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教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1頁
敬畏生命+教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2頁
敬畏生命+教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3頁
敬畏生命+教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4頁
敬畏生命+教案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名稱8.2敬畏生命課時1授課時間課標要求本框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自尊自強”。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到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背景分析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學生成長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中存在的消極價值觀和人生觀易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學習目標1.通過情境體驗、案例分析讓學生懂得生命至上的內涵,了解生命之間的休戚與共,理解對生命的敬畏;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能謹慎處理生命關系、生命問題,提高解決現實生活中矛盾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3.通過視頻欣賞、案例分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現和意義,堅守對待生命的道德底線,學會珍愛自我生命。學習重難點重點:通過列舉說明生命是堅強的、神圣的,也是脆弱的、艱難的,讓學生懂得敬畏生命;難點:通過情景設置、探究與分享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從思想上認識敬畏生命。評價任務完成學習任務一(生命至上)(檢測目標1)完成學習任務二(休戚與共)(檢測目標2)所需條件教師:多媒體課件、教學素材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學習內容、課上保持精神飽滿板書設計8.2敬畏生命生命至上怎樣理解生命至上?休戚與共怎樣做到休戚與共?學習過程學習過程、輔助環節:導入新課:展示清明祭祖、國家公祭日、烈士陵園掃墓圖片問:為什么國家要設立這些紀念日?(多媒體展示圖片)對祖先和烈士的追思,對遇難者的追悼,都體現了我們對生命的敬重,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我們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讓我們今天一起學習《敬畏生命》。示標示導:多媒體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目標。(二)、自學指導:請同學們結合下列問題自主學習教材P93-98頁內容,邊讀邊劃。【評價標準】七分鐘后,邏輯清晰,聲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學指導中的第2題。1.為什么要敬畏生命?(怎樣理解生命至上?)(指向學習目標1)2.怎樣敬畏生命?(怎樣做到休戚與共?)(指向學習目標2、3)(三)、班內質疑:學習任務一、生命至上探究活動一:探究與分享解釋一下“敬畏”的詞語,“敬”是嚴肅、認真的意思,還指做事嚴肅,免犯錯誤;“畏”指謹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對權威、莊嚴或崇高事物時所產生的情緒,帶有恐懼、尊敬及驚奇的感受,它是對一切神圣事物的態度。思考:你認為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挽救每一個生命值得嗎?為什么?(多媒體展示汶川地震救援過程、馬航MH370的救援花費)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時鐘”顯示,世界上每秒有1.8人死亡,也就是每分鐘有106人死亡一小時就是6360人,一天就是152640人,一年就是55713600人。這體現了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汶川地震幸存者,在艱難的地震環境中仍生存著。這體現了生命又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多媒體展示圖片)生命至上: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新聞:涼山火災事件,最美逆行者。(多媒體播放視頻,新聞回顧)小組合作探究課本P95,“不顧自身危險去救他人是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結合現實“如果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友情提示:為什么要敬畏生命?①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②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③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④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學習任務二、休戚與共探究活動二:組圖欣賞與分析1.問:你能解釋一下“休戚與共”的含義嗎?休戚與共:憂喜、福禍彼此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同。那么我們怎么做到敬畏生命呢?是做到自己的生命與他人的生命休戚與共。(多媒體展示,休戚與共圖片)2.閱讀課本P96探究與分享,思考:作為一個生命我們該怎樣好好活著?敬畏生命,對自己生命珍惜,對他人生命關懷,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3.說一說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漠視生命的行為?(不遵守交通規則、吸毒、虐待動物等等)又有哪些尊重、關注生命的行為?(讓座、看望老人、幫助同學等等)4.生命學家,史懷澤說過:“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多媒體展示活動環節)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5.展示孟子的道德潛能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當我們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友情提示:如何敬畏生命?①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我們只有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才會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當我們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時,我們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四)、學習總結:請同學們談一談這節課的收獲或者體會;知識上:能力上:價值觀上:學習過程當堂檢測1、(檢測目標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當我們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時,我們會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B.當我們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而拼搏時我們會體會到生命是堅強的C.生命至上,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D.我們自覺地珍愛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2、(檢測目標2)生命哲學家史懷澤說:“善是保存和促進生命,惡是阻礙和毀滅生命”這表明()A.我們要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B.我們只關心自己的生命,不要關心他人的生命C.我們不要關心自己的生命,只關心他人的生命D.我們是未成年人,關愛生命與我們無關3、(檢測目標3)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幫助。關于幫助他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我們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積極幫助他人②在自己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可借助別人與社會的力量③不要考慮自己的人身安全④他人生命與自己休戚相關,要自覺、自愿地幫助他人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背誦任務:1:(檢測目標1)為什么要敬畏生命?2:(檢測目標2、3)如何敬畏生命?作業內容《新課程助學》P93-95素養演練一致性本節課嘗試運用“教-學-評一致性”教學模式,目標設定與各教學環節緊密聯系,評價手段采取做檢測題、背誦記憶、隨機抽查等形式,教學效果較好。學后反思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是“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體會生命的價值,知道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點滴做起”。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由于初中生心理發展還處在一個半幼稚和半成熟的時期,受自身認知水平的限制,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全面,甚至會產生偏差,導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甚至會漠視生命。本框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