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中醫基礎理論概述第1頁,共46頁。(優選)執業藥師繼續教育中醫基礎理論概述第2頁,共46頁。一、中醫學的概念醫學的分類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西醫學)和傳統醫學(主要指中醫學,其它有藏醫學、蒙醫學、維吾爾醫學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第3頁,共46頁。西醫學西醫學,是起源于古希臘發展于西方的醫學體系,到20世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發展為現代醫學。希波克拉底(約前460~前377)是西方醫學的奠基人。相對于中國醫學而稱西醫學。一、中醫學的概念第4頁,共46頁。一、中醫學的概念中醫學
中醫學,是發祥于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原創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第5頁,共46頁。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中醫學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但亦具有濃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特點,同時還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主體、多學科知識相交融的醫學科學。一、中醫學的概念第6頁,共46頁。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傳統文化中醫學中醫學的學科屬性第7頁,共46頁。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第8頁,共46頁。
整體觀念的概念
整體觀念,是中醫學關于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環境(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的認識。整體觀念的內容
(一)整體觀念(1)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人與環境是統一的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第9頁,共46頁。(一)整體觀念1.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是一個由多層次結構構成的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部分之間,各個臟腑形體官竅之間,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1)生理上的整體性五臟一體觀形神一體觀第10頁,共46頁。五臟一體觀(一)整體觀念系統五臟六腑五體官竅經脈精氣血津液心系統心小腸脈舌肝系統肝膽筋目脾系統脾胃肉口肺系統肺大腸皮鼻腎系統腎膀胱骨耳及二陰十二經脈內外聯系通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機能的基本物質第11頁,共46頁。形神一體觀形神一體觀,即是形體與精神的結合與統一。形神統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證。形,指人的形體結構及物質基礎。神,是生命主宰和總體現。形為神之宅神為形之主形神一體
形與個神俱,不可分離(一)整體觀念第12頁,共46頁。(一)整體觀念(2)病理上的整體性局部病變大都是整體機能失調在局部的反映臟腑之間,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響的形與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第13頁,共46頁。(3)診治上的整體性
人體的局部與整體是辯證統一的。診斷:察外知內,以候全身
如察色按脈推測內臟病變治療:探求病源,整體調節
如瀉心火治療口舌生瘡灸百會治療小兒腹瀉(一)整體觀念第14頁,共46頁。2.1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天人一體觀:又稱天人相應,是指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認識。“天”,此指整個“自然環境”而言,包括氣候和地域環境。2.人與環境的統一性人是自然的產物人依賴自然生存天人相應
人與自然相通應第15頁,共46頁。(一)整體觀念(1)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四時氣候變化: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生物相應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生理相應:適應性調節,如汗出、脈象一日之內變化:晝夜晨昏人體生理也與之相適應,如動靜、寤寐
第16頁,共46頁。(一)整體觀念
地勢高下地域氣候飲食習慣風土習俗
地域環境體質差異地域環境對人體的影響長期居住某地的人,一旦遷居異地,常感到不適應,或生皮疹,或生腹瀉,習慣上稱為“水土不服”。第17頁,共46頁。(2)自然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一)整體觀念氣候變化對人體病理的影響四時氣候異常變化:
形成季節性多發病或時令性流行病。影響某些慢性病病情變化。
晝夜的變化:
對疾病也有影響,如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第18頁,共46頁。(2)自然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地域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地域環境不同,體質差異,形成不同疾病。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稀疏,易外感;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致密,易生內傷。某些疾病發生與水土密切相關,如癭病等。(一)整體觀念第19頁,共46頁。(3)自然環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養生防病——“法于陰陽”、“四氣調神”治療疾病——“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一)整體觀念第20頁,共46頁。2.2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人具有社會屬性社會環境社會治亂社會地位經濟條件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一)整體觀念人是社會的主體,而社會是每個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地與環境。第21頁,共46頁。人類的平均壽命與社會制度、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社會醫療保健措施及科學技術進展狀況等因素有關。解放前,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為35歲左右;進入二十世紀,中國人平均壽命為71.4歲。(一)整體觀念3.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第22頁,共46頁。綜上所述,中醫學認為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社會也是一個統一體(一)整體觀念第23頁,共46頁。
(二)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疾病和處理疾病的基本原則。中醫學在認識和處理疾病的過程中,既強調辨證論治,又講究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那么病、證、癥的概念以及關系如何呢?第24頁,共46頁。(二)辨證論治1.病、證、癥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氣作用于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爭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動失調的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發病原因病理演變規律臨床癥狀體征診斷鑒別要點第25頁,共46頁。感冒六淫邪氣
口鼻皮毛肺衛失調鼻塞、流涕、多嚏、周身酸楚不適、惡風或惡寒、或有發熱等第26頁,共46頁。(二)辨證論治癥,即癥狀和體征的總稱,是疾病過程中表現出現象。癥狀是病人異常的主觀感覺或行為表現,如惡寒發熱、惡心嘔吐、煩躁易怒等;體征是醫生檢查病人時發現的異常征象,如舌苔、脈象等。第27頁,共46頁。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內在聯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的癥狀和體征構成。(二)辨證論治病機本質證候癥狀體征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不同階段某一類型第28頁,共46頁。肺癰初期—風熱襲表,邪熱壅肺—惡寒發熱咳嗽成癰期—熱毒蘊肺,熱壅血瘀—壯熱咳吐濁痰潰膿期—血敗肉腐,癰腫內潰—咳吐膿痰腥臭恢復期—邪毒漸去,陰傷氣耗—身熱漸退痰少感冒風寒束表證風熱犯表證暑濕傷表證證,概括疾病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本質第29頁,共46頁。(二)辨證論治
病、證、癥三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病與證——都是對疾病本質的認識病的重點是全過程證的重點在現階段和不同類型癥狀和體征——是病和證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證候——都由癥狀和體征構成。第30頁,共46頁。不同的階段
癥狀(主觀感覺)體征(客觀表現)
一組癥狀、體征不同類型證候疾病本質病病理變化的全過程病、證、癥的聯系治療第31頁,共46頁。2、辨證論治的基本概念
辨證論治,是運用中醫學理論辨析有關疾病的資料以確立證候,論證其治則治法方藥并付諸實施的思維和實踐過程。癥狀體征綜合分析病因病位病性病勢證候治則治法方藥(二)辨證論治第32頁,共46頁。辨證,是在認識疾病的過程中確立證候的思維和實踐過程。辯證過程: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有關疾病的所有資料,包括癥狀和體征,運用中醫學理論進行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發展趨向,然后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二)辨證論治第33頁,共46頁。論治,是在通過辨證思維得出證候診斷的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選擇適當的治療手段和措施來處理疾病的思維和實踐過程。論治過程因證立法隨法選方據方施治
(二)辨證論治第34頁,共46頁。3.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同病異治同一疾病體質不同者發病時間不同證候不同發病地域不同治亦不同疾病不同階段(二)辨證論治第35頁,共46頁。異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出現了大致相同的病機,大致相同的證,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藥來治療。
證同則治同,證異則治異,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二)辨證論治第36頁,共46頁。(二)辨證論治4.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運用辨病思維來確診疾病,對某一病的病因、病變規律和轉歸預后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再運用辨證思維,辨析該病目前處于病變的哪一階段或是哪一類型,從而確立該病的“證候”;根據“證候”來確定治則治法和處方遣藥。
第37頁,共46頁。
辨證思維的優勢:某些難以確診的疾病,依據病人的臨床表現,辨出證候,隨證施治。某些病可用有特異性治療作用的中藥單方或復方治療,如瘧疾則可用常山治之,痢疾一般可用黃連、三顆針、馬齒莧等治之,腸癰一般可用大黃牡丹湯治之等。(二)辨證論治第38頁,共46頁。發揚中醫辯證論治的優勢,注重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對提高中醫臨床診治水平具有重要價值。(二)辨證論治第39頁,共46頁。
三、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內容(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包括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及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二)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包括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體質學說等四部分。(三)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包括病因、發病、病機和防治原則四部分。
三、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內容(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包括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及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二)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包括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體質學說等四部分。(三)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包括病因、發病、病機和防治原則四部分。第40頁,共46頁。(一)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簡介——中醫說理之思維方法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并用以闡釋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五行學說: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規律,并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變化及相互關系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第41頁,共46頁。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主要應用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二)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
(三)闡釋人體的病理變化(四)用于疾病的診斷(五)用于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第42頁,共46頁。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主要應用
(一)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三)指導疾病的診斷(四)指導疾病的治療第43頁,共46頁。(二)藏象、經絡、氣血津液簡介——中醫理論之核心內容藏象學說: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內涵,各臟腑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臟腑之間、臟腑與形體官竅及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說。藏象:是指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內科工作總結(16篇)
- 周工作總結范文(29篇)
- 人教版 (PEP)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 Part A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 公司銷售業務員述職報告范文個人(20篇)
- 大二班主任工作總結范文(4篇)
- 重大項目開工儀式致辭(17篇)
- 小學信息技術粵教版 (B版)三年級上冊第4課“畫圖”新朋友教案設計
- 人音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5課《演唱 小溪流水響叮咚》教學設計
- 醫院工作個人實習總結范文(4篇)
- 幼兒園轉讓協議(20篇)
- 紡紗織造工藝流程培訓教材實用課件
- 中美關系新時代52張課件
- 廣東省廣州市廣外、鐵一、廣附三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無答案)
- 《通達信炒股軟件從入門到精通》讀書筆記模板
- 科研誠信問題課件
- 高頻電刀之負極板的正確使用方法
- 關于高中班級管理論文
- 21秋國家開放大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單元自測題參考答案
- 東北抗聯英雄人物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牡丹江師范學院
- 2023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單招考試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國開電大2022年《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形考任務1-4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