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課標要求1.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的史實。2.生疏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進展的影響。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一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后嗣君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君臣即對劾奏,處以重刑。――摘自《明太祖實錄》閱讀以下材料,思考:明太祖認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下關于明朝“廢行省,設三司”的措施的評價正確的選項是
A.通過分散地方的權利來加強中心的權利
B.是我國古代行政區劃制度化時代的變革
C.有利于加強明朝邊疆地區的軍事防范力氣
D.政府各部門相互牽制,客觀上減輕了對人民的壓迫明朝內閣政治地位的演化:票擬也稱票旨,是內閣大臣草擬各種奏疏的處理意見,用小票墨書貼在奏章上,供皇帝參考使用丞相制與內閣制比較:一樣點:幫助皇帝處理政務不同點:丞相制度內閣制度地位職權對皇權的作用法定,制度賦權非法定:詢問機構:不能統帥百官參與決策無決策權制約皇權不能制約皇權下關于明朝“廢行省,設三司”的措施的評價正確的選項是
A.通過分散地方的權利來加強中心的權利
B.是我國古代行政區劃制度化時代的變革
C.有利于加強明朝邊疆地區的軍事防范力氣
D.政府各部門相互牽制,客觀上減輕了對人民的壓迫史載“悉有票擬,閣權之重,儼然漢、唐宰輔。”這反映出
A.明朝內閣大臣擔當宰相的職責
B.議政王大臣幫助皇帝處理政務
C.清初內閣負責處理日常的事務
D.軍機處成為中心政府決策機構二、清君主專制到達頂峰——設立軍機處材料一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直〔連日值班〕者多慮漏泄軍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引自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思考:清朝設立軍機處的緣由是什么?——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軍事機密而設置〔直接〕⑴設立的時間、緣由:——為強化皇權。〔根本〕⑶軍機處的特點:材料一:軍機處“直〔值〕廬初僅板屋數間……〔屬員〕直舍僅屋一間半”。——引自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材料二: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即承旨諸臣〔軍機大臣〕亦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摘自《清史稿?軍機大臣年序表》簡、精、速、密思考:康熙帝即位時,在穩固統治上面臨什么問題?三藩叛亂臺灣割據準噶爾叛亂沙俄入侵鰲拜專權冊封班禪額爾德尼設立駐藏大臣平定準噶爾分裂勢力平定回部貴族叛亂抗擊沙俄侵略簽訂《尼布楚條約》消滅鄭氏割據勢力設臺灣府冊封達賴喇嘛土爾扈特部回歸內容小結:清朝中心政府新疆西藏西南:改土歸流三清朝的邊疆政策〔閱讀〕1.根本原則敬重習俗宗教(冊封西藏宗教首領)籠絡上層分子(蒙古歸附)因地制宜治理(西南改土歸流)2.理藩院:中心主管邊疆民族事務機構,,負責蒙古西藏和新疆事務.金甁掣簽.flv1清政府設立金瓶掣簽的目的:一是保證確定轉世靈童的公正性,防止一些地方分裂分子利用這個時機制造分裂局面,更重要的是表達中心權威、維護國家統一,將活佛轉世系統納入中心政府管轄和國家典章法制范圍之內。《乾隆萬樹園賜宴圖》郎世寧
郎世寧意大利人,自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來華,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去世,在中國共度過了五十一年。他為二百多年前中國與歐洲的文化藝術溝通作出了重要和樂觀的奉獻。冊封班禪額爾德尼設立駐藏大臣平定準噶爾分裂勢力平定回部貴族叛亂抗擊沙俄侵略簽訂《尼布楚條約》消滅鄭氏割據勢力設臺灣府冊封達賴喇嘛土爾扈特部回歸內容小結:清朝中心政府新疆西藏西南:改土歸流材料二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對內殘暴屬民,對中心不服,騷擾接壤漢民,土司之間也不斷發生戰斗,為此明清統治者大多主見改土歸流,即在條件成熟的地方,設立府、廳、州、縣,派遣有肯定任期的流官進展治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時候,國力強大,中心已經有足夠的力氣加強對少數民族治理。——《中國羈縻政策的演化》〔1〕依據材料一答復:羈縻政策實質是什么?意義是什么?
〔7分〕〔2〕依據材料二答復:明清改土歸流的緣由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1〕實質:以土官治土民〔或者答復:籠絡掌握〕〔3分〕意義:維護邊疆安全、國家的統一,促進少數民族與漢族、內地、邊疆的經濟文化的溝通。〔4分〕〔2〕緣由:國家實力強大、西南地區土司統治殘暴、戰斗頻繁、阻斷溝通、不服中心、勢力強大。〔5分〕根本目的:加強中心集權〔3分〕三、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的影響1.樂觀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穩固以及社會的安定、封建經濟文化的進展和富強,為康乾盛世的消失供給了政治保障。2.消極作用:皇權的極度膨脹嚴峻扼殺了社會的制造力,又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導致中國漸漸落后于西方,以致到近代無法抵抗列強的侵略和壓迫。康熙曾創行密折制度,常常指令一些親近大臣、內務府出差官員刺探紳民動向,查訪某些官員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區雨水、米價,用折子隨時隱秘奏聞。這些狀況說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心政府的行政效率B.為皇帝決策供給了信息來源C.制約了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D.為穩固國家統一供給了條件.明朝科舉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因取士效果不盡抱負,洪武六年一度停罷……洪武十七年,命禮部定科舉程式,頒行各省,其后遂為定制。按規定,士子必需先在州縣通過預備考試,獲得生員資格(亦稱秀才)之后,才能參與科舉考試。這說明明初的科舉制度()A.以程朱理學為考試的唯一內容B.把官辦學校與科舉有機結合C.力求轉變宋元科舉制的積弊D.為了選拔真正的人才而改革《明史·職官一》記載:明代內閣的職權為“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其中,“獻”是大學士依據皇帝的詢問,發表意見,“替否”是指大學士對皇帝所實行的意見措施持不同觀點。以上材料說明白:A.明代內閣大學士都是皇帝及太子的教師 B.明代內閣首輔就是宰相C.明代內閣是為皇帝供給參謀的內侍機構 D.明代內閣權力大于皇權7.《宋史》列傳所載1533人中,布衣出身的文臣武將占55.12%。又有記載說“諦見潤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滿堂。……數年復見之,有縲紲〔囚禁〕于公庭者,有荷擔而倦于行路者”,這在宋代不勝枚舉。上述現象主要反映了宋代A.社會階層流淌頻繁B.社會等級森嚴C.家族制度快速嬗變D.貧富差距懸殊8.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后,即設蜀郡,其下又設縣。不久又設嚴道、青衣道,其管轄范圍與今雅安大體一樣。據此可推斷,當時的雅安A.已歸屬秦朝統治 B.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C.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 D.是西南經濟中心之一 .明代朱元璋告誡官吏“律令之設,所以使人不犯法……直解其意,公布之郡縣,使之家喻戶曉”。清代雍正皇帝也強調“法律條分縷析,講明意義,見法知懼,觀律懷刑”。以上主見的共同之處是A.肅正綱紀,重典治國B.約法省禁,寬嚴相濟C.明禮導民,明刑弼教D.法貴簡當,通俗易懂建新指出:“科舉制度后來曾引起近代西方賢達的關注,但就其實質而言毫無現代概念。”以下關于科舉制度的評價,符合侯建新觀點的是A.轉變了西方國家的選官制度 B.帶來師門裙帶關系和官場腐敗C.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D.為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材料一唐、宋時期,在鄂西民族地區推行和完備的羈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時期,逐步進展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歷代王朝治理閱歷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羈縻政策的根底上直接進展而來的。土司制度其意義在于羈縻勿絕,成認各個少數民族世襲首領的地位,賜予官銜,以實行間接統治。材料二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對內殘暴屬民,對中心不服,騷擾接壤漢民,土司之間也不斷發生戰斗,為此明清統治者大多主見改土歸流,即在條件成熟的地方,設立府、廳、州、縣,派遣有肯定任期的流官進展治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時候,國力強大,中心已經有足夠的力氣加強對少數民族治理。——《中國羈縻政策的演化》〔1〕依據材料一答復:羈縻政策實質是什么?意義是什么?
〔7分〕〔2〕依據材料二答復:明清改土歸流的緣由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1〕實質:以土官治土民〔或者答復:籠絡掌握〕〔3分〕意義:維護邊疆安全、國家的統一,促進少數民族與漢族、內地、邊疆的經濟文化的溝通。〔4分〕〔2〕緣由:國家實力強大、西南地區土司統治殘暴、戰斗頻繁、阻斷溝通、不服中心、勢力強大。〔5分〕根本目的:加強中心集權〔3分〕本專題小結主要沖突:皇權與相權、中心集權與地方分權封建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結果:中心集權與皇權占了上風,皇帝越來越成為國家中樞權力體系的核心,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制度到達頂峰秦朝:建立漢清:不斷進展完善演化秦、漢、唐、宋、元、明、清權力中樞機構〔中心官制〕的變化:秦——三公九卿制:治理宮廷與朝廷的事務漢——中朝唐——三省六部制:治理朝廷事務,三權沒有完全分開宋——二府三司:行政權、軍政權、財政權完全分開,相權被分割元——中書省明——內閣:丞相被廢除,專制皇權加強清——設置內閣、議政王大臣、軍機處,專制皇權到達頂峰鞏固練習1.明朝正式創立內閣制度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明英宗D.明神宗2.清朝時期,中國古代中心集權制度到達頂峰的標志是〔〕A.廢丞相,權分六部B.設立內閣C.設置軍機處D.大興3.清朝為近代中國幅員的奠定做出了奉獻,以下說法符合史實的是〔〕A.其邊疆政策的根本原則之一是:敬重各民族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B.主管邊疆民族事務的機構是御史臺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進展到清代,大大加強了中心政府對邊疆的統治 D.土爾扈特部的回歸是清政府實施“改土歸流”的結果4.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見皇帝時,皇帝讓其坐著,還時常賜茶。到明清時,大臣奏事連站著都不行了,必需跪著。這種狀況從本質上說明〔〕A.宰相和皇帝的關系日見疏遠B.專制皇權不斷加強C.滿族與漢族的風俗有很大區分D.皇帝刁難大臣,以便掌握5.“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蓋隱然執政之政府矣。”對文中“隱然執政”的準確理解是〔〕A.草擬政令B.公布政令C.監察百官D.傳達圣旨6.面對近代化浪潮,清朝統治者進展了一些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進。其中取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機構是〔〕A.外務部B.民政部C.國家工商總部D.資政院7.明清之交,中國社會進展的步伐開頭大大落后于西方國家的根本緣由是〔〕A.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到達頂峰B.軍機處的設立C.官僚機構的膨脹D.資本主義萌芽進展緩慢課后知識拓展:去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中國近代化的相關內容。〔30分〕閱讀以下材料,答復以下問題。
材料一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一全國的大朝代,我們可稱秦漢為“第一帝國”,隋唐宋為“其次帝國”,明清則為“第三帝國”。第一帝國的政體還帶貴族性格,世族力氣強大。其次帝國則大規模和有系統地科舉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將經濟重心由華北的旱田地帶漸漸轉移到華南的水田地帶……假設將其次帝國和第三帝國比較,則可以看出其次帝國“外向”“開放”,帶“競爭性”。與明清之“內向”“保守”及“非競爭性”迥然不同……其次帝國帶擴張性,而第三帝國則帶收斂性。
〔1〕依據材料一及所學學問,概括指出“其次帝國”在中心政治機構和選官制度方面與“第一帝國”相比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8分)結合有關史實,說明第三帝國的“內向”“保守”及“非競爭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材料二西方國家實行的代議制度,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經過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議會,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由于各國的政體不同,議會在國家政權組織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19世紀英、法、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藏拉薩中學2024-2025學年5月高考化學試題模練習(一)含解析
- 遼寧省葫蘆島市六校聯考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Python程序設計語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作物栽培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數據結構與算法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醫學院《白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股權轉讓居間協議書補充協議書
- 集資房屋買賣協議書
- 專科生答辯秘籍
- 物業服務合作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2024年事業單位招聘面試(湖北)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普通植物病理學試題+答案
- 國開電大《兒童心理學》形考任務+大作業
- 小學生勞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專題02全等模型-一線三等角(K字)模型(原卷版+解析)
- 醫學倫理學人衛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人力資源服務》賽項規程
- DB32T 3310-2017 船閘維護規程
- 好工作一八法
- 心力衰竭病人液體管理的護理
- 手術室穿無菌手術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