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設計_第1頁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設計_第2頁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設計_第3頁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設計_第4頁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睢陽區古宋辦事處古宋一中九年級思想品德第第八頁3.2《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教學設計一、教學分析:(一)內容分析3.2《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第71—80頁。(二)教情分析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知道中國面臨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知道國際競爭的實質、懂得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高揚民族精神、才能振興中華。(2)能力目標:采用多種方法收集和分析資料、信息,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全球觀念、增強憂患意識、勇于應對挑戰;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2.教學的重點、難點(1)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國際競爭的實質。(2)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我們要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三)學情分析由于生長在對外開放的時代,學生對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及民族精神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由于人生觀、世界觀處于萌芽狀態,一些學生盲目崇拜西方發達國家,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的人生目標,需要加強責任感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二、教學過程(一)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課堂小辯論活動1】辯題《當今時代,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正方觀點:當今時代,中國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反方觀點:當今時代,中國面臨的挑戰大于機遇。活動過程:1.活動準備:辯論的題目預先布置給學生,學生根據需要分成兩大組(正方和反方),自主組隊、選出主辯手,在課外收集資料,充分思考;2.課堂辯論:課堂上主要是主辯手發言,其它人可以根據需要采取自由辯論;3.教師及時予以點評。【分組討論活動2】:教材第71頁“環球視點”——《新世紀國際綜合國力的競爭》活動過程:1.引導學生閱讀理解材料、結合第73頁“國情導讀”,思考問題:(1)21世紀初,美、俄、日等國家搶抓機遇的目的是什么?(2)閱讀資料《機遇與挑戰同在,后來可以居上》,這些國家是依靠什么實現跨越式發展和經濟騰飛的?我國應該如何應對新世紀的國際競爭?(3)我們青少年應該做些什么準備?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3.全班交流、暢談自己的認識。4.教師總結。【閱讀與感悟】教材第78~80頁《中國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期》1.學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問題:(1)龍永圖認為中國經濟在今后30年面臨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期,你怎么理解?(2)中國應如何抓住面臨的戰略機遇期?(3)你打算如何使自己成為未來的成功人士?2.教師點評。【課外活動】教材第76頁“實踐與評價”——《在挑戰面前……》1.收集材料,結合我國國情,分析我國的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與壓力?2.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和挑戰?(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情境體驗活動1】感受民族精神1.教師播放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學生齊唱國歌。2.設問:國歌反映了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和英雄氣概?3.學生回答。【自主探究活動2】探究民族精神的內容及意義活動過程:1.教師課件展示:歷史典故、名人名言。2.學生結合課本74頁“國情導讀”,完成下面表格。源流遠長的偉大中華民族精神名言名句歷史典故體現精神民族精神核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端午節祭屈原、林則徐“虎門銷煙”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炎黃子孫的由來、鄭成功收復臺灣、團結統一和為貴,與人為善四海之內皆兄弟張騫出使西域、鄭和下西洋愛好和平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勤勞勇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紅軍長征自強不息3.教師總結: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內容。4.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感悟《美軍為何攻不下上甘嶺》。整個上甘嶺戰役中,1萬余人的志愿軍,要對抗7萬多人的敵軍。前沿陣地上,我志愿軍一兩個殘破連常常要對抗一兩個滿裝員的團級進攻,而且幾乎沒有炮火支援,彈藥也常常補充不上……然而,占絕對優勢的敵軍,卻最終沒有攻下上甘嶺。(1)設問:美軍在上甘嶺的失敗,“不是輸給了中國軍隊”,那么它到底輸給了什么呢?(2)學生回答。(3)教師分析:志愿軍在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勝利。(4)總結:民族精神的意義——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我們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自主探究活動3】課本第72頁“歷史掃描”——探究《民族精神與時俱進》活動過程:1.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圖片與文字素材,思考問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時期,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具體體現?請舉例說明。2.學生回答。3.教師總結:時期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革命戰爭年代1921-1949年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78年抗美援朝精神、大慶“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三峽移民精神、孔繁森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體驗思考活動4】將民族精神發揚光大活動過程:1.課件展示:中國設計師孫明設計的含有“漢字書法元素”的奧運招貼畫《更高、更快、更強》,并設問:(1)對這一幅招貼畫的風格你欣賞嗎?為什么?(2)結合這幅招貼畫,談談你從奧運健兒身上感悟到了什么民族精神。2.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并在全班交流。3.教師總結:(1)奧運招貼畫《更高、更快、更強》既展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書法藝術的魅力,又弘揚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2)感悟到了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民族精神。4.教師用課件展示圖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舉辦理念。北京奧運會:“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上海世博會的理念是“理解、溝通、歡聚、合作”;廣州亞運會的理念:“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總結:新時期,中國人民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以人為本、依法辦事、面向世界的時代精神。5.學生談: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青少年如何以實際行動弘揚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基礎和淵源,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課堂小結】學生總結本課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課外拓展思考】(兩個題目,任選其一)1.面對來自國外的“文化侵略”,我們怎么辦?近年來,在國際化大潮的影響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復活節、狂歡節等“洋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陽、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則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為此,一些有識之士發出聯合署名倡議書,號召人們“抵制洋節,驅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響”,維護和振興我國的傳統文化。某班針對這種現象,以“有必要抵制洋節嗎?”為主題,組織一次辯論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