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科查體基本功此ppt下載后可自行編輯運動系統理學檢查法骨科理學檢查的意義運動系統的檢查基本按醫學理學檢查進行,結合運動系統區域性和節段性的特點而添加和補充特殊的輔助檢查方法,使診斷更加明確,有利于合理治療方案的建立。因此,不可忽視一般理學檢查與先進檢查方法的有機結合。常用特殊的檢查除一般檢查的理學檢查外,應按不同疾病和損傷,采用特殊的檢查方法。常用的有:影象學檢查:如X線檢查、CT、MRI等電生理檢查:如神經誘發電位、肌電圖等關節內窺鏡: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切片檢查:
骨科疾病診斷要點應仔細詢問病史后,得到有關疾病和損傷的初步印象,提出相應的特殊檢查,以證實或否定病史和理學檢查的結果,明確病情、病理,做出診斷,進行治療,推斷預后。骨科體檢原則(一)檢查順序:按望、觸、動、量順序進行。先查健側,然后查患側。遇有病痛處,先遠后近。在進行局部檢查時,應對全身情況進行觀察。骨科體檢原則(二)局部顯露范圍:單純顯露局部患處是不夠的,必要時應顯露整個身體,包括站立、直坐、仰臥和俯臥位。先查后方和側方,后查前方,雙側對比。檢查女病人時,要掩蓋乳房與會陰部,應有女性工作人員陪伴。骨科體檢原則(三)自動檢查和被動檢查:應從病人自己運動開始,了解其運動幅度、受限范圍、疼痛點等。然后由醫師進一步檢查。骨科體檢原則(四)綜合檢查資料,作出初步診斷:結合病史,詳細理學檢查,配合相應特殊輔助檢查,做出診斷。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一)望診:觀察受患部位與對側相應部位的對稱性和活動度。注意有無腫脹和腫塊,皮膚色澤,畸形類型,下肢的步態,以及患處的活動度。
常見病理步態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二)觸診:觸診中要顯示疼痛和腫塊的部位、范圍、深度和性質。需將患部處于松馳位地,盡量減少痙攣對檢查的障礙。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三)動診(1):動診指在兩側對比下,檢查關節的活動和肌的收縮力。先觀察病人的主動活動.再進行被動檢查,并記錄兩側的活動度,以便比較。同時應注意其他異常,如痙攣、攣縮、彈響聲和受限性質,鑒別肌痙攣、組織攣縮、骨性阻礙等。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三)動診(2):若主動活動受阻而被動活動正常,可能為神經性麻痹、肌腱斷裂等;若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則表現為關節內或關節內外同時病損,如纖維性或骨性強直。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1):
包括肢體的總長度和節段長度,各水平周徑的測量,關節的運動幅度,肌力的分級和感覺障礙的范圍。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2):
一般用帶尺測量長度和周徑;用角尺測量運動幅度,或憑估計來測量角度;憑肌收縮時對抗阻力的拮抗力來測定肌力;憑病人對觸覺的感受作出主觀的障礙區域分布。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1.肢體長度的測量:測量時患肢和健肢必須放在同一個位置。如果患側關節有畸形,則應將健側置放于相同的畸形位,如此測出的長度才比較確實。開始測量前,應明確所采用的骨標記。若定位正確,一般誤差應在O.5cm以內。四肢量診常用骨性標志上肢,采用肩峰、肱骨外上髁、橈骨莖突和中指指端。下肢則可采用臍孔、髂前上棘,股骨內收肌結節、髕骨上極和下極、脛骨內踝為測量點。測量下肢相對長度時,可自臍孔至脛骨內踝;測量下肢真實長度時,可自髂前上棘至脛骨內髁。下肢長度測量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2.肢體周徑的測量不僅可了解患側肌有否萎縮或肥大,同時也可定量,有利于了解病變是否發展及其進展速度,因此肢體周徑測量不僅用于診斷檢查,也應作為隨訪的一種手段。兩側應在同一水平部位測量,帶尺的拉力適中,過重和過輕會出現很大差距。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3.關節運動幅度的測量可用量角器較正確地測量一般也可用視覺估計。首先應認識關節的休息位(非檢查時用的中和位),然后以關節中和位為0度,自此測量各方向的活動量。活動只能發生于被檢查的關節,不能由其他部位的活動掩蓋被檢查關節的活動。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4.肌力測量: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5.感覺消失區的測定:應區分觸覺、痛覺、溫覺、深感覺和位覺,并用不同的標記畫在人體素描圖上。這不僅用以了解神經病損的狀態和程度,經隨訪反復測試,可作比較,以確認其進展程度。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6.腱反射檢查:病人在肌和關節放松情況下,檢查特定反射。常用的有膝腱反射、踝放射、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深反射如腹壁反射及病理反射等。理學檢查的內容和方法量診方法:7.自主神經檢查:植物神經損害時,表現為毛細血管循環障礙,皮膚脫落、無汗、指(趾)甲增厚裂隙、環行脫水等。肩關節檢查法肩關節是由四個關節結構組成的復雜而又協調的骨聯接,它們是: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和肩胛骨-胸壁聯接。肩關節檢查法望診:應注意肩和肩胛骨的高度,并在后方,兩側對比。肩呈圓弧形,脫位后可變為方形,故稱方肩。肩關節檢查法觸診:應明確孟肱關節、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的穩定性。可在皮下摸到鎖骨的全長;在病人后方檢查時,可作兩側比較。肩胛骨的喙突端、肩峰端與肱骨大結節形成正常的肩三角,可用以檢查肩關節的正常關系。若有骨折或脫位,肩三角即呈異常。肩關節檢查法肩關節檢查法
動診:評估運動時,應鑒別是孟肱關節單獨活動,還是整個肩關節的聯合活動;因為即使盂肱關節已強硬,但其他三個關節的活動,可使廣義的肩關節仍有較大的活動范圍。肩關節檢查法肩關節檢查法肩關節檢查法肩關節檢查法
量診將手放在身后,可測量橈骨莖突至C7棘突的距離,兩側可作比較,這是測量上肢全長的方法。對肩關節脫位病例,可測量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的距離,脫位側將縮短。肘關節檢查法
肘關節包括肱尺、肱橈和上尺橈三個關節。除屈伸活動外,尚包括前臂的旋轉功能。肘關節檢查法望診注意鷹嘴突、肱骨內上髁和肱骨外上髁之間的關系,以確認肘關節的解剖關系:當屈至90度時,三點呈等邊三角,在完全伸直時,三點呈一直線。前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時、上臂與前臂呈一直線;當旋后伸直時,可見10-15度外翻角,稱為攜物角。此外,應注意橈骨頭的形狀和位置。肘關節檢查法肘關節檢查法觸診:當肘屈至90度時,旋轉前臂,可在肱骨外上髁下感到橈骨頭旋動。在肘后,可摸到肱骨外上髁、肱骨內上髁和鷹嘴突。肘關節檢查法肘關節檢查法動診:肘關節檢查法量診:肘完全伸直時,前臂旋后,可測量上臂軸線與前臂軸線所形成的攜物角度數,兩者比較。腕關節檢查法腕關節由多關節所組成:活動的關節有橈-舟-月關節、下尺橈關節;活動度極少的有兩排腕骨和第二、三、四、五的腕掌關節,因此它的活動主要是掌屈、橈偏和尺偏,聯合運動時形成一個旋轉關節。腕關節檢查法望診:常用的體表標志有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之間的正常凹陷,稱鼻煙窩,以及尺骨頭的向背側的正常隆突。鼻煙窩的基底部為舟狀骨,因此舟狀骨的骨折或病變將引起凹陷消失。另一常見病損是腕三角纖維軟骨破裂,使下尺橈關節松動。腕關節檢查法腕關節檢查法觸診:檢查橈骨莖突、尺骨頭、鼻煙窩和下尺橈關節的穩定性。腕關節檢查法動診:腕關節功能位20-25度背伸和尺偏15度。腕關節中立位為完全伸直位。腕關節檢查法腕關節檢查法腕關節檢查法量診:橈骨莖突應比尺骨頭低1.5cm,其聯線與第三掌骨垂直的軸線呈10-15度角。橈骨縱軸與第一掌骨縱軸應平行,如此可形成正常的橈尺偏。手和手指檢查法手和手指是一個很復雜的多功能器官。由5個掌骨和14個指骨所組成。人類很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拇指有對掌功能;其結構性功能特點只有兩個指骨,但從功能角度分析,其他手指的掌指關節的旋轉活動則發生于拇指的腕掌關節上,因此第一掌骨相當于拇指的近節指骨。手和手指檢查法望診:應注意內在肌有無萎縮、手和手指是否偏離正常軸線。有無畸形。手的休息位猶如握筆姿勢,越向小指,指尖越指向手掌中心。手和手指檢查法手和手指檢查法手和手指檢查法觸診:掌骨和指骨可在背側摸清全長,注意有否壓痛及縱向叩痛。動診:手指各關節完全伸直,即中立位。拇指第一掌指關節掌屈20度,后伸50度;指間關節屈90度,后伸0度;外展30-40度,內收0度;對掌:拇指的旋轉度,使其遠節指骨能接觸第五指的皮膚為標準。
手和手指檢查法手和手指檢查法動診:其他手指掌指關節屈80-90度,過伸0-20度;近側指間關節屈90-100度,伸0度;遠側指間關節屈70-90度,伸0度。以第三指為軸心,靠攏第三指為內收,遠離為外展。手和手指檢查法手和手指檢查法量診:除測量各指長度以外,主要測量活動時,特別是握拳時,手和手指的握力。在測量各關節活動度時,應限制上下關節的運動。手指的活動應一個一個關節分別檢查。脊柱檢查法整個脊柱共有32個椎體及其相應附件,加上枕頸關節,共有33個椎體間關節。骶椎與尾椎間雖有7個關節,但無活動,所以整個脊柱在不同面上,共有26個活動椎體間關節。每個關節間活動度不大,綜合活動使脊柱呈弧形與旋轉狀態。脊柱檢查法望診:于站立位,檢查生理彎曲是否存在。有無脊柱側彎畸形。有無兩側椎旁肌痙攣。脊柱檢查法脊柱檢查法觸診:在棘突和棘突旁自上而下按節觸摸和扣擊,注意肌有無痙攣和壓痛,是否伴有放射痛。在腰肌外側觸摸深部橫突,有無壓痛。往下觸摸骶髂關節,有無壓痛和叩痛;牽伸髖關節,即牽拉髂腰肌,同側骶髂關節有無疼痛。(Mennell癥)。脊柱檢查法脊柱檢查法動診:C7至尾骨尖呈一直線,頭豎直為脊柱的中和位,即0度。脊柱檢查法量診(1)頭于豎直位,自下頜至胸骨頸靜脈切跡,測量頸的長度。將頭向上牽伸,觀察胸椎后凸的活動性。在前屈后伸時,測量C7和T12棘突之間的距離;正常時,前屈距離比后伸增加4-6cm。脊柱檢查法量診(2):于站立位,腰椎前屈時,兩膝伸直,測量指尖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可作為整個脊柱關節功能的測試指標,同時也可測量C7至S1在前屈時脊柱長度增加的程度,一般增加15cm。脊柱檢查法特殊檢查:腰骶關節過伸試驗:髖關節過伸試驗:拾物實驗試驗:骶髂關節斜扳試驗:斜扳試驗骶髂關節扭轉試驗(Gaenslen):
直腿抬高和加強試驗:髖關節過伸試驗拾物試驗
骶髂關節扭轉試驗直腿抬高和加強試驗林納爾氏征脊柱被動伸展試驗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為全身的第二大關節,屬杵臼關節,外有關節囊和強大的韌帶和肌保護,是一個穩定、有較廣活動度、能承受體重的關節。髖關節檢查法望診:充分顯露雙側髖關節,對比髖的前、后和側方,有無畸形和腫脹,肢體有無長短,肌有無萎縮。同時檢查病人的站立姿勢和步態。觀察股骨大轉子的高度,臀部、膝和足的位置。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觸診:檢查壓痛點,有否腫脹和肌痙攣,特別是內收肌痙攣,是髖關節疾病的早期表現。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4字試驗主要檢查髖關節的旋轉有否限制,說明是否髖關節內病變或內收肌痙攣。髖關節檢查法Thomas試驗是檢測髖的屈曲畸形。檢測方法的原則是腰椎需平放于床上,消除腰椎代償功能,使髖關節的屈曲畸形畢露,并能測量髖的屈曲畸形度,以及存在的內旋或內收畸形度。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髖關節檢查法量診:下肢長度和周徑的測量是顯示不對稱的主要方法。兩下肢必須置于對稱位,骨盆應放在同一水平位,兩側髂嵴應在同一橫面上,可測量下肢的相對長度和真實長度。若一側出現畸形,健側應置于相同狀態,測量的長度比較才有可靠性。對稱的周徑測量可了解肌肉的萎縮程度。髖關節檢查法測量股骨大轉子的上移:Shoemaker(髂轉線)Nēlaton(髂坐線)Bryant三角膝關節檢查法膝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其穩定是由關節內外韌帶和周圍肌來支持,它是一個屈戍關節。膝關節檢查法望診膝關節于伸直位時,髕骨兩側可有輕度凹陷,若有積液或增厚,則凹陷消失,股四頭肌萎縮是下肢廢用時最早見的體征,可用周徑測量了解萎縮程度。在正常狀態,兩膝的股骨內髁和兩側的脛骨內踝伸直時相接觸,若兩側股骨內髁分開,則為膝內翻,若兩脛骨內髁分開,則為膝外翻。膝關節檢查法膝關節檢查法觸診:由于膝關節較表淺,輕度腫脹或關節內積液可被早期察覺。常用檢查方法為浮髕試驗。觸診順序為先檢查膝前方,如股四頭肌、髕骨、髕腱和脛骨結節的關系,然后在附臥位檢查膝關節后方,在屈曲位檢查外側的股二頭肌腱、內側的半腱肌腱、半膜肌腱有否壓痛或攣縮。膝關節檢查法關節內積液太多時,阻止髕骨下沉,而液體過少時髕骨又不能漂浮,只有中量積液,浮髕試驗呈陽性。膝關節檢查法膝關節檢查法膝關節檢查法動診:膝關節在伸直前數度內,有外旋交鎖,使膝于完全伸直位得到穩定。從完全伸直開始屈曲時,膝出現內旋,使膝解鎖。所以嚴格講,膝關節不是單純的屈戍關節,而是伴有旋轉活動,并向后移動,故在股骨髁內的即刻旋轉中心也隨之而變化,即刻旋轉中心的連線形成S形,所以膝關節的活動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動力系統。膝關節檢查法動診:膝關節檢查法量診:膝關節周徑可在髕骨中部和髕骨下極緣進行測量。
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踝關節由脛骨與腓骨下段和距骨所組成,但在功能上,它與其下的距骨下關節和跗間關節有關聯。除踝關節的背屈和跖屈活動外,距骨下關節有內旋、外旋、內翻和外旋活動,跗骨間關節有內收和外展,形成一個旋轉關節。由于脛骨與腓骨遠端不在一個平面,腓骨外髁偏后,所以足站立時,偏向外旋。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望診:注意內、外踝下方、足背、跟腱兩側有否腫脹,這些都顯示踝關節囊是否有病變。步態檢查時應包括距骨下關節、跗間關節、趾關節在內。足有很多畸形,常見畸形如下: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觸診:最重要的是檢查足背動脈,了解足和下肢的血循環狀態。一般可在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間觸及搏動。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動診:踝關節和足的檢查法量診:內外踝之間的距離為踝寬度。上肢神經檢查法上肢的主要神經支配來自臂叢,由頸5-胸1神經根所組成。主要神經有橈神經、正中神經和尺神經。上肢神經檢查法(一)橈神經:發自臂叢后束,在腋神經后側,斜向下外方,繞過肱骨后方,自上臂外前方至肘部,分為淺支和深支(骨間背神經)。它可在以下四部分發生損傷:上肢神經檢查法1.橈骨莖突處損傷:引起第一、二掌骨背側之間的皮膚感覺消失。2.肘部分支以下損傷:引起拇指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以及其他四指的掌指關節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障礙,但無垂腕畸形。3.肱骨干中1/3處損傷:除1.2.表現外尚可發生垂腕畸形,并有肱橈肌癱瘓。4.腋部損傷:除1.2.3.表現外尚可有肱三頭肌癱瘓。上肢神經檢查法(二)正中神經:由臂叢的內側束和外側束組成,自上臂內側向下至肘前方,進入前臂。損傷多發生于肘部和腕部,主要表現為損傷后,不能用拇指和示指撿起一根針。感覺分布在第一至三指和相應手掌皮膚。上肢神經檢查法新鮮損傷:檢查以測試拇短展肌的功能為主。對肘窩以上的損傷病例,較明顯的癥狀是示指缺乏屈曲功能。陳舊損傷:表現為大魚際明顯萎縮。肘以上的損傷顯示示指喪失屈曲功能、指萎縮、指甲彎曲。上肢神經檢查法(三)尺神經:發自臂叢內側束,在上臂無分支;在前臂支配尺側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側一半及手的小魚際肌群,第三、四蚓狀肌,所有骨間肌、拇內收肌和部分拇短屈肌。尺神經的功能以支配手的精細活動為主。感覺分布為第五和第四手指的手掌和背面的尺側。上肢神經檢查法新鮮損傷:失去使用拇內收肌的收縮來夾物于伸直位的拇指與示指之間,只能借拇指的屈曲來夾物,也即是依靠正中神經支配的拇長屈肌收縮來代償尺神經支配的已癱瘓的拇內收肌。陳舊損傷:小指與環指的指間關節屈曲而不能伸直,呈現爪形手;骨間肌和拇內收肌有明顯萎縮。上肢神經檢查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留守兒童感恩教育主題班會
- 肺癌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 速遞網點裝修人工協議
- 銀行裝修環保驗收報告
- 珠寶玉石運輸保險協議
- 營銷團隊入職培訓
- 美術興趣課程課件
- 腸外營養配置規范
- 鋼材采購合同模板范本
- 2024泰州市姜堰區江淮職業高級中學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病歷書寫(門急診病歷)
- 【基于單片機的電子密碼鎖設計(論文)10000字】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年中考地理試題
- 電磁場與電磁波(第五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蜘蛛開店第二課時 教案
- 模擬試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模擬考試(考試版A4)【測試范圍:1-3單元】(廣東深圳專用)
- 零星維修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BJ04∕T 390-2019 基坑工程裝配式鋼支撐技術標準
- 痕跡檢驗練習題
- 2024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數學試卷(附答案)
- 《第1節-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第1課時)-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