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方案_第1頁
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方案_第2頁
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方案_第3頁
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方案_第4頁
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方案(總

9頁)-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l-CAL-本頁僅作為文檔封面,使用請直接刪除目錄1、工程概況 錯誤!未指定書簽。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審核 錯誤!未指定書簽3、混凝土的強度 錯誤!未指定書簽4、混凝土供應 錯誤!未指定書簽5、混凝土澆筑 錯誤!未指定書簽5、砼測溫控制 錯誤!未指定書簽6、質量保證措施 錯誤!未指定書簽7、成品保護及安全施工 錯誤!未指定書簽附圖一(砼測溫點布置示意圖) 錯誤!未指定書簽附圖二(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順序示意圖)審判區:.錯誤!未指定書簽。附圖二(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順序示意圖)生活區:.錯誤!未指定書簽。1工程概況本工程大跨度梁位置分為審判區和生活區兩個部位,審判區2-11軸~2-15軸/2-D~2-N軸間16.2m標高大跨度梁截面尺寸450X1800mm,跨度為24.3m;其中2-11軸、2-15軸邊梁截面尺寸500X2000mm,跨度為8.1m;生活區1-7軸~1-11軸/1-E軸~1-H軸間16.4m標高梁的截面尺寸450X1800mm跨度為24.3m;其中1-E軸WKL5-11截面尺寸500X2000mm跨度為8.1m。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審核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長春亞泰商品混凝土澆筑,澆筑前向攪拌站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協調,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0±20mm,其他各項指標需滿足泵送混凝土要求。3混凝土的強度砼強度等級:審判區、生活區大跨度梁、板為C40;四周框架柱為C35混凝土供應通過事先與甲方、商混站的協調,保證混凝土的供應、確保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混凝土須保證40m3/h。同時為了保證澆筑過程中混凝土連續、可靠,要求商混站的主站進行攪拌供應,分站預備攪拌以備應急(當主攪拌站出現問題時由分站進行攪拌供應)。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時要求現場有預備泵車(若商混站內無49米泵車、要求商混站在外面租賃泵車以備應急使用)。混凝土的供應應包括攪拌、運輸和泵送。根據施工進度的需要,編制混凝土供應計劃,安排好混凝土泵及混凝土運輸車輛。在施工過程中,加強通訊聯絡和調度。混凝土初凝時間控制在4?6h。且坍落度損失不可過小,而影響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5.1、施工準備1) 施工前應準備好施工用的機具和勞動力。機具有:混凝土泵、尖鍬、平鍬、插入式振搗棒、木抹子、鋁合金刮尺、塔吊及照明設備,清理好混凝土運輸車通行道路及混凝土泵停放場地。在混凝土澆筑期間,為保證連續澆筑,防止供電中斷,施工現場備有發電機組。所有與混凝土澆筑有關的人員要及時到位,人員包括:混凝土工、木工、鋼筋工、測量工、水電安裝工、信號工及試驗工。2) 砼澆筑人員應熟悉圖紙、察看現場,掌握結構布置,鋼筋疏密情況,以便掌握砼澆筑流向,澆筑方法,澆筑重點,。5.2、施工條件1)所有大跨度梁的鋼筋、模板、梁內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檢查和控制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的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其偏差值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及接縫的嚴密性,澆筑前應將梁、板內的垃圾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墊塊是否墊好。辦理好隱蔽驗收手續。2)澆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支設完畢,泵管已經搭設完畢并經檢查合格。3)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等經檢查并符合標準要求,試驗室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4)振搗器等機具經檢驗試運轉正常。5)檢查安全設施、勞動力配備是否妥當。6)施工員根據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5.3、混凝土澆筑1)澆筑順序:大跨度梁的澆筑采取分層澆筑,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控制在500mm。審判區:2-11軸、2-15軸500X2000梁先澆筑,澆筑順序為2-G軸向兩端逐步澆筑。待2-11軸、2-15軸邊梁第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開始澆筑2-G軸WKL12,澆筑的順序由跨中開始向兩端逐步澆筑,2-G軸WKL12—層澆筑完畢后開始向兩端隔跨澆筑L5-3。澆至2-D軸、2-N軸邊梁完成后開始澆筑G軸兩側L5-3向兩端逐步澆筑,至第一層澆筑完畢后開始澆筑第二層,澆筑順序同第一層澆筑順序,層次澆筑的劃分按照下圖:2)澆筑時間控制:大跨度梁混凝土澆筑必須派專人按下表嚴格記錄好混凝土的澆筑時間,需注明澆筑的時間、澆筑部位、分層情況等以便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防止分層澆筑時冷縫現象的產生。混凝土澆筑時間記錄表\時間控制分青況情況、\澆筑部位澆筑時間初凝時間澆筑前下層混凝土狀態第一層澆筑第二層澆筑第三層澆筑第四層澆筑3)泵送工藝:大跨度梁砼澆筑時在現場設一臺長臂砼汽車泵,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達到濕潤和清潔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內加入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減石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即可開始泵送混凝土。開始泵送時,速度宜放慢,油壓變化應在允許值范圍內,待泵送順利時,才用正常速度進行泵送。泵送期間,料斗內的混凝土量應保持不低于在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上150mm之間為宜。避免吸入空氣而造成塞管,反之料斗內混凝土太多則反抽時會溢出并加大攪拌軸負荷。混凝土泵送宜連續作業,當混凝土供應不及時,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暫時中斷時,攪拌不應停止。當葉片被卡死時,需反轉排除,再正轉。泵送中途若停歇時間超過20min、管道又較長時,應每隔5min開。泵送先遠后近,在澆筑中逐漸拆管。泵送將結束時,就估算泵管內和料斗內儲存的混凝土量及澆搗現場4)砼澆筑方法:砼采用商品砼,坍落度大,流動性好,分層隔跨布料方法施工,分層厚度為500mm。振搗時從澆筑層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確保不漏振。振搗棒采用①30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振搗是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撥,快插是為了防止上層混凝土振實后而下層混凝土內氣泡無法排出,慢撥是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滿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略上下抽動,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插點之間距離控制在50cm,離開模板距離為20cm。采用單一的行列形式,不要與交錯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搗點時間要掌握好,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間,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漿,不出現氣泡,混凝土不再下沉為止。振搗過程中,避免觸及鋼筋、模板,以免發生移位、跑模現象。砼的表面處理。初步用長刮尺刮平,用木抹子壓實,在砼澆筑后4?8小時內,再用木抹子搓平,以控制砼表面裂縫。5)大跨度梁、板標高控制及砼養護大跨度梁、板的混凝土標高控制可以采用標桿控制。支設模板時嚴格按照柱筋上的標高點控制梁、板底模標高;澆筑時采用PVC管在一端開始100mm做好標記,澆筑過程中按照標桿控制標高。混凝土面用刮尺刮平,隨即用鐵板收一道。待砼收水終凝前,表面有干縮裂紋時再用木抹子搓一遍(適當灑水),然后再用鐵板收一道。澆筑后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6)砼試塊制作及養護大跨度梁板、柱要嚴格按照試驗要求進行試塊的留置,每100m3制作一組抗壓試塊,每組為3塊。砼試塊24小時拆模后,經編號后送標準養護室養護,在20°C±3°C濕度90%以上養護28天,送試驗站試壓。同時按照現場要求每個部位留取同條件試塊不得少于兩組(柱:2組、梁:2組、板:2組),經現場同條件養護并做好每日的測溫記錄,待滿足累計600C養護后送試驗站試壓,強度±100%方可拆模。砼測溫控制1) 由于該部位梁截面尺寸較大,在混凝土澆筑時以及澆筑后做好混凝土的測溫記錄。2) 溫度測量和控制方案預先在布置點埋入測溫管(測溫點布設見附圖),由專人負責對溫度變化進行監測,利用溫度計測溫,澆筑成型后24小時進行砼內部和表面測溫,前3天每4h測一次,4—7天每8h測一次,8—14天每12h測一次,并做好記錄,輸入計算機繪出溫度曲線,利用增加減少表面覆蓋來重新調節砼內外溫差。8后澆帶質量保證措施1、 商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規定,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并派專人進駐攪拌站監督供料。2、 在澆筑現場檢測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值應控制在200±20mm以內。3、 在澆筑混凝土時,工人要掛牌操作,振搗及時,防止少振或漏振。在鋼筋較密部位的混凝土要振搗細致、采取①30振搗棒,防止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4、 鋼筋墊塊要與鋼筋連接牢固,各專職質檢員要對各個部位的墊塊進行檢查,防止出現墊塊移位、漏放。成品保護及安全施工1、在澆筑過程中,為防止鋼筋及預埋件位置的偏移,在人員主要通道處的梁、板鋼筋上鋪設跳板,工人操作時應站立在跳板上,不得碰動預埋件和插筋。2、底板處后澆帶要做好防護,避免雨水、生活污水等沉積,腐蝕鋼筋。3、泵車操作工必須是經過培訓合格的有證人員,嚴禁無證操作。4、泵管的質量應符合要求,對已經磨損嚴重及局部穿孔現象的泵管不準使用。5、泵車料斗內的混凝土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氣造成堵管或管中氣錘聲和造成尾管甩傷人現象。6、現場臨時用電不得隨地敷設,亦不得掛在鋼筋上。7、所有施工人員不能隨意使用電器設備。機具確保一機一閘一漏,電線長度不超過30米,并用絕緣材料支掛,振搗工穿絕緣鞋戴橡膠手套。8、晝夜溫差過大時,夜間要加強對混凝土表面保溫覆蓋,防止因溫差過大產生變形裂縫。9、做好臨邊防護及坑洞口的封閉,并有標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