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治理行業調查報告_第1頁
鹽堿地治理行業調查報告_第2頁
鹽堿地治理行業調查報告_第3頁
鹽堿地治理行業調查報告_第4頁
鹽堿地治理行業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鹽堿地治理行業調查報告編寫人:崗位:投資經理助理編寫部門:投資部完成時間:2016年6月22日一、鹽堿地治理行業宏觀分析1、我國鹽堿地的現狀分析“土十條”的出臺為我國鹽堿地的治理帶來了市場發展空間,鹽堿地治理是通過治理使土壤復原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我國目前鹽堿地治理整體市場規模偏小。市場目前主要集中在耕地這一塊,還有少部分分布在工業污染場地與礦區,鹽堿地分布在耕地區的面積達到了80000億,總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0000億。鹽堿地市場規模鹽堿地治理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汲取、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鹽堿,使其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依據鹽堿地中的鹽堿的濃度凹凸,簡潔分為稍微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其中,依據耕地區、林地區、草地區以及未利用地區的鹽堿地污染程度來分析,如下圖所示。■輕微洛期 ■中度冃欒?「『[嗆汚喘牌地 林地 減地耒利用地鹽堿地污染物分布圖全國鹽堿地中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稍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污染類型以無機鹽為主,前三位鎘、鎳和砷;有機型次之,滴滴涕點位超標率最高;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0%7.0%&叫5.0%&0%7.0%&叫5.0%4.0%3.0%2.0%1,0%-滴湎涕六六污染物種類與比例圖2、我國鹽堿地的區域分布依據農業部組織的其次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料統計我國鹽漬土面積為5.2億畝不包括濱海灘涂。其中鹽土2.4億畝堿土1299.91萬畝各類鹽化、堿化土壤為2.7億畝。在5.2億畝鹽漬土中已開墾種植的有1億畝左右。據估計我國尚有2.6億畝左右潛在鹽漬化土壤這類土壤若開發利用、澆灌耕作等措施不當極易發生次生鹽漬化。總之我國鹽漬土面積之大分布之廣是世界罕見。從太平洋沿岸的東海之濱至西陲的塔里木、準葛爾盆地。南從海南島到最北的內蒙古呼倫貝爾高原從海拔152米的艾丁湖畔到海拔4500米高西藏羌塘高原到處都有鹽漬土分布。由于鹽漬土分布地區生物氣候等環境因素的差異各地鹽漬土面積、鹽化程度和鹽分組成有明顯不同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片。1、東部濱海鹽土與海涂我國有長約3000km的海岸線估計在15米等深線內的淺海與灘涂有2.1億畝。長江口以北的江蘇、山東、河北、遼寧諸省濱海鹽土面積達1500萬畝灘涂面積則難估計據江蘇省有關資料報導該省有灘涂980萬畝。且河口還在不斷地向淺海推動。僅十幾年來黃河河口年平均推動速度為2.77km年平均造陸面積為46.33平方公里即年增6.95萬畝土地。濱海鹽土的特征是整個土體鹽分含量高鹽分組成以氯化物為主。長江口以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的濱海鹽土面積小分布零星。但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些濱海鹽土地處熱帶、亞熱帶、年降雨量大土壤的淋洗作用劇烈灘地受海潮浸漬而形成濱海鹽土通過雨水淋鹽漸漸淡化為鹽漬化土壤1米土體的平均含鹽量小于0.6并且受紅樹林生物群落的影響而形成酸性硫酸鹽鹽土鹽分組成以硫酸鹽為主土壤呈現微酸性或酸性。浙江沿海則分布著微堿性濱海鹽土PH在7.5左右鹽分組成以氯化物為主。2、 黃淮海平原的鹽漬土依據八十年頭初期的遙感衛星資料的測算黃淮海平原內陸地區也許有各種鹽漬土2000來萬畝。經過近三個五年支配農業開發的投入不斷地改良鹽堿地鹽漬土面積大大縮小程度也明顯減輕。這里的鹽漬土多呈斑塊狀插花分布在耕地中。鹽分的表聚性強僅在地表形成1-2厘米厚的鹽結皮含鹽量在1以上結皮以下上層內鹽分含量很快下降到0.1左右。3、 東北平原的鹽漬土以松嫩平原為最多據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統計共有鹽土和堿土4795.5萬畝。其中有將近44的面積即2100多萬畝已被開墾利用。松嫩平原的鹽漬土大多屬蘇打堿化型土體總含鹽量不高但含有碳酸鈉、重碳酸鈉土壤具有高的PH值對植物的毒性大出現不少斑狀的光板地。這里的鹽土、堿土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質地黏重保水保肥性能好一旦開墾利用作物產量較高。4、 半漠境內陸鹽土包括內蒙的河套灌區、寧夏銀川平原、甘肅河西走廊、新疆準噶爾盆地。鹽漬上呈連片分布鹽土面積大有數千萬畝。鹽土含鹽量高積鹽層厚鹽分組成困難有氯化物硫酸鹽鹽土也有硫酸鹽氯化物鹽土。河西走廊的鹽土有大量的石膏和硫酸鎂累積而寧夏銀川平原則有大面積的龜裂堿化土。5、 青新極端干旱的漠境鹽土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青海柴達木盆地鹽土總面積約幾千萬畝鹽土呈大片分布面積之大世界少有且土壤含鹽量高地表往往形成厚且硬的鹽結殼整個剖面含鹽量都高。3、鹽堿地治理措施一、水利工程措施1、排水出路排水首先要解決出路。依據玉門市地形、地貌、水文、水流方向,排水向北排入低洼荒漠地帶。2、 明渠工程明渠排水一次性投入較低,收效快,但占地多,土方工程量大,由于排水溝一般很深,溝道邊坡含水量高,邊坡簡潔滑塌,溝道淤積嚴峻,因此一般邊坡陡于1:2的溝道,必需實行生物和工程防護措施固坡。同時管理養護要求高,修理須要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所以明渠排水以在邊坡土質較好不易滑塌,地下水位相對低一些的地段上和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納。如:采納明渠排水時,溝道級數視排水渠的實際狀況而定,不肯定毛、農、斗、支、干溝都齊全。在地下水流不暢,水質較差、鹽堿較重,同時還有洪澇危害的平川的坡地及二級臺地上,為了兼顧排洪、排澇排鹽和限制地下水位,就需健全干、支、斗、農、毛配套的深溝排水系統。同時,依據灌區土質狀況一些地方在田間布置淺溝,骨干排水溝則采納深溝。3、 暗管排水暗管排水是利用管道集流排水,既可解決深溝占用耕地多,排水溝道邊坡簡潔坍塌堵塞的問題,也可利用機械開挖鋪設管道。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高標準治理鹽堿地的目的。管村先用硬塑料抗酸水泥管、混凝土管等。暗管排水系統質量好,修理養護費用少,運用壽命長、治理一片成一片,治理增產效果好,但是一次性投入大,技術要求高,是我市高標準治理次生鹽堿中、低產田的爭取方案。4、 暗管明溝結合排水這種形式選用于地下水位較高,耕地土壤粘土含量大,勞動力少的地方,如赤金鎮。一般為干、支明溝排,斗渠發下幾級暗管排水,克服了明溝暗管兩者的缺點,適合我市市情,是這次規劃主要采納方案。5、豎井排水一般適用于井灌區和河灘地。打井抽取地下水進行澆灌和洗鹽,既淋洗了土壤表層的鹽份,同時也能降低地下水位,一箭雙雕。假如抽排的井水不利于澆灌,則可將抽排的井水集中到明溝流入選定的排泄區。另外,井排灌還可與明溝相結合,組成一個灌排系統齊全的穩產高產灌區。實行地上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統一調整限制,成為一項綜合治理旱澇、鹽堿的有效措施。井排措施一般在土壤透水性較好的地方采納。其井的布置形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在肯定面積上要排水時,就勻稱地布置或梅花形群井,以降低整個面積上的地下水位;二是如遇到地下水有補給來源的地方,又須要截斷來流時,可呈線形布二、農業措施1、 平田整地。平整土地可以殲滅局部洼坡積鹽的不利因素,使水份分布勻稱下滲,提高降水淋鹽和澆灌洗鹽效果,可有防治土壤斑狀鹽漬化。2、 深耕深翻。深耕深翻有疏松耕作層,破除犁底層,降低毛管作用,并能提高土壤透水性保水性能。因此,對鹽堿地深耕深翻后,可以加速土壤淋鹽,抑制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發,防止底層鹽分的向上運行而導致表層積鹽。3、 增施有機肥料。合理施用農家肥,以肥改鹽是增加土壤有機質達到改良和培肥的措施。這不僅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削減土壤蒸發,還可促進淋豐田,抑制返鹽,加速脫鹽。4、 客土壓堿。客土就是換土,客土能改善鹽堿地的物理性質。有抑鹽、淋鹽、壓堿和增力。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鹽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長的程度。5、 壓砂改良。鹽堿化程度較輕的土壤,每公頃拉50-70立方米砂土,摻入耕層,防止返鹽。三、 生物措施1、調整農業結構。目前,鹽堿地區農業結構中,林、牧業占的比重較小,不利于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地多人少的地方,可集中力氣種好基本農田,利用旱薄田植樹造林,種植綠肥牧草,通過發展林業、畜牧業增加肥源,為培肥地力創建條件。2、因地制宜布局作物鹽堿地的作物品種和種植方式,要符合鹽堿地特點,要依據當地氣候條件,選用耐鹽、耐瘠薄、耐干旱的作物種類和品種,以利復原和提高地力。選種耐鹽作物:大麥、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綠肥作物,均比較耐鹽,可在鹽堿地上適當種植,并在種植過程中接著改良土地。四、 化學改良措施堿土因含有堿性鹽類如重碳酸鈉、碳酸鈉,干脆危害作物生長;或因土壤復合體代換性鈉含量高于15%?20%,造成土壤結構破壞,通透性降低等,須要進行化學改良。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鈣),使鈣離子代換鈉離子,變堿土為含硫酸鈉的鹽土,再經過澆灌沖洗得到改良。有些地方施用糠醛渣,也取得肯定的效果。每公頃施石膏15噸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結合當地實際重點施在耕地堿斑的改良土上。二、我國鹽堿地治理行業微觀分析——以某某縣鹽堿地治理為例1、某某縣鹽堿地的現狀分析某某縣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噶爾沖積平原中下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定貧困縣。全縣總面積6715.4平方千米,轄11個鄉、2個鎮、297個行政村,總人口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1.7%。現有耕地86萬畝,林地198萬畝,待開墾土地361.3萬畝,宜林宜牧荒灘361.3萬畝。盛產棉花、小麥、玉米、某某瓜、酸梅、西梅、紅棗等,是全國糧棉生產基地和稀有果品生產基地。某某縣地處克孜河下游,“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現象非常明顯。全縣2009年度大河來水量7.1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為4.26億立方米,2009年度提取地下水1.8億立方米。某某縣共有干、支、斗、農四級渠道8014公里,其中,已防滲長度為259公里,主要以塑膜草皮防滲為主,防滲率僅為3%。全縣現有干、支、斗三級排堿渠1360公里,已清淤開挖200公里,占現有總排渠的14%。可正常運用的抗旱機井1785眼,澆灌水的利用率為41%。某某縣地勢低洼平坦,地表水下滲嚴峻、排水不暢,地下水位埋深在1-3米,土壤次生鹽堿化程度高,全縣115萬澆灌面積中有90%不同程度的出現鹽漬化,鹽漬化總面積103.81萬畝。以克孜河為界南岸灌區鹽漬化面積53.38萬畝,其中:重鹽漬化面積0.31萬畝、中鹽漬化面積11.56萬畝、輕鹽漬化面積41.51萬畝;北岸灌區鹽漬化面積30.68萬畝,其中:重鹽漬化面積0.17萬畝、中鹽漬化面積6.65萬畝、輕鹽漬化面積23.86萬畝;下游灌區鹽漬化面積19.75萬畝,其中:重鹽漬化面積0.11萬畝、中鹽漬化面積4.28萬畝、輕鹽漬化面積15.36萬畝。土地鹽漬化造成土壤肥力降低,農作物大量減產,造成土地沙化。2、某某縣鹽堿地形成的緣由與危害該縣鹽堿地形成的緣由有一下幾點:一是特別的地理環境。某某縣地處喀什、疏勒、疏附、阿圖什等縣市地表水、地下水匯合的排水出路,加之降水稀有,蒸發劇烈,使土壤及地下水中的鹽分向土壤表層積聚。流域內的河水在匯合過程中溶解山區及土壤中的可融鹽順水流入耕地。灌區土層下沒有良好的透水層,地下水徑流緩慢,再加上地勢平坦,水平徑流基本停滯,灌區水實際處于垂直循環狀況,因而形成了積鹽環境。二是澆灌技術落后。某某縣現有灌區采納常規地面灌水技術,以畦灌為主,一般以1畝為一個灌水單元,且土地平整度不夠,雖然近幾年我縣實行多項措施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但由于財力和技術力氣等緣由,大多數土地仍不平整,導致灌水不勻稱,灌水量較大且低處積水高處積鹽。三是渠道滲漏嚴峻。由于防滲形式多為塑膜草皮防滲,防滲率低,渠系滲漏大。澆灌定額的偏高和渠道滲漏嚴峻,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鹽漬化日趨嚴峻。四是排水渠系不完善某某縣骨干排水網已初步形成,但是支、斗、農三級排水渠的建設數量較少,供排水系統不配套。一些骨干排水渠由于配套工程不到位,加之缺乏資金剛好清淤,造成排水渠淤堵,排水不暢通。鹽堿地對該縣造成的危害:一是鹽堿地致使土壤理化性質變差。主要表現為:土壤保墑實力差,土壤中膠體Na+含量高,透水性差,土壤脫鹽困難,土壤中有效水含量低,對作物的供水實力差。土壤中PH值高,碳酸鈣含量高,使土壤中的磷易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從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對鋅、錳、鐵等元素同樣有降低有效性的作用。土壤有機質降低,在洗鹽排水的過程中,土壤中的氮素損失嚴峻。二是作物、林木和牧草的生存條件變差。土壤微生物活動受鹽堿抑制,致使固氮菌不斷削減,氨化作用微弱,由于養分物質大幅削減導致作物減產。堿土中的溶液濃度過高,使作物根系汲取養分離子的實力降低,非養分離子進入作物,打亂了作物體內正常離子平衡,干擾了作物的正常新陳代謝,破壞蛋白質合成與分解,引起可溶性鹽離子在作物體內積聚,產生離子毒害,危及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死亡。依據統計,輕鹽漬化可造成作物減產10?20%,中鹽漬化減產可達20%以上,重鹽漬化作物產量僅達到一般農田產量的50%。三是鹽堿化嚴峻影響生態環境。鹽堿化土壤嚴峻影響作物的生長,嚴峻鹽堿化土地被迫棄耕,由于缺少植被發育,造成土表袒露不斷沙化,嚴峻影響生態環境。3、莫某縣鹽堿地治理所實行的措施一是排水措施。目前,我縣采納工程排水措施主要有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兩種:其中水平排水為明溝排水,垂直排水為豎井排水。水平排水主要分干、支、斗、農四級排水渠道,排水網絡是否完善是影響排水工程限制地下水位、抵制鹽堿化的主要因素。我縣支、斗、農三級排水渠道也有肯定程度的建設,但數量不多,排水作用不明顯,有待完善。近幾年,某某縣利用豎井排水,地下水位明顯下降,有效的降低了地下水埋深,淺水井與大河水以1:3比例混灌,不僅為土壤脫鹽創建了有利條件,同時還為枯水年供應有效澆灌水量,緩解了澆灌沖突。二是澆灌措施。目前我縣采納標準溝、畦灌、高效節水,按支配定額澆灌,在田間灌水的全過程中限制各種水量損失;加強渠系防滲,避開跑、冒、滴、漏,防止產生深層滲漏,限制地下水的垂直補給來源。采納灌水洗鹽的方法治理鹽堿地,依據閱歷,表層土壤含鹽量為2.5?6g/kg(輕度鹽堿區)和12%?20g/kg(重度鹽堿區),必需在非澆灌期集中灌水洗鹽。洗鹽季節應支配在農作物收割之后的9月份,洗鹽之后進入冬季,蒸發量小,依據我縣灌區閱歷,在重度鹽堿土地區,粘土為300?450m3/畝,壤土為200?250m3/畝。三是農藝措施。我縣鹽堿地改良的采納農藝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土地平整、土壤耕作、土壤培肥技術。平整使土地田面土壤表層鹽分脫鹽勻稱,變更毛管水上升條件,防止局部積鹽。通過耕翻、耕地、鎮壓、中耕等田間作業,創建良好的土壤表面狀態和耕層構造,達到促進土壤脫鹽,調整土壤中水、肥、氣、熱狀況,為作物高產創建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在土壤培肥措施中,我縣主要采納“配沙增肥”的方法,主要是在秋收后發動群眾對白地進行配沙和增施農家肥。四是生物措施。主要包括農田防護林、經濟林以及生態林,林帶的營造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變更了毛細管上升作用,減弱了地面和蒸發強度,起到防風固沙,改良鹽堿地的作用,而且還可以供應木材、燃料、飼料、肥料,促進生產,增加效益。4、某某縣鹽堿地治理所取得的成果一是加大新建、清淤、改造排水溝的力度,保障排水出路。自2001年以來,通過自籌、世行貸款、以工代賑、財政扶貧等資金2487.2萬元共清淤干排6條、346.3公里,支、斗排渠14條、176.5公里。先后對阿巴霍加干排、喀伽馬路南排干、阿伽干排、喀伽干排、九三干排、克孜勒蘇干排、艾木達瓦提干排下游段、桑支排、蘇里坦艾日克支排進行了清淤改造,基本實現骨干排水工程的暢通。二是加大灌排兩用機井建設力度,降低地下水位。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汲取社會資金參加到鹽堿地改良工作中,主動激勵鄉、村兩級集體,農夫,個體戶出資新建淺水機井。自2006年以來我縣共建設淺水機井621眼,累計提取地下水約1.6億立方米,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依據2009年5月份喀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出具的《某某縣地下水埋深變更分析報告》,2006年以前我縣地下水埋深漲落幅度比較平穩,2006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出現下降趨勢,平均下降變幅為89cm。三是提高渠道水利用率,加大防滲配套力度。通過每年對一至兩條主干、支渠進行防滲,逐步提高渠系防滲率,削減地下水補給。通過近幾年對部分干、支渠道實行塑膜草皮防滲,我縣渠系水利用系數由1998年的0.39提高到2009年的0.46。四是加強田間節水,實施定額澆灌,變更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大力發展高效節水澆灌。主要在上游灌區實行定額澆灌,在下游灌區加大排水力度,形成“上控下排”格局。自實施定額澆灌以來,通過加強田間澆灌管理畝毛灌定額由1200m3/畝降至目前970m3/畝。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目前我縣累計實施高效節水面積4.09萬畝。灌水定額的降低,農田垂直下滲水量大幅削減,從而使因地下水位抬升造成的鹽堿化得到有效遏制。五是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平整度,同時進行渠系合并,加大正規條田建設力度,有效削減鹽漬化耕地面積。針對我縣條田標準化程度底,地塊零亂的現狀,我縣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每年中、低產田改造、條田規劃速度不低于5萬畝,將低產田改造列入到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內容。自“十一五”累計完成中、低產田改造20萬畝,標準化條田由2005年占總耕地面積的30%提高到50%以上。六是加強工程運行管理。著力發揮水政監察職能,加強宣揚引導,嚴厲懲罰破壞鹽堿地治理工程行為。三、我國鹽堿地治理行業的前景分析1、資金將成為將來我國鹽堿地治理行業首要問題我國鹽堿地治理行業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和市場培育階段,一些國內及國外環保企業主動開展鹽堿地治理工程實踐,并對鹽堿地治理行業進行培育。但是鹽堿地治理的費用很高,資金問題成為鹽堿地治理及再開發的主要障礙。目前一方土的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