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廉恥顧炎武關于作者顧炎武(1613-1682)漢族,蘇州府昆山縣(今江蘇昆山)人,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他人尊稱他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曾參加抗清斗爭,后來致力于學術研究。顧亭林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同時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民對于國家的存亡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理論貢獻顧亭林學術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學的唯心主義的玄學,而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提倡經世致用。開一代之新風,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顧炎武有極高的學術水平,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著作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他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成果累累。
顧炎武和黃宗羲、王夫之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對“私”作出了肯定,并對公與私的關系作了辯證的論述。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現象,他的這種對“私”的肯定,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狀態下新興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
顧炎武從“明道救世”的經世思想出發,萌發了對君權的大膽懷疑。他雖然還未直接否定君權,未能逾越封建的藩籬,但他這種懷疑君權、提倡“眾治”的主張,卻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獨裁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色彩。
《日知錄》《日知錄》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錄》是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的著作。《日知錄》書名取之于《論語·子張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日知錄》內容宏富,貫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錄》有條目1009條,其內容大體劃為八類,即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寫作背景明末清初之際,許多漢族士大夫只追求一己之富貴,忘卻名族大義,寡廉鮮恥,投靠清朝廷,顧炎武一直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因此,他對明清之際賣國、變節的士大夫,給予了無情的譴責和批判,指出“廉恥”的重要性,諷勸士大夫要知恥養廉。廉恥《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論!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恥便什么都可以做。[清]顧炎武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
人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道理呢?然而在這四者之間,恥尤其重要。
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因此孔子論及怎么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孟子說:“恥對于人關系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耍花樣的人,是根本談不上恥的。”其所以如此,因為一個人的不廉潔,乃至于違犯禮義,推究其原因都產生在無恥上。因此士大夫的無恥,可謂國恥。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歲寒,雞鳴不已于風雨,彼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會和道德日益衰微,禮義被拋棄,廉恥被摜在一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凜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風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雞鳴,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實在未嘗沒有獨具卓識的清醒者啊!
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最近讀到《顏氏家訓》上有一段話說:“齊朝一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年已十七歲,頗能寫點文件書牘什么的,教他講鮮卑話,也學彈琵琶,使之稍為通曉一點,用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處受到寵愛。’我當時低頭不答。怪哉,此人竟是這樣教育兒子的!
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于世者,能無愧哉!
倘若通過這些本領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們這樣干。”哎!顏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亂世,尚且能說這樣的話,還有《小宛》詩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獻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慚愧嗎?羅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務,廉恥者士人之美節;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羅仲素說: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恥是士人優良的節操;風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天下才有良風美俗。古人治軍之道,未有不本于廉恥者。《吳子》曰:“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尉繚子》言:“國必有慈孝廉恥之俗,則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對武王:“將有三勝,一曰禮將,二曰力將,三曰止欲將。”古人治軍的原則,沒有不以廉恥為本的。《吳子》說:“凡是統治國家和管理軍隊,必須教軍民知道守禮,勉勵他們守義,這是為了使之有恥。當人有了恥,從大處講就能戰攻,從小處講就能退守了。”《尉繚子》說:“一個國家必須有慈孝廉恥的習尚,那就可以用犧牲去換得生存。”而太公望對答武王則說:“有三種將士能打勝仗,一是知禮的將士,二是有勇力的將士,三是能克制貪欲的將士。”
《后漢書》: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羌豪帥感奐恩德,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遺金璩qú八枚,奐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悉以金馬還之。《后漢書》上記載:張奐任安定屬國都尉,“羌族的首領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長又贈送他金環八枚,張奐一起收了下來,隨即召喚屬下的主簿在羌族眾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馬多得像羊群那樣,我也不讓它們進馬廄;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進我的口袋。’把金和馬全部退還。
羌性貪而貴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財貨,為所患苦,及奐正身潔己,威化大行”。嗚呼!自古以來,邊事之敗,有不始于貪求者哉?羌人的性格重視財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個都尉,大都貪財愛貨,為羌人所怨恨,直到張奐正直廉潔,威望教化才得到了發揚。”唉!自古以來,邊疆局勢的敗壞,豈有不從貪求財貨開始的嗎?“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國有四維,缺了一維,國家就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傾斜可以扶正,危險可以挽救,傾覆可以再起,只有滅亡了,那就不可收拾了。什么是四維呢?一是禮,二是義,三是廉,四是恥。有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守的規范;有義,就不會妄自求進;有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恥,就不會趨從壞人。人們不越出應守的規范,為君者的地位就安定;不妄自求進,人們就不巧謀欺詐;不掩飾過錯,行為就自然端正;不趨從壞人,邪亂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課文分析第一段:《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譯文:《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論!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恥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么都拿,什么都做,那么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呢?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譯文:然而在四者中,恥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么才可以稱士時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恥,對可恥的事感到羞恥,便可以遠離恥辱了(對可恥的事情不感到羞恥,那便是無恥了)。”又說:“恥對于人關系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的人,是根本談不上恥的。”之所以把恥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為一個人不廉潔,乃至于違犯禮義,推究其原因都產生在無恥上。因此士大夫的無恥,可以稱得上是國恥了。第一段引管仲之言,說明四維是立國的根本。引孔孟之言,說明四維之中恥尤為要。第二段: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歲寒,雞鳴不已于風雨,彼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譯文:我考察自夏商周以來,社會和道德日益衰微,禮義被拋棄,廉恥被扔在一邊,這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凜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風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雞鳴,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實在未嘗沒有獨具卓識的清醒者啊!第二段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但仍不乏行己有恥之士。第三段: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譯文:最近讀到《顏氏家訓》上有一段話說:“齊朝一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年已十七歲,頗能寫點文件書牘什么的,教他講鮮卑話,也學彈琵琶,使之稍為通曉一點,用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處受到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于世者,能無愧哉!譯文:我當時低首不答。怪哉,此人竟是這樣教育兒子的!倘若通過這些本領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愿你們這樣干。”哎!顏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亂世,尚且能說這樣的話,還有《小宛》詩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獻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慚愧么?第三段
藉顏之推批評時人學胡語以邀寵之言,諷刺當時士大夫之寡廉鮮恥。顧炎武家庭父:顧同應母:何氏嗣祖父:顧紹芾嗣父:顧同吉母:王氏好友:歸莊顧炎武小故事勤于讀書顧炎武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并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一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紀人銷售話術練習試題及答案
- 邏輯思維與營養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演出經紀人資格證知識的分布試題及答案
- 演出經紀人資格證學習資料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營養師考試真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演出經紀人資格考試考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房產評估的基本方法試題及答案
- 營養管理與生活質量的試題
- 2025年房地產經紀資格考試的備考試題及答案
- 一個也不能少的營養師試題及答案
- 《籃球規則》課件
- 【MOOC】高頻電子技術-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3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及詳細解析
- 交通法規新規定全文培訓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二)-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興業銀行個人助學貸款協議
- 醫院依法執業培訓課件
- 注冊監理工程師練習題庫(附答案)
- 2024年甘肅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解析
- 人際交往與人際溝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