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_第1頁
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_第2頁
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_第3頁
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_第4頁
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先秦有思想家對“天子”的內涵進行了重新闡釋,“天子”由三代禮法秩序規定的制禮作樂的王者的專稱,變為每個人都是天之所子;天不是一人之父,而是“眾父父”。這一闡釋A.適應了諸侯爭霸需要

B.蘊含了一定的人本思想C.批判了君主專制制度

D.迎合了禮崩樂壞的趨勢2.東漢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敘傳》中指責《史記》將漢史“編于百王之末,側于秦、項之列”,所以他將《高帝紀》作為開篇,陳涉、項羽分別由世家、本紀降為傳。這一史學編撰的變化反映出A.貴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殺

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巨大C.史學的政治功能日益擴大

D.官修史書體裁進行了變革3.唐德宗時,回鶻曾因助唐平史朝義之亂,便恃功“不修蕃臣禮”。貞元四年(788年),唐德宗許咸安公主與之,回鶻可汗“禮甚恭”,并說“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這一變化說明唐代A.加強了對回鶻地區的管理

B.天下共主的局面促成國家大一統C.少數民族政權威脅中原王朝統治

D.注重與周邊民族的交流4.南宋大多數時期,樞密院處于宰相的控制之下,“至開禧(宋寧宗年號,1205—1207年),以宰臣兼使,遂為永制”。據統計,在南宋王朝的150多年的時間內,三省長官和樞密使連續不兼職的時間僅十五六年。這一調整A.有利于提高決策與行政效率

B.反映出專制皇權統治的衰落C.解決了嚴重的冗官冗費問題

D.是重文輕武政策破產的標志5.19世紀初,洋錢在中國普遍用于繳納賦稅、日常開支、書畫金石交易、金融流通等領域。1822年,朝廷飭令廣東督撫與海關監督嚴行查禁白銀出洋。這一消息傳到江南,被演變為官方禁用洋錢的謠言,洋錢價格隨之大跌。這一現象A.民間貿易沖擊清廷統治

B.外來貨幣干擾中國商品市場C.中外民間貿易仍有發展

D.閉關自守政策已被朝廷放棄6.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向廣東地方官員施加壓力,迫使他們頒布告示允許華人出洋。《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確認了華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對《大清律例》進行了修改。這表明當時A.清廷完全淪為洋人的朝廷

B.英法侵華促進了中國現代化C.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國家觀念7.1896年5月,總理衙門奏準《嚴定教案處分章程》,開宗明義地寫道:“傳教既載在條約,則地方官均有保護之責。每遇教案,各國使臣援約相待,跡近要挾,幾于無可收拾……若非嚴定章程,不足以示懲儆。”這一章程的制定A.緩和中外之間的關系

B.易于激化基層社會矛盾C.瓦解民間的抵抗意志

D.增強地方政府責任感8.1912年年底,民國政府初步擬訂《商會法》草案,準備取消原有的各省商務總會,遭到當時商界的反對。1914年正式頒布的《商會法》仍規定取消各省商務總會,后由于商會和商界的堅決抵制,民國政府最后不得不作出讓步。這一事件反映了當時A.資產階級的權利意識

B.南京臨時政府政策受到抵制C.實業救國思想深入人心

D.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9.表1所示為土地革命時期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公債發行情況(單位:元)這些債券的順利發行表1債券名稱發行時間發行定額利率償還期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期革命戰爭公債1932年7月60萬年息1分半年湘鄂贛省短期公債1932年12月5萬年息1分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期革命戰爭公債1933年7月1日15萬年息1分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贛省收買谷子期票1934年4月4萬無息4個月A.沖擊了國統區的金融秩序

B.保證了根據地社會經濟穩定發展C.解決了根據地生產的困難

D.體現出蘇區群眾對紅色政權的支持10.表2所示為1988—1992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文件及內容。據此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當時表2時間法律法規文件改革內容1988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和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規定》全面推行對外貿易承包經營責任制1992年《國務院批轉經貿部、國務院生產辦關于賦予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有關意見的通知》賦予大中型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修訂)以國際通用的《協調制度》為基礎編制稅則目錄;自主降稅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序幕拉開

B.改革開放決策正在深入推進C.中國在為加入世貿組織進行準備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11.有學者指出,“正是希羅多德,第一次廣泛地講述了真正的東方故事,并且在把東方的故事和傳奇傳播到西方、傳播給我們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6世紀中期,更多的希臘旅行家對古代東方諸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據此可知,當時的希臘文明A.在交流中發展

B.源于東方文化

C.注重周邊交往

D.具有多元特征12.從11世紀后期起,意大利的城市普遍開始通過選舉產生市政長官,他們被稱為“執政官”。米蘭和熱那亞分別在1094年和1099年選舉了自己的執政官。在其后的30年里,意大利的自治城市都選舉了自己的執政官。這一政治治理形式A.延續了羅馬共和國的管理模式

B.迎合了資本主義萌芽要求C.匯集了亞非文明古國政治經驗

D.孕育了近代政治文明要素13.馬克思對啟蒙思想有一段評述:“作為純粹觀念,平等和自由僅僅是交換價值的交換的一種理想化的表現;作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會的關系上發展了的東西,平等和自由不過是另一次方上的這種基礎而已。”馬克思的這段評述A.以唯物史觀為指導

B.僅涉及政治性理念C.肯定了理性的永恒價值

D.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虛偽14.1920年,英國政府在倫敦市中心的白廳街道上建立起“世界大戰死難者紀念碑”,碑身上刻有“獻給光榮的戰死者”銘文。戰后,英國政府在每一個鄉村都建立了無名戰士墓碑和戰爭紀念館。英國政府這一舉措A.利于激發民眾的民族意識

B.反思了一戰的戰爭罪責C.旨在培育國人的和平觀念

D.維護了世界的和平發展15.表3所示為1947—1979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七輪多邊貿易談判國家及主要議題。這可用來說明關貿總協定表3屆次談判時間參加國家/個主要議題11947.4—1947.1023關稅減讓21949.4—1949.1033關稅減讓31950.9—1951.439關稅減讓41956.1—1956.528關稅減讓51960.9—1962.745關稅減讓61964.5—1967.654關稅減讓、反傾銷71973.9—1979.4102關稅減讓、非關稅壁壘A.消除了各國之間的關稅壁壘

B.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C.推動了戰后世界經濟的發展

D.致力于實現國際貿易的自由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中國古代嶺南移民】(14分)材料一秦始皇曾派幾十萬大軍南征嶺南,積數年之功,攻破嶺南。這些遣戍的秦兵,除去傷亡者以外,基本上都作為守邊部隊留駐嶺南。到秦二世時,又應南海尉趙佗“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之請,將中原未嫁女或喪夫女子“萬五千人”派往嶺南,以便與留守士兵組成家庭,繁衍后代。秦始皇在嶺南并入帝國版圖的同一年,即“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即嶺南)……以適遣戍”。這批遣戍的人數大約為50萬。漢朝的典章制度多襲秦制,一些在統治集團內部權力爭斗中的失敗者,也往往被發配到嶺南。——摘編自段塔麗《秦漢王朝開發嶺南述論》材料二明代祝允明記載,“(廣東)惠州壤鄰汀贛,奸民實繁”,指的是流民眾多。嘉靖年間,永安縣(今紫金縣)山谷中多良田,流民雜居,遷入者多自江西、福建來,也有從潮、惠諸縣遷來的。和平縣建縣時,有自福建來者,操客家音;也有自江西來者,操水源音;由此構成和平縣的兩大方言。萬歷年間,博羅縣有來自本省的客家人遷入,也有來自閩漳的移民。粵北地區的外地移民主要來自福建和江西,福建的來自客家人居住之汀州,江西的則是來自毗鄰粵北的贛南。以閩汀客家人為主的移民自宋末元初大量遷入以后,形成了廣東梅縣一帶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區;明代閩汀人和贛南人繼續遷入梅縣,贛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摘編自曹樹基《中國移民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漢嶺南移民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秦漢相比,明代嶺南移民的變化并分析其影響。(10分)17.【維新變法與近代報刊】(14分)材料一戊戌變法后,梁啟超在追述《中外公報》之緣起時所說,“甲午喪師之后,國人敵愾心頗盛,而最初著手之事業則欲辦圖書館及報館”,一時間“行省報館如鯽”。縱觀戊戌維新時期創辦的報刊,無一不以“救亡圖存”相標榜,翻開這一時期新興報刊之政論,哪一篇不以民族危亡相砥礪?“哀哀長鳴,血淚盈簡”,《湘報》就是一例。諸如“大危可危”“大局日危”“俄占金州”“日人要挾”“德人又索地”等這類題目的報道,幾乎天天都有。——摘編自徐柳凡等《戊戌維新時期報刊勃興之原因及其特點》材料二表4

維新運動期間幾種重要報刊報名創刊年份創辦人報刊宗旨《湘報》1898熊希齡、梁啟超、唐才常譚嗣同專以開風氣、拓見聞為主《湘學新報》1896江標思以體用賅貫之學,導湘人士《清議報》1898梁啟超等發明東亞學術以保存亞粹——摘編自劉斌《嬗變與轉型——晚清啟蒙運動與報刊現代化互動關系透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戊戌維新時期創辦報刊的意義。(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維新運動時期報刊創辦的特征,并分析維新派以創辦報刊為主進行思想啟蒙的原因。(8分)18.【新中國武術外交】(12分)材料表5

新中國武術外交的發展歷程階段特征人民外交時期(1949—1978年)武術外交的第一個對象是越南,以中越兩國元首外交為開端,以人民外交形式實現;1974年中國武術代表團訪問美國是影響重大的外交事件。對外宣傳時期(1978—2008年)舉辦了一系列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武術比賽;組織了大量國際武術教練員、截判員培訓班,培養了大批國際武術技術骨干1廣泛開展武術對外交流和援助教學;建立了國際武術聯合會等重大國際武術組織。公共外交時期(2008年至今)武術外交的實施主體多元化,除國家體育總局以外,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國務院僑辦、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國家部委,半官方機構以及各地市外事部門等都開展了大量的武術外交活動。——據薛軍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武術外交:歷程、經驗與啟示》整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新中國的武術外交”自擬一個具體論題,并加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論證充分,史實準確,表述清晰)19.【英國在北美及印度的殖民擴張】(15分)材料一17世紀中期是英國急劇變動的時代,其在殖民擴張和對外戰略方面表現為重大調整和轉換。雖然英國在歐洲以外地區從事殖民擴張始于16世紀后半葉,但英國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并取得重大進展的殖民開拓和商業擴張則始于17世紀。從17世紀開始,英國人口增長速度加快,到17世紀中期,英格蘭人口達到530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人口總數也達到240萬,英格蘭和威爾士在1520—1690年人口增加了近120%,但在大約1603—1750年增加人口則少于60%。隨著移民者在北美大陸墾殖活動的成功開展,大量英國移民不斷地遠道而來。1621年11月,一艘名為“鴻運號”移民船帶來35名乘客;1622年5月底,“麻雀號”移民船帶來7個定居者,之后逐漸有更多的移民大軍加入到殖民者的行列,主動移民逐漸取代被動移民而成為主力。——摘編自王中寶、洪霞《從被動移民到主動移民——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對北美移民的動因》材料二18世紀80—90年代,包括總督在內的英國高級官員在印度創辦宗教學院、梵文學院,傳教士們努力創建印度最早的英語教育以完成“文明使命”。1813年,議會還在續訂公司特許狀的法令中要求公司致力于“傳入有用的知識和宗教以及道德的改進”,要求每年必須撥出一定款項用于印度文學與文化的“復興”,以及向印度人介紹科學知識。19世紀上半期,英國議會和政府在逐步接管印度統治權的過程中,總督們大力推行各項改革措施,竭力將英國式“文明福音”帶給南亞次大陸,1823年東印度公司按照議會要求成立了“公共教育委員會”。英國人在治理與掠奪印度的過程中,摧毀了印度原有的社會與經濟結構,推進了印度社會的近代化,用強力手段將古老的印度拉進了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之中。——摘編自張本英《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英國在印度的“文明使命”》(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世紀英國在北美殖民擴張的原因,指出這一時期英國在對外殖民擴張方面出現“重大調整和轉換”的表現。(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英國在印度進行“文明使命”的表現,并結合材料評價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擴張行為。(9分)湖北省部分學校2024屆高三12聯考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建議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ACCBADBADAA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14分)(1)特點:政府主導;移民來源形式多樣;移民來源地域廣泛。(4分,答出兩點即可)(2)變化:自周邊地區移民增多;民眾主動遷徙。(4分)影響:促進了嶺南地區的開發;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間文化交流交融;緩解了周邊地區的人口壓力;(4分,答出兩點即可)加劇了嶺南地區人地矛盾;造成嶺南地區過度開發。(2分,答出一點即可)17.(14分)(1)意義:促進了維新思想的傳播;激發了國人的救亡圖存意識;為戊戌變法營造了輿論環境;拓展了國人的視野;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一定的整理和挖掘。(6分)(2)特征:以維新派為主導;以救亡圖存為目標;兼具啟蒙色彩。(4分,答出兩點即可)原因:西方報刊新聞思想的影響;近代知識分子隊伍的壯大;新聞報刊在當時具有巨大影響力;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4分,答出兩點即可)18.(12分)示例一論題:新中國武術外交在塑造國家形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分)闡述:新中國成立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采取敵視和孤立政策,新中國奉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