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子項目申報表_第1頁
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子項目申報表_第2頁
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子項目申報表_第3頁
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子項目申報表_第4頁
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子項目申報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附件2: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子項目申報表項目類別: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名稱:電子技術創新型教學體系設計子項目名稱:《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優秀教材建設所在學校: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蓋章)子項目負責人:填報日期:四川省教育廳制表填表說明1.項目類別與附件1一致。2.項目名稱與附件1一致。3.子項目名稱按照《四川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11年度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專項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所確定的子項目名稱申報。4.子項目所填寫的前期建設基礎的相關成果,截止時間為2010年12月31日。5.申報表的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真實可靠。文字表達要明確、簡潔。所在學校應嚴格審核,對所填內容的真實性負責。6.表中空格不夠時,可另附頁,但頁碼要清楚。7.申報表限用A4紙張打印填報并裝訂成冊。8.優秀教材項目可報送編寫提綱、出版合同等必要附件,并與項目申報一起裝訂報送,其他申報項目原則上不再上報附件材料。PAGEPAGE121.子項目負責人1-1基本信息姓名鄭郁正性別男出生年月1963.06學歷碩士專業技術職務教授電話85966249學位碩士行政職務傳真所在院系通信工程學院學科專業電子系統1-2教學情況(含承擔本專科教學任務、開展教學改革與研究情況,總計不超過10項)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①《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主干課,4學時/周,2屆,200名學生;②《嵌入式系統》,必修課,4學時/周,2屆,160名學生;③《單片機實驗》,必修課,4學時/周,5屆,500名學生;④《專業創新》,選修課,32學時,1屆,320名學生;⑤《專業科研訓練》,選修課,32學時,1屆,100名學生;承擔的實踐教學:①《電子設計基礎》,選修課,4學時/周,1屆,240名學生;②《單片機實驗》,必修課,4學時/周,5屆,1000名學生;③《電子綜合設計》,必修課,4學時/周,5屆,1000名學生④指導碩士研究生11名;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5屆,40名。⑤積極參與學生創新培養工作,2003年指導學生<<挑戰杯>>課題獲得院一等獎。⑥參與了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的培訓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2003年本人負責的三組,有一組獲得全國二等獎,一組獲省一等獎,一組省二等獎。2005、2007年參與了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的培訓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⑦2008年指導學生參與<<挑戰杯>>課題獲得全國三等獎2項。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和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①參與院級課題“《單片機原理》精品課程建設”,2006年評為學院精品課程;②

參與四川省教改項目《電子類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理論與實驗綜合教學改革》2005-2007主持學院教改研究課題:③《單片機實驗教學改革》,2004-2005④參與《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各項教改課題⑤基于STC單片機的實驗開發平臺的設計,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6、6⑥結合電子設計競賽進行單片機課程改革

實驗科學與技術1-3學術研究(近年來主持的科研項目、獲得的科研成果,總計不超過10項)近五年來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不含教學研究論文)10余篇,其中包括:①雷管管芯電阻自動群測系統,微計算機信息,2006年10,核心期刊,第一作者;②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09,主編,第7,8兩章;③AnAdaptiveMovingTargetTrackingAlgorithmforSmartAntennaSystemsJournalofElectronics(China)

2008、1④電容檢測在棋盤棋子存在性檢測中的應《數據采集與處理》2006、12⑤一種PC鍵盤的革命性設計

《微計算機信息》2007、7⑥間隙整形和設計實現

《計算機科學》2008、3⑦小波變換在圖像壓縮中的應用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9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不含教學研究課題)1、重慶機場路燈遠程監控系統監控適配器,項目負責人鄭郁正,來源成都禾達電子有限公司,經費6萬,時間2005.06—2005.12;2、VoIP技術合作,項目負責人鄭郁正,來源成都潤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費4萬,時間2005.10—2005.12;3、5、“點點通”DSL設備樣機研制,項目負責人鄭郁正,來源成都雅圖辦公系統公司,經費2萬,時間2004.02—2004.12;4、網絡游戲實物平臺老人玩伴網絡電子中國象棋,項目負責人鄭郁正,來源學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經費3.5萬,時間2004.12—2006.12,院管項目;5、頻率自動測試系統,項目負責人王天寶,第二主研,來源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費54萬,時間2005-20066、異型溫度傳感器校準裝置,項目負責人王天寶,第二主研,來源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費45萬,時間2006-20077、數字鑒相器模塊,項目負責人王天寶,第二主研,來源四川九州迪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費29萬,時間2006.05—2006.071-4獲獎情況(近年來,獲得的主要的教學、科研獎勵情況,總計不超過10項)獲獎情況:①“加強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實踐創新活動”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②《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2005年評為學院精品課程;③2003電子競賽被評為省優秀指導教師。

2.子項目參與人員姓名性別年齡職稱學歷所在單位項目分工鄭郁正男48教授碩士通信工程學院理論教學、多媒體教學設計與開發、負責校學生嵌入式協會的指導。孟芳女40副教授博士電子實驗中心理論教學、題庫建設文斌男40副教授碩士通信工程學院實驗箱制作、實驗教學、實驗項目設計馬尚昌男40教授博士電子工程學院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驗項目設計彭海濤男45副教授碩士電子實驗中心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驗項目設計趙建男32講師碩士電子實驗中心助教、理論及實驗教學、課程網站管理3.校外參與共建單位(無合作共建單位項目可不填寫)單位名稱承擔工作

4.子項目建設的前期基礎4-1項目建設已具有的前期基礎、取得的前期成果等。根據工程教育的要求,積極推進微機原理教學改革,我們參照國內、外工程教育成果和用人企業的實際需求,對《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材進行了重新編寫,目的是學以致用,避免傳統教材過于重視理論的完整性,重視分析計算而忽視工程應用的弊端,加強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和畢業以后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經過修改,目前的教材更能體現電子類專業培養目標,同時兼顧我校微機原理和單片機課堂教學,內容精煉、新穎,既強調基礎、又突出應用,實例豐富,注解清楚,便于學生學習,實現了“壓縮學時、更新內容,銜接配套、避免重復、高效優化”的改革目標,保證了在較短學時內順利學習微機概念及單片機熟練應用的教學任務。同時解決了原來教材的8086理論知識偏難、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并且為以后學習更復雜的計算機系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學院內部試用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驗練習同步進行,相互配合促進,理論課學習準備基礎知識,實驗課驗證、加深知識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在理論課上解決,突出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利用虛擬仿真的多元化學習方式,無論是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是方便學生自覺的學習活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獲得了師生的好評。作為電子競賽的培訓教材,學生在省級和全國的電子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教學實踐中,為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們還制作了配套的多媒體課件,開辦了教學網站,在網上與學生交流、互動,回答問題,拓寬了教學空間和時間,受到學生的歡迎,提高了教學效果。4-2項目與《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2010-2012年項目建設規劃》中規劃項目之間的關系(無規劃項目支撐的申報項目不填寫)

5.子項目建設目標項目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針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提出建設目標)電子技術相關專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行業之一,四川省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研發及生產中心之一,電子信息產業的人才需求不斷上升,微機原理是電子技術相關專業的重要必修課程,其理論與實驗并重、知識點多、不容易掌握,但又是電子專業類學生畢業后,與專業工作緊密聯系的重要課程,因此解決學生學習的困難,對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幫助,帶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就是本子項目的總體目標。為達到該目標,急需解決如下關鍵問題:在保證知識體系完整性的同時,適當分解難點知識,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較好掌握該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練習的銜接配合。知識難點安排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突出知識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6.子項目建設主要內容(高度概括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所包含的要點,限300字以內)按照工程教育的要求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模式,子項目的建設要點是學以致用,強調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介紹目前使用最廣泛的MCS-51系列單片機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統、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輸入輸出和中斷、定時器/計數器、串行通信接口、系統擴展技術、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等內容以及X86cpu的結構和原理。使讀者能對單片機原理、接口技術和x86cpu有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培養讀者把握全局的思維。內容上采用基本原理和實際工程應用案例結合的形式,各章舉例主要按照工程案例的方式進行,案例采用proteus和keil直接舉例和課堂演示,每章附有習題和基本實驗訓練項目,涉及具體應用章節附有工程設計訓練項目。教材有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學網站。7.子項目建設方案(項目擬采取的主要措施、實施辦法、進度安排等內容)一、主要措施和辦法精簡編寫內容。根據教育部對本科專業培養寬口徑復合型人才的要求,面對課程學時不斷減少的實際情況,本書只詳細介紹了單片機本身的相關內容以及x86cpu的結構和原理,在56個理論學時內,將本書內容講授完。充分反映新理論新技術。本書力求充分反映近年來單片機應用的新理論新技術,淘汰以往教科書中已被實踐證明落后的內容,增加新理論、新技術、新的應用實例,使讀者能盡量站在本學科的學術前沿。在教材中強調具體工程案例分析,保證案例的實用性是這次教材編寫的一大特色,目前市面上的教材的案例分析部分工程適用性較差,而且基本上都是用51匯編完成案例的軟件編寫部分,且不具備通用性。我們在本次教材編寫中,組織了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教師團隊,精心挑選具有工程適用性的案例,根據目前涉及微機系統工程項目的特點,增加并強調了c51應用,同時保留51匯編,所有的案例均用C51和51匯編以表格對比的方式完成,方便學生的的對照對比學習,即掌握了匯編,又能掌握C51。二、教材編寫進度安排教材初稿編寫時間2009年7月5日至20初稿統稿及審稿時間2010年4月至2010年6月教材校內印刷及校內首次使用時間2010年7月至2010年9月教材再次修改及定稿時間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教材終稿提交出版社時間2011年10月“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材初稿兩次校內出版試用,效果較好。定稿于2011年10月交教育出版社出版,已通過審稿,目前正在出版過程中。8.子項目預期成果、效益與主要特色8-1項目的預期成果與效益(含項目實施的覆蓋面、預期的學生培養成效、人才培養效益和社會效益、成果的推廣使用范圍等)《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課程,它不僅適用于電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電類專業,還適用于計算機、軟件工程、光信息、網絡工程等計算機相關專業。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到《單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的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優化整合理論教學內容,探討出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持續的教學目標與方法,真正使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緊密結合。為了適應CDIO工程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教材的編寫力求教學內容與形式從傳統模式轉變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理論為指導,以實踐為目的,實踐鞏固理論,理論指導實踐的循環教學模式,努力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工程應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通過教材建設,可以使本校的相關專業工科學生受益,年均收益人數至少達到1500人以上。考慮到該教材將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因此還可以輻射到省內外其它高校,實際受益人數將會更多。而且該教材還可以作為大學生電子競賽的培訓教材,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8-2項目主要特色(項目主要的創新性,與其他同類項目相比較的獨特性和優質性)(1)為便于教材使用者學習,每章有目標、目標測評、思考題、實踐與提高、工程訓練項目和習題,并有小結和英文術語表;(2)將配套實驗與能力培養統籌考慮,大量增加設計性實驗;(3)適合CDIO工程教育創新培養模式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4)通過教材中的工程訓練項目和配套的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的第二課堂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5)降低學習難度,便于學生學習掌握是子項目的目標和特色。(6)分解難點知識;(7)豐富的例題和詳盡的注解;(8)帶有大量仿真練習項目;(9)匯編語言和C51同時練習,既方便選擇又能提高能力。9.學校支持與保障政策CDIO系列教材建設是我校近年來專業綜合改革與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任務,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本科CDIO教材的建設工作,并將其列為學校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和構建CDIO窗口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新體系、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學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推動我校CDIO教材建設,具體有以下幾方面:1.制度保障。根據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辦學現狀,我校制定了《CDIO教材建設管理辦法》,建立相應的激勵和評價機制,從而進一步規范CDIO教材建設的管理措施,推進教材的建設,確保建設質量。2.人員和技術保障。學校教務處牽頭組織CDIO教材編寫,指派教學骨干專人負責各主干課程CDIO教材建設。

3.經費保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