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講)_第1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講)_第2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講)_第3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講)_第4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十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講唇齒相龁(中):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日本“陽謀”侵華與偽“滿洲國”國聯調查團向溥儀作調查東方會議現場,右3為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日本的東方會議1927年《對華政策綱領》,決定武力干涉中國內部事務,并確立了把“滿蒙”與“中國本土分離開來”的方針。臭名昭著、爭議頗多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提出實現日本大陸政策的戰略方針:“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于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國征服,其他如小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村附近的南滿鐵路一段路軌。卻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軍守備部隊。突然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進攻。并于19日晨完全占領了沈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的上演1932年3月,宣布成立偽“滿洲國”,溥儀在長春出任執政。二、從北到南與從南到北:上海抗戰與長城抗日宋慶齡與蔡廷鍇在上海1932年1月28日,日軍發動對上海的進攻,“一.二八”事變爆發。十九路軍奮起抵抗。5月5日《上海停戰協定》簽署,中國軍隊不能駐扎上海市區。主其事的外交次長郭泰祺被學生痛毆。“一.二八”上海抗戰

1933年1月-5月,國軍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熱河(今分屬遼寧、河北、內蒙古)長城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和灤東等地的作戰。長城抗戰中,日軍很快從南、東、北三個方向對北平形成威逼態勢。長城抗戰歷時80多天,中方部分統計,傷亡1.8萬余人,日方公布死傷2400人。

長城抗戰與“華北自治”《塘沽停戰協定》實質上承認了日本對中國東北三省和熱河的侵占。把長城一線和中國撤軍線之間定為“非武裝軍區”,中國不能在此駐軍,而日軍卻可以在此自由行動。這樣華北地區門戶洞開,日軍隨時可以侵占冀東和平津。日軍的侵略勢力已經從東北伸到華北地區。中國華北地區軍方負責人何應欽派代表熊斌與日本關東軍司令武藤信義的代表岡村寧次合影長城抗戰與“華北自治”1935年12月7日,國民政府在日本軍方要求華北特殊化,否則以武力占領該地區的壓力下,決定改變華北行政體制,取消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和北平政務管理委員會,設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滿足日方的要求。中國認為冀察政務委員會系中央設置的地方機構,日本視之為華北自治行政機構。從而導致了學生反對的“一二.九”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長城抗戰與“華北自治”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攘外必先安內”與“六國論”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攘外必先安內”與“六國論”三、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1935年“八一宣言”發表,表達全民族抗日的愿望;同年12月中共瓦窯堡會議,正式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1、中國共產黨政策調整瓦窯堡會議舊址

2、國民黨政府對日外交政策的調整

1935年11月國民黨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表示要“拋棄前嫌,團結救國”。

蔣介石和宋美齡從“西安事變”到“七七事變”西安事變前蔣介石、張學良與楊虎城的合影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時,按照張、楊原來的計劃和分工,張學良派自己的衛隊營長孫銘九率部進入華清池捉蔣,與蔣的衛隊發生沖突。蔣介石聽聞槍聲,慌忙潛入驪山躲蔽。東北軍迅速擊敗蔣介石衛隊后四出搜查,天亮后發現并捕獲蔣介石。西北軍也同時行動,控制西安城,在西京招待所抓獲蔣介石軍政大員陳誠等10余人。捉蔣亭西安事變事變后,張、楊通電全國,說明“兵諫”原因,提出八項政治主張:(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確實遵行孫中山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群眾涌上街頭游行支持張、楊西安事變1936年12月24日,雙方達成了六項協議:1、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2、釋放上海愛國領袖和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3、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4、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5、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系;6、其他具體的救國辦法。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1、張學良求仁得仁!2、國共兩黨內爭的光榮收場!3、中華民族乃是最大的受益者!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誰有利?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進攻中國的戰爭。

七七盧溝橋事變國民黨的態度

7月17日蔣介石表示,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幼,無論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七七事變后,為了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共主動派出周恩來等人多次與國民黨代表談判。

9月22日,國民黨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抗戰前后之周恩來四、國民黨正面戰場1、凇滬會戰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規模進攻上海,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淞滬會戰的戰幕由此拉開。

馮玉祥、張治中、張發奎在淞滬會戰的前線指揮部2、忻口會戰

1937年10月,忻口會戰是華北戰場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役,歷時23天,大小戰斗40余次,日軍傷亡2萬人,牽制了日軍沿平漢路南下的作戰行動。

在忻口會戰中犧牲的第九軍軍長郝夢齡3、徐州會戰

日軍占領南京、濟南等地后,先后集中24萬人的精銳部隊,于1938年1月下旬開始南北對進,夾擊徐州。徐州會戰中臺兒莊大捷,大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李宗仁在臺兒莊車站4、武漢會戰

1938年6月,40萬日軍、120艘艦艇,300架飛機進攻武漢,中國參戰部隊達130個師,約100萬人,與日軍展開了大規模會戰,日軍死傷20萬,中國軍隊死傷40萬。10月下旬,武漢已陷入日軍東、南、北三面包圍,蔣介石只得下令棄守。10月25日,武漢淪陷。在武漢會戰中,中國海軍中山艦被日機擊沉1938年4月13日,陳果夫向蔣介石建議決黃河北堤,“以水反攻制敵”。同年5月,蔣介石采納陳果夫的建議。6月6日,新8師師長蔣在珍建議在花園口決口。7日,加派新編第8師一個團,改在鄭州東北花園口用平射炮轟擊黃河大堤,9日放水。后擴大決堤口至370余米。決堤后,一時阻礙了日軍的進攻,使日軍第14、第16師團陷入困境。

黃河花園口決堤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攻占南京的命令。12月5日晚,松井石根率新編制的日本華中方面軍約30萬兵力開始進攻南京外圍。12月13日,日軍第十軍第六、一一四師團等部隊進占南京,展開長達六星期的震驚世界的血腥屠殺。南京陷落南京陷落南京大屠殺在日軍進攻南京時,國民政府于1938年11月20日宣布遷都重慶。12月1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率政府的一些部門在重慶正式辦公。但國民政府的中樞機關主要集中在武漢。武漢陷落前,國民政府各部門和外國使館才全部遷往重慶。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全面抗戰爆發后,大批沿海工業內遷西南區,不僅直接支持了抗戰,而且奠定了西南地工區的現代工業基礎,改變了中國工業的原有布局。(圖為從河南鄭州遷到重慶的大型紡織廠-----豫豐紗廠一角)工業內遷1938年,全國戰時教育協會成立,負責高校遷建工作。從1937年至1939年,中國戰區各高校,除教會學校和上海交通大學遷入租界外,其余都遷入西南或西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遷長沙,后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高校內遷劉峙和他的孫女

五、有關抗戰軍人劉峙是何應欽、蔣介石忠實可靠的心腹將領,素有北伐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用將軍、抗戰中的長腿將軍和解放戰爭中的敗將之稱。劉峙是國民常“五虎上將”之一。韓復榘不戰而棄守黃河天險,致使敵人長驅直入,乘虛南下,給津浦路抗日作戰帶來了嚴重損失,1938年1月24日,在武漢被槍決。韓復榘丟了山東今天是什么天氣?今天是演講的天氣。開會的人來齊了沒有?看樣子大概有個五分之八啦,沒來的舉手吧!很好,都到齊了。你們來得很茂盛,敝人也實在很感冒。你們是文化人,都是大學生、中學生和留洋生,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是科學科的,化學化的,都懂七、八國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連中國的英文也不懂。你們是筆筒里爬出來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鉆出來的,今天到這里講話,真使我蓬蓖生輝,感恩戴德。其實我沒有資格給你們講話,講起來嘛就象……就象……對了,就象對牛彈琴。蔣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兄弟我雙手贊成,就是一條,“行人靠右走”著實不妥,實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邊留給誰呢?韓復榘的演講?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國民黨抗日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抗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別的中國將領。他被周恩來稱為“抗戰軍人之魂”,是全國軍人的楷模!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七七事變后,張自忠主張和平,并且擔任了日治下的首任北平市長,但僅當了8天。“自以為忠”丟華北有過,當漢奸沒份。負黨負國豈我張某所為?當粉身碎骨,以事實取直天下!

我的冤枉,只有一拼與死,拿真實的戰績,才能洗刷干凈!蔣介石的悼電里說“眾謗群疑”、“當世之是非毀譽”,乃至“而猶為全國人士所不諒也”輿論罰太重與張自忠非死不可

全國的大軍人,我幾乎無一不認識,論到緊要關頭,快刀亂麻,當機立斷,我覺得在全國人物中,無有能出蔣之右者。他之有今天的成功,絕非偶然,今后就要看他對全局的規劃怎樣了。一個人總容易為歷史所支配,尤其容易為自己成功的歷史所支配,蔣以黃埔軍得到北伐成功的,假使他用黃埔生用到超過了他們的能力,我便很為他擔心!——蔣百里蔣介石和他的黃埔系在共和國10大元帥里,就有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等5人曾是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學生。除此之外還有元帥以下及未受軍銜者:周恩來(政治部主任)、陳賡(1期)、羅瑞卿(武漢分校)、許光達(5期)、左權(1期)、劉志丹(4期)、袁國平(4期)、陶鑄(5期)、項英、張國燾、李富春(武漢分校政治教官)……

黃埔軍校里的共產黨人

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擔任正面作戰,以正規戰為主,是抗戰的主戰場,是抗日的主要力量。(1)、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滅亡中國的夢想,大量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促成了相持階段的到來。(2)、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貢獻。(3)、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