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_第1頁
2023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_第2頁
2023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_第3頁
2023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_第4頁
2023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IIPAGE3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

目次TOC\o"1-1"\h\z\u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分類、標記和性能等級 25性能要求 36原材料 47配合比 68制備 69試驗方法 710檢驗規則 711訂貨與交貨 8

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技術條件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和性能等級、一般要求、原材料、配合比、質量要求、制備、試驗方法、檢驗規則、訂貨與交貨。本標準適用于鐵路、公路、市政、水運等建設領域橋梁工程用的低徐變混凝土。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14902預拌混凝土GB/T14684建設用砂GB/T14685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8046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23439混凝土膨脹劑GB/T27690砂漿和混凝土用硅灰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10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50119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64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20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T5047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標準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T50733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技術規范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63混凝土用水標準JGJ/T178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準JG/T223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JGJ/T322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JGJ/T328-2014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JC/T377混凝土防凍泵送劑JC475混凝土防凍劑JG/T486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JC/T2361砂漿、混凝土減縮劑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橋梁混凝土concreteforbridge以橋梁工程設計、施工和使用對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為總體目標,選用優質常規原材料,合理摻加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采用較低水膠比并優化配合比,通過預拌和綠色生產方式以及嚴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優異的拌合物性能、力學性能、耐久性能和長期性能的混凝土。3.2低徐變橋梁混凝土lowcreepbridgeconcrete7d干燥收縮值≤100×10-6,28d干燥收縮值≤250×10-6,90d徐變度≤30×10-6/MPa的橋梁用高性能混凝土。3.3超低徐變橋梁混凝土Ultralowcreepbridgeconcrete7d干燥收縮值≤80×10-6,28d干燥收縮值≤150×10-6,90d徐變度≤20×10-6/MPa的橋梁用高性能混凝土。4分類、標記和性能等級4.1分類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按徐變性能等級分為低徐變橋梁混凝土和超低徐變橋梁混凝土,低徐變橋梁混凝土用“LCBC”表示,超低徐變橋梁混凝土用“ULCBC”表示。4.2標記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應按下列順序標記:a)低徐變混凝土徐變性能等級代號;b)混凝土強度等級代號;c)本標準代號。標準示例:橋梁用C60超低徐變混凝土標記為:ULCBC-C60-T/CECSXXXX。4.3性能等級4.3.1拌合物性能等級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擴展度等級劃分及允許偏差應符合GB50164的規定。4.3.2強度等級4.3.2.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劃分為C35、C40、C45、C50、C55、C60。4.3.2.2預制橋梁工程低徐變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45。5性能要求5.1拌合物性能要求5.1.1橋梁混凝土拌合物應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且坍落度、擴展度、坍落度經時損失和凝結時間等拌合物性能應滿足施工要求。5.1.2在滿足施工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較小的坍落度。5.2橋梁混凝土強度及其他力學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5.3耐久性能要求5.3.1工程所處環境類別與作用等級應按GB/T50476確定。5.3.2橋梁混凝土耐久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滿足JTG/T3310的規定,當構件受到多種環境類別共同作用時,應分別滿足每種環境類別單獨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5.4橋梁混凝土干縮性能及徐變性能應符合3.2及3.3的要求。5.5橋梁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橋梁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環境條件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質量百分比)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干燥環境0.300.06潮濕但不含氯離子的環境0.20潮濕且含有氯離子的環境、鹽漬土環境0.10除冰鹽等侵蝕性物質的腐蝕環境0.06注:當摻合料采用粉煤灰、礦渣粉或硅灰時,其摻量可折算為水泥用量。6原材料6.1水泥6.1.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宜采用比表面積小、放熱慢、水化熱低、收縮小的水泥,水泥品種與強度等級的選用應根據設計、施工要求、結構特點以及工程所處環境和應用條件確定。6.1.2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宜超過8%,7d水化熱不宜超過290kJ/kg,Cl-含量(按質量計)/%不宜大于0.06%,其它性能指標應符合GB175的規定。6.1.3水泥中不得含有影響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助劑或激發劑。6.1.4水泥不應結塊,使用溫度不宜超過60℃。6.1.5水泥進場應提供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進行檢驗,檢驗項目及檢驗批量應符合GB50164的規定。6.2礦物摻合料6.2.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可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硅灰、復合摻合料等礦物摻和料,使用其他摻合料應經過系統試驗研究和論證,并應進行混凝土徐變性能試驗驗證。6.2.2C50及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宜采用F類I級粉煤灰,C50以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不應采用低于II級的粉煤灰,粉煤灰燒失量應小于5%,粉煤灰其他性能應符合GB/T1596的規定。6.2.3宜采用S95級及以上等級粒化高爐礦渣粉,粒化高爐礦渣粉性能應符合GB/T18046的規定6.2.4宜采用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的硅灰,硅灰性能應符合GB/T27690的規定。6.2.5宜采用Ⅰ級普通型或易流型復合摻合料,其性能應符合JG/T486的規定。6.2.6摻合料進場應提供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進行檢驗,檢驗項目及檢驗批量應符合GB50164的規定。6.3細骨料6.3.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宜選用河砂或彈性模量高的石英巖、石灰巖、花崗巖機制砂,機制砂的最大石粉含量應通過配制混凝土的徐變性能驗證,當采用其他細骨料時,其配制混凝土的徐變性能也應通過試驗驗證。6.3.2細骨料的放射性應符合GB6566的規定,堿活性應符合GB/T50733的規定。6.3.3細骨料的級配宜為II區,細度模數宜為2.6~3.0,吸水率不宜大于2.0%;泥含量不宜大于1.0%,泥塊含量不宜大于0.5%;氯離子含量不宜大于0.02%,其他性能應符合GB/T14684的規定。6.3.4有抗凍、抗滲或其它特殊要求時,云母含量≤0.5%;含有硫化物顆粒時,應進行徐變性能等混凝土耐久性試驗,混凝土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為三氧化硫)≤0.5%。6.3.5細骨料進場應提供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進行檢驗,檢驗項目及檢驗批量應符合GB50164的規定。6.4粗骨料6.4.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宜選用彈性模量高的石英巖、石灰巖、花崗巖等骨料,采用彈性模量較低的砂巖時,其配制混凝土的徐變性能應通過試驗驗證。6.4.2粗骨料的放射性應符合GB6566的規定,堿活性應符合GB/T50733的規定。6.4.3粗骨料吸水率≤2.0%,干濕循環及抗凍要求時吸水率≤1.0%;泥含量≤0.5%,泥塊含量≤0.3%,氯離子含量≤0.02%;堆積空隙率≤40.0%;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為三氧化硫)≤0.5%。6.4.4預制梁和C60及以上現澆混凝土,針片狀顆粒含量≤5.0%;其它混凝土,針片狀顆粒含量≤10.0%。6.4.5粗骨料其他性能應符合GB/T14685的規定。6.4.6粗骨料進場應提供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進行檢驗,檢驗項目及檢驗批量應符合GB50164的規定。6.5外加劑6.5.1外加劑品種和摻量應充分考慮混凝土結構設計、施工、結構特點和工程所處環境條件等要求。6.5.2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泌水率比不應大于60%,28d混凝土收縮率比不應大于100%;減縮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28d混凝土收縮率比應不大于90%;其他性能應符合GB8076、JG/T223和GB50119的規定。6.5.3膨脹劑性能應符合GB/T23439和JGJ/T178的規定;防凍劑性能應符合JC475的規定;防凍泵送劑性能應符合JC/T377的規定。采用其他新品種外加劑,應經試驗確定。6.5.4減縮劑28d減縮率不應小于30%,其他性能應符合JC/T2361的規定。6.5.5外加劑應與水泥、摻合料、砂石等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6.5.6不應采用含有強電解質無機鹽的外加劑,含有氯鹽、亞硝酸鹽、碳酸鹽的外加劑,嚴禁用于預應力混凝土橋梁。6.5.7外加劑進場應提供型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并應進行檢驗,檢驗項目及檢驗批量應符合GB50164的規定。6.6水6.6.1水應符合JGJ63的規定。6.6.2水的檢驗項目應符合JGJ63的規定,檢驗頻率應符合GB50204的規定。7配合比7.1一般規定7.1.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符合JGJ55的規定,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還應符合GB50496的規定。7.1.2凍融環境、氯化物環境、化學侵蝕環境中等有害環境下,橋梁混凝土進行耐久性設計時,環境類別及作用等級,原材料的選用及配合比設計等應符合JTG/T3310的規定。7.1.3橋梁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重視膠凝材料體系的設計,在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的情況下,宜盡量復摻粉煤灰、礦渣粉、超細礦物添加劑等,其最佳摻量宜通過試驗驗證。7.1.4橋梁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重視骨料的品質和骨料體系的設計,在滿足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的情況下,宜盡量增加粗骨料用量。7.2低徐變混凝土7.2.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的用水量、膠凝材料用量宜符合表2的規定。表2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用水量、膠凝材料用量及漿體比強度等級用水量(kg/m3)膠凝材料用量(kg/m3)C40以下(不含C40)≤160≤380C40、C45、C50≤150≤450C50~C60(不含C50)≤150≤5257.2.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的摻合料摻量為膠凝材料總量的20%~30%。7.3超低徐變混凝土7.3.1宜采用減縮劑、減縮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內氧護劑、膨脹劑等對混凝土收縮、徐變具有明顯抑制作用的功能性材料,摻量應根據試驗確定。7.3.2使用減縮劑、內養護劑時,應減少單位用水量,降低水膠比,同時適當提高減水劑摻量,以確保混凝土工作性,避免混凝土強度下降,并應通過試驗驗證其耐久性。8制備8.1一般規定8.1.1攪拌站(樓)應符合GB/T10171的規定。8.1.2生產廠址選擇、廠區要求、設備設施、控制要求、監測控制應符合JGJ/T328的規定。8.1.3混凝土的生產與管理宜采用實時監測、圖像監控等信息技術手段,并及時封存相關信息作為備案資料。8.2原材料進場與貯存8.2.1原材料進場與貯存應符合GB/T14902和GB50164的規定。8.2.2原材料的運輸、裝卸和存放應采取降低噪聲和防塵的措施,并保持清潔衛生,符合環境衛生要求。8.3計量8.3.1生產計量應符合GB/T14902的規定。8.3.2外加劑的計量宜單獨采用精度更高的計量設備或其他有效措施來提高外加劑計量精度。8.3.3應嚴格控制計量過程中的粉塵排放,并定期對除塵裝置進行濾芯更換。8.4攪拌8.4.1攪拌應符合GB/T14902、GB50164的規定,使用減縮劑、硅灰等具有增稠特點的原材料時應適當延長攪拌時間,以確保混凝土能攪拌均勻。8.4.2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宜采用振動攪拌等其他可使物料分散更均勻、攪拌效果更好的攪拌設備。8.4.3生產混凝土時的粉體材料溫度不宜高于60℃。8.5運輸8.5.1運輸應符合GB/T14902、GB50164和GB50666的規定。8.5.2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嚴禁加水。9試驗方法9.2.1水溶性氯離子含量試驗應符合JGJ/T322的規定。9.2.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應符合GB/T50080的規定。9.2.3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應符合GB/T50081的規定。9.2.4混凝土耐久性能和長期性能試驗應符合GB/T50082的規定。10檢驗規則10.1檢驗項目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應檢驗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坍落度、坍落度經時損失、凝結時間、硬化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的耐久性能和長期性能。10.2取樣與檢驗頻率10.2.1橋梁用低徐變混凝土應在澆筑地點由第三方或混凝土使用方質檢部門隨機抽取。拌合物取樣方法與數量應符合GB/T50080的規定,強度試樣取樣方法、數量、試件制作與養護應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