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22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學案-第四部分第三章第一節審題_第1頁
廣東省2022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學案-第四部分第三章第一節審題_第2頁
廣東省2022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學案-第四部分第三章第一節審題_第3頁
廣東省2022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學案-第四部分第三章第一節審題_第4頁
廣東省2022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學案-第四部分第三章第一節審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中考作文寫作技巧探秘第一節審題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敗的關鍵性的一步。文章的審題,就是仔細辨認、審查、分析、研究題目的內涵和要求,確定文體和寫作的范圍、角度、重點等。一、應試作文的審題步驟審題是考場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一環。有經驗的考生,應將審題過程分作四步走完。1.掃視。快速掃讀文題,以明體裁,找重點,求范圍。掃讀的內容為:①看文題的類型——看是命題、半命題,還是要求自由擬題;看是材料、條件作文,還是想象或話題作文。②看文題的內容——是記事,還是寫人;是議論,還是說明;是寫學校,還是寫家庭;是寫文章,還是寫信……③看文題的表達——是平實的,還是生動的;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④看文題的多少——是一個題,還是兩個題;是獨立的兩個題,還是一材兩題……2.品析。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重點:①理解完整命題的含意,明確重點,確立中心。②分析半命題的表達形式,理解要求,仔細斟酌之后再進行“完形填空”。③閱讀文題中的材料,從提煉觀點、改寫續寫、其他用途三個角度判定其作用。④體味材料的含意,初步提煉觀點。⑤觀察文題中的圖畫,品析含義,提煉主題,確定立意角度。⑥品讀話題作文的材料與要求,確定自己的作文內容。3.補讀。審讀構成文題的其他因素,著重查看:①文章體裁和字數的要求。②關于擬題、選材、格式方面的要求。③關于材料處理的要求。④作文過程中不容違反的規矩。 ⑤其他特別的要求。4.深究。①對看不懂的材料再從頭讀過,仔細推敲。②細讀文題中的解釋、舉例、說明與提示,看其中隱含有哪些對寫作構思有用的信息。③研究文題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語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隱含有對文題寫作構思的一些暗示。以上四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題時,速度不妨放慢一點,時間不妨拉長一點,以確保真正地理解題意。為了準確理解,除了從字面意義上直接體味之外,還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方法:①增刪。或在文題中增加或減少字詞,從增刪之后變化中體會文題的表達重點,從而強化對文題的理解。②對比。將卷面上的文題與平時見過的或考前訓練過的文題進行對比,從中體會到大的差別或細微差別,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以上四步,看起來比較復雜,但實際上在操作上是糅為一體的,只不過是審題中要注意的四個側面,我們在考場上一定要對自己負責,細心審慎地“步步到堂”。二、審題的方法(一)“辨”——辨識類別常考的作文題形式有四種(全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近幾年又出現新的作文形式,如限定開頭的作文,2019年浙江溫州中考作文以“這,可能真的會發生!”為開頭進行寫作;限定結尾的作文,2021年廣東省中考作文以“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為結尾,寫一篇文章。(二)“審”——逐個破譯1.解讀材料,明寫作意圖。材料往往由短詩、寓言、名言警句、圖表等組成。解讀材料,一定要找出其關鍵性的句子或表現材料主旨的句子。它能夠提示立意角度、開拓思路選材、情境激發情感、指點行文布局……如: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原野,吹開了滿園的鮮花……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以“我在春天里”為題,寫一篇600個字左右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此材料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發寫作情感,創設寫作情景。其優美的語言,能調動考生的回憶,鋪設作文情感的基調;一句“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設置了特定的寫作情景;“想”和“做”則暗示在寫作中如何選材,選什么材。以上材料的作用,我們稱之為“基本作用”。而實際上,每則材料都不僅僅只有一個“基本作用”,只有認真閱讀,揣摩品味,才有可能對其隱含的信息進行充分的挖掘。所以,我們在遇到有材料的文章時,一定要多讀幾遍。如:[2020·廣東]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自律,就是自我的約束。自律的人,可以享受更多的樂趣,擁有更大的自由,得到意外的收獲;理性網游,生活會更充實多彩;節制飲食,身體會更輕盈敏捷;管控情緒,內心會更從容和平……請以“給×××的一封信”為題目,以“自律的樂趣”為內容,給老師、親友、同學……寫一封信,可以講述自己的經歷,也可以闡述觀點、暢談感悟。要求:(1)明確收信人×××,將題目“給×××的一封信”補充完整;(2)統一以“小華”為寫信人,不得泄露考生個人及學校的相關信息;(3)不少于500個字。材料很好地引導了學生要關注內心的感受,重視他們對日常生活的思考,明確了作文內容不能單純地去談自律,而是要集中在“自律的樂趣”上。“可以講述自己的經歷,也可以闡述觀點、暢談感悟”,這就更加注重了對考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考查。雖然內容可以從生活中取材,但要想寫得深刻,就要看他們思考的能力,還有能不能去對思考進行解構。以上材料的作用,我們稱之為“基本作用”。而實際上,每則材料都不僅僅只有一個“基本作用”,只有認真閱讀,揣摩品味,才有可能對其隱含的信息進行充分的挖掘。所以,我們在遇到有材料的文章時,一定要對其多讀幾遍。2.抓住題目,明寫作重點。(1)抓核心詞。核心詞是作文的題眼,是打開寫作思路的鑰匙,它點明寫作重心和方向。怎樣確定題眼?可以從題目的形式上,了解、掌握規律。①句子式標題,句子中“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樣”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往往就是題眼。如2021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題“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動詞“照亮”就是題眼。②短語式標題,分幾種情況:題目是偏正短語,題眼多在“偏”上。如2021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作文題目“校服的故事”,名詞“校服”就是題眼。題目是動賓短語,題眼多在“動”上。如2021年黑龍江綏化中考作文題“踮起腳尖兒”,動詞“踮起”就是題眼。題目是并列短語,題眼多在詞與詞之間的關系上。如2021年遼寧省沈陽中考作文題目“變與不變”,“與”就是題眼。③詞語式標題,題眼往往是在這個詞的比喻義、引申義上,往往就在這個詞所指事物的本質特點上。如2021年吉林省中考作文“播種”,對于這一題目,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把“種”理解為名詞,“播種”原意是播撒種子,關鍵是“種子”有比較廣泛的意義,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植物的“種子”,可以是希望的種子等;一是把“種”理解為動詞,有“播下”“種下”的意思,“播下”“種下”什么呢?考生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這就需要考生深入地把“播種”一詞理解清楚。④虛詞做題眼的情況:副詞:如2021年甘肅省定西中考作文題目“我也了不起”,審題時一定要關照副詞“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達“我”如何“了不起”,要充分考慮如何突出“也”,應適當地與他人的“了不起”形成對比。再如《下雨天真好》,“真”,包含一種發自內心的意思,行文時少不得由衷的抒情。連詞:如2021年山東省濰坊中考作文題目“志愿與行動”。要寫出“志愿”與“行動”的關系或認識。助詞:如作文題目“變了”,側重于寫變后的情況,可有的考生,寫了變化的過程,把它當作“變化”或“改變”之題來寫,當然偏題較遠了。嘆詞:如作文題目“哦,這就是生活”,表達驚嘆和明了之情,如果寫不出這層意味就難獲得高分。虛詞往往起著實字所無法替代的作用。(2)抓修飾語。修飾語從時間、空間、人稱、數量、內容等方面提出限制,規定范圍。考生必須在規定的范圍內作文,才能不跑題不離題。如2021年陜西省漢中中考作文題目“這,是我的節奏”,“我”是修飾語,為第一人稱,作文如果用第二人稱,就很有可能跑題了。3.領會要求,明寫作要點。為了嚴謹和科學,也為了考生盡量少失誤,中考作文題的命題者總是要在文題前后交代幾點,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語。在這簡短的文字中,有著豐富的指令性與指導性兼容的信息。若考生不細細咀嚼、領會就匆忙著筆,可能會給考場作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文題的“要求”有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1)交代。每個文題之后必有此項內容。綜合起來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①書寫的要求;②字數的限定;③取材的范圍;④表述的對象;⑤文體的類別;⑥擬題的方式;⑦寫作的禁忌;⑧違規的處理。這些“要求”,明晰干脆,只能遵從,不能違反,否則會影響得分。如2021年廣東中考作文題:請以“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為結尾,寫一篇文章。要求:(1)題目自擬;(2)文體自選;(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姓名和校名。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文章必須以“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為結尾;寫了真名的,要扣分;字數不夠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不以“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為結尾,就會糊里糊涂地丟分。(2)解釋。這較多地用于半命題作文、擬題有特別要求的作文、記敘對象可以變換的作文,以及文體不限的作文。擬題者往往用一兩句話進行解釋或例說,以指導考生對作文題準確把握,靈活處理。如2021年山東臨沂中考作文題:課堂上,老師問學生:“如果上山砍樹,一粗一細,你們會砍哪棵?”學生答:“粗的。”老師又問:“如果粗的是楊樹,細的是紅松呢?”學生答:“紅松。”老師笑問:“如果楊樹筆直,紅松歪七扭八呢?”學生忍不住問老師:“您到底想讓我們怎樣選擇呢?”老師笑答:“怎么就沒人問問為什么砍樹呢?雖然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呀!心中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可以闡述觀點,還可以抒發感想。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3)提示。主要用于較為強調寫法的作文。命題者用很簡練的語言,通過文題的要求,或提示寫法,或指導構思。考生對此多加品味領悟,必有好處。它們之中,有的提示比較直露,如中考題“微笑”,要求寫成記敘文,要求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或接觸過的人,在記敘中適當穿插抒情或議論。這個要求直接指導考生怎樣取材,提醒考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有的提示則比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題“美的瞬間”,要求以“美”字貫串全文。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在寫中考作文時,一定不要淡漠了對文題“要求”的審讀。(4)新題型作文的審題。新題型作文有別于傳統的作文,命題形式上實現創新,突破了傳統的命題框架,往往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特點,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而對學生寫作也是一種挑戰,作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更突出學生的語文能力。新題型作文的審題也沒有什么特別,只要弄清楚作文的要求就可以了,萬變不離其宗。以2021年廣東省中考作文為例,請以“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為結尾,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自選;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姓名和校名。這是限制結尾的作文,也就是結尾句必須是“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雖然“題目自擬”,但“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的結尾句,可以作為文章的中心句,基本確定了作文的方向,與命題作文相似。審題時要抓住關鍵詞“應有的模樣”,引導我們思考“應有的”是怎樣的,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如何做,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同時有注意“才是”,說明別的不是,這“模樣”應突出與其他的言行有所區別。2021年廣東省中考滿分例文:心懷夢想,少年應有的模樣立鴻鵠之志,成棟梁之材。少年,要想自己活得漂亮,走得鏗鏘,就得擁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夢想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有夢想,少年才能走向遠方,國家才能走向富強。沒有夢想,何來遠方?西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戰取得反秦戰爭的勝利,之后驕傲自滿,不再有征服天下的理想,錯失鴻門宴,放走劉邦,落得四面楚歌,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而司馬遷從小就擁有書寫史書的夢想,在他忍辱負重時依然著成《史記》。李大釗自少年時期就懷著偉大的救國夢,投身于革命之中,創立了中國共產黨,殺身成仁,引領著一批批革命志士前仆后繼,建立新中國。袁隆平在其青年時期便有了拯救全國人民脫離饑餓的夢想,于是他研究出了秈型雜交水稻。他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精神的實踐者,是當代少年的榜樣。少年,應立鴻鵠之志,樹立人生夢想,明確人生目標,走向遠方。鴻鵠有志,以庸為恥。擁有夢想,是一件并不困難的事情,而追逐夢想、實現夢想呢?不為夢想努力是可恥的,空有夢想而不付諸努力是不可取的!夢想選擇了遠方,便沒有回頭路可以走。所以,要么戰死沙場,要么狼狽回鄉。司馬遷、李大釗、袁隆平三人最后成功,不僅僅靠夢想之遠大,更有堅持不懈的努力、艱苦卓絕的奮斗。袁隆平曾說:“我不是在家,就是在試驗田;不是在試驗田,就是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袁隆平自打青年時期受到餓死街邊的人們的強烈沖擊后,開始為雜交水稻事業艱苦奮斗,經歷了無數狂風暴雨,甚至人為的水稻破壞,以及千千萬萬次試驗的失敗……他沒有放棄,直到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而今天,袁隆平的水稻畝產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斤,鹽堿地里也陸續長出了水稻,全國兩億多畝鹽堿地變廢為寶。袁隆平是一介農民,卻是少年的榜樣,是人民的英雄。不去澆灌,怎么能希望有一棵樹突然出現在你的身邊?只有堅持不懈,腳踏實地,艱苦奮斗,成棟梁之材,我們的夢想之樹才能生長,國家的夢想之花才能綻放!尼采曾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有夢想,就去拼搏;有了拼搏,才能圓夢。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生命中的高光時刻。平凡的人再渺小,也總是能燃起星星之火,于是照耀了中華大地。這星星之火是由一個個夢想、一份份堅持與努力點燃的。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的主體!每個人,都是與國家息息相關的。少年,是祖國的花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