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輪復習效果檢測6:人口的變化_第1頁
地理一輪復習效果檢測6:人口的變化_第2頁
地理一輪復習效果檢測6:人口的變化_第3頁
地理一輪復習效果檢測6:人口的變化_第4頁
地理一輪復習效果檢測6:人口的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復習效果檢測(六)人口的變化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2014·福建質檢)下圖示意某國2008年人口結構.讀圖,回答1~2題。1.圖中信息反映出該國()A.為發展中國家 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增長模式為傳統型 D.中老年人口性別比失調2.該國0~4歲的人口數明顯多于5~9歲,其影響因素最有可能是()A.年齡結構 B.性別結構C.生態環境 D.移民政策解析:1.D2。A第1題,圖中顯示該國40歲以上人口中,女性人口比例明顯大于男性人口比例,即中老年人口的性別比失調,故D項正確;圖中年輕人口比重較小,說明人口增長模式為現代型,人口出生率較低,可能是發達國家。第2題,圖中20~39歲人口逐年減少,而此年齡段人口是生育年齡段人口,所以他們生育的孩子數量也應相對應地減少,即0~4歲人口數量要多于5~9歲人口數量。綜上分析,年齡結構是導致0~4歲和5~9歲人口數量差異大的主要原因。(2014·貴州五校聯考)讀下圖,回答3~4題。3.關于貴陽市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其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①0~1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②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③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快④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勞動力充足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4.下列關于貴陽市解決人口問題的措施恰當的是()A.調整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自然增長B.控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C.限制外來務工人數,保障城市人口就業D.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解析:3.C4。D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2010年貴陽市人口與2000年比較: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人口增長減緩;15~64歲人口比重上升,就業壓力增大;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第4題,由上題可知,貴陽市面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的問題,從目前來看只能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來應對。(2014·安徽名校聯盟)洛倫茲曲線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勻程度。本題用其反映人口與經濟分布的相互關系,圖中各曲線的彎曲程度反映出該變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線越彎曲,表示該變量分布越不均衡。結合圖完成5~6題.安徽省人口與GDP分布洛倫茲曲線圖5.安徽省人口、GDP分布的狀況是()A.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C.人口集中度與GDP集中度高度一致D.人口集中度與GDP集中度完全背離6.圖示安徽省人口與GDP洛倫茲曲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發達地區務工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長率快速下降③安徽省經濟核心區對人口的吸引力不夠④安徽省地形差異大⑤淮河橫貫安徽北部,南北氣候差異大⑥安徽省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二、三產業比重不高A.①②⑥ B.③④⑤C.①③⑥ D.①③⑤解析:5。B6.C第5題,由題干材料可知,洛倫茲曲線彎曲程度反映出該變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線越彎曲,表示該變量分布越不均衡。圖示安徽省GDP洛倫茲曲線彎曲度大于人口洛倫茲曲線,說明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B項正確。第6題,圖中顯示安徽省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GDP包含第一、二、三產業的貢獻,一般二、三產業較集中,而第一產業較分散,則兩者集中度不協調的原因,可能是二、三產業比重不高即產業結構不合理,從而導致從業人員比重不高,或經濟中心人口較少,故C項正確。地形的差異有利于人口集中度與GDP集中度一致,安徽省南北氣候的差異不足以導致人口與GDP集中度的差異,所以④、⑤錯誤;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口的集中度關系不大且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長率也不是快速下降,②錯誤.阿拉斯加是美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萬,人口密度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數居住在城市.讀“美國阿拉斯加局部區域圖",回答7~8題。7.阿拉斯加超過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該市()①易遭受臺風、風暴潮等災害侵襲②緯度較低,氣候比較溫暖③位于海灣內部,受沿岸寒流影響小④地勢較低,交通便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影響阿拉斯加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資源 B.科技水平C.地區開放程度 D.生活消費水平解析:7.C8.A第7題,由圖可知,阿拉斯加地處高緯度地區,不可能遭受臺風的影響,故①錯;安克雷奇市位于本州的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故②正確;沿岸為阿拉斯加暖流,故③錯;地勢低平,有利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故④正確。第8題,環境承載力指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大小,而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2014·海口模擬)圖甲是我國某省人口情況圖,圖乙是該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圖.讀圖,回答9~10題。9.表示該省人口機械增長(指因人口遷移而引起的增長)的曲線是()A.a B.bC.c D.d10.2000年該省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A.總人口增長快 B.人口自然增長速度快C.遷移人口少 D.人口老齡化嚴重解析:9。A10。D第9題,從圖甲中各曲線的變化上可知,a為人口機械增長率、b為出生率、c為死亡率、d為人口自然增長率。第10題,從圖乙中可知,65歲及其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過7%,說明人口出現老齡化.下圖示意美國人口遷移情況,圖中箭頭的含義分別是:①亞洲人口遷往美國;②美國人口遷往亞洲;③國內人口由東北部遷往南部“陽光地帶”;④國內人口由其他地區遷往東北部。讀圖,回答11~12題.11.圖中反映的人口遷移現象,造成美國人口機械增長率呈增長態勢,這說明各類人口遷移在數量上()A.①<② B.①〉②C.③〈④ D.③>④12.圖中國內人口遷移對美國社會造成的影響是()A.南部地區就業壓力加大B.東北部地區養老負擔加重C.南部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快D.東北部地區人才流失嚴重解析:11。B12。C第11題,③和④均為美國內部的人口遷移,不會造成該國人口機械增長。該國人口機械增長率呈增長態勢說明遷入人口多,遷出人口少,故①〉②。第12題,圖中國內人口遷移是指③和④,向東北部遷移的人口主要是青壯年勞動力,而向南部遷移的人口主要是中老年人,故使南部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快.二、綜合題(40分)13.(2014·煙臺模擬)讀關于中國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材料一我國人口及其自然增長率變化趨勢圖。材料二國家統計局報告稱,2012年全國流動人口為2.3億,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萬人,流動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農民工。材料三年齡中位數指將全體人口按年齡大小的自然順序排列時居于中間位置的人的年齡數值。年齡中位數是一種位置的平均數,它把人口分為兩個數目(按年齡)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數以上,一半在中位數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國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齡中位數(單位:歲)。國家日本巴西瑞典尼日利亞中國韓國世界平均年齡中位數44。628.941.715。235。237.928。4(1)材料一反映我國人口變化有何特點?說明變化原因。(8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現階段我國人口大規模流動的主要原因。(4分)(3)請預測我國年齡中位數未來的變化趨勢,并說出原因。(8分)解析:第(1)題,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但是由于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口總量仍在逐年增長。第(2)題,受經濟、就業等條件的影響,我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向城市遷移。第(3)題,隨著經濟發展,人的壽命延長,老齡人口增多,同時由于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少年兒童比重降低,因而年齡中位數會變大。答案:(1)總人口數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降低。總人口數逐年增加,其原因是中國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多;自然增長率降低是由于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2)我國農村有大量剩余勞動力;人口流入地區的經濟條件、生活水平、就業機會優于人口流出地區.(3)年齡中位數將會變大。由于我國人口出生率逐漸下降,低齡人口數量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齡人口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14.(2014·莆田模擬)讀圖和表,完成下列問題。(20分)2000年中國人口跨省(市)流動的地區構成表流出省(市)貴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總量比重(%)6。116。110.68.68.310.639.7流入省(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其他占總量比重(%)5。65。67.25。68。935。531.6(1)結合圖,簡述2000年中國農村勞動力產業轉移的流向特征。(4分)(2)結合表,說出2000年中國人口跨省(市)流動的空間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3)簡述農村勞動力轉移對遷入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8分)解析: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主要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向第一產業轉移的人口最少。第(2)題,從表中可知人口遷移主要從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從內陸流向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