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的段子_第1頁
語言學的段子_第2頁
語言學的段子_第3頁
語言學的段子_第4頁
語言學的段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學段子01四個語言學家相約一起改行研究生物學。一年之后,他們在一起交流研究成果。音韻學家說:“我研究了一種恐龍化石。”方言學家說:“我在荒島上考察了一種稀有物種。”語音學家說:“我精確地測定了人體內的幾個物理指標。”語法學家說:“我觀察了我家門口那條街上的人。第一天,出現了16713個男人,15604個女人,男人比女人多符合張三動因。第二天,出現了15832個男人,15993個女人,女人比男人多,符合李四動因。有的時候男人多,有的時候女人多,是張三動因和李四動因的綜合作用,這就是我的重大發現!”02語法學導師問自己的研究生:“在學習前沿理論時你動搖過嗎?”研究生:“我和前沿理論一起動搖。”03一個語法方向研究生假期回家,正在用BCC語料庫拼命數句子。他的媽媽突然過來:“孩子,你給我改下微信昵稱。我也想像我那幾個朋友一樣,顯示在別人通訊錄的最開頭。”孩子接過手機,兩下改好。媽媽一看,原本的昵稱“花開富貴”被改成了“花開富貴。一”(bcc語料庫搜語料時的排序是按被搜索詞后面的字符順序,句號這樣的標點符號排在前面,漢字則是按unicode順序,“一”字在最前面)。04一位土豪為了提高后代文化水平,專程到當地最好的大學里請了一位語言學教授給自己的小孩子當私人啟蒙家教。這位語法方向的教授感激涕零:“我一定把自己的看家本事教給您的孩子!”一段時間過去了,土豪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學習的效果。寫了一個“我”字,問孩子:“這是什么字?”孩子:“老師好像說過,但我忘了。”土豪又寫了一個“你”字,問孩子:“那這個呢?”孩子:“我也忘了。”土豪有些生氣:“那你跟著老師學了點什么?”孩子說:“我知道,第一個字在課本里出現了99次,第二個字在課本里出現了88次。這里面一定有它特殊的動因!”05一個騙子想混進研究生的微信群里找機會行騙。首先他混進了一個方言學方向研究生的群。剛進群,有人問他:“你家鄉是哪里啊?”他回答后,人們紛紛和他談那里方言的特點,騙子一句也答不上來。“這人不是我們這里的,快踢了!”之后,騙子吸取教訓,讀了一大堆語法學方面的書和論文,準備下次混進語法學方向研究生的群里。這一次,他剛進群就洋洋灑灑地發表了一堆關于各種語法理論的見解。可是還沒等他說完,人們紛紛又說:“這人不是我們這里的,快踢了!”騙子摸不著頭腦,問一個學生:“難道是我學藝不精,說錯露餡了嗎?”學生回答:“真的語法研究生要不是為了自己的論文,誰TM喜歡談這些?”06某大學中文系辦公樓里,一位文學教授和一位現代漢語語法教授相遇。語法教授:“老王,聽說你在創作長篇小說?出版后可不可以送我一本啊?”文學教授:“啊?那我可得再好好檢查一下有沒有病句。別讓你這搞語法的看出來笑話。”語法教授:“不不不,其實我還盼著您多用點病句。”文學教授:“你小子想看我出丑是吧?”語法教授:“不是的,只是因為這樣我們就又有了有權威出處的新語法現象可以研究了。”07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語言學家參加數學考試,其中一個問題是:所有的奇數都是素數嗎?數學家想了想,說:“3是素數,5是素數,7是素數,9不是素數,所以不是所有奇數都是素數。”物理學家想了想,說:“3是素數,5是素數,7是素數,9不是素數,嗯,9大概是實驗誤差......11是素數,13是素數,沒錯!所有的奇數都是素數!”工程師想了想,說:“3是素數,5是素數,7是素數,9是素數,11是素數,13是素數......”西方的語言學家想了想,說:“3是素數,5是素數,7是素數,哈哈,我發現了一條普遍規則!9不是素數,嗯,我的普遍規則怎么解釋不了?這肯定是表層結構,9的底層結構肯定是個素數!”中國的音韻學家想了想,說:“3是素數,5是素數,7是素數,9不是素數。那么可以確定,9在上古數字里一定也是素數,只是后來不規則演變了!”中國的現代漢語語法學家想了想,說:“3是素數,5是素數,7是素數,9不是素數。這體現了不同層面動因的綜合作用!統計范圍內,奇數里有75%是素數,說明素數性是奇數的原型性質。至于9不是素數的原因,則尚待另文考察。這啟示我們:在考察一個數是否是素數時,既要關注奇偶這一層面的共性,又要關注具體數字的個性。”08語言學專業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在談論什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語音學研究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用praat測出了漂亮的數據。”方言學研究生:“你們假理科生就是古板,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深山荒野中聽到來自古時的聲音。”語法學研究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半夜室友哀嚎:‘CCL又崩了!’我微微一笑:‘我昨天已經下載完語料了。’”09同一個語法學導師指導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在討論論文。碩士生說:“我的論文題目是《論漢語特殊主謂結構的生成動因和機制》。”本科生問:“什么是生成動因和機制?”博士生問:“什么是主謂結構?”10—我的兒子在中國留學,已經在漢語語法專業讀了三年研究生了。—哇,那他的漢語水平一定很好咯?—沒有,他們剛學習到“王冕死了父親”生成機制的第七十二種解釋。11—漢語有多少個字?—這得看《康熙字典》。—漢語有多少個詞?—這得看《漢語大詞典》。—那漢語有多少個構式?—這得看這個圈子里有多少碩博生要畢業,還有多少老師要評職稱。12某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會里設了一個學術部。來此參觀的本科高校現漢語法老師知道后說:“你們是職業技術學院,要什么學術部?”職院老師回答說:“你們現漢語法的項目申報書里不是也寫了實用價值嗎?”13散文作家:"我最喜歡看《5年高考3年模擬》了,閱讀題里用我的文章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隨便寫的一句話能有那么深的思想感情。”網絡小說作家:“那有什么,我最喜歡看《中國語文Q》了,那里面我漏打一個字都能給我分析出動因和機制來。”14一生成語法的優越性在哪里?一成功克服了結構主義理論里不會存在的問題。15語音學老師、方言學老師和語法學老師一起出去玩,路上看到兩個外地人正在說話。語音學老師:“哇,他們的濁音好明顯。方言學老師:“看這個調類Q的歸派,是*地區的人沒跑了。“語法學老師在一邊默不作聲。語音學老師:”你怎么不說話?”方言學老師:“他大概在找他們的話里的病句吧。”語音學老師:“不對不對,找病句那是本科生才干的事,他大概在找他們說這些話有哪些動因。”語法學老師終于爆發了:“好不容易出來玩,別提工作的事行不行!!”16數學家和語法學家有什么區別?數學家喜歡把未解決的問題轉化成已解決的問題,語法學家喜歡把已解決的問題轉化成未解決的。17學校舉行晚會,語言學專業的研究生準備結合自己的專業表演節目。方言學研究生:“我來學幾段各地的方言。”音韻學研究生:“我來用構擬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