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昌市2022--2023學年度上期期中檢測高一歷史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試題卷6頁,答題卡2頁。全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其他試題用0.5毫米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對應題框內,不得超越題框區域。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總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總共45分。每小題有且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老官臺——大地灣文化,磁山——裴李崗文化,后李——北辛文化,雖然各有起源,各有特征,但在經濟類型、日用陶器的制法、某些器別甚至器形等多方面均表現出了一定的共性,該現象反映了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是A.分布廣泛B.百花齊放C.多元一體D.走向統一2.《孟子.滕文公上》一文中指出,“夫仁政,必須從劃分經界開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反之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泵献拥倪@一經濟主張()A.導致了井田制的崩潰B.繼承與發展了孔子的思想C.源于鐵制農具的普及.D.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趨勢3.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打破了先前諸侯割據的疆界,以禹的名義把戰國時的天下分為九州,既包括中原地區,也涵蓋了四夷之地。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戰國時期有了統一族群觀念B.戰國時期分封制度開始形成C.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勢力衰微D.此書托禹名義而無研究價值4.司馬遷《史記》評價秦朝郡縣制:“縣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說明秦朝“郡縣制”()A.集中了人力物力有利于經濟發展.B.統一思想“以法為教”強化集權C.解決了貴族血緣權力傳承的矛盾D.實現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鞏固統一5.漢武帝為順應時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和發展大一-統國家的措施,下列不屬于這一系列措施的是()A.設置西域都護府B.設立中朝制度C.推行均輸平準D.設立河西四郡6.下圖為《北魏司馬金龍夫婦合葬墓彩畫漆屏風》。司馬金龍是北逃的東晉皇族,并娶鮮卑公主為妻。下列描述符合該圖主題的是()A.“大一統”政治的不斷強化B.“雙向互動”胡漢文化的互鑒C.“衣冠南渡”民族融合加強D.“藝術繁榮”古代繪畫的頂峰7.唐代詩人皮日休曾作詩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贝嗽娨庠?)A.稱贊隋朝大運河的功績B.總結隋朝滅亡的教訓C.抨擊隋煬帝的窮奢極欲D.分析運河修建的原因8.下表是中國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部分資料。據此可知()A.進士科考試難度低于明經科B.科舉制提升了社會的流動性C.科舉制與儒家思想聯系密切D.科舉制選官打擊了世家大族9.唐前期長期由1名宰相主持眾宰相議政,并將議政記錄奏請皇帝決策后再發尚書省執行;唐后期則改為每10天輪換1人主持,后又改為每天輪換。這一做法的目的是()A.減少決策失誤B.強化君主權力C.提升治理效能D.實現權力制衡10.宋朝基于五代的殘殺,大量任用文人,支持文人群體建立儒家思想體系。這種體系的建立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改變,人們的思想也逐漸固化。讀書人忠君愛國,關愛蒼生。地方上士人上承官府法令、協助朝廷事務,下安撫團結鄉里,組織百姓生產。材料旨在說明()A.宋朝重要官職都由文人擔任B.儒學體系穩定社會強化集權.C.文人執政利于辦事效率提升D.宋朝地方權力分配比較合理11.著名學者鄧廣銘認為:“任憑王安石的新法如何發展下去,終歸還是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的境地。....土地問題是在11世紀的改良主義者改革工作的極限以外的問題。”上述言論()A.揭示了王安石變法的策略失當B.明析了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原因C.否定了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D揭示了王安石變法的時代局限.12.《東京夢華錄》記載:“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50余....瓦中多有貨藥、賣卦、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边@一現象說明了宋代()A.經濟重心的南移B.達官貴人的需要C.城市商業的繁榮D.海外貿易的興盛13.據史書所載:“至于太宗,兼制中國(指幽云地區),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面治官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币陨嫌涊d描述的遼國國家治理的顯著特點是()A.民族分化B.民族平等C.軍事管理D.因俗而治14.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彼未鐣幕叨确睒s,在科技領域的表現有()A.火藥用于軍事,出現自動爆炸的地雷B.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促進海運的發展C.雕版印刷出現,促進宋詞、理學傳播D.造紙術改進,利于信息的記錄與傳承15.據有關資料統計,元朝歲收糧賦中,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國總額的21.39%,江浙行省占全國總額的37.10%,江西行省占全國總額的9.56%,湖廣行省占全國總額的6.97%。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賦役制度的革新B.地方行政區劃的創新C.古代中央集權的加強D.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第II卷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第16題18分,第17題12分,第18題25分,總共55分)16.(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農業與農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發展。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糧食的儲備,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這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發展。摘編自《簡明中國歷史讀本》材料二郭家莊的160號商代墓中出土了青銅禮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紋飾和族徽文字,還出土了28件青銅樂器和生產工具,220件青銅兵器和900枚銅鏃....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較高的武將。摘編自楊育彬《河南考古50年》材料三《呂氏春秋》指出:“公作則遲,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無所匿遲也。”所謂“公作”,就是奴隸在井田上集體耕作,“分地”則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這種“公作”與“分地”的區別,反映了沒落的奴隸制與新發展起來的封建制之間的鮮明對比。摘編自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列舉農業“有了很大發展”的表現,(4分)并舉例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發展。(4分)(2)從160號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哪些歷史信息?(4分)(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時期耕作方式的變化,(2分)并分析這一變化的歷史作用。(4分)17.(12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這一時期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進一步發展,經濟繁榮、政治開明、社會開放、科技文化高度發展,中國進入蓬勃興旺的隆盛時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唐初諸帝時代,中國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同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成為鮮明對照。韋爾斯《世界史綱》.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材料三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柳宗元(1)請列舉材料一中“唐初諸帝時代”兩個盛世的名稱。(4分)材料一中“中......威力遠被”,請寫出唐朝時期中華文化影響日本的任意兩個個歷史事件。(4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贊的是哪一-制度?(2分)材料三中唐太宗被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請列舉一個他統治時期與西南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2分)18.(25分)中華文明多元--體,源遠流長,宋代在國家治理方面留下寶貴經驗。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的領導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從技術上的發明、從普遍的教育到對宗教和各種哲學思想的寬容。......上一個1000年的中國,是世界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摘編自喬納森·斯彭斯《新聞周刊》材料二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舉、均田等制度,已經標志著行政管理體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礎_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樞大臣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得以相互制衡。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材料三975年,宋太祖下詔:“向者登科(科舉應考人被錄取)名級,多為勢家所取,塞(阻隔)孤貧之路。今朕躬親臨試,以可否進退,盡革前弊矣?!贝撕缶醵佳赜么酥贫?,選拔有才干的貧寒士子充實官員隊伍。...太宗時,“國家開貢舉之門,廣搜羅之路”,允許工商業者及“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