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綜合模擬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1年中考綜合模擬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1年中考綜合模擬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1年中考綜合模擬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1年中考綜合模擬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中考模擬測試

學校班級姓名成績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A.案牌/褻港盤娜/周心叵測忠信孝饞/涉泗橫流

B.繆茶/徹底即養/不足為訓強抽不安/細細損摩

C.棧橋/淮薄驅除/喉心瀝血聚族而居/花團錦^

D.執拗/拗口款識/博聞強識外強中干/埋頭苦干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座位陶治摳字眼共商國事人情事故

B.肇事沉湎添加劑一絲不茍惹是生非

C.提練詆毀地球義大材小用立竿見影

D.厭煩冼禮國子監減躁防塵心馳神往

3.古詩文默寫。

(1)_一若出其中;一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

(2)《過零丁洋》一詩表現詩人為國家寧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的千古名句是:

(3)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核心素養”方面的資源。杜甫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心系寒士,體現出的是“社

會責任”;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心懷國家,體現出的是“國家認同”;王維的

“。”(《使至塞上》)詩中有畫,體現出的是“審美情

趣”。

4.名著閱讀。(任選--題作答)

(1)文學作品時常出現人物身份真假難辨的情節,可以說是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請從下面兩

個選項中任選一個,簡述故事情節。

①真假李逵(《水滸傳》)②真假美猴王(《西游記》)

(2)英雄氣,是一種精神,一種超越的力量。“保爾?柯察金”就是這樣的英雄,請結合小說某個情節說說

理由。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一般來講,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法,根據字形,可細分為①。但無論是“行楷”還是“行草”,區別

只是在行書中楷的成分多些還是草的成分多些,都沒有游離于行書的本源。行書需要以楷書為基礎,進而揮

灑自如。寫行書,②在基于對楷書的理解、掌握和升華中,才能展示出符合書法規則、審美標準和大

眾感知的理想書體。否則,信馬由韁,我行我素,就會將行書引入歧途。行書,看似簡單、隨意,但在實質上他

卻接受著嚴峻的審美考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題。

材料一:每年9月新生入學時,中國美術學院都會贈給每位新生兩支毛筆,一疊元書紙和一本《智水真

草千字文》。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介紹說:“我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培養成書法家,而是通過書寫讓他們了

解中國文化精神。

材料二:近年,全國興起書法熱。軟筆書寫可以讓人們欣賞宣紙上游云驚龍的神來之筆,硬筆書寫也可以

帶領人們進入令人心醉的藝術境界。練習者和觀賞者不斷細究字開無形中實現了對漢字“詳細記憶”的回

歸,有益于傳承漢字文化。

材料三:

(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談談漢字書寫的意義。

(2)閱讀材料三的漫畫,介紹畫面內容,并揭示其寓意。

二、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爺爺的餅干和秘密約定

小時候,爺爺的房間是個神秘的地方,有點像動畫里陰云環繞的古老城堡,幽暗但是對我有“致命”的

吸引力。

爺爺非常小資,沒事就騎著自己那輛大大的二九自行車,筐子里放著布袋,然后戴上自己的帽子,趕場買

小吃。

爺爺的打扮只分冬夏。夏天就是白色襯衫外面加一個緊一點的馬甲,很多口袋的那種。冬天是秋衣外面

配一件高領灰色毛衣,然后外面一件皮夾克,非常帥氣。

市場上的人會說:“黃老師!又來買東西呀!"爺爺會回答說:“是呀!天氣不錯的呀!”

有一次我半夜摸摸自己咕嚕嚕叫的肚子,偷偷往爺爺的房間溜。那神秘幽暗恐怖的城堡,在我推開門的

一瞬間,被打回原形。

只聽見爺爺巨大的呼嚕聲,房間里混雜著話梅糖和草藥的味道,書桌上擺著各種大小的本子,各種大小

的鋼筆。還有個大衣柜。

我走近爺爺,推了推他:“爺爺。"爺爺一下醒了,驚訝地問我:“你要做什么的呀?”“爺爺,我餓。”

爺爺皺了一下眉頭,指著離爐子更遠的地方,“你站在那里等一會兒。”

過了會兒,爺爺在秋衣外套好外套,回頭對我說:“我給你講,今天我給你的東西你不許給你奶奶說

的。”我點頭。然后爺爺很調皮地一笑,隨后轉身拿著晾衣竿,用晾衣竿往衣柜最上面夠,上面出現了一個鐵

盒子。天哪!一盒子的餅干!

我手里抱著個大餅干盒,吃得咯吱咯吱。爺爺說:“這個事情不許說的呀,儂千萬記住的呀。”

我記住了。我記住了神秘鐵盒,里面全是餅干。之后的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我都去找爺爺。我不知

道餅干盒怎么說,就指著餅干盒說:“芽、芽!”后來因為餅干盒的秘密,我和爺爺形成了一種互幫互利的

合作關系。爺爺花了兩天教會了我人生中第一個難詞“天氣預報”,我也用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成功掌握

了夜間溜向爺爺房間的去路。

后來就變成,每天爺爺騎著自己的二九自行車趕場,市場上的人都會說:“黃老師!又來買東西呀!”

爺爺回答說:“是呀!我孫女是要吃的呀!”

每天半夜,爺爺都會被一聲聲“芽、芽”吵醒,但不厭其煩。

過了幾年,我學會掌控自己的饑餓,也不會再半夜跑到那個神秘城堡要餅干了。

但是爺爺還是會騎著二九自行車,去趕場。市場上的人都會說:“黃老師!又來買東西呀!"爺爺會回

答說:“是呀!我孫女回來了!”

有一天白天,我進了爺爺房間,忽然聞見話梅糖的味道,我隨口一問:“爺爺,你還記得‘芽'嗎。"爺

爺回頭看我,有些驚訝,而后一下子從髡子上坐起來,用晾衣竿用力夠著,夠下來一個鐵盒,打開,里面都是餅

干。爺爺說:“你不許說的。"我嘗了一口,關上蓋子:“好的呀,就是有點受潮了,不好吃了。"爺爺沒說

什么。轉身隨便把餅干盒放在了桌子上。后來我再也沒見到過那個餅干盒。

爺爺去世后,整理他的遺物時,我忽然問我爸:“爺爺有個餅干盒你們知道嗎?”

我爸疑惑:“餅干盒?沒看到啊!”

我沖向爺爺的房間,找了根木棍,用力地往那個大衣柜上夠。“吱啦”一聲!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下來。

奇怪的是盒子很輕,像個空盒。搖一搖,能聽見里面窸窣(xTsu)的聲音。

我打開盒子,沒有受潮的餅干,看見一個餅干袋,包裝完整,在空蕩蕩的盒子里碰撞,我看了下日期。是我

嫌棄餅干受潮的那個暑假。

那天我一個人,把自己鎖在爺爺的房間里,坐在床上,安安靜靜地吃完了一整包過期三年、包裝完好的餅

干。

7.請以“爺爺的餅干”為線索,將文章的相關情節填寫在下面橫線處。

(1)小時候,一,餅干對“我”有著很大的誘惑。

(2)過了幾年,“我”不再半夜跑到爺爺的房間要餅干,還曾嫌棄餅干有點受潮不好吃。

(3)爺爺去世后并將早已過期的餅干靜靜吃完。

8.結合文中爺爺在市場上回答別人問話時三句答語,分析其心情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9.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小時候,爺爺的房間是個神秘的地方,有點像動畫里陰云環繞的古老城堡,幽暗但是對我有“致命”的吸引

力。(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10.聯系全文,簡要分析結尾段落的妙處。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所有變革的時代都是年輕人的時代

①前些天,朋友圈一篇刷屏文章感慨:隨著中國知青一代、下海一代、進城務工一代因年齡原因逐漸退

出職業舞臺,世界上最勤奮的人老去了,中國再難有如此這般勤奮的人了。

②此話當真?中國人的勤奮果真后繼無人?

③其實此言差矣!近四十年來,老一輩人的確“晴天搶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干”,將改革

開放的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速度也的確讓全球為之矚目,但我們今天并沒有坐享清福、坐吃山

空啊,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文的勃興,以及現代社會中國年輕人的努力實踐,事實上我們已經共同創

造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看看每天早班地鐵里腳步匆忙的年輕人,看

看入夜小區里依然一路小跑的快遞小哥們,誰說今天的中國人不再勤奮?

④我們今天的工作與生活,其實不是節奏太慢,而是太快,甚至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不是有一篇網文這

樣調侃么:哪怕你不思進取,即便要保住現在你所擁有的東西,也要拼命努力!

⑤世間萬物,一飲一啄,皆有定數。但凡人、事與物,從來都不是孤立、單體意義上的存在。作為“互聯

網原住民”一代,從網購、網絡訂餐、網約車到微信紅包、共享單車、掃碼支付,從在線旅游、在線醫療、

在線教育到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我們既是踐行者,也是推動者,互聯網連接萬物的精神在我們身上真

真切切地“生根發芽”,繼而成長為社會變革的強大驅動力。遠了不說,僅以5年為一個時間段來考量:也

許,我們不會那么留意那些每天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的、一點一滴的改變,然而,一旦定晴回眸,掐指一算,你

我恐怕都會忍不住大吃一驚,五年光陰,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多么深刻、生動的變化,而正是朝氣蓬勃、“不拘

一格降人才”的青年群體在期間扮演了這一切積極變化的推動者,用青春的感知與體驗、智慧和創意悄然改

變著社會整體環境及其運作方式,成為時代進步、社會前行最為堅實、光明的扶梯。

⑥不止國內,借助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同樣在影響或者改變著世界。出門不帶錢包、只帶于機,這

對許多外國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然而,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相信出國旅游的中國人對于移動支

付所帶來的便利有著更加深刻的切身體會:從打車,住宿到購物,大部分需求都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支付輕松

完成。如今中國每3臺手機里,就有2臺在使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二維碼也由此隨著中國游客一道被印在

了世界各地,而這在五年之前,還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⑦人,已經站到了河對岸,思維卻不能停留在河中間。因而,今天那些從個人體驗出發,以各種創意性模

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注定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寵兒,社會創新企業BottleDream的創始人蔡延青,就

是其中一位,這個自我定位為“聯結者”的青年在過去數年間,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搭建起了各種平臺,希望

能將有需求、有創意的年輕人聯結起來相互啟發、共創價值,從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在他看來,“只

要能把自己的技能貢獻出來解決某種社會問題,那么人人都可以是創變者”。

⑧所有變革的時代,都是年輕人的時代!

1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12.文章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請分析其作用。

13.請分析下面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從打車、住宿到購物,大卻分需求都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支付輕松完成。

1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

三、古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小題。

(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

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二)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

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②夢

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節選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棹(zhao),櫓,這里指劃船。②東阿王,即三國時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寫《洛神賦》中人物。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步:相與壽于中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多

B.尋: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病終

C空:庭下如積水定明皆若室游無所依

D.至: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

16.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17.語段(一)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內容作簡要分析。

18.語段(一)(二)在寫景時都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請分別賞析其表達效果。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相見歡

李煌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9.詞人選擇“殘月”“梧桐”等意象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0.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四、作文

21.任選一題作文。

(1)題目:走近了,才知道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現考生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地名。

(2)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說的是,在經過狹窄

的道路時,要留一步讓別人過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品嘗。

要求:①根據材料寓意,選好角度,自擬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

校名、班名、人名。

答案與解析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A.案牘/褻港盤哪/年心叵測忠信孝像/涉泗橫流

B.期茶/硼底則養/不足為訓做很不安/細細播摩

C.棧橋/淺薄驅除/喉心瀝血聚族而居/花團錦簇

D.執坳/坳口款識/博聞強識外強中干/埋頭苦干

【答案】C

【解析】

【詳解】A.du/dii,jiJ/ju,ti/ti;

B.qT/che,xun/xun,zhui/chuai;

C.zhan/qian,qu/6u,zu/cu;

D.niu/ao,zhi/zhi,gan/gan()

故選C。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座位陶治摳字眼共商國事人情事故

B.肇事沉湎添加劑一絲不茍惹是生非

C.提練詆毀地球義大材小用立竿見影

D.厭煩冼禮國子監減躁防塵心馳神往

【答案】B

【解析】

【詳解】A.陶治一一陶冶,共商國事一一共商國是,人情事故一一人情世故;

C.提練一一提煉,地球義一一地球儀;

D.冼禮—洗禮,減躁防塵一一減噪防塵。

故選Bo

3.古詩文默寫。

(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

(2)《過零丁洋》一詩表現詩人為國家寧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的千古名句是:

(3)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核心素養”方面的資源。杜甫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心系寒士,體現出的是“社

會責任”;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心懷國家,體現出的是“國家認同”;王維的

“,。”(《使至塞上》)詩中有畫,體現出的是“審美情

趣”。

【答案】(1).(1)日月之行(2).星漢燦爛(3).(2)人生自古誰無死(4).留取丹心照汗青

(5).(3)安得廣廈千萬間(6).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7).大漠孤煙直(8).長河落日圓

【解析】

【詳解】“汗”“廈”“俱”“孤”是此題中的易錯字,作答時要注意字形。

4.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

(1)文學作品時常出現人物身份真假難辨情節,可以說是真亦假時假亦真,假亦真時真亦假。請從下面兩

個選項中任選一個,簡述故事情節。

①真假李逵(《水滸傳》)②真假美猴王(《西游記》)

(2)英雄氣,是一種精神,一種超越的力量。“保爾?柯察金”就是這樣的英雄,請結合小說某個情節說說

理由。

【答案】(1)示例:①李逵回家接母上山。返家路上,遇到李鬼冒充李逵攔路打劫,后李鬼假稱家有80歲老

母,騙過李逵放他下山。后來李逵想到農舍討飯吃時無意到李鬼家,李鬼同他老婆計劃要害死李逵,李逵在外

頭聽到此事,一怒之下殺死了李鬼。②悟空因打死強盜被唐僧趕走,去見觀音被留。六耳搟猴趁機假冒悟空

打倒唐僧,搶去文牒,去西天取經,沙僧求助觀音。觀音與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真假悟空惡戰,真假難辨。后

來如來使他現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觀音送悟空回唐僧處。(意思對即可)

(2)示例:保爾?柯察金克服天氣惡劣、匪幫襲擾、食物短缺等種種困難,與其他工人一起完成筑路任務,

體現出頑強堅韌的意志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意思對即可)

【解析】

【詳解】(1)名著學習中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

及故事情節;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作答時選擇自

己熟悉的一個故事情節即可,如:“假美猴王”指的是六耳舜猴,唐僧真假難辨,在佛法無邊的如來面前,六

耳賽猴最終原形畢露,自食惡果。

(2)名著閱讀著重考查考生對中外文學名著的了解情況和閱讀狀態。因此,解答文學名著題必須建立在閱

讀的基礎之上,不僅要“博聞強記”,還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保爾在筑路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表現了堅定

不移的信念和頑強的革命精神。

【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和理解。用心讀《課程標準》推薦的名著,了解關鍵情節,經典片段和

名言警句,才能輕松應對試題。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每處不超過15個字。

一般來講,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法,根據字形,可細分為①。但無論是“行楷”還是“行草”,區別

只是在行書中楷的成分多些還是草的成分多些,都沒有游離于行書的本源。行書需要以楷書為基礎,進而揮

灑自如。寫行書,②在基于對楷書的理解、掌握和升華中,才能展示出符合書法規則、審美標準和大

眾感知的理想書體。否則,信馬由韁,我行我素,就會將行書引入歧途。行書,看似簡單、隨意,但在實質上他

卻接受著嚴峻的審美考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行楷”和“行草”兩種(2).②必須具有扎實的楷書基礎

【解析】

【詳解】(1)解答這類補寫填空題目,關鍵就是認真研究分析畫線處的上下文,通過對材料的勾畫、歸納等

手段,確定所補寫句子的內容。從下文的''但無論是‘行楷’還是‘行草'”可以得出此處的答案。

(2)從“行書需要以楷書為基礎”“基于對楷書的理解、掌握和升華”可知,楷書是寫好行書的基礎,據此

即可作答。

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題。

材料一:每年9月新生入學時,中國美術學院都會贈給每位新生兩支毛筆,一疊元書紙和一本《智水真

草千字文》。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介紹說:“我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培養成書法家,而是通過書寫讓他們了

解中國文化精神。

材料二:近年,全國興起書法熱。軟筆書寫可以讓人們欣賞宣紙上游云驚龍的神來之筆,硬筆書寫也可以

帶領人們進入令人心醉的藝術境界。練習者和觀賞者不斷細究字開無形中實現了對漢字“詳細記憶”的回

歸,有益于傳承漢字文化。

材料三:

(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內容,談談漢字書寫的意義。

(2)閱讀材料三的漫畫,介紹畫面內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1)①漢字書寫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文化精神;②漢字書寫可以讓我們不斷細究字形,無形中有

無限趣味;③漢字書寫有利于傳承漢字文化。(2)圖中的男人鍵盤使用非常熟悉,但是卻忘了如何正確書寫

漢字。寓意:不要因為科技進步就忽略了文字書寫能力的培養。

【解析】

【詳解】試題分析:(1)考查對文本材料的理解和概括。閱讀文本,篩選出體現“漢字書寫的意義”的內容

概括作答即可。可依據“通過書寫讓他們了解中國文化精神”“硬筆書寫也可以帶領人們進入令人心醉的

藝術境界”“有益于傳承漢字文化”這幾個句子概括。(2)本題是漫畫類試題。解答時要采用“析一聯一

解”三步。“析”即通過對漫畫畫面的觀察,分析漫畫的本意,說明漫畫的寓意。“聯”即聯系生活實際,看

看漫畫反映的主題與生活中哪些社會現象相聯系,找準切合點,找依據。“解”即根據以上的分析,恰當地結

合漫畫內容加以闡述。當然,對主觀性試題做答時,還要緊扣主題、層次分明、簡明扼要,組織答案時要注意

邏輯清楚,語言規范等。圖中:一個男人、放大的鍵盤、面前的白紙、文字“這個字咋寫呢?”表示這個男

人鍵盤使用非常熟悉,但是卻忘了如何正確書寫漢字。寓意:不要因為科技進步就忽略了文字書寫能力的培

養或只重視現代科技的運用,卻忽視傳統文化素養的養成。據此理解作答。

【點睛】如何解答漫畫類試題:①看清漫畫標題。標題往往具有導向作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②讀懂

漫畫的意思。仔細觀察畫面,注意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③留心畫面文字。漫畫中的文字往往隱含著作者

的觀點或有言外之意。④注意漫畫的夸張之處。夸張之處往往是漫畫的弦外之音,是漫畫所要表達的寓意所

在。

二、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爺爺的餅干和秘密約定

小時候,爺爺的房間是個神秘的地方,有點像動畫里陰云環繞的古老城堡,幽暗但是對我有“致命”的

吸引力。

爺爺非常小資,沒事就騎著自己那輛大大的二九自行車,筐子里放著布袋,然后戴上自己的帽子,趕場買

小吃。

爺爺的打扮只分冬夏。夏天就是白色襯衫外面加一個緊一點的馬甲,很多口袋的那種。冬天是秋衣外面

配一件高領灰色毛衣,然后外面一件皮夾克,非常帥氣。

市場上的人會說:“黃老師!又來買東西呀!"爺爺會回答說:“是呀!天氣不錯的呀!”

有一次我半夜摸摸自己咕嚕嚕叫的肚子,偷偷往爺爺的房間溜。那神秘幽暗恐怖的城堡,在我推開門的

一瞬間,被打回原形。

只聽見爺爺巨大的呼嚕聲,房間里混雜著話梅糖和草藥的味道,書桌上擺著各種大小的本子,各種大小

的鋼筆。還有個大衣柜。

我走近爺爺,推了推他:“爺爺。"爺爺一下醒了,驚訝地問我:“你要做什么的呀?”“爺爺,我餓。”

爺爺皺了一下眉頭,指著離爐子更遠的地方,“你站在那里等一會兒。”

過了會兒,爺爺在秋衣外套好外套,回頭對我說:“我給你講,今天我給你的東西你不許給你奶奶說

的。”我點頭。然后爺爺很調皮地一笑,隨后轉身拿著晾衣竿,用晾衣竿往衣柜最上面夠,上面出現了一個鐵

盒子。天哪!一盒子的餅干!

我手里抱著個大餅干盒,吃得咯吱咯吱。爺爺說:“這個事情不許說的呀,儂千萬記住的呀。”

我記住了。我記住了神秘鐵盒,里面全是餅干。之后的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我都去找爺爺。我不知

道餅干盒怎么說,就指著餅干盒說:“芽、芽!”后來因為餅干盒的秘密,我和爺爺形成了一種互幫互利的

合作關系。爺爺花了兩天教會了我人生中第一個難詞“天氣預報”,我也用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成功掌握

了夜間溜向爺爺房間的去路。

后來就變成,每天爺泳騎著自己的二九自行車趕場,市場上的人都會說:“黃老師!又來買東西呀!”

爺爺回答說:“是呀!我孫女是要吃的呀!”

每天半夜,爺爺都會被一聲聲“芽、芽”吵醒,但不厭其煩。

過了幾年,我學會掌控自己的饑餓,也不會再半夜跑到那個神秘城堡要餅干了。

但是爺爺還是會騎著二九自行車,去趕場。市場上的人都會說:“黃老師!又來買東西呀!”爺爺會回

答說:“是呀!我孫女回來了!”

有一夭白夭,我進了爺爺房間,忽然聞見話梅糖的味道,我隨口一問:“爺爺,你還記得‘芽'嗎。"爺

爺回頭看我,有些驚訝,而后一下子從凳子上坐起來,用晾衣竿用力夠著,夠下來一個鐵盒,打開,里面都是餅

干。爺爺說:“你不許說的。"我嘗了一口,關上蓋子:“好的呀,就是有點受潮了,不好吃了。"爺爺沒說

什么。轉身隨便把餅干盒放在了桌子上。后來我再也沒見到過那個餅干盒。

爺爺去世后,整理他的遺物時,我忽然問我爸:“爺爺有個餅干盒你們知道嗎?”

我爸疑惑:“餅干盒?沒看到啊!”

我沖向爺爺的房間,找了根木棍,用力地往那個大衣柜上夠。“吱啦”一聲!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下來。

奇怪的是盒子很輕,像個空盒。搖一搖,能聽見里面窸窣(xTsu)的聲音。

我打開盒子,沒有受潮的餅干,看見一個餅干袋,包裝完整,在空蕩蕩的盒子里碰撞,我看了下日期。是我

嫌棄餅干受潮的那個暑假。

那天我一個人,把自己鎖在爺爺的房間里,坐在床上,安安靜靜地吃完了一整包過期三年、包裝完好的餅

干。

7.請以“爺爺的餅干”為線索,將文章的相關情節填寫在下面橫線處。

(1)小時候,餅干對“我”有著很大的誘惑。

(2)過了幾年,“我”不再半夜跑到爺爺的房間要餅干,還曾嫌棄餅干有點受潮不好吃。

(3)爺爺去世后,并將早已過期的餅干靜靜吃完。

8.結合文中爺爺在市場上回答別人問話時三句答語,分析其心情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9.根據括號內的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小時候,爺爺的房間是個神秘的地方,有點像動畫里陰云環繞的古老城堡,幽暗但是對我有“致命”的吸引

力。(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10.聯系全文,簡要分析結尾段落的妙處。

【答案】7.(1).“我”經常夜間溜到爺爺的房間要餅干。(2).“我”再次沖進爺爺的房間找餅干。

8.①從剛開始回答“是呀!天氣不錯的呀!”到后來回答“是呀!我孫女是要吃的呀",通過爺爺買小吃目

的的變化:從給自己買到為“我”買,表明他的心情由開始時的輕松舒暢到后來的幸福愉悅。②后來答語又

由“是呀!我孫女是要吃的呀”變為“是呀!我孫女回來了”,表明爺爺在給“我”買小吃時,心情發生了

由幸福愉悅到落寞期待的轉變。

9.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爺爺的房間比作動畫片里的古老城堡,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爺爺房間的神秘和對

“我”所產生的強大吸引力。

10.①補充交代“我”在爺爺房間找到過期的餅干后,出人意料的處理方式。②突出表現了當時“內心”的

痛苦和對爺爺強烈的思念之情。③故事這樣結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藝術表現力。④戛然而止,

引人思考,給讀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意思對即可

【解析】

【7題詳解】

概括文章情節,可以先迅速瀏覽,獲得整體印象,同時,可邊讀邊用筆劃出文段中的過渡句、提綱挈領的句子、

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總結性的句子。需要說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來概括,有的還需要將提煉的

信息整合,并用恰當的詞語或句子把它表達出來。概括要點時,盡量摘引原文詞句來概括歸納,并注意答題的

全面完整。從“我記住了神秘鐵盒,里面全是餅干。之后的第二夜,第三夜,第四夜,我都去找爺爺”“我沖

向爺爺的房間,找了根木棍,用力地往那個大衣柜上夠”“那天我一個人,把自己鎖在爺爺的房間里,坐在床

上,安安靜靜地吃完了一整包過期三年、包裝完好的餅干”可以提煉出問題的答案,語言要簡潔。

【8題詳解】

揣摩記敘文人物的心理,可以從文章的情節入手,結合人物的語言、動作以及神態。要將人物的心理整合到

文章中去,再聯系文章的主旨大意,也就是由分到總的思維過程。“天氣不錯的呀”寫出了爺爺買小吃時心

情的愉悅;“我孫女是要吃的呀"表現了爺爺對“我”的疼愛;“我孫女回來了”說明爺爺很期待“我”

回家。

【9題詳解】

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賞析能力。一般來說,要求學生賞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辭,或是表達方式,

或是遣詞造句,這就要求學生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作答。通常解題思路是:先寫出句子的特點,然后結合具體

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寫出表達效果。“有點像動畫里陰云環繞的古老城堡”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突出爺爺的

房間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點睛:鑒賞文章中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這六個字的原則,但是,無論運用什么寫

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時,都必須與人物的形象與情感聯系起來,同時還要有全局意識,即聯系全文來鑒賞要分

析的句子。

【10題詳解】

文章結尾往往有照應開頭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綿長,發人深思,有卒章點題,意味深長等作用。

這篇文章的結尾出人意料,表現了“我”對爺爺的懷念與愧疚,同時引發了讀者的思考,有很強的感染力。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所有變革的時代都是年輕人的時代

①前些天,朋友圈一篇刷屏文章感慨:隨著中國知青一代、下海一代、進城務工一代因年齡原因逐漸退

出職業舞臺,世界上最勤奮的人老去了,中國再難有如此這般勤奮的人了。

②此話當真?中國人的勤奮果真后繼無人?

③其實此言差矣!近四十年來,老一輩人的確“晴天搶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干”,將改革

開放的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速度也的確讓全球為之矚目,但我們今天并沒有坐享清福、坐吃山

空啊,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文的勃興,以及現代社會中國年輕人的努力實踐,事實上我們已經共同創

造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看看每天早班地鐵里腳步匆忙的年較人,看

看入夜小區里依然一路小跑的快遞小哥們,誰說今天的中國人不再勤奮?

④我們今天的工作與生活,其實不是節奏太慢,而是太快,甚至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不是有一篇網文這

樣調侃么:哪怕你不思進取,即便要保住現在你所擁有的東西,也要拼命努力!

⑤世間萬物,一飲一啄,皆有定數。但凡人、事與物,從來都不是孤立、單體意義上的存在。作為“互聯

網原住民”一代,從網購、網絡訂餐、網約車到微信紅包、共享單車、掃碼支付,從在線旅游、在線醫療、

在線教育到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我們既是踐行者,也是推動者,互聯網連接萬物的精神在我們身上真

真切切地“生根發芽”,繼而成長為社會變革的強大驅動力。遠了不說,僅以5年為一個時間段來考量:也

許,我們不會那么留意那些每天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的、一點一滴的改變,然而,一旦定晴回眸,掐指一算,你

我恐怕都會忍不住大吃一驚,五年光陰,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多么深刻、生動的變化,而正是朝氣蓬勃、“不拘

一格降人才”的青年群體在期間扮演了這一切積極變化的推動者,用青春的感知與體臉、智慧和創意悄然改

變著社會整體環境及其運作方式,成為時代進步、社會前行最為堅實、光明的扶梯。

⑥不止國內,借助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同樣在影響或者改變著世界。出門不帶錢包、只帶于機,這

對許多外國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然而,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相信出國旅游的中國人對于移動支

付所帶來的便利有著更加深刻的切身體會:從打車,住宿到購物,大部分需求都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支付輕松

完成。如今中國每3臺手機里,就有2臺在使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二維碼也由此隨著中國游客一道被印在

了世界各地,而這在五年之前,還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⑦人,已經站到了河對岸,思維卻不能停留在河中間。因而,今天那些從個人體臉出發,以各種創意性模

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注定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寵兒,社會創新企業BottleDream的創始人蔡延青,就

是其中一位,這個自我定位為“聯結者”的青年在過去數年間,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搭建起了各種平臺,希望

能將有需求、有創意的年輕人聯結起來相互啟發、共創價值,從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在他看來,“只

要能把自己的技能貢獻出來解決某種社會問題,那么人人都可以是創變者”。

⑧所有變革的時代,都是年輕人的時代!

1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12.文章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請分析其作用。

13.請分析下面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從打車、住宿到購物,木即分需求都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支付輕松完成。

1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

【答案】11.中心論點:所有變革時代都是年輕人的時代

12.舉例論證。列舉了“新四大發明”、地鐵上班族、快遞小哥多個例子,有力地論證了“今天的中國人仍

然是勤奮的”的觀點。

13.“大部分”表示范圍是絕大多數,表達手機掃碼支付范圍之廣;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或

嚴謹性均可)

14.首先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朋友圈段子引出“中國年輕人不再勤奮”的錯誤觀點;接著作者列舉大量事例對

此錯誤觀點進行批駁,進而指出今天中國年輕人不僅是勤奮的、而且因為努力,生活、工作的節奏非常快;

然后進一步闡述分析借助互聯網的發展,青年群體以創意性思維去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成為社會的創變者,

推動著中國社會,甚至是世界的變化;最后,得出“所有變革的時代都是年輕人的時代”的結論。

【解析】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中心論點”是一篇議論文的靈魂,所以讀懂一篇議論文,概括

中心論點是考試常見的題型。分析中心論點,可以從文章的標題、開頭、結尾,有時也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這篇文章在結尾提出了中心論點,摘抄下來即可。

【12題詳解】

此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種,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這是必須要知道并要記準確的內容。其作用要根據具體的文章來作答,一般運用論證

方法的語句,證明其前面的觀點,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讀,去尋找。從“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看

看每天早班地鐵里腳步匆忙的年輕人,看看入夜小區里依然一路小跑的快遞小哥們”可知,這段話主要運用

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具體生動地論證了“中國人依然勤奮”這一觀點。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這類試題需要首先解釋加點詞語的大意,然后根據其所在的句子,點明加點

詞對議論文語言準確性所起的作用。“大部分”是從范圍上加以限制,說明手機掃碼支付運用的領域很廣,

但并沒有全部運用,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議論文論證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

在理清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的表示承接關系的詞語,進行表述即可。文

章首先列舉生活中的現象,引出錯誤的觀點;然后運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強調了“今天的中國人仍然是

勤奮的”的觀點;最后深化總結,提出中心論點.

三、古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列小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

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二)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

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②夢

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節選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棹(zhao),櫓,這里指劃船。②東阿王,即三國時的曹植。洛神即曹植所寫《洛神賦》中人物。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步:相與少于中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多

B.尋: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病終

C.空:庭下如積水至明皆若空游無所依

D.至: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

16.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17.語段(一)中“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內容作簡要分析。

18.語段(一)(二)在寫景時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分別賞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15.D16.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存菜交織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

樹的影子。

17.這是作者的自我寬慰。雖然遭貶謫卻能欣賞到美景,這是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無法感受到的,從中透露出作

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18.語段(一)把月色比作空明的積水,把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存,形象地寫出了月色的皎潔,為

全文營造了清麗的意境。語段(二)把山色比作美女的秀眉,把桃花比作少女的面頰,把暖風拂面比作飲醇

酒,把波紋比作綾羅,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嫵媚動人的西湖風光圖,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之情。

【解析】

【15題詳解】

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來考慮。在平時文言文的

學習中,要特別重視并掌握這類一詞多義的單音節詞。

A.散步/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

B.尋找/不久;

C.空曠、澄澈/在空中;

D.到/到。

故選D。

【16題詳解】

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

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

點和句式的特點。“空明”“交橫”“蓋”是此題中的關鍵詞語,一定要解釋準確。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

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

“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

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的是人物在文中表達的感情。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主旨,結合所

給的句子來分析人物情感。“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淡泊閑靜的人

罷了”,作者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壯志難酬,一貶再貶,賞月只不過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罷了,表現了他

的豁達。

【18題詳解】

此題考查句子的賞析。賞析句子可以從內容和修辭手法兩個方面進行,還要寫出表達的情感。“庭下如積水

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運用了比喻,突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

波紋如綾”連用四個比喻,突出了西湖之美。

(一)選自《東坡志林》作者:蘇軾年代:北宋

(二)選自《初至西湖記》作者:袁宏道年代:明

參考譯文:

(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看見月光照入堂屋的門戶,(于是我就)高興地

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

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清透明,水中的水藻、苻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

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淡泊閑靜的人罷

了。

(-)從杭州武林門西行,遠遠看見保俶塔高高聳立在層巒山崖上,心緒早已飛到西湖之上了。午時進入昭

慶寺,喝完茶,即劃著小船進入西湖。(只見得)四面的山巒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顏面,柔和的春風

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紋好像平滑的綢緞,剛一抬頭,已經不由得眼花繚亂,如醉如癡了。這時想用一個

詞語來描繪(眼前美景),卻終不可得,大約好像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那樣精神迷離恍惚吧。我游西湖的經歷

從這一次開始,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相見歡

李煌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櫓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9.詞人選擇“殘月”“梧桐”等意象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0.請從修辭角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答案】19.“殘月、梧桐“兩個意象多為凄涼悲傷的象征,殘月映照著梧桐樹遮蔽的幽深院落,表明作者孤

寂凄冷的處境,抒發了作者作為亡國之君,對故國的懷念與被囚的孤獨寂寞之情(亡國哀思)(意思對即可)。

20.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麻絲比喻離愁,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離愁的紛繁綿長、雜亂難解的特點,抒發了詞

人的離愁別緒和亡國之恨。(意思對即可)。

【解析】

【19題詳解】

此題考查學生對意象的理解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殘月“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

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

“梧桐”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關鍵句賞析。詩歌句子賞析需要我們在了解詩歌的結構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作答,常見的

答題格式:本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或寫作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感情。這里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愁

緒比喻為具體可感的絲線,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詞人愁腸百結,難以排遣的心情。

四、作文

21.任選一題作文。

(1)題目:走近了,才知道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現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學校名稱、地名。

(2)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說的是,在經過狹.窄

的道路時,要留一步讓別人過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時,要分一些給別人品嘗。

要求:①根據材料寓意,選好角度,自擬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