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國民收入的決議:產品市場的視角經過本章的學習,重點掌握平均消費傾向和平均儲蓄傾向、邊沿消費傾向和邊沿儲蓄傾向的含義及其關系,了解影響消費和儲蓄的要素,了解消費函數實際的開展,了解相對收入假說、耐久收入假說和生命周期假說的含義及其對現實消費的解釋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短期內一個經濟社會平衡國民收入的決議條件,以及影響國民收入的要素發生變動對國民收入產生的影響;掌握平衡國民收入及各種乘數的計算,了解乘數和加速數發揚作用的有效性。第3章國民收入的決議:產品市場的視角3.1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國民收入平衡的變動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本章構造蜜蜂的寓言過去有一個蜜蜂王國,一度因昌盛昌盛而名震天下。開場,王國的蜜蜂貪圖享用,恣意揮霍。為了滿足一部分蜜蜂無窮無盡的愿望,大批蜜蜂日夜勞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產品。街上商品琳瑯滿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興隆景象。王國國庫充盈,國力強盛,天下無人敢敵。后來,蜜蜂崇尚節省,鄙棄奢侈。商人們不再去遠方追逐利潤,工人們因商品無人購買而告別倒閉的工廠。人們贊譽節約,贊譽家中的儲蓄。街道越來越冷落,經濟越來越蕭條,王國越來越衰弱。最后,外敵入侵,蜜蜂國破家亡、四處逃遁。故事<蜜蜂的寓言>強調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開場,王國推崇揮霍,故總需求旺盛,平衡國民收入添加,經濟走向昌盛。后來,王國推崇節省,故有效需求缺乏,平衡國民收入減少,經濟走向衰退。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1總支出與宏觀平衡1.假設條件簡單經濟:社會只需兩個部門:居民戶和企業。企業投資是自發的,不隨利率和產量而變動。凱恩斯定律:不論需求量是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價錢提供供應。社會需求變動,只會引起產量變動,使供求平衡,而不會引起價錢變動。折舊和公司未分配利潤為零,即:GDP=NDP=NI=PI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1總支出與宏觀平衡2.總支出〔AE)總支出即總需求。實踐開支:國民收入核算中利用支出法核算GDP時確定的C、I、G和(X-M)的數值都屬于實踐開支預期開支:預期開支是人們在已有的可控資源(收入)的條件下方案的開支程度。預期開支不一定等于實踐開支。兩部門經濟中AE=C+I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1總支出與宏觀平衡3.宏觀平衡宏觀平衡:社會一切企業的消費即總供應等于該社會全體購買者對這些產品的總需求。平衡產出:與總需求相等的產出,經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廠商想要有的支出。產出>需求,廠商不情愿出如今存貨添加,減少消費。產出<需求,廠商庫存減少,為添加利潤,添加消費。Y=AE=總需求=總供應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1總支出與宏觀平衡4.兩部門經濟的平衡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1總支出與宏觀平衡5.宏觀平衡的條件與意義平衡時:AE=YAE=C+IY=C+S平衡條件:意義:經濟到達平衡,方案投資必需=方案儲蓄,是一個前提條件。從實踐情況看,I=S,是必然的結果。I=S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1消費及其影響要素消費:一個國家或地域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為滿足消費愿望而用于購買消費品和勞務的一切支出。影響居民個人或家庭消費的要素是很多的,如收入程度、消費品的價錢程度、消費者個人的偏好、消費者對其未來收入的預期、甚至消費信貸及其利率程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收入程度。因此,宏觀經濟學假定消費及其消費的規模與人們的收入程度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2凱恩斯的消費函數收入添加,消費添加收入添加快于消費添加C=C(Y)C=a+bY自發性消費邊沿消費傾向誘致性消費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3平均消費傾向(APC)在任一收入程度上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特征①由于消費程度總大于零,因此APC>0②在收入偏低時,為保證根本的生活需求,消費能夠大于收入,所以APC也能夠大于1。③按照上述凱恩斯的根本心思規律,隨收入的添加,APC的數值逐漸降低。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4邊沿消費傾向〔MPC〕在添加的一單位收入中用于添加的消費部分的比率。特征(1)MPC是消費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2〕普通來說,0<MPC<1。〔3〕邊沿消費傾向遞減規律。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5消費表收入消費MPCAPC1900091101.01210000100000.891.00311000108500.850.99412000116000.750.97513000122400.640.94614000128300.590.92715000133600.530.89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6消費曲線及其變動OY450AC0Y1C1Y0C2Y2BDC=C(Y)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7邊沿消費傾向遞減規律MPC有遞減趨勢,隨著收入的添加,人們的消費總量占收入總量的絕對比例也呈遞減形狀,即APC也有遞減趨勢。案例我國城鎮居民和鄉村居民1990--2005年城鎮居民的平均消費傾向略高于鄉村居民,但邊沿消費傾向鄉村居民略高于城鎮居民;從1990年代中后期開場,平均消費傾向從0.8以上降到0.8以下,這與我國當時內需缺乏的經濟情勢相吻合。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案例:邊沿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平均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城鎮農村城鎮農村城鎮農村城鎮農村1978343.4133.6311.6116.10.9070.869--19901510.2686.31278.9584.60.8470.8520.4980.58019954283.01557.73537.61310.40.8260.8310.8720.82319964838.91926.13919.51572.10.8100.8160.6870.75119975160.32090.14185.61617.20.8110.7740.8280.27519985425.12162.04331.61590.30.7980.7360.551-0.37419995854.02210.34615.91557.40.7890.7140.663-0.26620006280.02253.44998.01670.10.7960.7410.897262366.45309.01741.00.7740.7360.5360.63020027702.82475.66029.91834.30.7830.7410.8550.85120038472.22622.26510.91943.30.7690.7410.6250.74320049422.02936.07182.12185.00.7620.7440.7070.770200510493.03255.07906.62547.00.7540.7900.6761.253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2消費8家庭消費函數與社會消費函數社會消費函數是家庭消費函數的總合。但不是家庭消費函數的簡單加總,還需求思索一系列要素,如國民收入的分配情況、政府稅收政策、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所占比例等。不過,在思索各種影響要素之后,社會消費函數的根本外形仍與家庭消費曲線的外形類似。百川歸海,但樂隊非樂手的簡單加總。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3儲蓄1儲蓄與儲蓄函數儲蓄:一個國家或地域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費的部分。儲蓄函數:指儲蓄與決議儲蓄的各種要素之間的依存關系。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3儲蓄2凱恩斯儲蓄函數收入添加,儲蓄添加。儲蓄隨收入添加的比例是遞增的。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3儲蓄3平均儲蓄傾向與邊沿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APS〕:儲蓄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值。邊沿儲蓄傾向〔MPS〕:儲蓄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值。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3儲蓄4儲蓄表收入消費儲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3儲蓄4儲蓄曲線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3儲蓄5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互為補數,二者之和等于收入。假設APC和MPC都隨收入添加而遞減,但APC>MPC,那么APS和MPS都隨收入添加而遞增,但APS<MPS。APC+APS=1,MPC+MPS=1案例:我國居民的平均儲蓄傾向與邊沿儲蓄傾向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人均儲蓄(元/人)平均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城鎮農村城鎮農村城鎮農村城鎮農村1978343.4133.631.817.50.0930.131--19901510.2686.3231.3101.70.1530.1480.0480.16719954283.01557.7363.5247.30.0850.15910.29019964838.91926.1919.4354.00.1900.1840.1720.72519975160.32090.1974.7472.90.1890.2260.4491.37419985425.12162.01093.5571.70.2020.2640.3371.68119995854.02210.31238.1652.90.2120.2950.103-1.61520006280.02253.41282583.30.2040.2590.4630.37320016859.62366.41550.6625.40.2260.2640.145082475.61672.9641.30.2170.2590.3750.25620038472.22622.21961.3678.90.2320.2590.2930.23020049422.02936.02239.9751.00.2380.2560.324-0.135200510493.03255.02586.4708.00.2470.2180.0480.167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4消費實際的拓展1.杜森貝利的相對收入消費實際相對收入的兩層含義:某家庭或消費集團相對于其他家庭和消費集團,總收入分配中位置能否發生了變化過去的頂峰收入會對當期消費產生影響。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示范效應:消費決策主要參考其他同等收入家庭,即消費具有模擬和攀比性。棘輪效應:消費受本期絕對收入的影響,更受以前消費程度的影響。收入變化時,寧愿改動儲蓄以維持消費穩定。結論:實際內容:消費者會遭到本人過去消費習慣,以及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議消費。消費變動要比收入變動穩定得多。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4消費實際的拓展1.圖示:相對收入消費實際長期消費函數c短期消費函數yOβ棘輪效應消費與所得在長期堅持一固定比率短期MPC小于長期MPC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4消費實際的拓展2.生命周期〔終身收入〕假說美國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假說:〔1〕人在終身中,收入有規律地動搖。〔2〕家庭會經過金融資產市場,以理性方式統籌安排終身的資源,實現終身中最平穩的消費途徑。結論:人們偏好平穩消費,任務年份儲蓄,退休年份動用儲蓄。假設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費傾向會下降。反之會添加。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4消費實際的拓展2.圖示:生命周期〔終身收入〕假說B儲蓄收入和消費年齡30消費收入A負儲蓄C負儲蓄8060財富的邊沿消費傾向收入的邊沿消費傾向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4消費實際的拓展3.永久收入假說美國弗里德曼〔M.Friedman〕假說:〔1〕人們終身的閱歷是隨機的,從而收入具有動搖性。〔2〕家庭偏好穩定消費。使每一期的消費都等于永久收入。結論:家庭會使現期消費等于永久收入。現期收入>永久收入時,家庭會添加儲蓄;現期收入<永久收入時,家庭會動用儲蓄。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4消費實際的拓展3.圖示:永久收入假說耐久消費函數與周期消費函數C=δ+γyCp1C0Cp2Cp=bYpY0Y2ˊYp1Yp2Y1ˊEFGY3.1總支出與國民收入3.1.5投資投資:在一定時期內新添加的資本存量。投資支出主要包括購買建筑物、設備支出和存貨投資。在簡單的凱恩斯主義國民收入決議模型中,投資被視為既定的,以為投資與國民收入無關,即:I0OYII=I0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與變動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1.潛在國民收入和平衡國民收入潛在國民收入: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平衡國民收入:總需求和總供應到達平衡時的國民收入。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2.收入支出分析:Y=AE=C+IAEOY450CC+IY*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實例4500750y(億元)圖平衡國民收入決議
E0c+i〔億元〕c+iIU>0IU<0150例:c=100+0.8y,i=50y=c+i=100+0.8y+50Y=750c=y-50=750-50=700s=y-c=750-700=50儲蓄與投資相等。3.1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例題1:例:c=1000+0.8y,i=600yc,c+ic=1000+0.8yc=y450消費函數決議平衡收入
1000
5000y=(1000+600)/〔1-0.8〕=8000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儲蓄與投資相等。16008000c+i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與變動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平衡國民收入的變動假設產出為800億元,大于750億元,闡明企業消費出來的產量大于它們的銷售量,非志愿存貨投資IU>0,企業就會削減消費,使收入重新向平衡國民收入750億元靠攏。反之,非志愿存貨投資IU<0,企業會擴展消費。只需當產出/收入為750億元時,非志愿存貨投資為零,國民收入才會處于穩定的平衡形狀。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與變動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平衡國民收入的變動變動及調理:如今假定國民收入不在平衡程度上,Y=1400這時總消費支出為AE
>Y,表示總需求大于總供應。存貨會減少,普通價錢程度會上升,利潤會添加,導致總產量添加。價錢和產量的添加會引起總產值GNP和國民收入的添加.上述的添加會不斷到Y=1500時為止。3.1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3.投資儲蓄分析:I=SS/IOY-aSIYE3.1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例題2:例:s=-1000+(1-0.8)y自發方案投資i=600
儲蓄函數決議平衡收入s=-1000+(1-0.8)y6000-1000s,iy50008000平衡收入為y=(1000+600)/(1-0.8)=8000s=i=600,y=8000s=0,y=5000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實例例:s=-100+0.2y,i=50i=s-100+0.2y=50Y=750如s=0Y=500儲蓄與投資相等。0500750y〔億元)-100圖平衡國民收入決議is=-100+0.2yE0i,s〔億元〕50i>si<s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與變動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平衡國民收入的變動假設實踐產量小于平衡收入程度,闡明投資大于儲蓄,社會消費供不應求,企業存貨不測減少,企業會擴展消費,使收入程度向右挪動,直到平衡收入為止。假設實踐消費大于平衡收入,闡明投資小于儲蓄,社會消費供過于求,企業存貨不測地添加,企業就會減少消費,使收入程度向左挪動,直到平衡收入為止。3.1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1兩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4.數學方法決議的平衡國民收入Y=C+IC=a+bYI=I0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與變動3.2.2三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1.假設條件〔1〕經濟社會是封鎖的,不存在進出口。〔2〕撇開折舊,只討論國內消費凈值NDP的決議,所以投資仍指凈投資。〔3〕政府的收入只需個人所得稅,間接稅、社會保險稅和公司所得稅為零。〔4〕公司不存在未分配利潤。NDP=NI=PI。DPI〔yd〕為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2三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2.收入支出分析:Y=AE=C+I+GC+I+G總收入Y總支出(C+I+G)oY*C45oC+I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2三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3.投資儲蓄法:S+T=I+Gi+g,s+t〔億元〕0y〔億元〕圖儲蓄等于投資決議平衡國民收入i+gs+tE1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2三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4.數學方法決議的平衡國民收入:定量稅Y=C+I+GC=a+b(Y-T+TR)T=T0I=I0,G=G0TR=TR0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2三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4.數學方法決議的平衡國民收入:比例稅Y=C+I+GC=a+b(Y-T+TR)T=T0+tYI=I0,G=G0TR=TR0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與變動3.2.3四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1.假設條件〔1〕經濟社會是封鎖的,不存在進出口。〔2〕撇開折舊,只討論國內消費凈值NDP的決議,所以投資仍指凈投資。〔3〕政府的收入只需個人所得稅,間接稅、社會保險稅和公司所得稅為零。〔4〕公司不存在未分配利潤。NDP=NI=PI。DPI〔yd〕為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3四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2.支出收入法:Y=AE=C+I+G+X-MC+I+G總收入Y總支出(C+I)oY*C45oC+IC+I+G+(X-M)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2三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3.投資儲蓄法:S+T+M=I+G+Xi+g+X,s+t+M〔億元〕0y〔億元〕圖儲蓄等于投資決議平衡國民收入i+g+Xs+t+ME1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3.2.3四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4.數學方法決議的平衡國民收入:定量稅Y=C+I+G+(X-M)C=a+b(Y-T+TR)T=T0I=I0,G=G0,X=X0M=M0+mY3.2國民收入平衡的決議1.2.3四部門國民收入的決議模型3.數學方法決議的平衡國民收入:比例稅Y=C+I+G+(X-M)C=a+b(Y-T+TR)T=T0+tYI=I0,G=G0,X=X0M=M0+mY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1.乘數的感性認識平衡收入y=(1000+i)/(1-0.8)i=600時,y=8000yc,c+ic=1000+0.8yc=y450對乘數的感性認識
1000
500016008000c+i1c+i285001700i=700時,y=8500投資增100,收入增500投資引起收入添加5倍c=1000+0.8y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2.乘數原理的解釋乘數,即倍數,指影響國民收入的某個變量發生變化而引起國民收入變化之間的關系。投資100購買要素,構成要素收入y1=100;邊沿消費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購買消費品。〔80的購買構成新收入y2=80,其中80×0.8=64再次購買,構成新的收入y3=64如此循環往復……△Y=△I+△Ib+△Ib2+△Ib3+△Ib4+…...假設:b=0.8=MPC乘數原理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3.兩部門經濟中的乘數投資乘數:投資乘數是指每添加一單位投資所添加的國民收入量,它等于收入的變動量與投資的變動量之比。公式: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4.定量稅制度下的三部門經濟中的乘數Y=C+I+GC=a+b(Y-T+TR)T=T0I=I0,G=G0TR=TR0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5.比例稅制度下的三部門經濟中的乘數Y=C+I+GC=a+b(Y-T+TR)T=T0+tYI=I0,G=G0TR=TR0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6.定量稅制度下的四部門經濟中的乘數Y=C+I+G+(X-M)C=a+b(Y-T+TR)T=T0I=I0G=G0X=X0M=M0+mY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7.比例稅制度下的四部門經濟中的乘數Y=C+I+G+(X-M)C=a+b(Y-T+TR)T=T0+tYI=I0G=G0X=X0M=M0+mYT=T0T=T0+tYM=M0+mYM=M0+mYT=T0T=T0+tYKC=KI=KGKTKTRKNEKBΔG=ΔT1乘數分類總結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8.乘數的計算假設某經濟社會的消費函數為C=100+0.8YD,I=50,G=200,TR=62.5,T=250,求:〔1〕平衡國民收入;〔2〕KI,KG,KT,KTR,KB;〔3〕假設該經濟社會到達充分就業所需求的國民收入為1200,那么①添加政府購買;②或減少稅收;③或添加政府購買和稅收同一數額以實現充分就業,各需求多少數額?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8.解釋(1)∵Y=C+I+G,∴Y=200/(1-0.8)=1000(2)KI=KG=1/(1-0.8)=5,KT=-0.8/(1-0.8)=-4,KTR=0.8/(1-0.8)=4,KB=KG+KT=(1-0.8)/(1-0.8)=1(3)GDP缺口為:△Y=1200-1000=200,①∵KG=△Y/△G,∴△G=△Y/KG=200/5=40;②同樣,∵KT=△Y/△T,∴△T=△Y/KT=200/-4=-50;③△Y/KB=200/1=200,即為實現充分就業添加政府購買和稅收的同一數額。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9.乘數原理的適用性〔1〕社會存在足夠的閑置資源〔2〕存在閑置資源條件下,乘數效應的發揚也受以下要素的影響:a假設某種重要資源(我國的能源、交通等)處于“瓶頸形狀〞,乘數作用的發揚也會遭到限制b投資和儲蓄決議的獨立性c貨幣供應量能否順應支出添加的需求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1乘數原理10.分析乘數的意義——雙刃劍分析乘數的意義在于可以建立一種關于產出動搖的解釋。自發支出的添加可以引起產出的成倍添加,同樣,自發支出減少也將引起國民收入成倍減少。因此乘數作器具有兩面性,經濟學家把這種具有兩面性作用的乘數稱作是一把“雙刃劍〞。案例:房地產業的投資乘數建房裝潢隊鋼廠購買鋼材新住戶裝潢水泥廠空調買水泥玻璃職工鋼鐵廠職工收入提高消費品燈具廚具地板涂料新住戶買家電鋼材設備鐵礦石據估計,房地產業投資乘數普通在2.5-3.5之間。3.3國民收入平衡的調整3.3.2加速數原理1.資本—產出比率加速原理調查投資量是由什么要素決議的。——投資量取決于產量的變化。資本—產出比率(β):消費出一定量產品Y必需運用一定量資本物(如機器設備、廠房和原資料等)K,β=K/Y。例如按照消費技術的要求,消費出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填埋廢棄水井施工方案
- 高分考生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跌倒墜床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信息系統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案例分析綜合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理論的新發展試題及答案
- 項目計劃中資源使用的試題及答案
- 花藝師考試應試策略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期間時間分配建議試題及答案
- 智能音箱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深度解析
- 2024年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第十課+養成遵紀守法好習慣【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MOOC】航空航天材料概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招標代理機構選取技術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消防安全知識課件PPT(72張)
- 后勤不“后”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促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 公共廁所除臭工程設計方案和對策
- 約克YCWS維修技術手冊
- 危巖體穩定性計算--傾倒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