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集錦篇)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閱歷。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愛好。
3、引導幼兒主動參加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究愛好,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究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日我們打算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愛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覺?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覺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改變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改變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閱歷,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番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記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記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須要影子?
5、延長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留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學問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攔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溶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閱歷、溶解的隱私,沉與浮
1:供應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索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覺它躺在水面上。假如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運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溢和好玩。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
下午天氣熱,小摯友都在玩水。今日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摯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漸漸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覺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漸漸變紅了,孩子們興奮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淌成水平,水不流淌了。
*又視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其次次流淌成水平,水又不流淌了。
*老師提示小摯友想方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視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淌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改變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2
設計思路:
今日我的這個活動是圍繞我們的課題《大班幼兒鄉土嬉戲創建性玩法的探討》來設計的,《課程指南》指出:“大班幼兒由于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展,兒童的雙手很靈活,操作物體的實力大大加強,在體育活動中經常會別出心裁,想出獨特的玩法。”因此我們依據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投放了一些能激發幼兒創建性的材料,引發孩子創建性地玩。同時我們在平常的活動中發覺孩子們關注自己的較多,不太擅長與同伴合作嬉戲,因此今日我設計這一活動,激勵孩子們創建性的玩,并有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主動探究玩彈珠的各種方法,學習與同伴合作嬉戲。
2、能將嬉戲結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提高記錄的實力。
活動打算:
彈珠若干、有洞的板3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看看今日我們要和誰來玩嬉戲?
二、自由玩彈珠:
主動探究彈珠的各種玩法,提高合作實力
1、今日,老師為大家打算了一些材料?
分別視察各種材料,想想可以怎么玩?
請小摯友自己選擇活動材料,并自由分組。
2、幼兒自由玩彈珠,老師指導。
集體溝通:你們小組是怎么玩的?
幼兒演示嬉戲玩法,并介紹怎樣玩算贏。
三、玩彈珠競賽:學習記錄的方法
1、你們想不想來一次玩彈珠競賽?把你們競賽的狀況記錄下來,在競賽時請大家遵守嬉戲規則。
2、幼兒再次嬉戲,老師指導
3、幼兒介紹記錄表
老師為獲勝的幼兒發小獎品。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3
預設目標:
1、發覺動物為了生存而實行的幾種自我愛護方法。
2、萌發探究動物奇妙的愛好。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愛護方式的相識。
活動打算: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嬉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個捉迷藏的嬉戲,我數1、2、3小摯友躲起來。
2、探討:為什么有的小摯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摯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摯友細致找一找,然后告知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愛護自己的本事?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愛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非常相近,用來隱藏自己不被敵人發覺。
4、啟發幼兒講解并描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事?
三、探討動物的防身絕技。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愛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留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愛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愛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氣:黃鼠狼;裝死:狐貍
3、探討: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愛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慧的,想了很多方法來愛護自己,有的----有的----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老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愛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個嬉戲,小摯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愛護自己,看誰仿照得最像!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在試驗中發覺鹽溶于水后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2、樂于探究科學現象,體驗與同伴溝通、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打算:
1、杯子、大小土豆塊、勺子、筷子、盒子若干。
2、鹽、味精、糖。
3、大、小記錄單、勾線筆。
4、“死海”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激發愛好,引出活動內容:
(1)激發幼兒的探究
老師出示一塊土豆塊,這是一塊土豆,假如我把它放到水里,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沉)
那你們有沒有什么方法,讓它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
(2)老師演示
師:我有魔法的,我不用__說的方法,也不用__說的,我只要跟它說一聲讓它浮起來,它就會浮起來了,信不信?
出示兩只注滿水的杯中(一杯是自來水,一杯是鹽水)師先有意將土豆放在自來水中,土豆沉于杯底,再將土豆放于另一杯鹽水中,土豆浮于水面。
師:咦,真驚奇,土豆片為什么在這個杯子中會沉下去,而在另一個杯子中會浮起來呢?(幼兒猜可能是放了東西)
師:那究竟是什么東西使土豆塊浮起來呢?
2、小組合作,操作探究
試驗一:鹽能增加水的浮力
(1)說明試驗規則:
出示鹽、糖、味精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相識時鐘,學習看整點與半點,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培育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3、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覺、探究和溝通的愛好。
5、能主動地與同伴溝通自己的發覺,激發進一步探究事物改變的愿望。
活動打算:
物質打算:
課件、自制表、連線練習圖,幼兒閱歷打算:相識數字1——12
活動過程:
一、傾聽表的聲音,激發幼兒的學習愛好。
師:這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
二、播放課件,相識時針與分針。
1、了解表與鐘的不同。
師:你們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見過表?
小結:大的厚的叫鐘,(掛鐘,座鐘)小的,薄的叫表(懷表,手表)
2、相識時鐘,分清時針與分針。
(1)播放課件,相識時鐘。
師;鐘與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結:都有數字1-12,都有表針,都有表盤,它能告知人們時間。
(2)播放課件,相識時針與分針。
師:這兩個表針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
(3)幼兒操作,理解順時針轉。
師:時針要與小摯友做嬉戲,它現在在數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告知我它在哪里嗎?
師:時針想旅游去,它的路途是從1依次到12,你能撥出它走過的路途嗎?分針同上。
小結:時針與分針都是從1-12的依次旋轉的,我們叫順時針轉。
三、相識整點與半點
1、相識整點
(1)播放課件,請幼兒找出三幅圖的相同點。
師:第一幅圖的分針指著數字幾?時針指著數字幾?(依次類推其次幅第三幅)。
師:它們的時間不一樣,但分針指著同一個數字,那是幾?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
(2)幼兒操作練習。
2、相識半點,同上。
四、幼兒操作,結合幼兒一日生活,鞏固對整點與半點的駕馭。
師:幾點吃早飯?幾點第一節活動?幾點做操?幾點吃中午飯?幾點入睡?幾點下午的戶外活動,幾點媽媽來接?
小結:小摯友都知道幼兒園的學習與生活的時間了,也都會看表了,我希望每小摯友都能做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五、發連線練習圖,幼兒連線。。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四:蠟燭燃燒的隱私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地操作試驗材料,進行各種探究,視察蠟燭燃燒的好玩現象,初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2、培育幼兒科學試驗的仔細看法,激發幼兒探究科學的欲望。
3、培育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覺。
5、激發幼兒樂于探究科學試驗的樂趣。
活動打算
1、每位幼兒3支蠟燭(一支長、兩支短),一個透亮的大杯子,一個透亮的小杯子,一個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張記錄紙和一支筆,同時每組桌上放一支主蠟燭和一個打火機。
2、多媒體課件及展示臺。
3、歌曲磁帶一盤,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運用課件激發幼兒愛好,了解蠟燭的用途。
1、課件引入。
師:你們看。誰來了(多媒體演示蠟燭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和蠟燭寶寶說說話好嗎?
2、了解蠟燭的用途。
蠟燭寶寶:小摯友們好!你們想一想,人們在什么時候須要我呢?
幼兒:過黑黑的山林時,停電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
蠟燭寶寶:小摯友們說得很對,我的用途的確很大,我不僅可以給別人帶來光明,還可以給你們帶來歡樂呢!
師:小摯友,下面請你們點燃桌上的蠟燭,和蠟燭寶寶一起來唱歌吧!
幼兒點燃蠟燭,并和蠟燭寶寶一起唱《生日歡樂歌》。
(二)啟發聯想,初步感知空氣與蠟燭燃燒的關系。
1、啟發聯想。
師:請小摯友們細致想一想,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將燃燒的蠟燭熄滅呢?
幼1:用嘴巴可以把蠟燭吹滅。
幼2:用扇子扇也可以將蠟燭扇滅。
幼3:把蠟燭拿到外面讓風一吹也會熄滅。
幼4:把蠟燭放在水里就熄滅了。
幼5:我上次在科學區玩兒的時候,發覺用瓶子蓋在蠟燭上面,蠟燭就熄滅了……
師:用瓶子蓋上去真的能使蠟燭熄滅嗎?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試驗。
3、引導幼兒之間溝通試驗結果。
師:這個方法行嗎?(行!)那你們知道為什么瓶子蓋到燃燒的蠟燭上,蠟燭會熄滅嗎?(請3位幼兒自己說明。)
師:小摯友,讓我們來聽一聽蠟燭寶寶是怎么說的吧!
放多媒體,邊觀看蠟燭熄滅的過程邊聽蠟燭寶寶的說明:小摯友,你們知道嗎?我燃燒時須要空氣中的氧氣。當我被杯子蓋住后,里面的氧氣就會越來越少。最終氧氣沒有了,我也就熄滅了。
師:噢!原來蠟燭燃燒還須要氧氣呢!
(三)引導幼兒自主探究,讓幼兒在探究中發覺蠟燭燃燒的好玩現象。
1、師:小摯友,蠟燭寶寶還有很多好玩的隱私呢!你們想知道嗎?(想!)那你們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么?
幼:一支長的蠟燭、兩支短的蠟燭、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水的碟子。
師:我們就來學做小小科學家,去找一找蠟燭燃燒的隱私。不過我們做試驗時要象科學家一樣細致地看一看,耐性地做一做,還要不怕困難。只要你們細致地看,耐性地做,你們肯定會發覺一些好玩的'現象。然后請你們將發覺的現象記錄在這張表上(出示記錄表)。記錄時可以想想我們平常學過的記錄方法。
2、幼兒探究,老師指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同時留意激勵膽小的幼兒(有些孩子怕燙,有些縮手縮腳)和仔細試驗的幼兒。
3、組織幼兒溝通。請小摯友將自己發覺的現象放在展示臺上與大家溝通。
幼兒A:我發覺大瓶子蓋在小蠟燭上火熄得比小瓶子的慢……
幼兒B:我發覺瓶子一蓋到3支蠟燭上,蠟燭很快就熄滅了……
幼兒C:我把蠟燭放到有水的碟子里,發覺火熄滅了,水就跑到杯子里去了,還冒泡泡。
幼兒D:我發覺火要滅時,就把瓶子拿起一點。一拿起瓶子,火又變旺了。
幼兒E:我將長的和短的蠟燭一起放在大瓶子里,發覺長蠟燭的火熄滅得快。
幼兒F:我發覺我的瓶子變熱了,而且變黑了。(若有幼兒提出這個現象,師可追問幼兒:你們的瓶子是不是也這樣?(是)咦!瓶子怎么會變熱、變黑的呢?幼:是蠟燭火燒熱的,黑的是煙。)
(四)引導幼兒再次探究,驗證。
1、師:剛才小摯友們發覺了這么多好玩的現象,你們可以看一看,哪種現象自己還沒有發覺,再去做一做試驗吧!還可以和別的小摯友溝通一下自己試驗中的想法。
2、幼兒再次自主地試驗,老師留意引導幼兒將各種好玩現象都做一做。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6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總結與推廣優秀教學閱歷,推動新課程的實施,促進幼兒園特色的'探討與形成,并以此作為培育老師的契機和抓手,提高老師的專業化實力,打造一支理念新、實力強、業務精的優秀老師隊伍,使老師駕馭正確的園本教學,特開展本次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21日
三.評委名單:
業務園長及各班班主任
四.詳細要求
1、教學活動設計必需每位老師以音樂領域內容為教學內容,自已分析理解教材內容,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并制定出自己的教學活動方案。
2、活動設計限于集體教學活動,有肯定的創新性,每篇設計以一個課時為單位,并標明年齡段和內容出處。
五.優秀教學活動設計評價:
l.活動設計思路清楚、重點突出、有效而富有特性。
2.活動目標定位具有適切性,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基本吻合本次活動的特質。
3.活動內容具有挑戰性,重難點把握得當,符合幼兒閱歷特點。
4.活動過程具有嬉戲性和創建性,并與目標相匹配5.教案書寫規范,并突出各環節老師重點關注的問題。
六.獎項設置:
一等獎6名,二等獎8名。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7
活動設計意圖:
在干燥多風的秋天,我們經常會遇到這些現象,如:幼兒會發覺梳子梳過頭發后頭發飄起來了;衣服上沾滿了白色灰塵;脫衣服會發出啪啪的聲音,并有小火花。但他們對其中的奇妙還不了解。因此,我設計了“奇異的靜電”這一活動,讓幼兒在試驗中,視察發覺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活動的目標是教化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化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依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從認知、實力、情感三個方面確定以下目標:
1、通過試驗,引導幼兒視察、發覺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學習在試驗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主動、主動地尋求幫助。
3、初步了解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止靜電的方法。
活動打算:
1、操作材料:碎紙、尺、鉛筆、梳子、、絲綢、塑料袋、硬幣、鑰匙等試驗物品。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活動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愛好。
師:今日,老師來給你們變一個小魔術,你們想看嗎?(出示梳子)這是什么?(梳子)介紹桌上的紙屑。
師將梳子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輕輕靠近紙片,沒改變;用眼神和表情讓幼兒視察梳子是否有改變;然后在肘子底下邊摩擦邊口中說“變變變”,再拿出來,輕輕靠近紙片,用眼神和動作提示幼兒視察改變。
請幼兒說,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靜電產生的緣由
1、探究靜電產生的緣由——摩擦起電
師:小紙片主動跳到我梳子上,猜猜我是怎么變這個魔術的呢?(激勵幼兒大膽猜想)
2、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自己的猜想。
師:小摯友,你們猜了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這樣呢?現在請你們自己試試。(幼兒操作,老師視察引導)
3、請個別幼兒示范:誰會變這個魔術,請你告知我們你是怎么變的?
4、師再次示范,揭曉答案。
師:你們想知道我是怎么變這個魔術的嗎?(在做一次)請幼兒看清晰是怎么變的,用語言表述出來。
5、幼兒再次試驗,并小結:梳子經過摩擦好,靠近紙屑,紙屑就會被吸起來。
三、幼兒試驗并記錄,視察靜電現象,老師進行指導。
1、師介紹試驗材料和記錄表(幼兒用書)提出要求。
師:請你們在看看,桌子上還有什么,除了梳子在綢布上摩擦后能把紙屑吸起來,看看這些東西會嗎?請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
2、幼兒試驗,老師個別指導。激勵幼兒相互溝通試驗結果。
3、集體共享試驗結果。
請幼兒說說試驗結果?有誰的結果不一樣?
4、依據試驗狀況進行總結(對幼兒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提示),再次進行試驗,共享結果。
5、師總結,簡潔說明靜電現象。
為什么有的東西能吸起來,有的不能呢?能吸起來的說明他們之間產生了靜電。
四、遷移幼兒的生活閱歷,了解常用的防止靜電的方法。
1、師:你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靜電現象嗎?感覺怎樣?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靜電呢?(脫衣服時,用梳子梳頭發時,剛關閉的電腦、電視等)
2、師總結:我們要盡量穿棉質的衣服,勤洗澡、勤換衣服。天氣干燥的時候要留意擦護膚霜,及小摯友說的香香。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了解區分磁鐵可以吸的物質,感知磁鐵特性。
2、了解磁化現象。
活動過程:
1、課前讓幼兒了解磁鐵可以吸什么,再讓幼兒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體可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行。引導幼兒進行分類。
2、組織幼兒探討:這些不能被磁鐵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鐵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讓幼兒在活動室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能?
4、磁鐵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現象。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電動玩具,培育幼兒探究的愛好。
2、讓幼兒了解電池的正負極會影響玩具的啟動或靜止。
活動過程:
1、打算一些電動玩具先讓幼兒玩,并讓幼兒思索:電動玩具為什么會動起來?
2、師幼共同探究。裝反電池的正負極,啟發:"老師這里的玩具也有電池,誰來試試電動玩具能動起來嗎?"3、老師總結:電池的正負極的`不同,會影響玩具的動或靜。
4、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裝的節數也不一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10
一.設計思路
本活動是五月主題探究活動“水”的一個幼兒生成活動。源自幼兒對沖劑類藥物放入水中后會發生溶解現象的新奇。
依據大班幼兒的愛好所在以及他們在認知活動方面,無論是視察、留意、記憶過程或是思維和想象過程,都有了自己的觀點和方法這一年齡特點。我主見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嘗試、試驗,從中發覺有些物質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質不能溶解于水。重點培育幼兒的嘗試精神和細致的視察力。
二.活動流程和教學方法
首先把活動室布置成試驗室,投放大量的試驗材料。以幼兒到試驗室做試驗的形式綻開活動。
嘗試1:幼兒自行試驗→記錄結果并進行比較→溝通探討
老師巡回視察指導幼兒,傾聽幼兒的`想法,但并不真正加入試驗,旨在培育幼兒的獨立操作實力。
得出結論:
1.一些物質放進水中會不見,這種現象叫溶解。
2.有些物質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質不能溶解于水。
嘗試2:老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自行試驗→溝通探討。
老師以平行者的身份參加幼兒試驗,進行個別輔導。
得出結論:容器內水位上升,投放的物品卻不再溶解于水,這種現象叫飽和。
三.活動分析
在活動中,幼兒對顏色艷麗、常見的試驗材料愛好較濃,運用頻繁。同時,幼兒獲得多次嘗試機會,運用肯定的視察操作方法,能將所獲得的閱歷用記錄的方法表述。
四.延長活動
在嘗試2中,幼兒發覺飽和現象,提出很多解除飽和現象的方法,激勵。
幼兒進行嘗試,看看是否會解決飽和現象。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利用幼兒園玩水池為幼兒供應玩水的機會,感知水的特點,鞏固對水的相識。
2、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培育幼兒視察、比較、歸納的實力。
3、讓幼兒感受水中發覺的樂趣,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4、培育幼兒英勇、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活動打算
1、提前幾天告知幼兒星期×下午我們到“玩水池”玩水。老師、幼兒及家長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積木、樹枝、冰糕棍、樹葉等;紙制品:硬紙殼、皺紋紙、報紙、作業紙、紙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塊、鵝卵石、小鐵塊等。并讓幼兒用塑料袋將材料裝好,作上標記,放在玩具柜里。
2、活動前,檢查水池的平安、衛生。池底是否有異物,池水是否清潔,池水高度是否適當。
活動重難點:感知物體的沉出現象。
活動過程
1、感覺嬉戲。
激勵幼兒同老師一起到水池玩水(個別膽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兒暫不強求,允許他們在水池邊玩)。引導幼兒看看水中的小腳丫或涼鞋;試試用雙手捧水;體會把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覺;體驗水中走路的感受。幫助幼兒回憶、再現過去所學學問,如:能望見水中的小腳丫,是因為水透亮、無色,捧著的水一會兒沒有了,是因為水會流淌等等;激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或發覺,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聽覺嬉戲。
請幼兒將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讓幼兒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再試一試、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從高處、低處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幼兒反復對比試驗,相互探討,得出結論:從高處將材料投入水中比低處將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輕的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讓幼兒閉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聲音;回憶的故事《咕咚來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聲音,理解小兔為什么會嚇得驚惶失措。
3、視察、比較、歸納嬉戲。
視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出現象;比較材料的輕、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輕、重、厚、薄和“沉”、“浮”的關系;歸納那類材料會沉于水中,那類材料會浮于水中。
4、觸覺嬉戲。
用手觸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會爛,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整理整理材料。
請幼兒把水中的全部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無雜物。對幼兒進行環保教化一一愛護水資源。
留意:在上述每一種嬉戲中,均讓幼兒充分探討、溝通、合作。如相互供應材料,溝通新發覺等。以此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體驗共享的歡樂,體驗“發覺學習”的驚喜、樂趣。
活動延長
請幼兒把玩水材料帶回家,把今日的“水中的.發覺”告知爸爸媽媽。請家長作好記錄,次日交給老師。以便老師剛好了解孩子“水中發覺”的多與少、深與淺;了解孩子的表達實力;了解孩子對這種活動方式的愛好及認可程度;了解孩子某方面的個體差異,如聽覺、觸覺、記憶等。以便老師依據幼兒個體差異,實行不同的教化策略,從中發覺孩子們的愛好點,擴散或找尋新的教化活動內容。
活動點評
《幼兒園教化指導綱要(試行)》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水中的發覺一一大班科學教化活動》的設計,力求體現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兒學習的三個特點:
一是幼兒的學習受愛好和需求干脆驅動。玩水是幼兒感愛好的,所以,他們會主動投入、主動探究、發覺學習。在發覺學習中獲得勝利,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幼兒的學習以干脆閱歷為基礎,對事物的相識是感性的,詳細的,形象的,須要用動作和各種感觀來幫助思維。因此,給幼兒供應操作機會和調動幼兒的各種感觀共同參加尤為重要。
三是由于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與幼兒間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樂意接受。同時,交往實力、語言表達實力等均得到發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是透亮的,會流淌的,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2、情愿參與操作活動,激勵幼兒大膽講解并描述操作過程。
3、初步了解水與人類生活關系,激發幼兒愛護水資源。
活動打算:
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蘋果,一缸米內有桔子)。每組一份白糖、沙。
每組一條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動過程:
一、老師導入課題
請幼兒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東西?
師:小摯友看看老師前面有兩個金魚缸,一個缸里裝著水,一個缸里裝著米。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幼兒講出水是透亮的,能望見;米不透亮,看不見)
二、讓幼兒動手操作
1、請小摯友米米蘿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師:老師給小摯友打算了米籮和有洞的塑料袋,請你們用它們來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來?為什么?
(請幼兒講出結果,使幼兒明白水是會流淌的)
2、請幼兒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師:現在老師請小摯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攪一攪,看看會怎樣?
3、請幼兒講解并描述試驗結果。
師:現在老師請幾個小摯友到前面來告知大家你的杯子里還能看到東西嗎?
(引導幼兒講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擴散性思維: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東西會被水溶解。
5、請幼兒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師:現在老師請小摯友小棍在杯子里攪一攪,看看會怎樣?
幼兒講解并描述試驗結果。
師:現在老師請幾個小摯友到前面來告知大家你的杯子里還能看到東西嗎?
(引導幼兒講出沙不會被水溶解)
7、請幼兒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魚缸里。
師:請小摯友想一想,過幾天,水會變得怎樣?
(引導幼兒講出水會變黑變臭)
三、老師總結
師:我們知道水是透亮的,會流淌的,有的東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則不會,剛才我們小摯友把自己做過試驗的水倒到金魚缸里,水立即變渾了,過幾天,水還會變臭,我們就說水被污染了。以后我們小摯友出去玩的時候就記住了,千萬不要把東西扔進河里,不要污染我們的小河,我們要學會愛護環境,好嗎?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13
活動《好玩的復制》
設計意圖:隨著社會科技水平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速度。而復制正好滿意了人們對時間的追求,從工廠里流水線上大批量的產品復制到復印機、傳真機、電腦復制、再到生物克隆……無不顯示出人們追求簡捷和保留原汁原味的需求趨向。如何讓幼兒發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復制現象,并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呢?我們通過帶領幼兒觀看報紙印刷和幼兒生活中接觸常見的食品月餅生產的視頻,讓孩子更為零距離的感受機器的“厲害”。并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體驗簡潔的復制方法、了解和關注復制現象,從而激發幼兒接著探究的欲望。此活動是《好玩的復制》第一個活動,目的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現象,嘗試最簡潔的復制方法,并感受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復制現象,激發幼兒對復制現象的愛好。
2、嘗試簡潔的復制方法,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活動打算:
1、視頻《好玩的`復制》、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第一次:每組紙若干、勾線筆、餅干樣品人手一份
其次次:印花機、印泥、錢幣、印花機若干,分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蛋糕師引題,感受復制的特性(一模一樣)
1、今日,我這個蛋糕師給小摯友帶來了一盤簇新出爐的餅干,請你們細致瞧一瞧?
2、這是什么餅干?(跟四周的小摯友比較餅干的特點)
小結:是的,我烤出來的是大小、形態都是一樣的小魚餅干。
二、幼兒設計樣板圖第一次,引出復制的概念。
材料打算:筆每桌5支、餅干樣品5-7、樣板泥、老師樣板泥等。
1、出示樣板圖,提出設計要求
老師介紹高點的步驟。
2.介紹材料,幼兒首次操作
你看,我為大家打算了筆、樣板紙,請你們在紙上設計自己喜愛的一個餅干樣板圖,記得和樣品要一模一樣。
3.驗證比較
你設計了什么餅干,用了什么方法?(印畫、臨摹)
還有什么方法?
小結:像剛才幾位小摯友用的方法叫復制。
三、其次次操作,嘗試多種復制方法
1.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重點介紹復寫泥。
2.幼兒操作、比較作品
你用了什么方法?復制了什么圖形。
小結:剛才嘗試了用印花機、復寫紙、印模、銀幣拓印這四種材料都勝利地復制了餅干圖樣,恭喜過關!
四、觀看視頻拓展閱歷,感受復制的便捷。
1.生活中的復制現象
你還見過那些復制品?
2.觀看視頻拓展閱歷
幼兒觀看一段制作月餅的視頻
提問:月餅是怎么復制出來的?她的復制工具在哪里?
有了這個機器有什么好處?——便捷、快速、便利
五、制作餅干,生活應用
1.出示糕點師工具,示范制作方法,講解要求。
2.背景音樂,幼兒制作
結束:這下蛋糕師將你做的餅干送去烘烤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1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空氣都不生疏,但相識尚處于“知其存在”等基礎層面。由于空氣無處不在而又無色無味,又依據孩子愛玩、新奇等天性,活動中我將空氣與放射“炮彈”相結合。從而讓孩子在玩中,發覺與空氣特性有關的現象。進而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在體驗與溝通中真實的感知科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經過嘗試、比較,探究運用空氣炮的最佳方法。
2.在操作嬉戲中,感受并發覺空氣能產生推力的好玩現象。
3.嬉戲時,能與同伴溝通,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活動打算:
各種型號PVC管若干(長、短、粗、細);泡沫小球;示意圖;飛機粘貼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是小小解放軍
1.幼兒分藍隊和綠隊入座,角色扮演,導入活動
(1)老師:“我們今日有一個新角色—解放軍。你們知道解放軍是干什么工作的么?”(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老師小結)
(2)老師:“我們來學做一下解放軍吧!立正!敬禮!”(幼兒學做動作)
2.介紹操作材料及規則
(1)老師:“解放軍打仗須要武器,我們這里也打算了一些。但是解放軍也是特別有紀律的,聽到集合令,立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2)介紹炮管和炮彈,瘦長型、雙頭封閉型兩種放射管。
二、戰前訓練
1.提問:如何才能將炮彈放射出去呢?依據自己的猜想,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小結:將炮管和放射管進行組合就可以把炮彈放射出去。
2.幼兒選取炮管和放射管,自由練習,嘗試放射炮彈,初步感知空氣的作用。(提示拿瘦長管的幼兒換成短管進行嘗試放射炮彈)
3.共享探討:為什么短管也能把炮彈放射出去?是什么推出了炮彈?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
4.出示原理圖示,小結:炮管里也存在空氣,短管推動炮管里的空氣就可以把炮彈放射出去。
三、軍事演習
1.交代嬉戲規則
老師:“我即將要進行一次軍事演習了,比一比誰的炮彈打得又
遠又準。”(幼兒分藍、綠隊,面對站立,用“炮管”將炮彈打入對方的框子中。)
2.幼兒嬉戲,老師個別指導。
視察要點:幼兒是否關注到影響炮彈放射距離的各種因素。
3.閱歷共享
(1)提問:“如何把炮彈打得更遠?”幼兒自己表述,并做以師范。
(2)老師小結:對準目標、用力快速推動炮管才能將炮彈放射勝利。
四、射擊敵機
1.出示飛機粘貼圖
老師:“看!空中有兩艘敵機飛來了!我們不論是藍隊還是綠隊,都是中國的解放軍。我們團結合作,怎樣可以射擊中它呢?”
幼兒探討放射方法。
2.出示圖紙,介紹秘訣
(1)幼兒解讀圖示,探究放射炮彈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建議書的撰寫技巧與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復習備考的獨特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作答規范試題及答案
- 心態調整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計劃試題及答案
- 適應環境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核心課程課題申報書
- 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教育培訓體系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職業發展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心理調適策略試題及答案
- 腺樣體肥大診療與腺樣體切除術(概述、臨床表現與危害、診斷、治療及腺樣體切除術)
- 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單元測試(word版含答案)
- 借個護龍頭尤妮佳成長史觀中國衛生用品發展前景
- 隧道施工監控量測方案及措施
- Liaison快速操作指南中文版說課材料
- 中國暈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4 )
- 長途大客車總布置設計
- Q∕GDW 10799.6-2018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第6部分:光伏電站部分
- T∕CAAA 002-2018 燕麥 干草質量分級
- 方格網計算步驟及方法
- 課題評分表(共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