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8-T 010-2020 山楂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1408-T 010-2020 山楂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1408-T 010-2020 山楂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1408-T 010-2020 山楂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1408-T 010-2020 山楂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5.020.20B

05DB1408

1408/T

010—2020山楂生產技術規程

12

-

實施運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

布.DB1408/T

—2020 前言

................................................................................

II1

范圍

...............................................................................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13

栽培品種

...........................................................................

14

苗木的培育

.........................................................................

15

建園技術

...........................................................................

36

土肥水管理

.........................................................................

47

整形修剪

...........................................................................

58

花果管理

...........................................................................

89

病蟲害防治

.........................................................................

810

..............................................................................

811

..............................................................................

912

..............................................................................

913

..............................................................................

9附錄

A(資料性附錄)主要病蟲害防治...................................................

10DB1408/T

—2020 本文件按照

GB/T

-《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草。本文件由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提出并監督實施。本文件由運城市果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絳縣果業發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建設、梁海軍、康成華、范戰飛、王新鴿、李大鵬、楊超。IIDB1408/T

—20201 范圍害防治、采收、貯藏、包裝及運輸等相關技術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運城市區域內山楂生產及管理。2 規范性引用文件文件。DB14/T

1589

山楂育苗技術規程3 栽培品種宜選大綿球、歪把紅、大金星、敞口、大五棱、艷果紅等品種。4 苗木的培育4.1 砧木的培育4.1.1 山楂砧木應具備以下條件4.1.1.1

與接穗有較好的親合力。4.1.1.2

具有強大的根系,適宜當地的環境條件。4.1.1.3

對接穗的生長有良好的影響,如生長健壯、結果早、豐產、壽命長等。4.1.1.4

當地資源豐富,易于大量繁殖,如含仁率高,出苗較容易。4.1.1.5

對病蟲害等災害的抵抗力強。4.1.2 砧木的種類宜用湖北、甘肅、遼寧等含仁率高、易出苗的野生山楂做砧木。4.1.3 采種一般在

8

月下旬至

9

壓方法取出種子。4.1.4 處理和播種8

月份~9

月份,將干凈的種子進行層積處理(按照

DB14/T

的規定執行),到第二年秋末冬每

666.7m

播種量為

666.7m

播種量為

25

kg~35

,深度為

cm。初上凍前將種子篩出進行播種。4.1.5播種量及深度24.1.6 苗期管理4.1.6.1 要及時施肥、澆水、中耕除草、松土保墑;4.1.6.2 注意對立枯病、白粉病以及地下害蟲、紅蜘蛛、蚜蟲的防治。4.2 嫁接苗的培育4.2.1 接穗的采集不成熟的部分,并用濕布或塑料布包好備用。4.2.2 嫁接方法一般采用芽接、枝接。4.2.3 嫁接時期

7

月下旬至

9月上旬。4.2.4 接后管理包括:解綁、剪砧、除萌芽、施肥澆水、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4.2.5 苗木規格要求根系好,莖桿粗,芽體飽滿,無病蟲害,具有一定的高度。4.2.5.1根系應具有較粗的主側根

3

4

條,生長分布均勻,主根的長度應在

15

cm

以上,并有較多的小側根和須根。4.2.5.2 莖桿粗壯充實,皮色光亮,皮目明顯,節間均勻,嫁接口

10

cm

處,直徑達到

cm

左右,接口愈合良好,高度在

cm

以上。4.2.5.3 芽要大而飽滿,發育充實。4.2.6 出圃春季。山地永久性密植園選擇株行距為

3

m×4

m山地永久性密植園選擇株行距為

3

m×4

m

55

株。平地過渡性密植

2

m×2.5

m

2m×3

m

666.7m

133

株、111

株。4.2.7 包裝和運輸每

50

加強管理防止干枯、霉爛和凍根。5 建園技術5.1 園地選擇產區域。5.2 園地規劃5.2.1小區規劃5.2.1.1

一個小區內的土壤氣候條件大體一致。5.2.1.2

便于防止果園土壤的侵蝕。5.2.1.3

便于防止果園的凍害和風害。5.2.1.4

有利于果園的運輸和機械化。5.2.2 品種與授粉樹的配置

6:1

楂的坐果率和品質。5.2.3道路規劃主道

5

m~7

m,可行走大型機具和車輛。干道

4

m~6

m,可行走小型機具和車輛。支道

2

m~3

m,主要為人行道。5.3 栽植技術5.3.1 栽植的密度和方式5.3.1.1 密度225.3.1.2 栽植方式采用長方形栽植,梯田采用等高栽植。5.3.2 栽植時期和準備5.3.2.1 時期秋栽在苗木落葉至土壤上凍前,春栽在土壤解凍后至發芽前。5.3.2.2 栽前準備挖長寬高為1

m×1

m

kg,復合肥料()幼樹到初果期樹每

666.7m

施腐熟的農家肥料

幼樹到初果期樹每

666.7m

施腐熟的農家肥料

1000

kg~2500

0.25

,將坑踏實,準備栽植。6 土肥水管理6.1土壤管理6.1.1 深翻擴穴改土從定植后的第二年開始,每年或隔年的雨季或秋季,結合翻壓綠肥、秸稈或施基肥進行土壤改良。方法是沿栽植穴向外逐年擴寬

cm~80

cm,深

cm~

的環狀或條狀溝。6.1.2 中耕松土年深鋤為好,一般深度為

15

cm

上下。山地果園還應注意搞好水土保持工作。6.1.3生草和間作沙打旺等綠肥。6.1.4 行間或樹盤覆蓋以早春覆蓋為宜,在行間或樹盤覆蓋雜草、綠肥、秸稈等,其厚度在

15

cm~20

cm,蓋后其上加少量土。6.2 施肥6.2.1 基肥6.2.1.1 時期秋季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越早越好。6.2.1.2 施肥量2 2施腐熟的農家肥料

2500

~5000

kg。6.2.1.3 方法環狀溝施、條狀溝施、放射狀溝施。6.2.2 追肥6.2.2.1 時期全年追肥

4

次~5

次,即花前、花后、花芽分化前(7

月中下旬)、果實迅速膨大前(8

月下旬)和采收后。6.2.2.2 追肥量N)0.2

kg~0.5

kgN)0.5

kg~1.25 kg。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生長后期以磷鉀肥為主,2O52O

配比為

0.5:0.5:1。DB1408/T

—20206.2.2.3 方法穴施,在樹冠投影外緣四周挖

6

個~8

20

cm

的穴,將肥施入后蓋土踏實。6.2.3 葉面噴肥在生長期進行,宜在上午

10

時以前和下午

4

時以后進行,間隔

d~20

d,噴肥

3

5

次,前期結合噴藥噴施

~的尿素,8

月份噴施

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6.3 灌溉6.3.1時期全年灌水

5

次~6

6.3.1.1 解凍水一般在早春晝消夜凍時進行。6.3.1.2 花前水結合施肥灌水(4

月上中旬)。6.3.1.3 花后水5

月中下旬結合施肥進行,也即山楂需水臨界期。6.3.1.4 果實迅速膨大期也是花芽分化期,同樣結合施肥進行

1

2

次。6.3.1.5 封凍水在秋末初冬晝消夜凍時灌越凍水。6.3.2 方法節水措施。6.3.3 灌水量以能滲透整個吸收根系集中分布區并接上底墑為宜。7 整形修剪7.1 原則7.1.1 樹體控制(大氣中的有益氣體成份)和光能(光照)。DB1408/T

—20207.1.2 合理促控對

1

年生~5

年生樹的促控關系應該是:a) 在整體上以促為主,促控結合,全樹促局部控,局部結果;b) 在一年中,前期促,后期控。前期促枝條快速生長,后期控制其及時停長,積累養分;c)在一株樹上,促根系,控地上部,對樹冠來說,促下部,控上部,促后部,控前部,促內部,控外部,防止上強下弱和外強內弱;d) 樹和結果兩不誤;e) 在枝條上,促春梢,控秋梢,促短枝、控長(旺)枝。7.1.3 骨干枝和輔養枝進早結果、早豐產。7.1.4 樹體結構體結果。7.1.5 冬剪和夏剪或不剪,冬剪以結果枝為中心進行細致修剪。7.2樹形7.2.1 細長紡錘形主干高

80

cm,樹高

m~3.5

m,主干上直接著生側生分枝,側枝上著生結果枝組,側枝間隔30

cm~50

cm,錯落分布于主干四周,展開近水平。由下而上,側枝逐漸減小,樹冠縱切面成梯形。7.2.2 雙層開心形干高

80

cm,樹高

3

m~

m。第一層主枝

3

個~4

個,第二層主枝

2

3

個,上下層主枝應錯落分布,主枝角度

80°。上下層主枝間距應大于

m。第一層主枝各配備側枝

2

個~3

個,第二層主枝各配備側枝

2

7.2.3 自然開心形干高

cm~70

cm,樹高

2.5

m~3

m。主枝

3

個~4

個,主枝角度

2

3個側枝。7.3 技術要點7.3.1 幼樹7.3.1.1 定干按照樹形進行定干。7.3.1.2 骨干枝培養DB1408/T

—2020有中干的樹形,冬剪時選留直立向上的枝作中干,留

40

cm~

cm

短截;主枝留

40

cm~60

cm短截;側枝留

cm~50

cm

短截。7.3.1.3 輔養枝處理剪時再對直立旺枝,徒長性枝進行拉枝等措施緩勢增枝促花。7.3.2 初結果樹7.3.2.1 繼續培養骨干枝冬剪時對骨干枝適度短截,繼續增枝擴冠。對角度小的骨干枝,采取夏季拉枝開角。7.3.2.2 結果枝組的培養采用先緩后縮、先截后緩、輔養枝夏剪改造等方法。7.3.2.3 其他枝處理疏除或回縮影響骨干枝生長和通風透光的密生枝、重疊枝、競爭枝、交叉枝和細弱枝等。7.3.3 盛果期樹7.3.3.1 調整枝條密度量控制在樹冠投影面積

個/㎡~

個/㎡為宜。7.3.3.2 培養、更新結果枝組結果

2

a~3

a

的枝組回縮。對連年結果延伸冗長的枝組,回縮至后部壯枝處,在精細修剪時對結果先端的干撅進行疏除。7.3.3.3 徒長枝的處理結果枝組。7.3.3.4 克服大小年的修剪

部分弱花芽。在小年,修剪時要盡量保留花芽。7.3.4 衰老樹7.3.4.1 更新復壯有計劃地在

2

a~3

a

內疏除或重回縮過多的骨干枝,培養大型結果枝組。回縮后的骨干枝或大枝要有一定數量的分枝。7.3.4.2徒長枝利用DB1408/T

—2020利用徒長枝培養新的結果枝組。7.3.4.3 其他枝的處理回縮交叉枝、疏除過密枝、冗長細弱枝、并生枝、重疊枝、病蟲枝及干枯枝,以恢復樹勢。8 花果管理8.1 疏除花序

1:1

1:1.5,弱樹

,疏除后部花序,留前部花序,疏弱花序,留壯花序。8.2 提高座果率盛花期噴

0.3%硼酸或硼砂水溶液。花期放蜂或人工授粉。9 病蟲害防治9.1 防治原則為輔,有效控制病蟲害。9.2 農業防治9.2.1

合理增加有機肥施用量,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性水平。9.2.2

冬季山楂埋土前,徹底清潔田園;廢棄物清除到園外,進行深埋或堆肥處理。9.2.3

合理修剪,已改善通風透光性。9.2.4

結合修剪,清除病蟲枝或摘除病蟲葉,選擇晴天,氣候干燥時進行。9.2.5

冬春季徹底清除果園周圍灌木和雜草,消滅害蟲越冬場所。9.3 物理防治宜用糖醋液或黑光燈誘殺金龜子。9.4 主要病蟲害防治見附錄

A。10 采收10.1 采收時期食果實適度晚采。10.2 采收方法手工采摘。DB1408/T

—202011 貯藏11.1 貯藏前處理11.1.1 采前殺菌采前

d~15

d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11.1.2 貯藏庫和包裝物消毒貯藏庫每

m3容積用硫磺

1

kg~1.5

kg

2

d~3

d;也可用

的福爾馬林或

漂白粉溶液噴霧消毒。11.1.3預冷在田間或在預冷棚內堆放

2

d~3

d

釋放田間熱量。入庫時間為上午

10

時以前為宜。11.2 貯藏方法貯藏方法有溝藏、地窯貯藏、通風庫貯藏、恒溫庫貯藏、氣調(CA)貯藏等。11.3 貯藏管理11.3.1 溫度的控制保持庫內溫度在-2

℃~2

℃的范圍之內。最適宜溫度為

0

11.3.2 濕度的控制庫內空氣相對濕度基本恒定在

~90%。11.3.3 氣體成份的控制在常溫下貯藏山楂

?

6%,O?的含量不應低于

。12 包裝

10

~15

kg

為宜。包裝物上要注明品種、等級、數量,包裝單位等。13運輸淋;要保持車廂的清潔,不要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