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小兒上呼吸道感染_第1頁
兒科小兒上呼吸道感染_第2頁
兒科小兒上呼吸道感染_第3頁
兒科小兒上呼吸道感染_第4頁
兒科小兒上呼吸道感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整理課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AURl)

各種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簡稱上感,俗稱“感冒〞,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據感染部位不同常診斷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確切者。2整理課件一、病因病毒約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薩奇病毒、??刹《?、冠狀病毒、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等。少數由細菌致病最常見的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肺炎支原體亦可引起亦有細菌、病毒混合感染3整理課件病癥輕重不一與年齡、病原和機體抵抗力不同有關年長兒病癥較輕,嬰幼兒較重二、臨床表現4整理課件1〕局部病癥鼻塞、流涕、噴嚏、干咳咽部不適、咽痛等,多3~4天內自然痊愈。3〕嬰幼兒起病急,全身病癥為主,常有消化道病癥局部病癥輕,發熱T可39~40℃,熱2~3天至1周左右,起病1~2天內可引起高熱驚厥。1.一般類型上感2〕全身病癥發熱、煩躁、頭痛、全身不適、乏力,局部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腹痛多為陣發性臍周痛,無壓痛,可為腸痙攣所致,如腹痛持續存在,多并發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5整理課件體溫持續不退或病情加重應考慮感染可能侵襲其他部位咽充血、扁桃體腫大、下頜、頸淋巴結腫大、觸痛肺部呼吸音正常腸病毒感染可見不同形態的皮疹體征6整理課件

兩種特殊類型上感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好發于夏秋季,起病急驟

咽部充血,咽腭弓、懸雍垂、軟腭等處有2~4mm大小的皰疹,周圍有紅暈,皰疹破潰后形成小潰瘍,病程1周左右。

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嘔吐等。體格檢查表現7整理課件咽—結合膜熱(pharyngo-conjunctivalfever)好發于春夏季,散發或小流行,腺病毒3、7型所致特征發熱咽炎結合膜炎表現:高熱,咽痛,眼部刺痛有時伴胃腸道病癥。體檢:咽充血,可見白色點塊狀分泌物,周邊無紅暈,易剝離;一側或兩側濾泡性眼結合膜炎;可伴球結合膜出血;頸及耳后淋巴結腫大。病程1~2周。8整理課件并發癥中耳炎鼻竇炎咽后壁膿腫

頸淋巴結炎喉炎氣管炎肺炎敗血癥腦膜炎腦炎血行播散9整理課件實驗室檢查細菌感染

血白細胞可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咽試子培養可有病原菌生長血白細胞計數正?;蚱椭行粤<毎麥p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病毒感染病毒別離和血清學檢查可明確病原C反響蛋白〔CRP)和前降鈣素原〔PCT)有助鑒別細菌感染10整理課件治療支持和對癥治療,預防并發癥合并有細菌感染者應用抗菌素11整理課件抗病毒藥物病毒唑(virazole)10~15mg/(kg.d)口服

or靜脈輸注或病毒唑

2mg含服

1次/2小時6次/日3~5日為一療程,有廣譜抗病毒作用。1.抗感染治療抗生素細菌性上感或病毒感染繼發細菌感染者可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復方新諾明、大環內酯類。證實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或有風濕熱、腎炎病史者青霉素療程應為10~14日。12整理課件亦有較好效果可予鎮靜、

止驚等處理。對癥治療高熱中成藥PO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冷敷、溫濕敷或醇浴降溫發生高熱驚厥咽痛可含服咽喉片13整理課件常見護理診斷與咽痛、鼻塞有關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驚厥潛在并發癥舒適的改變體溫過高14整理課件護理措施促進舒適維持體溫正常觀察病情健康教育促進舒適降低體溫觀察病情健康教育15整理課件促進舒適護理措施保持室溫18~22℃,濕度50%~60%,以減少空氣對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及時去除鼻腔及咽喉局部泌物和干癡,保持鼻孔周圍清潔,減輕分泌物刺激。勿用力提鼻以免炎癥經咽鼓管引起中耳炎。鼻塞嚴重時應先清鼻腔分泌物,用0.5%麻黃素滴鼻,1~2滴/次,2~3次/日。鼻塞阻礙吸吮于哺乳前15min用,使鼻腔通暢,保證吸吮。保持口腔及皮膚清潔。嬰幼兒飯后喂少量溫開水清洗口腔,年長兒早起、飯后、睡前漱口,必要時予口腔護理。床單位清潔、整齊、枯燥,及時更換汗液浸濕衣被。咽部不適時可給予潤喉含片或霧化吸入16整理課件維持體溫正常注意休息減少活動室內安靜溫度適中定時通風防止對流衣被不宜過厚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進一步升高做好呼吸道隔離保證充足營養水分和VitC。飲食宜清淡、富營養易消化,少食多餐,因發熱、呼吸快使水分消耗增加,要鼓勵其多飲水,入量缺乏靜脈補液。T﹥38.5℃給予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頭部冷敷、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等,遵醫囑給藥降溫。有高熱驚厥病史及早處置。17整理課件病情觀察

監測體溫,警惕高熱驚厥。每4~6小時測量體溫一次,超高熱或有熱驚厥史者應l~2h時測量一次,退熱處置30min后復測體溫并準確記錄。觀察咳嗽性質、神經系統病癥口腔粘膜改變、皮膚有無皮疹等,以便早期發現麻疹、猩紅熱、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急性傳染病。

充血、水腫、化膿情況,在疑有咽后壁膿腫時,應及時報告醫師,同時注意防止膿腫破潰后膿液流入氣管引起窒息。觀察咽部

觀察有無體溫驟降,如有大量出汗、面色蒼白、頭暈等虛脫表現時,應予保暖,飲熱水,嚴重者給予靜脈補液,加強巡視。用解熱劑后18整理課件

健康教育病毒感染告知該病的自限性和治療目的,使家長了解本病防護知識按時預防接種。居室整潔、采光好,濕式清掃,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清新,禁在小兒居室內吸煙,注意手衛生。保證充足營養和睡眠,提倡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