2-

尋找10電子微粒和18電子微粒的方法(1)10電子微粒(2)18電子微粒1.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S2-的結構示意圖: (√)(2012·海南,9B)(2)原子核內有18個中子的氯原子:eq\o\al(35,17)Cl (√)(2012·海南,9D)(3)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 (×)(2008·廣東理基,25A)解析Na2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1價。(4)Na+的結構示意圖: (√)(2009·廣東理基,19A)(5)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 (√)(2009·廣東理基,19D)(6)Cl-的結構示意圖為 (×)(2010·課標全國卷,7D)解析此為氯原子結構示意圖。(7)eq\o\al(235,92)U和eq\o\al(238,92)U是中子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同種核素 (×)(2012·天津理綜,3C)解析應為同一元素的不同種核素。(8)eq\o\al(35,17)Cl、eq\o\al(37,17)Cl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學性質 (×)(2009·山東理綜,10B)解析同位素原子化學性質相同。(9)16O與18O核外電子排布方式不同 (×)(2010·山東理綜,9B)解析同位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相同。(10)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16O與18O間的相互轉化 (×)(2010·山東理綜,9C)解析通過化學變化不能實現同位素原子之間的轉化.(11)在氮原子中,質子數為7而中子數不一定為7 (√)(2010·課標全國卷,7C)(12)元素周期表中鉍元素的數據見右圖,則:①Bi元素的質量數是209 (×)②Bi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09.0 (√)(2012·上海,6改編)解析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2.(2011·海南,4)eq\o\al(eq\o\al(131,),53)I是常規核裂變產物之一,可以通過測定大氣或水中eq\o\al(eq\o\al(131,),53)I的含量變化來監測核電站是否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下列有關eq\o\al(eq\o\al(131,),53)I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eq\o\al(eq\o\al(131,),53)I的化學性質與eq\o\al(eq\o\al(127,),53)I相同B。eq\o\al(eq\o\al(131,),53)I的原子序數為53C。eq\o\al(eq\o\al(131,),53)I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78D。eq\o\al(eq\o\al(131,),53)I的原子核內中子數多于質子數答案C解析eq\o\al(eq\o\al(131,),53)I與eq\o\al(eq\o\al(127,),53)I互為同位素,二者的化學性質相同;eq\o\al(eq\o\al(131,),53)I的原子序數為53,原子核外電子數為53,中子數為131-53=78,則eq\o\al(eq\o\al(131,),53)I的原子核內中子數多于質子數。3.(2011·上海,9)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兩種同位素,在計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A.75。77%表示35Cl的質量分數B.24。23%表示35Cl的豐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D.36.966表示37Cl的質量數答案C解析在計算式中,34。969、36.966分別表示35Cl和37Cl的相對原子質量,75.77%表示35Cl的豐度(即原子個數百分率或原子物質的量百分率),24。23%表示37Cl的豐度.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4.(2008·四川延考,12)已知aXm+和bYn-兩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a等于()A.b+m+n B.b+m-nC.b-m+n D.b-m-n答案A解析因為aXm+和bYn-兩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即這兩種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相等,所以有a-m=b+n,則a=b+n+m。所以正確答案為A選項.5.[2012·福建理綜,23(1)]元素M的離子與NHeq\o\al(+,4)所含電子數和質子數均相同,則M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該元素為鈉元素。1。eq\o\al(13,6)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結構分析.下列有關eq\o\al(13,6)C的說法正確的是()A.eq\o\al(13,6)C的質量數是13,原子序數是6,核內有6個中子B。eq\o\al(13,6)C與金剛石、石墨、C60等互為同素異形體C.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D。eq\o\al(13,6)C是碳的一種核素,與eq\o\al(12,6)C互為同位素答案D解析A中,原子序數與中子數之和應等于質量數;B中,金剛石、石墨、C60為碳的不同單質,而eq\o\al(13,6)C為核素;C中,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的加權平均值。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氧化氫的電子式為Heq\o\al(·,×)eq\o(O,\s\up6(··))·eq\o\al(·,·)·eq\o(O,\s\up6(··))eq\o\al(·,×)HB。eq\o\al(131,53)I和eq\o\al(127,53)I2互為同位素C.質子數為17,中子數為20的氯原子可表示為eq\o\al(20,17)ClD.在Mg18O晶體中,陰離子結構示意圖可表示為答案D解析A選項中氧原子與氧原子之間應共用一對電子;B選項eq\o\al(127,53)I2是分子;C選項20是中子數,不是質量數,正確的寫法是eq\o\al(37,17)Cl。3.同種元素的不同微粒,它們的 ()A.質量數一定相同B.核外電子數一定相同C.中子數一定不同D.電子層數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同種元素的不同微粒,如1H、2H、3H的質量數不同,A錯誤;23Na、23Na+的核外電子數不同,B錯誤;23Na、23Na+的中子數相同,C錯誤;23Na、23Na+的電子層數不同,故D正確。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34S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16B.1H和2H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C.Heq\o\al(16,2)O與Heq\o\al(18,2)O互為同素異形體D.Na和Na+屬于同種元素,且性質相同答案B解析34S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18,質子數是16;同素異形體是指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Na和Na+屬于同種元素,但二者性質不同。5.已知:①為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將112號元素的符號定為“Cn”,漢語名為“鎶”;②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經濟”的要求,eq\o\al(235,92)U是核反應堆的重要原料;③鋰被譽為“高能金屬”,制取鋰的原料是β.鋰輝礦(主要成分是LiAlSi2O6和少量鈣、鎂雜質)。下列有關對上述表述所涉及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eq\o\al(277,112)Cn的原子核內中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之差為55B.eq\o\al(235,92)U和eq\o\al(238,92)U是同位素,核反應屬于化學變化C.40Ca2+與18Oeq\o\al(2-,2)具有相同的電子數D.Si2Oeq\o\al(4-,6)中質子總數為80答案C解析這類題型通常比較基礎。eq\o\al(277,112)Cn的原子核內中子數和核外電子數分別為165、112,兩者之差為53,A錯誤;核反應是物理變化,B錯誤;40Ca2+和18Oeq\o\al(2-,2)的電子數都是18,C正確;Si2Oeq\o\al(4-,6)中電子總數為80,質子總數為76,D錯誤。6.某元素的一個原子形成的離子可表示為eq\o\al(b,a)X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q\o\al(b,a)Xn-含有的中子數為a+bB。eq\o\al(b,a)Xn-含有的電子數為a-nC.X原子的質量數為a+b+nD.1個X原子的質量約為eq\f(b,6.02×1023)g答案D解析eq\o\al(b,a)Xn-中a表示質子數,b表示質量數,“n-”表示X得到n個電子,則其含有的中子數為b-a,電子數為a+n。1moleq\o\al(b,a)Xn-的質量約為bg,則1個X原子的質量約為eq\f(b,6.02×1023)g.7.X和Y均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5倍,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表示為()A.XY B.XY2C.XY3 D.XY4答案C解析由題意知X是氮,Y是氫,C正確。8.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既是A原子內層電子數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B>A,離子半徑:C<DB.B的單質能與A的最高價氧化物發生置換反應C.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價化合物D.D的單質有毒,且有漂白性答案B解析據題意知:A是碳,B是鎂,C是硫,D是氯,選項A中離子半徑C>D,選項C中MgCl2是離子化合物,選項D中Cl2無漂白性.9.X、Y、Z、W為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中的四種,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Y為金屬元素,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單質是一種良好的半導體。W能與冷水劇烈反應,Y、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與X、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W>Y>Z>X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X<Z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Y>WD.Y、Z的氧化物都有酸性和堿性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推出X為O,Y為Al,Z為Si,W為K。B項,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是H2O>SiH4,不正確;C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KOH>Al(OH)3,不正確;Y的氧化物Al2O3有兩性,而Z的氧化物SiO2不具有兩性,它是酸性氧化物,不正確。10.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絕對值相等,Z的核電荷數是Y的2倍,W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其最內層電子數的3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Z>W>RB.對應的氫化物的熱穩定性:R>WC.W與X、W與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D.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弱酸答案C解析由題中信息可推知X、Y、Z、W、R分別為H、C、Mg、S、Cl。C項,W與X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鍵是共價鍵,而W與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鍵是離子鍵,故化學鍵類型不相同。11.六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請回答下列問題:(1)依次寫出6種粒子的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D、E、F共表示________種元素、________種原子、________種陽離子、________種陰離子.(3)上述微粒中,陰離子與陽離子可構成兩種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F、F-、Ne、Na+、Mg2+、Mg(2)4321(3)NaF、MgF2解析A為F,B為F-,C為Ne,D為Na+,E為Mg2+,F為Mg。12.現有下列9種微粒:eq\o\al(1,1)H、eq\o\al(2,1)H、eq\o\al(13,6)C、eq\o\al(14,6)C、eq\o\al(14,7)N、eq\o\al(56,26)Fe2+、eq\o\al(56,26)Fe3+、eq\o\al(16,8)O2、eq\o\al(16,8)O3。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題:(1)eq\o\al(1,1)H、eq\o\al(2,1)H、eq\o\al(3,1)H分別是氫元素的一種____________,它們互稱為____________。(2)互為同素異形體的微粒是____________.(3)對于eq\o\al(A,Z)Xeq\o\al(n,b),按下列要求各舉一例(要求:每小題分別寫出符合題意的兩種粒子,且從以上所給微粒中選擇):①Z、n、b相同而A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A、n、b相同而Z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A、Z、b相同而n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Z、n、A相同而b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核素同位素(2)eq\o\al(16,8)O2和eq\o\al(16,8)O3(3)①eq\o\al(1,1)H、eq\o\al(2,1)H(或eq\o\al(13,6)C、eq\o\al(14,6)C)②eq\o\al(14,6)C、eq\o\al(14,7)N③eq\o\al(56,26)Fe2+、eq\o\al(56,26)Fe3+④eq\o\al(16,8)O2、eq\o\al(16,8)O3解析第(1)題,考查核素、同位素的區別。第(2)題,同種元素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只有eq\o\al(16,8)O2和eq\o\al(16,8)O3符合要求。第(3)題,①要求Z、n、b相同而A不同,應該是同位素原子。②要求Z不同而A、n、b相同,應該是質量數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③n是微粒的電荷數,要求Z、A、b相同而n不同,應該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價態的離子。④b是原子個數,要求Z、n、A相同而b不同,應該是同素異形體。13.已知A、B、C、D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是原子最外層有一個電子的非金屬元素,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C和D可形成兩種固態化合物,其中一種為淡黃色固體;B和C可形成多種氣態化合物。A、B、C三種元素可形成離子化合物,該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A)∶n(B)∶n(C)=4∶2∶3。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C和D形成的淡黃色固體化合物的電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