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縣海頭高中高一歷史《專題三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學案(4)(人民版)_第1頁
贛榆縣海頭高中高一歷史《專題三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學案(4)(人民版)_第2頁
贛榆縣海頭高中高一歷史《專題三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學案(4)(人民版)_第3頁
贛榆縣海頭高中高一歷史《專題三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學案(4)(人民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習目標】通過了解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的基本史實,總結經濟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堅定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活動方案】活動一:理解20世紀50-70年代我國經濟建設的情況.1.在坐標系中用曲線描繪出20世紀50-70年代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情況。1953195619581960196619711975197619782.從成功和失誤這兩個層面分類歸納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進行的實踐活動,并結合其影響,概括其主要特征.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經驗和教訓。活動二:理解新時期我國經濟建設的情況。1.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者,經濟體制改革應該首先從農村開始還是從城市開始?請說出你的理由。2。改革初期,阻礙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對國有企業改革?3.填表梳理1992年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以來黨的會議的相關情況,說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過程。會議召開時間主要內容歷史意義“南方談話”十四大十四屆三中全會十五大活動三:讀史感悟,增強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信念。材料一1928年蘇聯開始實行第一個一五計劃,計劃的目的是使國家富強,在軍事上和工業上自給自足。工業化,特別是重工業的發展,是計劃的核心。在沒有外國貸款的情況下進行工業化,農業世部門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集體化使大規模的農莊代替了以往的小塊田地,這就是資本(機器、拖拉機等)應用于土地成為可能,這有利于提高人均產量。集體化又是上級機關更容易通過管理手段來控制集體農莊的剩余產品。-————【美】帕爾默、科爾頓《世界近現代史》材料二中國的工業化是在農業生產力水平衡地的狀況下啟動的,落后的傳統農業對工業化造成極大制約,這種制約突出表現在農產品供應短缺和農村市場需求不足的制約兩種形式。英雌隨著中國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全面推行,對農業發展的要求就變得十分強烈。-—--孫代堯《20世紀50年代中國急速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工業化背景分析》(1)1928年后蘇聯農業政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2)從工業與農業關系的角度,評價斯大林時期形成的經濟體制。(3)新中國“一五”和“二五”計劃期間,在農業方面開展了哪些運動?(4)1978年后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方式了什么重大變化?對斯大林經濟體制有何突破?【矯正反饋】1.十一屆三中全會強調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從根本上看這是A.由中國共產黨的政黨性質決定的B.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C.由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D.鄧小平理論指導的結果2.“實現四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會生產力……改變一切不相適應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社會革命.”文中“革命"的含義是()A.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調整B.社會制度的變革 C.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變革 D.實現生產力的飛躍3.既是近代第一批開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開放的經濟特區的城市是()A.廈門B.上海C.廣州D.福州4.(2011年4月杭州質檢17題)下表是中國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表,對表格中數據的理解,不準確的是()產品單位歷史最高產量(新中國成立前)1949年1952年1992年鋼萬噸92.315.8135.08000.0糧食億噸1.51.11.634.42A.新中國成立后的鋼產量增長幅度高于糧食產量B.新中國成立前我國重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