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灌溉發展與作用-中國節水灌溉網_第1頁
中國的灌溉發展與作用-中國節水灌溉網_第2頁
中國的灌溉發展與作用-中國節水灌溉網_第3頁
中國的灌溉發展與作用-中國節水灌溉網_第4頁
中國的灌溉發展與作用-中國節水灌溉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的灌溉發展與作用一、簡介在中國農業一直被認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位于亞洲季風氣候區,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水旱災害頻繁。在歷史上,中國的農業生產和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灌溉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國有著悠久的灌溉歷史,可追溯到400年0前。著名的都江堰工程建于22年以前,至今仍灌溉著50多0萬畝的水稻。中國另一條古老的渠道-靈渠建于秦朝(公元前21年9),它不僅用于灌溉,還將中原的文化傳播到南方,并促進了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國的灌溉事業始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得到發展。在不同時期,灌溉發展的重點不同。灌溉工程不僅僅用于灌溉,也用于傳播文化。灌溉具有多重作用,如提高作物產量、保障糧食安全、向農村提供飲用水、增加農民收入和解決農村脫貧、創造就業機會以及改善環境等等。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等問題,中國的灌溉發展面臨著挑戰。盡管灌溉用水在總供水量中的比重在減少,但灌溉仍是中國的第一用水大戶。由于中國的灌溉水利用率較低,所以灌溉的節水潛力很大。為了保證灌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九五”期間中國在30個0縣開展了節水措施的示范與推廣,推廣的節水措施包括現代灌水技術、農藝措施和管理措施。近年來,中國還在20個8大型灌區開展了以節水為中心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作。中國在節水灌溉、增加作物產量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灌溉已為并將繼續為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本篇論文主要論述了灌溉在中國的發展和作用。二、灌溉的必要性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中國的降雨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如圖1所示,中國的年均降雨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從東南的160毫0米遞減到西北的不足20毫0米。且,如圖2表示,有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月,如圖表示,中國的水土資源分布極不匹配,南方的土地資源只占全國土地資源的38%,而水資源量卻占全國的80%;北方的土地資源占全國的62%,而水資源量卻占全國的20%。由于降雨的時空分布不均,所以灌溉對中國的農業生產是十分必要的。如圖1所示,根據作為對灌溉的需求,中國的灌溉可大致分為三個區域,即常年灌溉區、補充灌水區和水稻灌水區。圖2 降雨的時間分布示意圖.常年灌溉區常年灌水區包括中國的北部、西北和東北的部分地區。該區域內年均降雨量小于40毫0米,年降雨量及其季節分布不能滿足作物需要。在此區域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2.補充灌溉區補充灌水區包括中國的黃淮海平原以及東北的大部分地區。本區域的年降雨量在?毫米之間。由于受季風氣候的強烈影響,降雨分布極不均勻。區域內作物的灌溉需水量年際變化很大。本區域內還應采取除澇措施,所以灌溉和排水是本區域實現作物高產穩產的所必須的設施。3.水稻灌溉區水稻灌溉區包括中國的南部、東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區。本區域內年降雨量超過100毫0米,該區是水稻的主產區。盡管年降雨量很高,但仍需對水稻進行灌溉。濕潤季節不需對旱作物進行灌溉,但在干旱季節需要進行補充灌溉。在本區域采取除澇措施比補充灌溉區顯得更為必要,排水是實現作物穩產的基本條件。三.灌溉發展綜述194年9中國的灌溉面積只有159萬0公頃。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灌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如圖4所示,從194年9起,中國的灌溉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年為灌溉發展的第一階段。本階段的重點是修建水庫、引水工程、大中型灌區和打機井。灌溉面積從194年9的159萬公頃增加到198年0的488萬9公頃,年增長率為10萬6公頃。?年為灌溉發展的第二階段。本階段在農村地區開展了機構改革,包括改革農業結構和投入機制,國家減少了對灌溉工程開發和維護的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同時,隨著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灌溉水被用來滿足工業和城鎮居民生活的需要。所以灌溉面積從198年0的488萬9公頃減到199年0的483萬9公頃,年遞減率為5萬公頃。199年1至今為灌溉發展的第三階段。本階段的重點是發展節水灌溉,改善灌溉管理水平,改革管理機構以及對大型灌區進行更新改造。本階段國家加大了對灌水部門的投入,所以灌溉面積從19年的483萬9公頃增加到200年1的555萬3公頃,年增長率為69萬公頃。到目前為止,中國共有851座36水庫,蓄水總庫容528億0立方米。有568個6萬畝(66公7頃)以上的灌區,其中有27個7灌溉面積超過20,0公0頃0的大型灌區。中國大型灌區的分布如圖5所示。共修建機井45萬5眼。200年0,中國總用水量為549億8立方米,其中360億0立方米用于灌溉,占總用水量的65%。圖5 中國大型灌區分布圖灌溉的多重作用1提高作物產量如第2部分所述,由于降雨的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所以降雨不能滿足作物需水要求。即使在中國的南部以及降雨量較高的濕潤地區,夏季和秋季的干旱仍然嚴重影響著水稻的生產。在中國的東北以及北部等半濕潤地區,小麥的生產受缺水的影響較大。在中國的西北沒有灌溉就意味著沒有農業。所以灌溉在提高作物產量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人們對中國不同地區有無灌溉對作物產量的影響開展了典型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表1 不同地區有無灌溉的作物產量.地區雨養有灌溉的水田有灌溉的旱田產量(kg畸儂布&)增長率,(%)(kgfhw增長率㈣東北2235.tr5085.0,127.536100.061.1黃-淮-海流域2235.Cr7305.0,226.86075.0171.3西北1117.546^5,0,320.13052.5173.2長江中下游2^25.0 ,7655.0,I班任4777.577.9樂南沿海3135.07785.0143.317050.0124.9西南3075.0 -7005:0 -? 127.86115.5死,5:表說明,有灌溉設施的作物產量是雨養農業作物產量的?倍。同時也說明有灌溉條件的水稻產量比旱田作物的產量增加得快。在干旱的西北以及黃-淮-海流域,灌溉使作物的產量大大提高。保障糧食安全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糧食安全也成為本國的主要問題之一。在中國,灌溉土地生產了全國75%的糧食和90%的經

濟作物。所以,灌溉對本國的糧食安全非常重要。圖6表明隨著灌Production(iHo1dinc(ke/pmillionrri.Area.ClQO,.DQO溉面積的增加,糧食總產穩定增加。Production(iHo1dinc(ke/pmillionrri.Area.ClQO,.DQO600.0050.0,0.014:00.00300.002QD.00100.000.00圖6 灌溉面積以及糧食產遢和人均占有量的發展情猊3UUcrnn .一_ 一一? -*“口口 k1 1* * #1 "1' ~~7T-?-TotalE-1jna4UU—_-^-Rice?tonn "?JUU胃nucitMaizeM乙UU ■ ■———■■ ■■———? .1M 一*_ -1t—Others|;i〕1] ■ ' 工77 … _—_第 x * 宏/ j j j | | | | j U1991199219931994199519%199719931999year圖7 中國糧食總產及其構成圖6同時說明,雖然總人口增加了,但糧食的人均占有量卻隨著灌溉面積的增加而增加。200年0糧食總產和人均占有量的減少主要源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人們將更多的灌溉土地用于種植經濟作物。所以,灌溉的發展對中國的糧食安全非常重要。圖7展示了從?年中國的糧食總產及其構成情況,同時說明水稻在中國的糧食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向農村提供飲用水除增加農業產量外,灌溉設施在向農村提供飲用水,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地區脫貧問題32211白山MsSSS如圖8所示,在中國,農村地區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農業。灌溉土地生產了全國75的%糧食和90%32211白山MsSSSTotal?—AgricultureForestryLivsstokes■aF1shery圖8 中國農村地區的收入及其構成5創造就業機會在中國,大部分人口生長在農村。灌溉農業生產以及相關的加工企業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圖9表明中國農村地區的勞動力情況。year500.00year匚QILIN匚QILIN300.00200:001Q,Q,900.00圖9 中國農村地區的勞動力情況4.6改善環境灌溉在改善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灌溉洗鹽,中國東北和西北大片的鹽堿地變成了高產田。同時在中國的西北,大面積的荒漠通過灌溉的引入而變成了綠洲。5.近期灌溉發展狀況中國的人口仍在增長,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增加灌溉面積。據估計,為了保持目前年均40千0克/人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到20年和203年0灌溉面積必須分別增加到580萬0公頃和633萬0公頃。但是,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年0,中國總用水量為素。年0,中國總用水量為億8立方米,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分別占.%8、.%7用水分別占.%8、.%7和.%5。雖然今后總供水量會有所增加,但隨著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水被用來滿足工業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同時由于灌溉設施老化,配套不合理以及水管理落后,灌水效率低下。所以,為了增加灌溉面積,保證灌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在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1996-)2采0用0和0推廣了節水措施。節水灌溉措施,包括現代灌水技術、現代農藝措施和現代管理措施,已經在中國的30個0縣進行了示范和推廣。中國還在20個8大型灌區開展了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作。大約77萬0公頃的灌溉面積已經發展成為節水灌溉面積。22.萬73公里長的渠道得到了襯砌,建成了13.萬13公里長的低壓管道,14萬5公頃的噴灌面積和14.萬55公頃的微灌面積。167萬0公頃的灌溉面積上推廣使用了非工程節水措施,其中80萬0公頃是采用控制灌水方法的水田。推廣節水灌溉的主要優點如下。5.1提高灌溉效率灌溉定額從 降到 ,降低了 。平均灌水效率從0.3-增0.加4到0.4。3在較發達的地區,如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等地,灌水效率在0.以5上。從199年6到199年,農業用水量幾乎沒有增加,但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如糧食、油類作物、蔬菜、水果、雞蛋和魚卻增加了10%-5%0。單此一項就能為工業和生活用水新增加28億0立方米的供水能力。

2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由于節水灌溉措施的推廣,輪灌次數減少,河流和渠道上下游和左右岸的沖突也隨之緩解。同時由于節水灌溉的推廣,在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達到穩產的農田面積增加了10%,同時節約下來的水量新增灌溉面積42萬7公頃。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節水灌溉措施特別是現代灌水技術的推廣為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鼓勵農民種植高產值作物提供了條件。以沿海地區山東省為例,在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其節水灌溉面積從77萬公頃增加到10萬4公頃;糧經作物種植比例從6.4:3變.到66:。4農業產值從69億5元人民幣增加到83億9元人民幣,農民收入從225元5人民幣/人增加到343元6人民幣/人。通過調查表明,采用節水灌溉措施,糧食產量可增加? %。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節水灌溉措施的推廣使中國的糧食產量從46,5萬0噸0增加到50,0萬0噸0。增加生態系統用水量,改善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由于節水灌溉措施的使用,200年0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從黃河的引水量分別減少了90,9萬0立0方米、20,萬立方米和120,0萬0立0方米。這為防止黃河斷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節水灌溉措施的推廣同時還減少了地下水的過度開采。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