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08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1平均數(1)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科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知識能力1、使學生理解數據的權和加權平均數的概念;2、使學生掌握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還應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在數據統計中的意義和作用: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字,是反映一組數據平均水平的特征數。過程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學重點會求加權平均數教學難點對“權”的理解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加權平均數的概念與計算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1.設計大比拼:
請你設計一種求本小組同學平均年齡的方案?
2.自學指導
(1)認真看課本P111—P113的內容,注意云圖中的問題。(2)通過比較例1中的(1)(2)兩個問題的結果,能否體會到權的作用。(3)例2中的兩名選手的單項成績都是兩個95分和一個85分,要能找出他們最后得分不同的原因。形成概念、發散思維檢測1:數據2、3、4、1、2的平均數是______,這個平均數叫做平均數.檢測2:看,姚明的出色表現!看看誰算得快:姚明十場比賽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姚明平均每場球獲得的籃板球個數是多少?
下面兩種算法有道理嗎?為什么?
(1)姚明十場比賽的平均得分是:
(2)姚明十場比賽的平均得分是:
小結:
上面的平均數29.8稱為五個數22、27、32、36、38的加權平均數(weightedaverage),相應次數3、2、1、3、1分別為五個數據的權(weight).
一般地,若個數的權分別是,則叫做這個數的加權平均數.
課堂練習1.有3個數據的平均數為6,有7個數據的平均數為9,則這10個數據的平均數為.2.某市的7月下旬10天的最高氣溫統計如下:該市7月下旬10天的最高氣溫的平均數是_____,這個平均數是_______平均數.在這十個數據中,34的權是_____,32的權是___.3.已知:的平均數是,的平均數是,則的平均數是()A.B.C.D.4.某校八年級一班有學生50人,八年級二班有學生45人,期末數學測試中,一班學生的平均分為81.5分,二班學生的平均分為83.4分,這兩個班95名學生的平均分是多少?
四、議一議你能說一說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區別與聯系嗎?
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1.教材第121頁習題20.1復習鞏固第一題2.高效課時通第60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08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1平均數(2)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樂于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了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解精神的作用。知識能力1、加深對加權平均數的理解2、會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會用計算器求加權平均數的值過程方法經歷探索加權平均數的應用過程,體驗和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學會頻數分布表中應用加權平均數的方法。教學重點根據頻數分布求加權平均數的近似值教學難點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根據頻數分布求加權平均數的近似值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復習引入算術平均數的表示:加權平均數的表示:二、新課探究問題1某跳水隊有5個運動員,他們的身高(單位:cm)分別為156,158,160,162,170.試求他們的平均身高.解:他們的平均身高為:所以,他們的平均身高為161.2cm.問題2某班級為了解同學年齡情況,作了一次年齡調查,結果如下:13歲8人,14歲16人,15歲24人,16歲2人.求這個班級學生的平均年齡(結果取整數).解:這個班級學生的平均年齡為:所以,他們的平均年齡約為14歲.想一想:能把這種求有重復出現的數據的平均數的方法推廣到一般嗎?這種求平均數的方法與上一節課中的加權平均數求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定義:探究:問題3為了解5路公共汽車的運營情況,公交部門統計了某天5路公共汽車每個運行班次的載客量,得到下表,這天5路公共汽車平均每班的載客量是多少(結果取整數)?說明1數據分組后,一個小組的組中值是指:這個小組的兩個端點的數的平均數.說明2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時,統計中常用各組的組中值代表各組的實際數據,把各組的頻數看作相應組中值的權.三、例題分析例為了解全班學生做課外作業所用時間的情況,老師對學生做課外作業所用時間進行調查,統計情況如下表,求該班學生平均每天做課外作業所用時間(結果取整數,可使用計算器).問題4為了綠化環境,柳蔭街引進一批法國梧桐,三年后這些樹的樹干的周長情況如圖所示,計算(可以使用計算器)這批法國梧桐樹干的平均周長(精確到0.1cm).四、課堂小結(1)當一組數據中有多個數據重復出現時,如何簡便地反映這組數據的集中趨勢?利用加權平均數.(2)據頻數分布求加權平均數時,你如何確定數據與相應的權?試舉例說明.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教科書第122頁綜合應用第6題.高效課時通第61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08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1平均數(3)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樂于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了解數學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人類理解精神的作用。知識能力1、加深對加權平均數的理解2、會根據頻數分布表求加權平均數,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會用計算器求加權平均數的值過程方法經歷探索加權平均數的應用過程,體驗和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學會頻數分布表中應用加權平均數的方法。教學重點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教學難點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問題1果園里有100棵梨樹,在收獲前,果農常會先估計果園里梨的產量.你認為該怎樣估計呢?梨的個數?每個梨的質量?(1)果農從100棵梨樹中任意選出10棵,數出這10棵梨樹上梨的個數,得到以下數據:154,150,155,155,159,150,152,155,153,157.你能估計出平均每棵樹的梨的個數嗎?所以,平均每棵梨樹上梨的個數為154.(2)果農從這10棵梨樹的每一棵樹上分別隨機摘4個梨,這些梨的質量分布如下表:能估計出這批梨的平均質量嗎?所以,平均每個梨的質量約為0.42kg.能估計出該果園中梨的總產量嗎?所以,該果園中梨的總產量約為6468kg.思考這個生活中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體現了怎樣的統計思想?樣本估計總體;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二、例題分析例某燈泡廠為了測量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從中隨機抽查了50只燈泡,它們的使用壽命如下表所示.這批燈泡的平均使用壽命是多少?解:據上表得各小組的組中值,于是即樣本平均數為1672.因此,可以估計這批燈泡的平均使用壽命大約是1672h.問題2某校為了解八年級男生的身高,從八年級各班隨機抽查了共40名男同學,測量身高情況(單位:cm)如下圖.試估計該校八年級全部男生的平均身高.三、課堂小結(1)在抽樣調查得到樣本數據后,你如何處理樣本數據并估計總體數據的集中趨勢?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2)請列舉生活中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的一個例子.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教科書第116頁練習題.高效課時通第62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09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1中位數和眾數(1)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字信息處理的意識,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體會發展的內涵與價值。知識能力1.了解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和眾數;2.會用中位數和眾數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3.體會中位數、眾數在估計數據集中趨勢中的作用,體會平均數的特點和局限性.過程方法經歷探索中位數、眾數的概念的過程,學會根據數據做出總體的初步的思想、合理論證,領會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特征數的聯系和區別。教學重點體會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教學難點體會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體會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引言作為描述數據平均水平的統計量,平均數廣泛應用于生活實際中,例如我們經常聽到諸如“居民人均年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擁有綠地面積”等術語.但如果我們不了解平均數的特點,數據分析得到的結論就會出現偏差,出現平均數偏離絕大多數數據很多,大多數數據“被平均”的情況.一、復習引入(2)如果用(1)算得的平均數反映公司全體員工月收入水平,你認為合適嗎?平均數遠遠大于絕大多數人(22人)的實際月工資,絕大多數人“被平均”.不合適.二、新課探究該公司員工的中等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元?你是怎樣確定的?“平均數”和“中等水平”誰更合理地反映了該公司絕大部分員工的月工資水平?這個問題中,中等水平的含義是什么?一半人月工資高于該數值,另一半人月工資低于該數值;中等水平的含義是中位數.想一想:有6戶家庭的年收入分別為(單元:萬元):4,5,5,6,7,50.你認為這6戶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將一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稱處于中間位置的數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稱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一組數據中有極端數據,中位數能比平均數更合理地反映該組數據的整體水平.如果小張是該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那么你認為他的月工資最有可能是多少元?如果小李想到該公司應聘一名普通員工崗位,他最關注的是什么信息?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稱為這組數據的眾數.有6戶家庭的年收入分別為(單元:萬元):4,5,5,6,7,50.你認為這6戶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如果把數據50改成9,結果又會怎樣?用哪些量描述這6戶家庭年收入水平比較合理?原因是什么?中位數或眾數;原因:極端數據的影響.三、例題分析例1在一次男子馬拉松長跑比賽中,抽得12名選手所用的時間(單位:min)如下:136140129180124154146145158175165148(1)樣本數據(12名選手的成績)的中位數是多少?(2)一名選手的成績是142min,他的成績如何?根據例1中的樣本數據,你還有其他方法評價(2)中這名選手在這次比賽中的表現嗎?例2一家鞋店在一段時間內銷售了某種女鞋30雙,各種尺碼鞋的銷售量如下表所示.(1)你能根據表中的數據為這家鞋店提供進貨建議嗎?(2)分析表中的數據,你還能為鞋店進貨提出哪些建議?練習:某校男子足球隊的年齡分布如條形圖所示.請找出這些隊員年齡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并解釋它們的意義(結果取整數).四、課堂小結(1)如何確定一組數據的中位數和眾數?(2)中位數和眾數分別反映出一組數據的什么信息?能舉例說明它們的實際意義嗎?(3)平均數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局限性?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教科書第117頁練習;第118頁練習1,2.高效課時通第63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09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1中位數和眾數(2)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數據信息素養,體會數據的集中趨勢的特征數的實際應用價值。知識能力1、進一步認識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是數據的代表。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還應了解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在描述數據時的差異。3、能靈活應用這三個數據代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方法經歷探索常見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數的過程,感受其實際應用,掌握判斷方法。教學重點結合具體問題情境,體會三種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的各自特點.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這三個數據代表解決問題。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三種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的各自特點.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一、復習回顧什么是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有6戶家庭的年收入分別為(單位:萬元):4,5,5,6,7,50.你認為這6戶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大概是多少?如果把數據50改成9,結果又會怎樣?請你對這三種估計結果進行評價,這些結果是否比較客觀地反映了這些家庭的年收入水平?請你對這三種估計結果進行評價,這些結果是否比較客觀地反映了這些家庭的年收入水平?請說說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這三個統計量的各自特點.平均數計算要用到所有的數據,任何一個數據的變動都會相應引起平均數的變動,它能夠充分利用所有的數據信息,但它受極端值的影響較大.眾數是當一組數據中某一數據重復出現較多時,人們往往關心的一個量,眾數不受極端值的影響,這是它的一個優勢,缺點是當眾數有多個且眾數的頻數相對較小時可靠性小,局限性大.中位數僅與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不易受極端值影響,中位數可能出現在所給數據中,也可能不在所給的數據中.當一組數據中的個別數據變動較大時,可用中位數描述其趨勢,中位數的計算很少.二、例題分析例1八年級(1)班三位同學最近的五次數學測驗成績(單位:分)分別是:小華6294959898小明62629899100小麗4062859999他們都認為自己的數學成績比其他兩位同學好,他們比較的依據分別是什么?你認為誰的數學成績最好呢?例2某商場服裝部為了調動營業員的積極性,決定實行目標管理,根據目標完成的情況對營業員進行適當的獎勵.為了確定一個適當的月銷售目標,商場服裝部統計了每個營業員在某月的銷售額(單位:萬元),數據如下:171816132415282618192217161932301614152615322317151528281619(1)月銷售額在哪個值的人數最多?中間的月銷售額是多少?平均的月銷售額是多少?(2)如果想確定一個較高的銷售目標,你認為月銷售額定為多少合適?說明理由.(3)如果想讓一半左右的營業員都能達到銷售目標,你認為月銷售額定為多少合適?說明理由.練習:下面是某校八年級(2)班兩組女生的體重(單位:kg):第1組35363840424275第2組35363840424245(1)分別求這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并解釋它們的實際意義(結果取整數);(2)比較這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談談你對它們的認識.三、課堂小結(1)結合本節內容談談你對平均數、眾數、中位數三者的特點和意義的認識.(2)在選擇適當的量時,你有什么樣的心得體會?(3)你有辦法減少極端數據對平均數的影響嗎?請舉例說明.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教科書第122頁習題6,7題.高效課時通第64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10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2數據的波動程度(1)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形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認識數據處理的實際意義。知識能力1.了解方差的定義和計算公式。2.理解方差概念的產生和形成的過程。3.會用方差計算公式來比較兩組數據的波動大小。過程方法經歷探索極差、方差的應用過程,體會數據波動中的極差、方差的求法時以及區別,積累統計經驗。教學重點方差意義的理解及應用.教學難點理解方差公式,應用方差對數據波動情況的比較、判斷。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方差意義的理解及應用.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一、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1農科院計劃為某地選擇合適的甜玉米種子.選擇種子時,甜玉米的產量和產量的穩定性是農科院所關心的問題.為了解甲、乙兩種甜玉米種子的相關情況,農科院各用10塊自然條件相同的試驗田進行試驗,得到各試驗田每公頃的產量(單位:t)如下表:甲甲7.657.507.627.597.657.647.507.407.417.41乙7.557.567.537.447.497.527.587.467.537.49根據這些數據估計,農科院應該選擇哪種甜玉米種子呢?二、探究新知(1)甜玉米的產量可用什么量來描述?請計算后說明.說明在試驗田中,甲、乙兩種甜玉米的平均產量相差不大.可估計這個地區種植這兩種甜玉米的平均產量相差不大.(2)如何考察一種甜玉米產量的穩定性呢?①請設計統計圖直觀地反映出甜玉米產量的分布情況.②統計學中常采用下面的做法來量化這組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③請利用方差公式分析甲、乙兩種甜玉米的波動程度.據樣本估計總體的統計思想,種乙種甜玉米產量較穩定.三、應用新知例在一次芭蕾舞比賽中,甲、乙兩個芭蕾舞團都表演了舞劇《天鵝湖》,參加表演的女演員的身高(單位:cm)分別是:甲團甲團163164164165165166166167乙團163165165166166167168168哪個芭蕾舞團女演員的身高更整齊?四、鞏固新知練習1計算下列各組數據的方差:(1)6666666;(2)5566677;(3)3346899;(4)3336999.練習2如圖是甲、乙兩射擊運動員的10次射擊訓練成績的折線統計圖.觀察圖形,甲、乙這10次射擊成績的方差哪個大?五、課堂小結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教科書第128頁復習鞏固第1題.高效課時通第68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10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2數據的波動程度(2)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形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認識數據處理的實際意義。知識能力1.能熟練計算一組數據的方差;2.通過實例體會方差的實際意義.過程方法經歷探索極差、方差的應用過程,體會數據波動中的極差、方差的求法時以及區別,積累統計經驗。教學重點方差的應用、用樣本估計總體.教學難點方差的應用、用樣本估計總體.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方差的應用、用樣本估計總體.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一、溫故知新回顧方差的計算公式,請舉例說明方差的意義.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方差的適用條件:當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相等或相近時,才利用方差來判斷它們的波動情況.二、探究新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1某快餐公司的香辣雞腿很受消費者歡迎.現有甲、乙兩家農副產品加工廠到快餐公司推銷雞腿,兩家雞腿的價格相同,品質相近.快餐公司決定通過檢查雞腿的質量來確定選購哪家的雞腿.(1)可通過哪些統計量來關注雞腿的質量?每個雞腿的質量;雞腿質量的穩定性.(2)如何獲取數據?抽樣調查.例在問題1中,檢查人員從兩家的雞腿中各隨機抽取15個,記錄它們的質量(單位:g)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的數據,你認為快餐公司應該選購哪家加工廠的雞腿?甲甲747475747673767376757877747273乙757379727671737278747778807175樣本數據的方差分別是:問題2一臺機床生產一種直徑為40mm的圓柱形零件,正常生產時直徑的方差應不超過0.01mm2,下表是某日8︰30—9︰30及10︰00—11︰00兩個時段中各任意抽取10件產品量出的直徑的數值(單位:mm).88:30—9:304039.840.140.239.94040.240.239.839.810:00—11:00404039.94039.940.24040.14039.9試判斷在這兩個時段內機床生產是否正常.如何對生產作出評價?三、課堂小結(1)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方差的作用是什么?反映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可用樣本方差估計總體方差.(2)運用方差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先計算樣本數據平均數,當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相等或相近時,再利用樣本方差來估計總體數據的波動情況.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必做題:教科書第127頁練習題;選做題:教科書第128頁綜合應用第4題.高效課時通第69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11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20.3課題學習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統計結果的分析,增強健康意識.知識能力1.能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和抽取樣本;2.依據抽取的樣本,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并對統計結果作出正確的評估以及提出合理的建議;過程方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并自覺運用統計思想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綜合運用各種統計量分析數據.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各種統計量分析數據.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綜合運用各種統計量分析數據.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一、數據收集學校七年級有16個班,每班50人,共800人.各小組在課前收集了七年級學生的部分《體質健康登記卡》,收集到了部分數據.中學生體質健康登記表請各組展示自己得到的數據,說說是怎樣得到這些數據的.二、數據整理根據你收集的原始數據能清晰地反映出本校七年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嗎?如果不能,可以用什么方式作進一步的整理更好?列表整理數據:三、數據描述描述數據可以用哪幾種統計圖形?各有什么特點?根據各統計圖的特點和你整理的數據情況,你能選擇合理的統計圖描述前面你得到的數據嗎?四、數據分析計算出各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方差.五、撰寫調查報告從計算出的各個統計量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請參照下表格式撰寫調查報告.六、展示交流(1)介紹你所在小組的數據收集與分析過程.(2)你得出了哪些結論?依據分別是什么?(3)你對提高七年級學生體質有什么建議?七、課堂小結(1)本次統計活動中,你經歷了哪些環節?(2)各個統計環節中,你是怎樣做的?(3)通過這次體質健康調查,你有什么啟發?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與布置(“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發現規律和方法的作業,布置拓展視野、引導探究、提升能力的作業;不布置學生做不完的作業,不布置老師無力批改的作業,不布置未經老師做過的作業)作業內容所需時量批閱方式教科書第137頁第9題.高效課時通第71頁主備人備課時間2014-02-12教出時間教案編號教學內容第20章小結與復習課型新授課時間分配教師講授時間15min學生活動時間25min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統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知識能力1.會計算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和方差;2.進一步理解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和方差的統計意義,能根據問題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量表示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程度.過程方法經歷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教學重點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程度,體會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教學難點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程度,體會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教學資源教材,教參,備課組意見教法設計自主學習、啟發引導本課重點解決問題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程度,體會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本課學生所得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準備預習課本,發現并標記問題教師教學準備研讀教材、教參,分析學生學情教學后記年月日注:1.本頁手寫;2.“課型”欄填寫新授課、練習課、活動課、復習課、作文課等;3.其他欄均在授課前寫好,“教學后記”欄在授課后寫好。4.推門聽課的行政、督學、教研組長等的簽字位置在“教案編號”欄上面。教學過程(“三講三不講”:講重點、難點,講規律、拓展,講易錯、易漏、易混點;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主備欄二次備課欄(手寫)一、問題引入這是兩種楊梅,我們關注楊梅甜度(糖度),如果我們在楊梅市場,怎樣判斷并做出選擇?專業的楊梅質檢員有檢測楊梅糖度的儀器.質檢員抽樣調查各10顆甲、乙兩種楊梅的糖度,得到的結果分別如下(糖度越高,楊梅越甜):甲:10111112121313131415乙:10101111111212131416你對這兩種楊梅的品質作何評價?二、想一想、理一理(1)本章我們學習了哪些統計的量?這些統計的量各有什么特點?怎樣用它們做數據分析?(2)在數據分析時,我們是怎樣運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方法的?(3)統計一般分哪些步驟進行?請你說說本章學習的主要內容,并用合適的框圖表示.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三、課堂練習練習1數學期末總評成績由作業分數、課堂表現分數、期末考分數三部分組成,并按3︰3︰4的比例確定.已知小明的作業分數90分,課堂表現分數85分,期末考分數80分,則他的總評成績為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資格證相關資訊通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投資理念發展試題及答案
- 如何成功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廉政承諾書內容
- 標新立異的工作方案計劃
- 國際業務發展月度工作計劃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時間分配策略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資格認證考試復習重點試題及答案
- 品牌與用戶生命周期分析計劃
- 行政管理師知識理解提升試題及答案
- 《民宿管家》課件-民宿管家之預訂接待
- MOOC 軟件質量保證-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農業推廣》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 新教科版五下科學1.5《當環境改變了》教學設計
-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測》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提醒納米顆粒對環境的影響
- 血液科護士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
- HGE系列電梯安裝調試手冊(ELS05系統SW00004269,A.4 )
- 護理教學查房組織與實施
- 小學五年級家長會課件
- 機動車檢測站儀器設備日常維護和保養作業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